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大片谈中庸文化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美国大片和中庸文化

美式大片中总能看到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主义,无论是侏罗纪公园中的科学工作
者还是拯救大兵瑞恩中的雷霆战兵,无论是指环王中的弗洛多还是黑暗三部曲金
罗盘中的劳拉小姐,从布鲁斯威利斯演绎的个人英雄主义到加勒比海盗中约翰尼
德普演绎的海盗,让人感受的不仅是扣人心弦声势浩大的制作,更多的是那具有
正义信仰的灵魂敢于终结邪恶的勇气。

文化的共鸣总是能产生强大的效应,于是,脆弱的人坚强了,懦弱的人勇敢了,
美式大片成功了。坚贞的信仰,进取的精神,宽容的力量,执著的勇敢,震撼着
人的灵魂,不否认其中也夹杂着刻意美化人性的镜头和伪善煽情的画面,有目共
睹的是美式大片能被全世界的大多数人所接受,可见它是有足够的深度让人们去
感触。

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影响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
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辞海》上说中庸之道解释为不
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态度,在和谐社会中,中庸之道是一种完美和谐的处世态度,
但在这个世界上,完美的事物从来就不曾存在过。

中庸之道做为一种典型的人生观,体现了一种保守的生活态度与方式,听起来落
落大方,款款有致,而真的作为一种信仰在现实的社会中,却只能让平庸的更平
庸,保守的更保守,按部就班即便是在社会中起到了稳固的作用,却也在无形中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一种富有中国传统的美德,本应值得提倡,一味的恪守本份,
难免压抑自然发展的人性和对更多美好事物的追求。

中庸之道是与美式大片显然背道而驰,所以,信奉中庸之道的中国人还拍不出美
式大片。在近年来的中国所谓的大片中,能看到的多是人性的丑陋,历史的悲哀,
而现代的中国社会更加需要的是一种美式大片中的那种勇往直前、积极向上,富
有正义感的时代精神,在此声明,这里并不是谴责中庸之道的一无是处!

在沧桑的中华历史上,一次次的血腥洗礼,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战火中的生灵
涂炭,中华国土上所承受的剧痛是任何国家没有过的沉痛,宽厚为本的在自己土
地上耕织生活的无辜百姓,信奉者中庸之道,捧着孔子的圣贤书,却没有一本经
文教导人们如何以暴制暴抵御外国侵略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苦难史在中国历史书
上漫长——这就是中庸之道下的利泽长流,以仁待客,宽厚圆融的礼仪之邦应得
到的下场?

什么叫幸,什么叫不幸?幸——敢于争取幸福的人,勇敢而坚强的人永远不会认
同不幸降临在自己身上!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那叫做变相的迷信,太信命
运,是不可取的——赞同一句话,世上万事没有绝对幸与不幸,只有相对的幸与
不幸,重要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最愚蠢的不幸都经过了,幸运还会远吗?”梦想中的天堂,会因为遭受过多少
灾难而早一天到来吗?中庸的人忍受落寞,所以多愁善感,中庸的人们接受不幸,
所以容易悲伤。所以,诚然赞赏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
天外云卷云舒" 的思想意境,而真正的幸福还是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双手之上。

所以,现实主义就是——宁看美国大片取乐,也不谈中庸文化自慰。

碧血千寻 发表评论于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要是写个博客都得吐血,我宁愿封笔。

嘻嘻。

能沟通的哥们一起喝点酒,饮点茶,侃侃世界,聊聊八卦,闲情而已。

我们找有趣的话题聊,相互探讨,有兴致就够了。
罢了 发表评论于
鸣翠柳说的一点也不错,千寻姑娘别晕。我也同意,不过就是耍嘴皮子玩而已。哈哈哈。。。
两只黄鹂 发表评论于
回复碧血千寻的评论:

Support!

Let them read , don't read some rumors.

They pretended they knew and tried to confuse you!


碧血千寻 发表评论于
太累了,才不研究那么多。
我就是给罢了兄贫嘴而已,没那么认真。
huaxiachuanren 发表评论于
现在的中庸的意思和本意是不一样的,请全面研究孔孟的原意
罢了 发表评论于
看来这里还真有个误区。什么叫中庸?中庸不是平庸保守,不是妥协不求上进,不是自欺欺人消极的人生态度。中庸是“无过无不及”,是一种折中调和,轻重适度,缓急得中,对各种偏才取长补短,以天下之能为己能的处世方式。无论是人类还是在自然界,都需要调和与均衡,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所谓“温而厉,威而猛,恭而安”便是一种中庸精神。中庸哲学是一种把道家的现世主义和儒家的积极观念调合起来的哲学,不管你承认与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庸的产物。年轻的时候你意识不到,因为你没有足够的阅历和悟性,只有到了不惑之年以后你才会意识到这一点,因为那时你对生活的感悟远比年轻时要深刻。

我之所以说每一个人都是中庸的产物,那是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消极,也不可能永远积极。事实是,我们大家都是天生的半个道家主义者和半个儒家主义者。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应该跑到山中去做一个隐士,应该竭力摹仿樵夫和渔父,去过一种简朴的、无忧无虑的、与世无争的生活。一个彻底的儒家主义者就应该像孔子口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一样,把积极的人生态度当饭吃,即使没有房子住,没有车子开,没有工作做,照样可以“乐以忘忧”,“不改其乐”。我是绝对做不到的,想必你也一样。

与我而言,处世之道中最为重的不是消极或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一个“度”字。我非常欣赏“顺其自然”,“功成身退”,“见好就收”这些成语,这些句成语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掌握好生活中这个“度”,可谓深得中庸之道。

我非常赞同林语堂先生的观点。林语堂先生说:古今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哲学,还不曾有一个发现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所发现的,就是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有条不紊的生活——中庸的学说。这种中庸的精神在动作和不动作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其理想就是一个半有名半无名的人;在懒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穷到付不起屋租,而有钱也不至有钱到可以完全不工作,或可以随心所欲地帮助朋友;钢琴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以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却是做自己的消遣;古董倒也收藏一些,可是只够排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太用功;学识颇渊博,可是不成为专家;文章也写写,可是寄给《泰晤士报》的信件有一半退回,有一半发表了——总而言之,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的理想,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里把这种理想很美妙地表现出来:

看破浮生过半,
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
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
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
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
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
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
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
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
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
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
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
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
会占便宜只半。

所以,在我眼里,真正快乐的人不是总统,不是大科学家,不是亿万富翁,不是英雄,而是那些中等阶层的人。这些人无衣食之忧,经济上充足独立,生活上安定平和,虽然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大名气,但却能得到朋友、亲人、同事们的尊敬与认同。他们的生活颇为逍遥自在,但还没到完全无忧无虑的时候,只有在这种境况下,人类的精神才是最快乐的,才是最成功的。

“庸”在我眼里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返璞归真的平淡”。以我个人的经验和体会,人只有过了不惑之年,才能真正懂得与体会,什么叫 “淡而有味,简单而丰富”,这才是中庸真正的精髓。
wu0072 发表评论于
我个人觉得这里说的中庸是平庸的意思,而不是中庸本意。坚强,脆弱等感情在这里应该是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因人而异,而且容易走极端。而真正的中庸是一种战略方针,是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寻找出一种动态的平衡,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并不是随波逐流。
个人理解,中庸的意思就是两个字:平衡
碧血千寻 发表评论于
回复butdie的评论:
sorry,不是学世界史的,懂得并不多,谢谢提醒,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能力有限,请多包涵。
butdie 发表评论于
就历史说来,各个民族都有血泪史。先不说犹太人了。

朝鲜民族,有史以来面临的就是中国各族的入侵骚扰,最著名的隋炀帝三征高丽,历来美女都供给中国。近代又平添日本侵略。都结束了,朝鲜战争,国家平分至今,依然被大国左右。

越南民族,有史以来的北方入侵,中国人侵略了几千年,然后法国人来了一百年,然后短暂美国十年,都完了,中国人又打来了。

丧权辱国的还有波兰民族,夹在德国,俄国中间,历史基本就是割地挨打史。二战结束后波兰的平移,又带上了屈辱的德国。

中国有屈辱,比如三国时代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晋朝八王之乱开始的五胡乱华,北朝更是连年战乱。唐帝国安史之乱不过是个头,黑暗的五代十国,中国人口如三国时代,下降到10%这种恐怖。

近代的屈辱并不是近代特有的,历史总是复杂的,需要有直视的勇气

片面的受害者情结不是答案
ideaforu 发表评论于
Good Point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