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凯旋归来的我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
2007年12月22日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维和队员进行防暴处突训练[福州新闻网-解放军画报]
维和女警个个都是神枪手[福州新闻网-解放军画报]
“妈妈,妈妈……”采访现场,已经8个月没有见到妈妈的明明(化名),双手环抱着段中慧。
12月15日,由广东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大部队一行95名队员,在出色完成联合国海地任务区8个月的维和任务之后回到广州。
近日,公安部为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记集体一等功的决定,为125名维和队员(其中30名为先遣队员)授戴了“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章”,全国妇联和广东省妇联分别授予防暴队7名女队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共青团广东省委授予125名维和队员“广东省优秀青年卫士”荣誉称号。
段中慧:防暴队的女警花
这已经是段中慧第二次参加维和任务了。2002年,段中慧作为民事单警参加联合国派驻东帝汶的维和任务,并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今年4月,段中慧成为我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一员,再次踏上“维和”的征程。
“与东帝汶相比,海地更危险。”段中慧深有感触地说。作为我国本次维和部队中唯一一名女行动官,对于被号称“死亡之城”的太阳城巡逻、徒步巡逻等高危巡逻行动,段中慧淡淡地说了句:“我经常去。”今年4月15日,到达海地才两天多,为了提前考察红色高危地区太阳城巡逻点的情况,她带领1名外语队员乘座巴西维和部队的敞篷装甲车,边巡逻,边听取情况介绍,与巴西男队员们一直深入到太阳城居民区。
今年海地康巴音乐节,3万多人的活动现场,段中慧与另外两名警卫到现场进行巡逻。突然,由于有部分人因为有门票却进不了现场与其他人发生了骚乱,当地警方已经打了催泪瓦斯和防暴枪,但还有人把现场的铁门给砸了,有些人受了伤。
眼看着现场失控,段中慧穿着20多公斤的防弹衣与两名警卫爬过了5米多高的铁丝网进入隔离带,有些观众也跟着她爬过了铁丝网,她又爬过了第二张铁丝网通报在外戒备的队员,开着装甲车进入现场维持秩序。
段中慧除了像其他队员一样承担执勤工作外,还兼任联络、翻译等工作。南京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她,每天需要处理几十份电文的翻译工作,还不时陪同防暴队政委出访友邻单位,负责联络翻译工作,“每天只能睡5个多小时。”
据了解,在8个月的执行任务时间里,防暴队员先后参与了太子港地区“惊雷”行动、“闪电之夜”抓捕、抓捕“小砍刀帮”骨干分子等数十起高危和紧急重大勤务,共收缴非法手枪13支、非法步枪25支,军用手雷两枚、子弹、防弹衣、军服等军用装备一批。
5月29日上午,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洪天慧在看望第五支防暴队时说,段中慧等7名女队员在维和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称赞她们是“中国女性的骄傲”。
面对即将到来的45天假期,段中慧早已做好准备:在家待着,陪孩子。
4月12日,中国第五支赴海地联合国任务区执行任务的90名维和防暴警察离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华社/袁满摄]
王正:用照片“看”儿子成长
据防暴队临时党总支书记、政委胡运旺介绍,本次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共125人,其中女队员7名,平均年龄29岁。队员中,54人已婚,46人已有小孩儿。
王正就是46名家长中的一位。去年9月25日,王正的儿子顺利生产。正在南海参加重大执勤任务的他未能回到昆明见妻儿一面。孩子出生后,紧接而来的是维和警察的选拔、培训,他在赴海地之前也没能见到儿子一面。直到本次维和任务结束,在儿子出生14个月的日子里,王正见到妻儿的日子只有短短10天。
“我都不知道孩子能不能认我这个爸爸,让不让我抱。”王正对于即将见到的儿子没有了往日的自信。
去年妻子预产期前,由于工作需要已经推迟3个月假期的王正,从北部湾刚执行完半年特别任务就往家里赶。那天中午,岳母为迎接风尘仆仆归来的女婿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饭。突然,一个“不合时宜”的电话打了过来。广东边防总站政委打来电话,站党委一致推荐王正参加总队花都教导大队的选拔考试,要求王正马上赶回去。
一边是祖国的召唤,一边是妻子的期盼,王正左右为难,最终只能带着深深的内疚步出家门。
去年上半年,就在儿子离出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妻子不小心摔了,回到家里一直肚子疼。王正在训练基地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面对怀孕在身的妻子,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只能在训练基地“干着急”。
今年9月25日是儿子一周岁的生日,王正想儿子的心情更为急切。当地时间早上7时(北京时间晚上9时),王正早早打来电话为儿子送去迟来的祝福,看到妻子发来的儿子生日聚会上的照片,“很开心”、“很对不起”。
作为第二分队分队长,王正接到的联合国首个外勤任务:太阳城巡逻。这也成了王正本次执行任务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太阳城被海联团划为红色危险区域。在他带队巡逻之前,还没有中国人进入太阳城进行巡逻。
王正在巡逻前向一同巡逻的巴西部队了解中发现,就在今年1、2月份,有6名士兵在枪战中手臂、下颚等部位被打伤。
“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作为中国维和部队第一个带队到太阳城巡逻的分队队长,对太阳城的地理环境并不熟悉,“一走进里面,到处是弹孔。”一路是被炮弹打塌的房屋,王正他们进去后,为了保证安全,采取了前后警戒、左右警戒的办法“相互掩护”,即使是为了过一个巷口,他们也需要充分观察后再“冲过去”。
说起太阳城巡逻的情景,“我现在闭上眼睛还能想象到那些画面。”王正说。
文毅:炊事员不是职业,是专业
近日,在获得个人一等功的人中,来自后勤分队的炊事员文毅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我们的任务不是每天三餐,而是24小时随时待命。”文毅说,因为防暴队员执勤时间不固定,作为后勤保障的炊事员们,每天经常要准备6至7餐。
同时,由于维和部队的食品由联合国统一供应,食品主要以牛、羊肉类为主,“连猪肉都很少。”同时,执勤时单调、乏味的战地食品也让队员们食欲下降,普遍反映“吃不惯”。
为了让有限的食物资源发挥最大用途,文毅他们时常把一种食物做十几种花样。据了解,队员们正常情况下都可以保证吃上三菜一汤,对于病号还会提供病号餐。
今年8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到海地检阅维和“荣誉卫队”。根据联合国要求,午餐招待会由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负责。
香味四溢的烤鸡、椒盐虾、牛排、煎饺子和颜色鲜艳的青菜……16道中西结合的中国菜整齐地排列在以潘基文为首的40多名联合国官员面前。
在海地这样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地方,潘基文及其他官员怎么也没想到能在这里吃到这样色香味俱全的菜。
饭后,潘基文激动地说:“我很喜欢吃中国菜,没想到在海地能够吃到如此可口的中国菜。”同时,潘基文还主动与前来的防暴队其他队员拍照留念。
而文毅他们这时却还蹲在餐车上忙着清理车上的油渍和废水,没能与潘基文合影。“我也很想,可能这一辈子都很难有机会与潘先生照张相。指导员之后过来问我遗不遗憾,我说遗憾,但值得。”
链接
今年8月2日,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结束对海地的访问时,称赞防暴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中国的骄傲”。两任秘书长特别代表4次视察中国防暴队,特别代表埃德蒙·穆莱特还亲笔题字褒扬中国防暴队“为推进海地和平进程和维护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10月1日,全体防暴队员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
11月27日,联海团总警监颁发嘉奖令,使中国防暴队成为任务区9支维和警察防暴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中国防暴队营区被维和部队司令和总警监授予各维和警队中唯一的参观示范点。(中国青年报/林洁、吴里扬、李国良、马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