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西,美国向东
心言
看“大国崛起”,脑海里时刻都有这样的问题,中国现在的发展是不是崛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以后,衡量崛起的指标是什么?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体来说世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时期,只要不出现动荡,就是随着水涨船高的话,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也会取得很大发展。中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农村经济改革开始,取得的经济发展是世界睹目的,但是否是崛起,就要从多方面分析了。
首先,除了长久持续的经济发展以外,中国必须要有产业技术层次上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太空技术的飞跃进步来衡量,中国在这方面也有显著的成就,这是毋需置疑的。但是,要从维持更持续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财富的均匀合理分配,政府的廉洁高效,国际政治影响力的大幅增长和与周边国家的和睦友好关系来看,中国目前只能算是在崛起的道路上刚刚起步,面临的挑战不仅很多,而且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首先,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分配远远还不够均衡合理。直到九十年代末期,改革的主流还是持试验性态度,为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以至把出现了很多具有原始资本主义性质的弊端当作不可避免的,有发达国家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前例可循也没有及早在政策和法律上加以规范,而是任其发展。结果造成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东西部地区的差异上,更显著反映在劳资双方收入的严重悬殊上。
九十年代政府行为单纯追求经济发展数据,把很多因为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低价卖给了本来就贪渎的企业管理人员,不仅没有为被裁减的政府人员安排退路,企业私有化股份化以后也没有任何法规保障员工的利益。结果,企业主不仅借私有化公司上市等机会大发其财,更以买断工龄,提前退休和下岗等手段剥夺工人权益。更严重的是,因为突然把出版,图书,报刊等以自负盈亏的方式推向社会,结果造成整个社会除了单纯图利外,在文化方面严重堕落,弱势群体根本没有发言的渠道和投诉的机会,整个社会进而恃强凌弱,笑贫不笑娼。而教育的产业化导致原本归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形同虚设,大学更是以各种名义敛财,有钱人的子女可以读昂贵的贵族学校,考不上大学送出国留学,贫困家庭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失学。从而将国家赖以长期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从根本上摧毁。
就经济的微观层面来说,既使今天来详细分析也不容乐观。第一,所谓的世界工厂不过由外资企业和港台资企业以低工资低技术的加工零部件业组成。资方享受暴利的同时,工人不仅工资过低劳动安全退休等没有保障,就是起码的人格尊严也往往被蔑视。中国巨大的外贸盈余当中,如果扣除这些外资企业掠夺式的生产,究竟还能剩下几成呢? 何况,这些企业不仅不在产业技术更新上投入,而且根本就没有在中国长远发展的规划,所图不过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到 资源和自然资源,除了中央政府的税收补贴和能源补贴外,地方官员为了创造政绩甚至收取贿赂,根本无视其对环境灾难式的污染和伤害,长此下去,中国何以持续发展?现在,每个行业不过四五家这样的企业在运作。不仅其对解决就业难有实质性的贡献,其中投工减料造成的恶劣影响,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中国产品的声誉。
第二,绝大部分私营企唯利是图,根本就没有长远计划。甚至其过时的技术设备都是盗取于国营工厂,更不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其苦心经营的不过是如何钻政策的空子,剥削工人的利益。这些企业本身不仅没有涉及投入大周期长的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旦国家发生危机,必然要将资本转移出去。以时而见报的煤矿事故为例,肇事者多为非法或者违规开采的私营煤矿主,不仅设备落后安全措施不足,更缺乏地方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督。一旦发生矿难就有几十人上百人的矿工遇难。如果法律上形成互相监督的机制,而不是由国家劳动安全总局疲于奔命,只要发生一起矿难有一个矿工伤亡就足可以让矿主倾家荡产的话,他们还敢这样操作吗? 更不要说一本万利了。
第三,国营大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少数营利性大企业靠国家的支持渡过难关后形成垄断,却浑水摸鱼,只图谋利而不愿分担改革的社会成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随意调高自己的工资待遇,绞尽脑汁捞钱,而一般工人普遍工资过低,不仅退休医疗劳保没有保障,甚至因公致残生活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更多数企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后至今还不知道国际产业标准,不懂得如何同外商沟通,有了今天不考虑明天。
第四,改革的初衷并没有真正实现,原来冀望以开放带来的产业技术升级被单纯追求表面的经济增长数据而取代,结果造成凡是外资涉入最深的产业都是劳动力密集,能耗过大而又污染严重的低级加工型企业;真正代表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的产业,却恰好是要完全依赖中国人自己。令人忧虑的是,随着教育的产业化和人才外流,这些真正的高科技产业很快就将要后继无人,况且他们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也会因基本制造业因追求利润转行而无法满足。
正常情况下,这些潜在问题本来应该得到关注。令人惋惜的是,教育和知识文化的商业化带来社会风气的浮躁。所谓的精英们只管捞钱,或者只管讨权力阶层的宠爱,根本视长远的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今天的中国文化,就是美国的老兵节商家都可以搬来叫作光棍节赚钱。电视等公共娱乐节目更乐衷于模仿美国和港台节目,甚至模仿台湾腔“国语”来取悦观众;知识界只管随波逐流毫无头脑地跟风炒作,哪里还有一个独立的声音,引起社会关心国家维持发展的潜在忧虑。
中国在向西,其西方化的步伐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在经济上重复西方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的所有利弊,更在文化上完全放弃了本民族的根基,表象上是拙劣地模仿,本质则是不思长远,不肯动脑,缺乏为真理献身的牺牲精神。深层次的思考被商业大潮所淹没;而教育的商品化,则把中国赖以发展的文化思想根基彻底摧毁了。
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都意识到现在国与国的竞争就是经济文化优劣的比较。而冷战的结束,更让大国意识到,和平时期的竞争与发展,就是国策的竞争,国家体制优劣的竞争,文化思想价值取向的竞争。这一时期,哪个国家决策失误较少,比较顾及长远持续的能力,就更容易取胜,而绝不在于一朝一夕的高下。
如果说中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出现的经验教训应该总结吸取的话,那么西方社会的变化,同样也存在诸多问题,也应该认真思索,找出对策。
中国西向的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恰恰发起东进。不仅在战略上采取对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步步蚕食政策,在中东石油输出国更先发制人,力图从能源下手控制新兴发展国家的命脉。经济上,把大大过剩的生产力东移,富者更富,中产阶级收入实际上逐年递减。
前苏联解体后,仅独联体国家流入美国的现金就高达四千多亿美元,加上东欧各国达六千多亿,经济转冷后大部分已经被美国社会吸收。但是,其前所未有的生产力过剩不仅已经不能被本土经济消化,长期的经济过热和高增长却更加误导人们对利润的疯狂追求。华尔街为代表的跨国财团们不仅不对经济发展适时做出调整,做出长远规划而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借口,将其过剩的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由于反恐的影响,中东石油输出国把大量投资撤离,结果加大了经济下滑的幅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的经济在今后二十年里基本是不看好的。第一,产业过度外移将会造成制造业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数量的大幅减少。第二,受华尔街导向的经济管理层普遍过度追求短期利润,正在放弃其历史上籍以发展的技术创新优势,不仅产品开发逐渐依赖国外的供应商,更在本土所余不多的生产基地里大搞短期的所谓目标管理,生产技术人员穷于应付各种官僚主义严重的报表公文和繁琐的安全程序要求,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到生产上。而国外的供应商因为劳动力低廉,没有繁杂程序的制约,可以不计一切地按期缴货。恶行循环下去势必挖空美国所剩无几的生产基地。第三,目前的消费者将因收入减少购买力逐年下降,结果国外形成的巨大生产能力将严重过剩。即使随着中国印度等国劳动力成本增加再迁入其它不发达国家,那时的生产力也远不能被社会所消化,因为中国印度等国的新兴市场,届时还达不到消费相当价位商品的能力。这种情况,如果企业外移的幅度不大的话,会随着本国的劳动力成本降低,工会让步,保险业让利等得到改善。但是,现在美国制造业外移的规模幅度之大,短期内已经没有回归的余地了。
结果会怎样呢? 发达国家的草根性民众的心理和信心等将遭受严重挫折,与中国印度等国的移民矛盾会越来越深,政客会越来越多地炒作相关问题,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之间关系将趋于紧张。本来是利用不发达国家生产成本低廉,资源和环境不被重视的机会谋利,却极有可能把各种矛盾加深加巨,结果引发另外一轮对新兴国家强盗式的疯狂掠夺。
华尔街鼓吹的全球化经济的另一看点是金融资本的扩散。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份化,就是其精心计划的布局。银行金融两只手,只伸出银行信贷这一只到新兴国家是不够的,只有再把融资这只伸出去,参与新兴国家的政策制定,并且对当地经济形成影响力,使其纳入发达国家已有的游戏规则,才可能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回到上面的产业外移来分析,假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生产制造能力没被伤到原气,那么一旦中国印度等国的经济出现问题时趁火打劫,制造危机再把资本引回来还是可能的。但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少数世界性财团的唯利是图,更可能是的参与各国政治,融入当地政治利益团伙,结果加大世界上贫富之间的矛盾,和国家之间的矛盾。
假如美国的保守主义派精英们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政府决策中去,或者有另一大国与其竞争的话,那么政府的决策就有可能从以控制世界能源来控制他国发展,变成提高能源效率和寻找新型替代能源来保持科技领先地位的良性发展方向上来。令人遗憾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尽管有这样的实力,前苏联的解体却为其提供了另外一条捷径。从目前的走向来看,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必须要小心翼翼,不给对手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才可能在长时期的发展以后积蓄一定实力,然后大家才能平等讨论人类的命运。
中国向西,美国向东。中国正在努力开创稳步谐调发展的新格局,美国有自由独立的民意和脱离政治利益的社会咨询研究体制。世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调是和平,应该说,只要审时度势,知己知彼,适时应变,中华民族是大有希望和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