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和篇

闲斟龙井寻诗读, 醉折梅花抱月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首诗叫做一篇。篇是由句构成的。作品的受孕,最好是 整篇。一点新鲜的意象,逐步演化开来,清晰明朗丰富起来。此时落笔,格调文采或有高低,未必有佳句。但结构当浑然一 体,无懈可击。属发育正常的胎儿。比如: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候。

大概可以算以篇见长的例子。


但有时作者会先得佳句,爱之不舍,日思夜想,敷衍成 篇。这样的作品往往有句无篇。流传的也就是一句佳句。佳句于无意中偶尔得之,整篇属刻意足成。刻意足成其实吃力不讨 好,功劳是使佳句有块皮好依附,不胫而走天下,而走千古。

一样反对战争的题材,如: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候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是有句无篇的例子。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人很 多,记得全篇的也许就少得多了。因为全篇不值得去记。

许浑那首”山雨欲来风满楼“也属于有句无篇。

高手宁可有篇无句,新秀常常有句无篇。或者说:高手往往篇比句好,新秀则反之。能篇,见功力。能句,见才情。当然未必尽然。

山菊花 发表评论于
做功课:


【原诗】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沈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品句】话说诗人正在凭栏送目,远想概然,那一轮平西的红日,已然渐薄溪山,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一片云生,暮色顿至,不一时,已经隐隐挨近西边的寺阁了;云生日落,片刻之间,“天地异色”,那境界已然变了,谁知紧接着一阵凉风吹来城上,顿时吹得那城楼越发空空落落,萧然凛然。诗人凭着“生活经验”,知道这风是雨的先导,风已飒然,雨势迫在眉睫了。景色迁动,心情变改,捕捉在“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之中,使后人都如身在楼城之上,风雨之间,不亏为不朽名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将云、日、雨、风四个同性同类的“俗”字连用在一处,而四者的关系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自然,如此的流动,却又颇极错综辉映之妙。云起日落,雨来风满,在“事实经过”上是一层推进一层,井然有序,将“形势逼人”很自然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使身临其境的人们必定要作出自己的选择:观望、迎头而上还是退却?“山雨欲来风满楼”就是这样一种意境,后人多借用到政治斗争的形势紧迫、或突发事件的暴发前夕等方面的先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