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9月2日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科举考试兴起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其主要程序是:
初级为院试,在府一级地方上进行,合格者称“生员”,习惯上叫“秀才”。
第二级为乡试,在各省城举行,由生员参加。录取后称“举人”。
第三级为会试,在京城进行,由举人参加,录取后称贡生,贡生经过殿试(也叫廷试),录取后即是进士。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甲(等):
一甲3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又称传胪),称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名,称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称赐同进士出身。
试题皆出自四书、五经,文体主要是八股文。
此前,有力保科举与力废科举的艰苦论争,也有清政府在维持中央集权和抗外族保疆域之间抉择的隐痛。
力废者的逻辑是:抗外敌,救中国,必须建立新式教育,教授实用知识。科举障阻新式教育,也障阻中国图存。
力保者的逻辑是:他们并非不知晓科举弊病——八股取士,导致政府实用人才匮乏。然而若贸然废止科举而无精妙制度顶替上来,儒家思想渐被搁置,朝廷抡才力弱,精英阶层远离中央控制,也会危及政权和国家。
随着激烈反对废除科举的徐桐、刚毅、赵舒翘相继死于非命,清政府高层权力极大倾斜向力主废除科举的官员:荣禄、刘坤一、袁世凯、张之洞等人。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实权官员递呈《请废科举折》称:“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所谓“危迫情形”,指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甲午之战中国战败,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离北京,1904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胜出之后,趁机入侵中国东北,国事危亡。
无论力保者还是力废者,其最终目的都是:保安政府,救国图存。所以受废保争论影响最大的,并非论争双方,而是清朝政权本身。纽约市立大学东亚系教授李弘祺说:“中国社会阶层是一个闭合金字塔结构,皇帝、贵族、官员和平民分别铺就金字塔的每一层砖,儒家思想成为砖块之间的黏合剂。若无外力入侵,这个体系相对和谐、稳定。”若废止科举,教授实用知识将挤压儒家思想走向考试边缘。“黏合剂”干涸之后,砖块之间会否滑脱?若“黏合剂”被固守不放,能否抵挡西方国家坚船利炮?清朝政府身处二难境地,万难抉择。
抉择犹疑之中,首当其冲者是慈禧太后,1898年10月9日、11月1日,慈禧太后发布谕令,中止维新变法中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
仅仅2年之后,庚子事变发生,为挽救清朝政府,1901年8月29日,慈禧太后发布意旨决然相反的谕令:“(我朝科举)行之二百余年,流弊日深,士子但视为弋取科名之具,剿袭庸滥,于经史大意无所发明,宜讲求实学,挽回旧习。”最高统治者的一声“讲求实学”,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科举的运动似乎已然无法停止,4年之后,科举废止。然而在这之前,是一场横亘历史的改革与保守的论争。
历朝历次论争最多不过废而再立,不如清朝末年来得激烈、彻底。
清初,康熙皇帝已意识到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并于1663年废止八股文考试。1665年,礼部侍郎黄机说:“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言微旨,以观心术。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康熙于是在1668年恢复八股文考试。
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书乾隆皇帝说:“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
乾隆组织讨论之后,发现没人能提出替代科举之方,这次提议暂且结束。
等到鸦片战争到来,炮弹逼迫着要改革。李鸿章提出建议:设立洋学局,教授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器等科目,若学生学有所成,则和科举出身获得同等地位。战争的失败让人们渴求军事等实用技术的同时,向科举制度伸出了矛头。
李弘祺对此不禁有所感慨:“科举制度是因时代而失败的制度,并不是因为其本身而失败的制度。”
1905年科举终结,6年后,清王朝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