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族是中国学者对汉族直系祖宗的称谓,古代有华夏,不记得有过什么华夏族。这个横空出世的“华夏民族”,是什么来历呢?
被“华夏民族”奉为先祖之一的神农炎帝姜姓,姜羌同源,前者从女,后者从儿,据说反映了从母系氏族(指 Matrilineality,不是 Matriarchy)到父系氏族的过渡。至于黄帝,郭沫若同学说他是狄人(狄可能是指 proto-Turk,属阿尔泰族系),刘起(钅于)同学说他是氐人,其实氐羌同源,融合难度小,可能性似乎大一点。不过说实话,我怀疑所谓炎帝、黄帝都是周人杜撰出来的故事。周王正好跟黄帝姓,吕尚正好跟炎帝姓,说明古人也挺会攀龙(鳄鱼)附凤(鸵鸟)的。
夏人姒姓,周人姬姓,都来自西方羌氐部落盘踞之地,连始祖神(即炎、黄)也根本就是羌氐人,都证明羌汉同源。而周人执礼的时候必用雅言(也就是上古汉语),据称是夏人的语言,盖因古代雅、夏(古音雅克)相通,如果不是考证学者们瞎诌,则是华夏(夏人、周人)源于羌氐族群的另一个极好的佐证。语言比较学发现,上古汉语和上古藏缅语,在基本词汇上发音类似。直到今天,汉语语法还有许多与藏缅语近似的地方,因此汉语隶属汉藏语系,跟作为羌氐后裔的藏族、白族、彝族以及缅甸诸民族同属一个语系。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华夏民族”有很大一部分由羌氐部落形成,应该是不会错的。
当然,最最早期的“华夏民族”构成没有那么简单。盖因周人伐商成功之后,对河南当地的殷商人采取了怀柔政策,连殷纣的儿子都没有杀,原来殷人住哪儿,还让他们住那儿,周人则继续当他的陕西人,说明当时的羌氐人还是比较质朴的。殷商为子姓,据考证是东夷部落。(殷商祖先契的老妈叫简“狄”,治有“娀”氏,怎么会是东夷人?姑且信之吧。)除此以外,服于周人姬姓的,还有嬴姓(秦、郯、葛、黃等)、风姓(宿)东夷,应该说,东夷的同胞,对“华夏民族”也是很有贡献的,可谓“华夏民族”的第二大来源。
那么东夷又是啥米东西呢?没人知道。汉人的老祖宗一向对外国人不太感兴趣,即使东夷的冶铜、农耕等等都比自己强,也不在乎。能够给人家一个名字,像什么夷啦、狄啦,就很不错了。不过,据考证学者们的估计,这个东夷(古音黎),可能是苗蛮的先民,什么东夷蚩尤是苗人祖神啦,什么东夷句芒即后来的荆(古音根)蛮啦,什么“淮(夷)、徐(夷)、荆、舒每连言,必系同族”啦,等等,都有根有据的。反正他们说什么,咱也反驳不了不是?总之呢,东夷就是苗瑶族系的先祖啦(应该跟高丽所属的通古斯族系无关)!
由此看来,西周初年的“华夏民族”,应该是羌氐民族和苗瑶民族联合组成的。其实三皇五帝,一半是西戎,一半是东夷,也可以当作佐证。近年来基因方面的研究,也发现Haplogroup O3 主要存在于操汉语、藏缅语、苗瑶语的民族中。
真正“华夏民族”的“民族观念”大抵上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这里把“民族观念”四个字上打上引号,是因为古“华夏民族”(即华夏地方的诸民族)之间的认可本于文化,而非种族。例如说,齐国立国于湘,后迁于山东,占的是东夷的地盘,治理的也是夷人,到了齐桓公的时候,就公开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讨伐戎、狄、徐、楚了;燕国按地理位置治下的原住民主要是山戎、東胡,其实也就是通古斯语系的先民,算诸夏之一;吴国治下的主要是淮(夷)和越人,一样算诸夏之一……除此以外,不管你是越国(应属泰-卡岱系,跟越南人无关)、秦国(羌氐系?突厥系?)、楚国(苗瑶系),只要喊上几百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也可以从诸夷变成诸夏。
到了汉朝的时候,咱们中国(就是中原的意思吧)已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只不过当时的中宣部没有什么才能,想不出什么“中华民族”这么拉风的称呼,国民只好把自己称做——“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