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与战争:灾难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有一种理论,宣称战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典型的案例是美国通过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摆脱30年代大经济萧条的伤害,一举变成世界一流经济强国。
50年代的朝鲜战争,70年代的越战,前几年的中国遭遇的SARS,美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海湾战争,世界范围的反恐战争,灾难使得各方财富损失巨大,但均没有伤及中国或美国的筋骨。
那末08年初中国遭遇的世纪雪灾呢?它也许是中国经济新发展的新机遇和清洁剂。
雪灾后:美国促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声音突然消失
现在世界的经济形势是,中国和美国-两大世界经济发动机,都在遭受通货膨胀的威胁。雪灾让中国的通货膨胀雪上加霜,让人民币升值,留住货物在中国国内消费,买外国货更便宜,是中国对付通货通胀的一种选择。
美国的问题是信用市场,房屋次级贷款和个人信用卡贷款的损失,使得美联储银行不得不大量发行美钞,以便减少公司和个人的破产案,使得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但大量发行美钞的副作用之一是通货膨胀。这个时候,美国不再希望人民币升值,增大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转眼之间,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权回到了中国央行手里。雪灾提醒了中国人这一点。
在人民币汇率升值这一问题上,中国人主要要考虑的是出口减少后,国内就业市场是否会恶化,它将决定着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其它问题,如人民币升值后,中国政府美元资产的贬值问题,可以忽略不计,那仅是账本上的小问题。
雪灾:财富重新分配的一个机会
雪灾加通货膨胀,让大批失去市场,失去价值的库存积压产品重新找到市场,某些企业借此机会得到成长的活力。所以,雪灾不但损失财富,它同时也创造财富,不能简单地算雪灾损失几百亿或几千亿的小账。
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年增长率超过30%,它很富裕。问题是,它如何合理地把这大笔的收入再重新分配给社会,雪灾给了政府一个这样的机会。
相比较而言,美国政府目前的减税刺激方案,也是在重新分配财富,只不过其借口与中国不一样。但是,由于雪灾是自然灾害,中国的分配效率要高的多。
雪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经常听到国内的朋友讲,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不如从前有效。从我个人的观察,事实确实是这样。一个最可能的原因是,经济规模变大之后,转向要更困难,就像小船和大船之间转向的区别一样。
但我们还是看到,大方向在转。民生,内需,环保,科技,国际能源保证在加强,以出口贸易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转向多元化发展。
但是否找到了一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固定模式?我看还没有,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还是事实求是,面对现实,摸着石头过河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