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

Toys r us*
江山如此多娇
23 Sep 07
*“Toys r us” 是玩具反斗城的英文名。

当许多人感叹他们追求的物质生活其实很空虚的时候,我想大声地说,精神生活也可能很空,很虚, 你就压根儿不用羡慕。


相传Mother Teresa有日记记载,她对自己的信仰失去信心,怀疑自己帮助穷人的举动有太多个人成就感的成分而失去了上帝的指引。我觉得这个传闻的真实程度很高,因为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个痛苦的阶段,深受精神上的折磨。那时不敢对任何人袒露这种不神圣的想法,只能拼命压在心里,最后实在受不了了,才开始小心翼翼地选择信得过的人谈谈,最后去见了心理辅导员。找心理辅导员,还不敢找华人的,惟恐影响教会声誉。两年后,回望这一切, 其实,都是不必要的忧虑。事实上,只要承认人为的因素,就能立即解决问题。Mother Teresa不帮助穷人,她再怎么宣称爱神,也只是她“想得美”而已。思想上的纯洁需要付出行动,没有人认为贪官的思想很纯洁。就像真正的关心,不是只限于“帮你祈祷”,还有更实际的行动,例如减轻教会事奉,而不是跟我说,“你要考虑神的需要,而不是单单考虑自己的需要。” 弄得我老是考虑牧师和教会的需要,结果连自己都丢掉。若有人再跟我义正词严地讲这一套,我一定当他讲笑话, 就像你的经理跟你讲“要为人民服务”一样可笑。

 圣经我都看过三遍了,当中的金句和教训都很熟悉,教会的大小事工都参与过,年轻和年幼的信徒都带领过,主日学的教学材料我一一修改过,教会高层的会议决定我记录讨论过。一方面四年的教会生涯让我太失望了, 另一方面我已经厌倦了这种集体生活, 我没有去教会超过一年。我觉得过去的一年过得比较真实,比较自我,比较人道!
精神生活追求好了,肯定会回头着眼于物质生活。同样, 物质生活好了,大家自然开始向往精神生活,然后又回到物质生活。同一个循环,只是开始时间不同。就像政治人物利用经济夺权,经济蓬勃后,文化艺术自然飞速发展(注一)。等文化百花齐放时,肯定有人想作权威指点江山,因为艺术家和伪艺术家都是狂傲偏激的,大家都想当精神领袖,这时宗教的概念最能捉住人们的心。像耶稣和圣母玛丽亚在绘画史中出现的形象,耶稣是几乎全裸,圣母是半敞胸脯的,但即使对于宗教控制极其严格的中世纪,这些都是神圣的。在中国,最有宗教意味又最接近我们的当数文化大革命。等中国劳苦人民经历了洗脑后,身心疲惫时,深圳沙头角的一条哩士裙已经能迷倒千万个家庭。呵, 天堂的存在对于人民群众来说, 是用生命和青春换来的一个黑色笑话, 而对于领导人来说,只是一个错误。

     虽然我讲的是宏观的循环,但在个人身上都容易找到影子。像每个人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都觉得爱死对方了,政治上宣布心有所属了。谈谈情唱唱K,荷包开始为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然后两个人开始磨合阶段,两种文化开始有冲突或合作的火花,这时就要看谁是谁的精神领袖。但如果没有忍让和足够的沟通,沟通好了对方又没有改进,“我爱你”三个字就会开始褪色,这时宗教控制就会趁虚而入。你脑子中的“感情”观念一旦确立,你的背叛就会很容易引致罪恶感。等经历了这一切,继续在一起的话,这时不一定只满足于精神生活,婚姻其实是物质生活的开始。恋爱后成家,婚姻中琐事通常会引发更深的阶级矛盾,谁倒垃圾变成“我爱你”的重要参数之一。所以“王子与公主永远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是白色谎话。

    精神生活根本就是一种物质生活(注二),一种生活在天堂,生活在想象中的境界。每天都生活在天堂里,你还觉得这是天堂吗?无论是厌倦了仙境,还是对人世的好奇,在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这一代总会被物质世界吸引,只是物质的内容不同。可见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梦想,梦想得到不同的玩具,享受不同的乐趣。以前旅游时可以忍受和十几个男生女生同挤一间卧室,还觉得蛮过瘾;现在只能忍受两人套间。一旦得到一件玩具后,每个人都想换另外一件。所以世界才会如此缤纷,江山才会如此多娇。

注一:  但文化艺术不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是没规律的。有品味未必买得起,买得起未必有品味。所谓长线投资啊。像以前的革命宣传画,你现在要是将其中一幅挂在厅里,肯定充满后现代气息 -- 都是给现代人嗤之以鼻的。

注二: 我就不费时间赘述,现今哲学界对世界的组成的观点了,反正二元论-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根本没人问津,这种观点的存在只是用来对比一元论,除此而外,就剩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去研究了。一般现在只讲一元论,即世界是物质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