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作敢为的勇气

受艾园的感染, 愿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并探讨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第六节  敢作敢为的勇气

有勇气承担命运才是英雄好汉!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敢冒险,只求稳妥。

本节所谈的是敢作敢为、胆敢冒险,相信自己能展翅飞翔。

本节不是在说要粗枝大叶、闭眼蛮干,也不是在谈论只求前进而不管实际。

那不是敢作敢为,那是莽撞蛮干。

我们在此要考虑的是:在我们这一生中,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采取重大的和勇敢的行动,但这只是在仔细考虑这次冒险以及成功的可能之后才采取的行动。

生活中伟大的成功者在机遇降临时总愿一试身手。有趣的是,这类成功人士多数聪明能干,严于律己。

  是敢做,不是蛮干

安东尼·罗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个人,头脑聪明、机智灵活。他一生几上几下,如果把他的成功和失败画成图形,那看起来肯定像阿尔卑斯山那样起伏不平。尽管他经常冒险,但奇怪的是他并非是人们所认为的那种赌鬼,例如,他从不去赌赛马,也不去拉斯维加斯赌博。

此君在飞机上同邻座的陌生人谈了一会儿话之后就给某个工程投资50万,这一工程像火箭一样升得快,但后来却像枯草那样垮下来;他曾坐着雇有司机的劳斯莱斯轿车到处兜风,但有一天他跑去向朋友借车,因为他已没钱购买从芝加哥到底特律的车票。幸运的是,他的成功多于失败。最后他住在一幢豪华的公寓里。

安东尼·罗宾告诉我们,他这样不是敢做敢为,是蛮干。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敢作敢为,并且不是蛮干的人。

他是加拿大广播公司里一个年轻的电视制作人,名叫佩里,富有经验,想象力丰富。他头一年一直在激励专家查尔斯手下干活,而且准备签第二年的合同,但他却得到通知,说卡斯特罗——当时他正在古巴的梅斯特拉山派闹革命——愿意让他进行多方面的采访。加拿大广播公司对佩里说,他们愿为这些冒险付钱,用丰厚的报酬向他购买每一条新闻。

但仍然存在着一个问题。人们迟迟不能证实卡斯特罗答应采访这件事,佩里在等待的过程中也不向查尔斯表态,这一点可以理解。而查尔斯自己也有麻烦:八月初得带着三个电视摄制人员上路,不然就无法进行下一个季节的电视节目。查尔斯同情佩里,对卡斯特罗的采访无疑会使他在加拿大广播公司内走红,但查尔斯也有他的最后期限。

拖延了好几天后,查尔斯给他提出了最后期限:到下个周末要他表态,不然我另雇人。当查尔斯把话说出来后,他坐立不安,犹豫不决。717周末时他来了,他抱歉地说请原谅他的延误和犹豫,接着他说他已决定与查尔斯签合同。

查尔斯隔着桌子望着他说道:“对不起,这份工作已经没了。”“你说什么?”他说,“难道最后期限不是在今天吗?”“是的,”查尔斯说,“可是我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佩里,”查尔斯说“你想同我一起工作仅仅是不想让工作丢掉,那么去采访卡斯特罗就泡汤了,我不让你那样做。如果你为我工作而取消了古巴之行,你会永远都会记得是这份工作毁了你的机遇,所以我才断然为你作出决定。你才27 岁,你很不错,前途无量。如采访卡斯特罗的事情告吹了,其它好事却不会告吹。试一试,大胆些。”卡斯特罗从未答应那次采访,但佩里后来却开创了自己的电影公司。他的潜能远远超过了他的期望。

安东尼·罗宾认为,佩里才是真正的敢作敢为。

(一)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

有许多人得到某个机遇时却退缩不前,因为这一机遇涉及到冒险,佩里就是其中一员。他有成功的潜力,但是如果他没有被迫这样做,他当时也许根本不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这样坚定的信心,去建立公司并走向成功之路。

我们中有太多的人都像这样。

世界上有许多人没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过份谨慎就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他们知道自己能干得更好,但他们从没有往前冲。同那些比他们成功的人相比,他们有同样的能力,但他们却甘愿屈居下风。他们看见机遇但不去抓住它们。他们看到老朋友成功了就纳闷为什么自己不行。他们有时也有一些“赚百万元的念头”,但就是不采取行动。

从很大程度上看,他们的问题是惰性。

还有忧虑。

惰性指的是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受外力作用就不会变化。惰性的原理也适用于人,也许,适用于你。要想在工作中取得很大的变化,也许得下大决心、花大力气。

在面对是否采取行动的问题上,特别是这种行动涉及到冒险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在这种情况中,是传统的观点在作怪:“不要鲁莽行动,这里很可能有危险,不要去尝试。”这常常是明智的劝告,但身为作家兼牧师的威廉·埃勒里·查宁却这样说道:“有时..敢作敢为最聪明。”我们常常犹豫不决,使我们的信心得不到升华,因为我们本身缺乏信心。

我们能完全意识到我们的弱点,而怀疑就经常从这种事实中产生。我们对一切了解太多,所以我们生性谨慎,愿意推迟重大的决定,有时甚至无动于衷。

我们以前在关键时刻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的日子仍历历在目。

但怎样才知道别人比你决心更大呢?如果你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你可能会对他们的恶习和弱点感到吃惊。他们完全有可能比你更加踌躇不前。

问题是,你对你的一切知道得又具体又透彻,而对他人的一切却了解甚微。

你同“那人”可能习性相同,只要你有相同的成功机遇,你完全要以同他一决高下。

你所需要的只是敢拼敢打的闯劲。

(二)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重时,在多伦多有位年轻的艺术家,他全家靠救济过日子,那段时间他急需要用钱。此人精于木炭画。他画得虽好,但时局却太糟了。他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呢?在那种艰苦的日子里,哪有人愿意买一个无名小卒的画呢?他可以画他的邻居和朋友,但他们也一样身无分文。唯一可能的市场是在有钱人那里,但谁是有钱人呢?他怎样才能接近他们呢?他对此苦苦思索,最后他来到多伦多《环球邮政》报社资料室,从那里借了一份画册,其中有加拿大的一家银行总裁的正式肖像。他回到家,开始画起来。

他画完了像,然后放在相框里。画得不错,对此他很自信。但他怎样才能交给对方呢?他在商界没有朋友,所以想得到引见是不可能的。但他也知道,如果想办法与他约会,他肯定会被拒绝。写信要求见他,但这种信可能通不过这位大人物的秘书那一关。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对人性略知一二,他知道,要想穿过总裁周围的层层阻挡,他必须投其对名利的爱好。

他决定采用独特的方法去试一试,即使失败也比主动放弃强,所以他敢想敢做。

他梳好头发、穿上最好的衣服,来到了总裁的办公室并要求见见他,但秘书告诉他:事先如果没有约好,想见总裁不太可能。

“真糟糕,”年轻的艺术家说,同时把画的保护纸揭开,“我只是想拿这个给他瞧瞧。”秘书看了看画,把它接了过去。她犹豫了一会儿后说道:“坐下吧,我就回来。”她马上就回来了。“他想见你。”她说。

当艺术家进去时,总裁正在欣赏那幅画。“你画得棒极了,”他说,“这张画你想要多少钱?”年轻人舒了一口气,告诉他要25 美元,结果成交了。

(那时的25 美元至少相当于现在的500 美元。)为什么这位年轻艺术家的计划会成功?·他刻苦努力,精于他所干的行业。

·他想象力丰富:他不打电话先去约好,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他会被拒绝。

·他敢想敢做:他不想卖给邻居,而是去找大人物。

·他有洞察力:他能投总裁对名利的爱好,所以选择了他的正式肖像是明智的,他知道这肯定对总裁的口味。

·他有进取心:做成生意后,他又请银行总裁把他介绍给他的朋友。

他敢于另辟蹊径,在采取行动前研究市场,认真估计第一笔生意后的事,他成功了。

还有,他不害怕去做那些“做不了的事情”。

(三)准备先于成功

当你敢做某事并取得成功时,那很少是走运的结果,而更可能是富有想象的思考和仔细的安排的产物。

安东尼·罗宾认为,最勇敢的事迹之一应该是1927 年美国飞行家林白的首次单独不着陆横越大西洋。林白当时25 岁,冷静地用自己的生命去打赌,他赢得了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一搏。

起飞前他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从纽约长岛驾驶着一架单引擎飞机起飞了,这架飞机里挤满了汽油桶,几乎没有他坐的地方,汽油的重量使得飞机负担太重,在从纽约飞往巴黎的途中,想空降那是不可能的。

一路上大雾遮住了他的视线,当时没有无线电让他同地面保持联系,他拥有的只是一只指南针。好几次他都睡着了,醒来时才发现飞机只有几米距离就触海了。通过计算,他在起飞三十三个小时后就横越了大西洋,在巴黎机场安全降落了。人们欢声雷动,这种热情的场面实属空前盛况。

是勇敢吗?真不敢相信是这样。

是鲁莽蛮干吗?绝对不是。

为了这次飞行,林白作了为期几年的准备工作,训练自己,准备自己的飞机“圣路易精神号”。他从威斯康星大学退学出来学习飞行,加入了飞行训练队;他得到空军批准,可以在闲余时间进行飞行;他作为美国航空邮政飞行员在白天黑夜、晴天雨天都飞行,行程多达几万英里;他曾遇过险情,飞机被迫降在农田里;他学会修理飞机引擎并懂得每个零件的工作原理。

“幸运的林白,”新闻媒介这样称呼他,“他敢打赌而且赢了。”他们这样说。不!他的成功不是因为他走运,而是因为在冒险之前,他准备了自己,准备了飞机,而且是尽了最大努力。他相信自己能够发挥潜能,能成功,他知道唯一能打败他的只有命运的捉弄,这是我们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

所以在他有了准备后,他才敢作敢为。

事实上,我们也能这样做。

(四)害怕脱离正统

成千上万的人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但尽管他们一生辛劳,却始终默默无闻。原因之一是他们害怕脱离正统。

他们把自己局限在所熟悉的人生高速公路上,他们知道一旦脱离熟悉的道路就会冒险,那是陌生的地带,会惹出麻烦。

他们很少敢作敢为。

这条运行的高速公路会迅速安全地把他们引向他们的目的地,可是这很枯燥乏味。诚然,对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们来说,走这条路最好,但是这样他们就错过了青山翠谷的美丽景色,阳光普照下的树林和田野,茂盛的大树下母羊哺乳羔羊的镜头,还有小溪潺潺流过的恬静村庄,在这样的山村里,你还可以驻脚歇一歇,尝尝只有那里才有的美味佳肴。

一个人能经常脱离这条运行的公路吗?当然不能。但在我们一生中,我们得时常挣脱日常的标准去做一些脱离正统的事。

你可以就这样继续生活下去,从事人们期待你去做的事,每天打发八小时,遵循传统框架、拒绝冒险,最后在退休时可能会按传统习惯被赠予一只金表。可是,你该更上进一些,利用你的想象力,拒绝别人在你身上的局限,时常冒一冒险,这样你可能成为赠表人。

  放开想象力

想象力拒绝接受分界线。

多年前,欧洲人在地图上标着记号,说明在不能探索的地方有龙。但有人不相信有龙,于是他们勇敢地奔向大海,乘船驶向禁区。他们最终没有发现龙,而是发现了美洲。

成功者总是拒绝人们画出的分界线,他们向传统的一切提出挑战。他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打破旧的模式,时常让自己的信心得到升华。

我们并不是建议你去仓促行事,为了标新立异而想方设法表现出与众不同,或错误地把古怪地行径当作创造行为,我们在此所讨论的是放开自己想象力的勇气。

这是一条生活准则:从你停止生长的一刻起,你就开始死亡了。

如果我们的行为同我们的祖先一样,那么进化过程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在商业中你总是毫无变化地做相同的事,那你就会破产。世界会与你擦肩而过——它只为那些不断超越现状的人打开一条通向生活大门的道路。

想象指的是想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所以,当你面临着一个好像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先研究它。如果似乎找不到解决办法时,放开你的想象力。

威廉·泽肯多夫是六十年代美国富有光彩、富有魄力的房地产巨头,他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感到自豪。他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商人,不会被重重阻力所吓倒,时刻都敢想敢做。

他生于加拿大,后半生在纽约市度过,在纽约时,连他去上班的路上也是一种生产过程。他手里拥有克莱斯勒大厦,他的办公室就设在这幢大楼里。

每天,他坐着配有司机的、牌号为“泽肯—1”的大型高级轿车从乡间别墅来到曼哈顿。一路上,他不断告诉他的办公人员他到达了哪里,布置这天的安排并给他的秘书口授任务。克莱斯勒大厦的门房为他的到来作好准备,旁边一个私人电梯迅速把他送上顶层,在那里,他的手下人员已经排队,作好了准备。

有一次他在他经营生涯的某个时候,他决定买下纽约市两家最大的百货公司梅西百货公司和金贝尔百货公司之间的整个街区,他打算重新修整路边那一片地盘然后出租给伍尔沃思百货公司。这样,当购买人从梅西公司走到金贝尔公司时,他们肯定要穿过伍尔沃思公司,生意一定不错。他让代理人出面来遮掩他的目的,他买下了所有必需的财产,最后只剩下一个障碍了:在街区的中央有一个破旧不堪的消防站,而纽约市政府拒绝出售给他。整个工程就为这一点而无法上马。

他没被吓倒,他在附近买了一块地,在那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的消防站,住房、娱乐厅等设施配备齐全,他甚至为消防队员们安上了淋浴设备。他把这个消防站献给了纽约市,只收了一元钱,他们收下了这个消防站,生意也做成了,就像他形容的那样,这笔生意是为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倒霉的伍尔沃思百货公司”做的。

  面对恐怖

你怎样才能挣脱那种总是提心吊胆的日子,激励自己成为敢于冒险的人?那么面对恐怖时我们应该做什么呢?第一步是面对自己的恐怖。

其次是问自己:“我害怕什么?为什么我总是这样犹豫不决,抓不住机会?”重复一下人们常用的借口,都是因为你在你那一行干得很不错?因为你从小开始就被劝告要善始善终吗?因为你不想冒失败的危险?因为你不想惹麻烦?因为你对别人负有责任?因为你不想展翅飞翔?因为你知道这就象那山总比这山高?或者是因为家里人反对?这些都可能是你维持现状的正当理由,但进一步看,难道你不是害怕出错吗?事实上,是你没有什么目标吗?你想聚集勇气,为了走上成功的更高台阶而不惜一搏吗?不要把这些想法抛开,要发展这种想法。

安东尼·罗宾指出,失败不算错,而目标太低才是错。

在你同自己争论是否要采取行动时,不要一直拖延,要永远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不是在可能性上。

曾荣获诺贝尔奖的加拿大总理莱斯特·皮尔逊曾回忆起美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

“我第一次是在得克萨斯州约翰逊总统的农场里见到他的,”皮尔逊说,“他当时上任才几周。我们当时在大湖区域内有问题:在海员工会内存在着敌对态度,发生了暴力甚至枪击行为。

“手下人告诉我,说林登的助手们很紧张,害怕在总统得到详细汇报之前我们就卷入这些重大事件之中,我的人也要我别提起大湖问题,双方都有这种告诫的话。

“我们刚一坐下,旁边就站着一排紧张的顾问,总统当时就说:‘看,迈克,你我到隔壁房间坐几分钟吧,让这些小伙子们轻松轻松’。”“隔壁房间,”皮尔逊说,“其实是个小小的起居室。我们拖过舒适的椅子坐下,很轻松,也很随便。”林登说,“迈克,他们告诉我,说你对我们两国之间的某些联合问题不太高兴,但我对这些问题,对那些人都不太了解,不知是什么鬼名堂,我们干嘛不这样做呢:告诉我你需要怎么办,只要我能做,只要不损害美国人民的利益,我会看着把它做好。”皮尔逊说了。第二天上午七点,约翰逊打电话给海员联合工会负责人保罗·霍尔,告诉他已派车去接他到白宫来吃早餐,就在那儿问题得到了解决。

皮尔逊说完了这个故事后,把头往后仰起笑了。“有时,”他说,“你根本不用管那些胆小鬼。”我们大家都受到过告诫:“现在注意啊,别掉进深渊里去了。”但如果一生只求平稳,从不放开自己去追逐奖励,从不展翅腾飞翔,那太傻了。

生活中避免不了冒险。有个故事说一个人每天都害怕出现危险,他在家里存够粮食和饮水,然后关起门来躲在空房里,结果绊了一跤折断了脖子。

所以,下决心抛开这种优柔寡断,行动起来!不要再顺应时势,迎合潮流。别像那个爱狗的人一样,当新生的小狗需要剪掉尾巴时他不忍心这样做,于是,他便一次只剪去一寸。

美国将军乔治·巴顿曾对下属军官说:“去做一起事先经过估测过的冒险,那同莽撞蛮干是两码事。”

  不要犯无心之失

“旅馆餐厅里侍者送来帐单,我在帐单上签名,可是忘了自己的房间号码。于是我看手表。”过去两年以来,曾有人收集了两百多种诸如此类的行动失误。这样的失误很有趣,人人都会有的。只要没有让你感到难为情,你便觉得似乎只是偶尔发生,无伤大雅。

可是有些无心之失会引起危险。一个机场指挥塔上的工作人员,有一次叫一架飞机滑行到左跑道,实际上他是要它到右跑道。把左右说反了是最常见的语误,不过在这一事例中,这一字之差就可能造成惨剧。

有时,一次无心之失可以暴露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奥地利国会下院议长宣布会议开始时,大声道出:“我宣布会议闭幕!”这话确实泄漏了他私下的动机。诚如精神分析学家说的:“那位议长在内心深处但愿他已能宣布会议闭幕,反正那个会也开不出什么名堂来。”人的大脑是一架高度复杂的计算机,当具有迷惑性的信息扰乱了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时,就可能出现这种差错。它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一)叙述性错误

一架从美国休士顿市飞经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包机,刚好坠毁在美加边界线上。因此引起了严重的政治争论:应该把生还者埋葬在哪个国家?大多数人为国家的选择而大伤脑筋。其实,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捉弄那些粗心大意的人:应该埋葬的是死者,而非生还者。由于我们懒于思索而坠入圈套,认为所争论的对象是死人,因此不再进一步注意“生还者”这个名词,以求深入的了解。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玩笑:一群青年中有人提出,“我们这里谁看起来最老实?”有一位唯恐被人抢先,赶忙应道:“我!”遭到了哄堂大笑,因为“看起来老实”含有“实际上不老实”的意思。接着又有人发问:“这里谁看起来最不老实?”居然也还有人抢着说:“我!”结果也遭到一阵大笑。

(二)选择性错误

一个人在家里请人吃饭,小心地准备了一个蛋糕,一盆凉拌生菜,然后把蛋糕放进冰箱,把凉拌生菜放进烤炉。

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也会使你把糖罐的盖盖在同样大小的咖啡罐上。

有一个读研究生的学生,跑步后回到家,脱下湿透的汗衫,丢进了抽水马桶。

不是投得不准,他的目标是要投入那盛脏衣服的篮子,而那篮子根本就是在另一间房里。

(三)触发性错误

想好了要做的事,很容易在做时出错,一个同事告诉我,他想在书房做点事,刚要开始便先去卧室,但是到了卧室却想不起干什么来的。“我在卧室不断走动,他说,希望卧室有什么东西能提醒我要做的事。”可是没有。

他只好回到书桌,这才想起原来是眼镜脏了,心中大感宽慰,于是他又回到卧室去拿擦眼镜所需的手帕。

(四)习惯性错误

这是各种错误中最有趣的一种。一个人心不在焉地去卧室换衣服,准备吃晚饭,结果进房后把衣服一件件脱去,钻进了被窝,这是因为晚上脱衣服睡觉是一种习惯行为。还有人本来是到厨房里找些吃的东西就要外出,但进入厨房后居然系上围裙,做起饭来。

工作过于紧张,差错也大大增加,原子能发电厂里,种种复杂系统的操纵台总长度可达一百多英尺,各种仪表多达七百多种,又需要不断检查核对,试想在这里工作,怎么可能保证绝对不犯差错呢?而无意的差错又造成何等严重的后果。

由此可见,无心之失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因此,奉劝大家在行动前须三思而后行。不要再犯这种无心之失。

  作出一生事业的承诺

对于工作与事业,一个坚毅的承诺,可能比对运动员更为重要。因为,当你为完成一项销售计划而冲刺,或创造了新的事业蓝图时,身边并没有教练或啦啦队来刺激你的肾上腺素。这份激励的动能,必须来自你本身,你必须自我激励:“这是我一生中的主要目标,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殚精竭虑,尽我所能。”将承诺视为“辛勤工作”的另一种讲法,颇令人心动。但是很遗憾,事情并非如此单纯。统计数字显示,美国人较以往更为辛勤工作;为数颇多的妇女,进入工作市场;双薪家庭大为盛行,那意味着每个家庭将花费为数惊人的时间在工作上。而以生产力而言,美国也仍执世界之牛耳。但那些统计结果不过是纸上的数字罢了。

更难于测度的是,你对工作的真正感觉,及你对工作投入的程度如何?虽然并无实际数字可以为证,但很多人都有同感:构成美国经济的社会各种阶层,对工作承诺的程度,已大不如以前。

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华尔街日报》最近有篇报导曾经指出,裁员、转业及破产,已使经理及蓝领工人与公司有疏远感,人们不愿再全心投入工作,因为他们甚至对下周或下个月是否仍有工作,都无法保证,更别说投入了。人们开始觉得,将工作视为两个周末间要做的事,较为安心。一旦持了这种想法,那就不是真正的“你”在工作了——那仅是你为了糊口而做的事。

不过,正如这篇报导所言,情况并不这么悲观。只要你给员工一个机会,并激励他们以有意义的方式投入工作,他们就会有所回应。一家叫做辛辛那提米拉克朗的公司,有一群工人创设了一座高科技、电脑控制车床,完全没有管理阶层直接监督。这些按时计酬的工人不需要打卡,但缺勤率几乎为零。

他们组合车床,准备电子控制板,装妥线路,并告诉客户如何使用。工人不必负担任何责任,只除了一样——承诺竭尽所能,缔造最佳成绩。

(一)承诺影响成就

美国奥运希望之星都会参加一项笔试,当然不是测验他们所参赛项目的运动知识,而是一项经特殊设计的心理潜能测验,用以测试运动员的承诺程度。结果证明了那些想“精益求精”的选手,都愿意接受时间更长、更艰苦的训练。那些愿意牺牲目前的享乐,以换取未来长远成果的选手,最终会展现出最佳成绩。当心理潜能测验中的承诺指标下降时,选手的表现,便随之江河日下。此法则适用于各种运动选手,从马拉松运动员到冰上曲棍球球员,莫不如此。

如何为你对事业的承诺程度打分数?这无法仅以工作时间多寡,或薪资高低来衡量。不过其实也很简单,关键就在于你愿意追求什么样的成就。

承诺已定,成就将紧随而至。要获得卓越的成就,可能需费些时间,但你可以现在就许下承诺,志在夺标。

(二)难以置信的决心

奥运冠军蕾顿便是最佳典范,她惊人的成就,是一点一滴茁壮于坚毅的承诺之中的。

蕾顿并非生就一副典型的体操选手体态,她并不优雅,也没有芭蕾舞者的柔美动作。她仅有145 公分高,有一副结实而强壮的体格,看来更像一位短跑选手,而不是一位具有潜力的体操明星。

由于她对自己许下承诺,因此她不怕为成功付出代价。她曾说:“我知道自己在地板运动、旋转及芭蕾动作上,看起来并不优雅,但我是名优秀的短跑者,我有无穷的动能及爆发力。所以,我能够做其他女孩做不到的事。”14 岁时,她便是弗吉尼亚州的冠军,且在世界性的体操竞赛中夺魁。小小年纪,却有超龄的成熟,她已了解她要追求更高的目标。

“我需要有人在背后推动我,”她说:“我需要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女孩,共同奋斗。”当大部分青少年仍处在胡思乱想的阶段,丝毫不知承诺为何物时,蕾顿已为她的目标,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她远离舒适的家,搬到休斯敦,住在一位陌生人的家里,只为了有机会受教于一位世界顶尖、且要求最严格的体操教练卡洛莉女士。

当其他孩子花时间在看电视、电影,与朋友厮混,或去旅行郊游的时候,她已每周受训七天,每天四小时。卡洛莉矫正了蕾顿八年来习以为常的所有习惯,从翻滚的方式,到每日的饮食。当奥运会日期日益迫近时,蕾顿如此描述她的一天:“八点钟热身运动,然后上学。放学再回到体育馆练习四个小时,接着做功课,然后是上床睡觉。”很苦?当然。有趣吗?未必。那何必呢?因为胜利者所孜孜钻研的事,其他人甚至未曾想过要去尝试。她可能并不喜欢每日枯燥的训练,但是她热爱体操,热爱她的梦想,也就乐于接受挑战。

然而,就在夏季奥运会开始前几周,她的右膝突然动弹不得。裂开的软骨碎片松落,嵌入膝关节中。手术后不到十天,她又回到体操馆,做全套的赛前练习。时间迫在眉睫,不容拖延,所剩下的时间仅足以做最后冲刺。她已准备多年,不能让成果如此付诸东流。坚毅的承诺使她坚持到底。

大赛中的最后一个项目——跳跃动作,蕾顿需要9.95 分,几近满分的成绩,才能与罗马尼亚最有希望夺得金牌的选手打平。记者如此描述她所做的努力:“她轻轻助跑至起跳线,跃然而起,在高空中旋转,像一条铅棒一般落下,纹丝不动,却轻柔得犹如一只春天的蝴蝶。”她得到完美的十分,最高境界。但使所有观众、裁判及其他选手惊讶万分,又感到肃然起敬的是,她竟然要求第二次试跳。

令人无法置信,其结果仍然一样,完美的十分!但是蕾顿丝毫不感到惊讶,她已有心理准备站在胜利者的舞台上,因为她深知她已付出代价。

你如何将奥运体操选手的成功法则,运用在你自己的生命中?请放心,那比你想象中容易多了。因为,不论是在体坛上或公司董事会中,确实是有些基本法则为胜利者所称道。来吧,让它们也成为你的人生守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