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俾斯麦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寻找俾斯麦

作者:谢盛友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我们的确有很多利益目标需要实现,但是只有统一,既是中国的大势所趋又是中国的战略需要。中国的工农业继续发展,逐渐迈向世界工业强国,中国的分裂,无疑成为阻碍中国国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统一,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法国大革命时期立宪派领袖之一米拉波伯爵 (Gabriel Mirabeau 1749 -1791)说:“别的国家都拥有一支军队,而在普鲁士却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是普鲁士立国过程建立管理制度、发展经济的需要。按照军队的体制,普鲁士建设起最有效的官员管理队伍,也在民众中逐步培养起遵守纪律,为国尽忠的义务观念。到了弗?德?希大帝去世时的 1786年,军队达到 20万,普鲁士跻身于欧洲五强(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 )之列。事实上,普鲁士要想崛起,争得欧洲大国的承认,拥有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是题中应有之义。战功与均势是那个时代外交政策的正常手段,谁都不例外。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19世纪 50、60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猛发展,德意志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1870年,其工业生产已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的分裂状况已成为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 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 )为宰相,开始了统一德意志的进程。

俾斯麦用实力说话,他终日辛劳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平衡普鲁士之实力和需要。当时的普鲁士王国,要么维系现状、满足于梅特涅体系所带来的在神圣罗马帝国内与奥地利相当之特殊地位;要么尽可能地开疆掠土,像俄国一样实行霸权政策,建立广泛日耳曼人的共同帝国;要么学习英国,把目光放到海外,进行扩张,夺取发展空间;要么统一德意志邦联为帝国。

俾斯麦选择了统一德国。威廉掌权后就决定以武力统一全德,但是君主的野心通常没有节制,所幸,他任命谨慎自制的俾斯麦为宰相使国家的根本目标始终维系在统一德国的方案。
确定国家根本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根本战略目标是否集中、明确、合理、有效。统一德国比盲目的领土扩张要明确、集中、合理和有效。当时,普鲁士的确有很多利益目标需要实现,但是只有统一德国既是大势所趋又是战略需要。而且这样的对外目标也与普鲁士所拥有的实力大致平衡,因为举世闻名的普鲁士征兵制和参谋总部体制之军事改革大大增强了其陆军实力,战斗力位居列强之首。“普鲁士道路”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这些共同使普鲁士的实力大增,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外,十分善于玩弄政治平衡术的俾斯麦也保证了各种手段间的大体平衡。

如何统一德国?像撒丁王国那样依靠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还是由有国会有宪法的政府来自由而温和的通过改革自上而下进行?俾斯麦统统排斥,他以铁血为基础的王朝战争形式统一德国。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不是空谈,而是要用铁与血”,即普鲁士必须以武力来统一德意志。为此,这位被称之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为统一德意志,对内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施展外交手段,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

1864年,普奥对丹麦作战 (第一次王朝战争),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  -荷尔斯泰因,由普奥共管。1866年,普奥战争 (第二次王朝战争)爆发,奥地利战败,退出德意志邦联,普奥争雄局面结束。1867年,建立了以普鲁士为盟主的北德意志邦联。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 (第三次王朝战争),普鲁士战胜法国,同时兼并了南方诸邦。1871年 1月 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接受加冕,成为德意志皇帝。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德意志长达 952年的分裂状态,从此,德国作为一个统一的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崛起。
历史是英雄的历史,俾斯麦无疑是历史英雄。外交在国际关系史上的作用举足轻重,俾斯麦在国际关系史上把外交的技艺运用得娴熟且精致。俾斯麦告诉我们,在大部分情况下外交可以解决国际关系中的大部分问题,剩下的就得交给战争去完成。历史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变的原则,除了实力和能力,没有任何国家是不可以结盟的,也没有任何国家不会成为本国的敌人。俾斯麦为我们写就了范例,他的能力超出了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俾斯麦高明的手腕、纵横捭阖的国际关系、难以企及的丰功伟业的确属于他自己的光荣。

俾斯麦是一个贵族,心中充满着贵族的荣誉与责任;俾斯麦又是一个建筑大师,深知帝国大厦的稳固在于底层的坚实。然而俾斯麦又是一个胶片冲印师,他心中只想把普鲁士放大,却从未想过去拆散大厦,重新组装。于是乎,他以对国家的忠诚与贵族的荣誉创建了国家的上层,使得容克和军队成为国家的支柱;他又以贵族的责任心深知,保卫自已领地上农民的小康与安全是自已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他将这责任放大,成为国家的福利,俾斯麦通过立法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法》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罩住了千千万万的贫困者,浇筑了一块雷打不动的坚实基础,把巨人炼成了钢筋铁骨。
可以这么说,整个德意志,实际上就是俾斯麦这个人的天才杰作和精心布置,他成功打造了帝国大厦的坚实基础,塑造了德意志人特有的独特性格,虽然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狂风骤雨,虽然经历了被一分为二达二个世代之久的沉重打击,可是依旧岿然不动。

俾斯麦用“铁和血”为德意志创造了这套制度,1871年以来的德国依靠这套制度而发展和巩固,超越他国,成为世界第三强,然而,也正是这套制度成为德国如今的最大障碍。
俾斯麦的魅力在于,他表现出来的令人难以捉摸的矛盾:他制定了宪法却又把宪法当作可以摆弄的工具,他出身容克贵族但有时又毫不犹豫地反对他们的利益;他反对社会主义却尝试解决社会问题;他声言自己是君主制的信徒但却推翻了实行君主制的德国诸侯;他自称普鲁士人却宣称德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他需要欧洲的和平却戏噱欧洲的正统思想……其实,这种表面的矛盾背后深藏的是俾斯麦完全世俗的权力政治思想。

中国的现状与十九世纪德国的情况多么相象。历史是英雄的历史,中国无疑需要一个俾斯麦般的历史英雄。 

谢盛友 发表评论于
中国未来领导人:李克强是胡锦涛接班人首选 ... 若一切顺利的话,将在2012年的中共十八上接替胡锦涛,成为党总书记。 ... 胡锦涛 的接班人选肯定不止一位,除李克强外,习近平和李源潮都是未来总 ...
谢盛友 发表评论于
据《联合早报》报道: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2006.3.26日在洛杉矶“与青年有约”座谈会,接受青年学子提问。一位加入国民党海外青年团的大陆留学生提问,国民党是否会到大陆发展?马英九当场表示,假如有一天,中共解除党禁、开放组党,说不定台湾的政党都有兴趣到大陆发展,“民进党我是不敢讲,国民党一定会去!”

  加入洛杉矶青年团的大陆留学生提问,先前有大陆同胞想加入中国国民党却遭拒,马英九幽默回应表示,国民党是人民团体法规范的政治性团体,依法党员要是中华民国人民,虽然大陆同胞在中华民国宪法定义上,也是中华民国人民,“可惜你们没有户籍!”

  马英九说,在两岸条例中也有规定,一定条件下可到台湾取得户籍,有户籍后要入国民党在程序上才较有可能,否则程序上有困难;大陆人士如果想加入国民党,目前有困难,未来看如何改善。

  马英九正色道:“更何况,要加入中国国民党必须服膺三民主义,这需要一点功力的!”此时全场爆出欢呼与如雷掌声。马英九强调,加入政党必须政治理念一致,而非像参加普通社团一般,大陆人民要认同三民主义才能加入。

  至于是否可与大陆达成协议,让中国国民党也能到大陆发展?马英九说,要中共容许国民党到大陆运作,恐怕短期内不易实现,大陆仍未开放反对党成立,如果有这么一天中国国民党到大陆,可能也是个反对党,因此要(大陆)容许自由组党后才有可能。

  马英九举例说,东西德在一九九○年完成统一,东德崩溃,西德当时有基民党、基社党、社会党与自由党,分别到德东地区招兵买马,之后德东地区选举出的首任总理,就是当时在德东地区的基民党,此例可以提供参考。
谢盛友 发表评论于
胡锦涛生于中国江苏泰州姜堰市,祖籍安徽绩溪,家族自其曾祖起从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迁至江苏姜堰一带。父亲胡静之,母亲李文瑞,都出生于江苏姜堰。胡锦涛最初就读于泰州大埔小学,1953年进入私立泰州中学(现泰州二中)初中,1956年考入江苏省泰州中学,1959年考进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在清华大学期间曾任学生文工团舞蹈队团支部书记、水利系政治辅导员。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至1969年,胡锦涛在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1969年至1974年,在水利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历任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支部副书记。1974年调任甘肃建设委员会秘书,受到时任甘肃建设委员会主任的宋平赏识,因而进入中共全国政坛,此后历任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甘肃省建委副主任。1981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与邓小平之女邓楠和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同班,有机会接触最高层,他的良好表现给两位高层留下深刻印象[来源请求]。1982年9月调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数月后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1984年至1985年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

1985年调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面对贵州大学数千名学生上街游行,胡锦涛连夜召开会议,与示威大学生进行商讨并且居中协调,进而成功地化解这一事件。1988年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1989年,要求西藏更多自治权利乃至独立人士的抗议活动在拉萨引发骚乱,胡锦涛宣布戒严并动用武力镇压,酿成拉萨事件。邓小平以及中共高层认为胡在这一过程中行事果断,胡进一步得到肯定。[1]

1992年,胡锦涛进入中共中央负责组织工作。同年经宋平推荐及邓力群提名,经邓小平指定为江泽民的接班人,并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后兼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2002年11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2003年在第十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004年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接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2008年3月在第十一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连任国家主席及中央军委主席。


[编辑] 评价

[编辑] 正面

胡锦涛检阅仪仗队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胡锦涛营造比前任更为开放、平等的印象,多次前往比较落后的中西部省份视察,给人留下更为看重在改革中落后的一批弱势群体的印象。

胡锦涛和其同事所面对的第一个危机就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在中国的爆发。SARS爆发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某些部委和地方政府采取了隐瞒真相的态度[来源请求],但当事件造成巨大国内与国际影响、无法隐瞒的时候,胡锦涛果断地将两名官员撤职,使疫情信息的发布透明化,并亲自前往疫区广州了解情况,以及亲自提拔了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赢得了好评。

此后在处理广州孙志刚事件的时候,与时任总理的温家宝一起下令废除了实行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2004年底到2005年初,胡锦涛领导的共产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预计为期1年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党内运动以及大学里的“加强大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同时,胡锦涛在一些场合宣传弘扬毛泽东时代的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握手胡在对台政策上亦有巨大转变,邀请泛蓝阵营访问大陆,同时提出更为宽放的“胡四点”引起台湾关注。

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投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从法理上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2]

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在56年后率领国民党代表团第一次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同时还邀请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同年7月,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新党访问团到大陆开展民族之旅。

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第十四次会议上的一次分组讨论中,胡锦涛向一些政协委员所作讲话中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论述,寄希能重新掌控社会价值观的裁判权。

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会见了连战率领的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中国国民党代表团并与连战举行第二次的胡连会。

2006年9月24日,胡锦涛因查处上海社保基金腐败问题闪电免去原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一切职务。

2006年10月8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居安思危,化解影响和谐的各类矛盾”。

2007年6月29日至2007年7月1日,胡锦涛出席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并于30日上午9时50分左右在香港昂船洲海军基地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上,胡锦涛发表了关于“一国两制”的讲话,并引起香港各界的反响。胡锦涛于7月1日中午离开香港,这是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一次访问香港。

200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提出“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以及“增加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2008年1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今后会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这是中国进入转型发展近30年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关于反腐败目标的看法。[3]。


[编辑] 负面

胡锦涛与布什虽今各方舆论评价,对胡锦涛大多朝正面、肯定的基调,但唯独西藏戒严的记录,却成为基本好评中,一个常被提出来的质疑与保留。[4]例如有台湾媒体就称此统治纪录为“血腥镇压”,并与他所推动的反分裂法联想。[5]除此,美国部分主流媒体对他的“低调”中央执政表现,另有“缺乏个性”及“唯唯诺诺”等等的负面描述。[6]


[编辑] 理论建树
中共领导人一向有建立一套理论的传统,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胡锦涛提出的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和谐社会等。


[编辑] 家族

胡锦涛夫妇早在晚清初期起,其曾祖父胡沇源、祖父胡炳衡和父亲胡增珏皆为经营茶叶的小商人。现在江苏省姜堰市坝口南街中心广场雕塑对面的一堵墙,是胡锦涛的父亲胡增珏(又名静之)当年的胡源泰茶叶店遗址。母亲李文瑞在胡锦涛7岁时去世,年仅29岁。胡锦涛是家里独子,他有两个妹妹胡锦蓉和胡锦莱。

胡锦涛的夫人刘永清是胡锦涛清华大学水利系1959年级的校友,他们有一子胡海峰,一女胡海清(又名胡晓桦)。


[编辑] 参考文献
谢盛友 发表评论于
胡锦涛其实在上台以来在外交上做出了几件大事,一是《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颁布断绝了法理“台独”和外国势力干预台海事务的法律根基。二是对于中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胡氏对于欧洲关系的重视在中国这几代领导人来说是最为投入精力的,运用经济订单大大改善和加深了中欧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基础,同时积极推动欧洲对于中国的军事禁令解禁,另外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也和欧洲保持一致从而在政治上和欧洲形成某种合力来制约美国的单边主义。这两点充分展现胡锦涛作为新一代领导人的外交作风的转变,即不在以美国为完全的中心来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逐渐转向多元,多重点的,全方位外交战略。而这样转变的实现在近期表现的尤为明显,背后也有着深刻的原因。

  首先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战略转变的物质基础。众所周知国家权力是国家行为能力的基础,没有强大实力作为基础国家的行为就受到限制,外交战略也无法实现。中国在经历了邓小平、江泽民两代领导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后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国力也因此提高,现在中国的GDP位居世界前列,外汇储备世界第一都为外交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实力的变化必然影响国家外交战略的调整。邓小平提出的“二十八字”方针也逐渐不适应中国现在的外交环境,虽然江泽民执政时期基本坚持了这样的外交方针,也赢得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并且取得了经济发展但是在国家的其他利益上也付出了代价,到了胡氏这里面对不同于改革开放前期的环境和掌控的资源不同外交战略也必然调整。

谢盛友 发表评论于
《俾斯麦回忆录》:被遗忘的政治遗言

  文:景德祥

  出处:中华读书报 2006年4月

  中国人实在是一个好学的民族。这是笔者打开三联书店出版的三卷本《思考与回忆——俾斯麦回忆录》的第一感触。本以为是根据德国的最新版本翻译出版的中译文,却是东方出版社1985年首次出版的再版本。初版的出版说明与再版前言里讲到,该书中译本的翻译工作起始于1973年,完成于1979年。第一卷由杨德友根据1924年的德文版翻译,而第二、三卷则由二十多位译者依据1940年的俄文版翻译,全书由陆世澄参照德文版本校对出版。也就是说,还在文革期间,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冒着“吃河豚”的风险,开始翻译这位德国“反动容克”的回忆录。目的无非是为了汲取其中的历史知识与智慧,版本的新旧与语种、付出人力的多少都不在话下,这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好学精神。封底的自我推荐又给予了该书高度的评价:《思考与回忆》是俾斯麦1890年去职后倾全力撰写的回忆录,不仅述往忆旧,亦是他的政治遗言。……这不仅是一个“伟大年代”的英雄的个人传记,也是“德意志民族的珍贵遗产”。俾斯麦把此书“献给子孙后代”,以理解过去,并教益未来。

  如果俾斯麦地下有知,中国人是如此重视他的回忆录,他会感动的,或许也会感到脸红。因为“1890年去职后倾全力撰写”已经是溢美之词。在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恩斯特·恩格尔伯格的《俾斯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展现俾斯麦创作回忆录的素描:俾斯麦正散漫地躺在沙发上审阅初稿,旁边躺的是他的爱犬,一桌之隔坐着他的满脸无奈的助手洛塔尔·布赫尔。回忆录的口授大概是在这种场合下进行的,恩格尔伯格写道,口授时俾斯麦并不是很合作,他常常打不起精神,回忆起来又不按时间顺序,喜欢东拉西扯,把历史回忆与时事评论搅和一起。他更关心的是时事,因为他刚刚被威廉二世赶下台,心里忿忿不平,对政治也是兴犹未尽。回忆录的口授至1892年布赫尔去世基本停止,随后只是修改与添补工作。

  回忆录前两册在1898年俾斯麦去世后发表,引起了德国舆论的轰动。这种反响更多的是缘于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缔造者的特殊身份。就像梅林与恩格尔伯格指出的那样,回忆录本身缺陷甚多。俾斯麦虽然回顾了他一生的主要历程,但对于某些阶段与经历却回避或粉饰,全书缺乏系统性。他与威廉二世的关系属于当时最为敏感的话题,与此相关的回忆录第三册也被俾斯麦指定在威廉二世去世后才能出版。但德意志帝国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后瓦解了,威廉二世失去了皇位,并流亡荷兰。既然皇冠落地,也就没有什么“面子”可讲了。1924年科塔出版社不顾俾斯麦后人的反对,出版了第三册,曝光了当年两人冲突的内幕。

  俾斯麦以“铁血宰相”闻名世界,这个头衔很容易带来片面的理解。在他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他1862年上台开始,“铁血宰相”实际上是一位经验丰富,果断而又严谨的政治“外科医生”。他手中拿的并不是一把乱杀无辜的战斧,而是一把精巧的手术刀。他固然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统一德国,但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开刀”、“切”到哪里为止,他又是十分慎重的。在动手术的同时,他又考虑到如何“止血”、“包扎”伤口。1866年夏,普鲁士军队在克尼希格瑞茨大败奥地利军队,鉴于削弱与排挤奥地利的目标已经实现,军内霍乱开始蔓延,法国可能出兵干涉,俾斯麦竭力阻止了普鲁士国王与将领们向维也纳进军的计划,并且给了奥地利一个十分体面的和约,为以后建立德奥战略同盟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普法战争则是一个过于血腥,而且“止血”不大成功的手术。如果说删节“埃姆斯电报”,引诱法国向普鲁士宣战,为防止战争的拖延与防止中立国插手而决定炮轰巴黎还是属于将计就计,当机立断的话,那么兼并阿尔萨斯—洛林,决意不与法国和解则给德法关系留下了永远流血的伤口,给下一次战争埋下了祸根。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俾斯麦则将其“手术刀”永远束之高阁了。除了对宿敌法国的伤痛置之不理外,“铁血宰相”从一位令人生畏的外科医生转变为一位温和的欧洲国际关系的护理员。因为他深知,德国地处欧洲中心而无天然屏障,其国际安全地位十分脆弱。他告诫德国人:“我们的利益就是保护和平”,“要尽可能地防止战争或限制战争的范围”(第二卷,第229页)。

  可惜的是,俾斯麦的政治遗言没有受到他身后德国人的重视,他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在他去世20年后就在一战的战火中覆灭了,威廉二世及其军事与外交顾问放弃了他韬光养晦、小心谨慎的对外政策,走上了漫无边际的帝国主义扩张之路。他们只记住了俾斯麦“铁血”的一面,而忽视了这位外科医生在战争手术后“止血”与“封刀”的另一面。1924年第三册的出版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1939年,德国又一次走上战争与毁灭之路。

  无疑,俾斯麦的回忆录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献。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俾斯麦的回忆录不是写给今天的中国人,而是写给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德国人看的,而且该书对于当年的德国人来说也因种种缺陷而“难读”(梅林语)。即便是对于那些对俾斯麦与19世纪德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中国读者来说,该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仍是:一位来自遥远时代与国度的老者,用着陌生而别扭的文体,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经历的非常复杂的人物与事件,读者犹如被一个土著居民牵着手,奔跑在一个陌生的原始森林里,会感到眼花缭乱,晕头转向。作为了解俾斯麦的入门读物,本书显然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充分了解俾斯麦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的前提下,读者才能真正理解本书的内容,认识到它的价值。夸张一点说,这是一本不看俾斯麦传记几乎没法看,而又是看了俾斯麦传记后又不得不看的书。

  可惜中国学者至今还没有推出一本有分量的、吸收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的俾斯麦传记,而出版界对国外俾斯麦传记的翻译出版似乎也不够热心。据说前面提及的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恩格尔伯格著两卷本《俾斯麦传》的中译本在十几年前只出版了第一册就停版了,第二册虽然已经翻译完毕,但译稿却无人问讯。

  写到这里,真有些怀疑开头的感触了。或许时代已变,但不管怎样,俾斯麦丰富的历史经验并没有失去其价值。恰恰相反,今日中国与一百年前的德国在历史发展阶段上十分相似,都处在一个古老民族在现代复兴时期,赶上或超过世界一流国家,似乎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在德国,俾斯麦韬光养晦、珍惜和平的政治遗言被遗忘了。但愿它能被好学的中国人记住。

  附件一:《俾斯麦回忆录》书讯

  题名 Gedanken und Erinnerungen 俾斯麦回忆录
  主题 俾斯麦 (Bismarck, Otto von 1815~1898) -- 回忆录
  中图分类号 K835.167.4
  著者 (德)俾斯麦 (Bismarck, Otto Von) 著
  附加款目 杨德友 译 同鸿印 译
  ISBN 7-108-02351-2 : CNY59.80
  出版社:北京 : 三联书店, 2006
  载体形态项 3册(423;351;296页) : 地图 ; 21cm
  丛编项 文化生活译丛
  语言 chirusger
  内容提要 本书是俾斯麦1890年去职以后撰写的回忆录,不仅是述往忆旧,也是他的政治遗言,将他的政治思想与外交战略及19世纪德国乃至欧洲复杂多变的历史一一呈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