伊朗派遣特使来华与中国商谈核问题方案
2007年09月22日 世界新闻报
穆罕默迪14日在伊朗驻华使馆接受记者采访摄影 孙雯雯
曾有网友戏称伊朗最新阅兵式上再现中国血统武器
“在与中方的会谈中,我们一致认为,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来解决伊朗核问题,是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安理会通过新的制裁决议,则是为伊朗同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制造障碍。”
伊朗政府特使、内政部长普尔-穆罕默迪14日在北京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他此次访华的成果。穆罕默迪的到访正值美国酝酿一份针对伊朗的新的制裁草案之时,有分析人士指出,穆罕默迪作为政府特使访华,多少有几分“公关”的意味。
与中外记者“交锋”
14日的北京下起了蒙蒙细雨。穆罕默迪在伊朗驻华使馆与记者的见面会预定于18时30分开始。但直到19时,这位重要人物仍然没有出现。使馆新闻处参赞瑞兹瓦尼半开玩笑地向记者们解释说:“部长先生跟中方谈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要迟到一会儿,再加上外面下雨,路不好走,请大家见谅。”
19时15分,头戴白色缠头、身穿长袍的穆罕默迪终于出现在会场。现年48岁的穆罕默迪曾担任伊朗外事情报局局长、情报部常务副部长,2005年出任内政部长。虽然他还不到50岁,但花白的络腮胡子让他显得有点久经沙场的味道。而他对记者的“逼问”也是应付自如。
中外记者的“火力点”集中在穆罕默迪与中方谈话的内容。穆罕默迪回答说:“中方表示愿意继续同伊朗保持联系,争取通过谈判和磋商和平解决核问题。我们一致认为,通过制裁或施加压力等其他方式解决核问题是不合适的,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路透社记者问,如果安理会通过新的制裁决议,那么伊朗会不会停止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穆罕默迪只给了一个模糊的回答:“解决伊朗核问题有两个办法:对话或其他方式。”又有记者追问,其他方式指什么,穆罕默迪仍然在“兜圈子”:“我们不希望同IAEA的合作破裂,但我们必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穆罕默迪从13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其间会见了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等官员。陪同穆罕默迪访问的不仅有内政部的高级官员,还有在处理核问题上具有丰富经验的外交部副部长阿拉格齐。“部长先生同中方就中东局势、经贸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但重点还是核问题。”伊朗驻华使馆新闻处参赞瑞兹瓦尼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
外界注意到,这次穆罕默迪访华的时机比较微妙。8月21日,伊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就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行动计划达成框架协议。但美国方面声称,这项协议的约束力“远远不够”,认为这是给伊朗发展核武器提供了时间和机会。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将于本月21日召开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和德国的会议,寻求进一步制裁伊朗。目前,美国正在为制裁制造声势。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彼得雷乌斯和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克洛克上周在国会作证时,再次强调了伊朗与伊拉克反美武装的“密切联系”。
但是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站称,美国的制裁计划遇到了阻力,因为德国方面日前在柏林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宣布,默克尔政府拒绝支持安理会可能对伊朗实施的进一步制裁。与此同时,IAEA也希望给外交斡旋“多留一些时间”。
四处游说化解威胁
分析人士指出,与IAEA的积极配合,为伊朗在核问题上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而德国与美国在制裁问题上出现的分歧,更是给伊朗提供了外交活动的空间。伊朗最高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不久前赴南非与相关人员会谈,获得了南非方面对伊朗开发核能的谅解;总统内贾德最近几个月对沙特和叙利亚以及中亚等国访问,议题也都与核问题有关。
“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因为核问题关系越来越僵化的时候,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国际社会其他主要国家,在两者之间的作用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核问题不至于偏离外交途径解决的轨道。”社科院中东问题专家余国庆对《世界新闻报》记者分析了伊朗四处游说的原因。
余国庆表示,伊朗此次派出两位主要部长来华访问,说明伊朗对中国在核问题上的立场相当重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具有比较大的发言权,以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
余国庆说,在伊朗与IAEA合作逐步展开的情况下,安理会再次通过制裁伊朗的决议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伊朗也表示,如果新制裁决议出炉,与IAEA的合作也可能终止,在这种背景下,新制裁无助于伊朗核问题的最终解决。
伊朗军舰发射导弹
伊朗军事实力在中东还是较为强大
伊朗展出的导弹
20年前曾经辉煌的F-16I、F-15三机编队犀利依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