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文化还是“药片文化”
咱们中国人讲究食疗,而西方人习惯于吃药片。我们中国的第一部农耕专著《齐民要术》收集谷类、豆类植物十多类,约200余种;蔬菜20多类、100多个品种;鱼、肉、蛋约百余种。我到欧洲去感到很难受,蔬菜都非常贵,一根黄瓜、一棵小的白菜就要一个欧元、合人民币10块,我回到北京拿着10块钱可以买一小车的菜回来。中国的农耕文明使我们有140种菜可以选择吃。所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兼食水果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这种膳食内涵丰富,保健养生功效明确,也保证了膳食的平衡。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态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寓医于食”、利用饮食养生保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人坚信“药补不如食补”。评价食物的标准共有六个字———色、香、味、形、器、效。同时要关注“食疗”效果。西方是药片文化,因为西餐动物性食物过多,蔬菜品种单调,造成蔬菜摄入量严重不足,欧美人均蔬菜摄入量
西方立足于药片文化,把好好的菜都变成药片,因为卖菜是挣不着多少钱的,只有提取了才能挣钱。你在电视上永远不会见到蔬菜和水果的广告,因为广告费是要加在产品价格里出现的。一位美国保健和营养学界的权威人士说,在大多数人看来,实验室里做出来的大大小小药片才是治疗我们身上大病小恙的灵丹妙药,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在开发与此大相径庭的药物资源———即动物和植物,它们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上百万年,这就是我们随餐而入的食物。因为食物不会像化学合成药物那样有单纯的效果,因此不用担心有副作用,它可以维持机体平衡,促进健康。
下面谈谈美国的医疗开支情况和有关的对策。
2000年美国医疗开支占GDP的17%,尽管如此,医疗保险仅覆盖了85%的人口,还有3700万人处于无医疗保障的境地。克林顿总统离职前曾警告说:如果医疗体制不改革,2010年美国医疗费用将达到GDP的24%,约2万亿美元。所以美国奖励“非药物对应疾病”,专门列出了“营养辅助食品”类别,并将其分为“有潜在功能性的食品”和“已确定功能的功能性食品”两类。美国公布的第一批已确立功能的功能性食品就有中国的大豆。所以我们中国人说“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青菜豆腐保平安”,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中国营养的现状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中国营养不良儿童2400万,佝偻病与缺铁性贫血仍是农村主要的营养缺乏病。而经济发达地区膳食结构西化,洋快餐无孔不入,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威胁少年儿童的严重问题。“饮食结构西化,文明病登陆中国”。1979年我们糖尿病患病率只有0.67%,1998年上升到3.21%,到2001年在北京已达到了6%,而且大部分是在城乡结合部富裕起来的农民。有的农民一天炒菜用油就用了
我给大家讲讲预防高血压的方法,一个是喝菊花茶,坚持一个月后就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第二是控制吃盐量,现在北京人每日平均吃盐
“饮食误区不扫,文明病难除”,“‘文明人’痛快地吞进了‘文明病’,用自己的牙齿在制造坟墓”。美国当前的饮食结构和刚建国的时候不一样,1914年美国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即让实验动物老鼠吃动物蛋白质,发现会促进生长;利益集团组成的所谓“非赢利机构”把这个结果印成小册子,发到美国所有的中、小学。1920年这些宣传都膨胀了,美国逐渐变成了现在这样的饮食结构———把牛奶当水喝,大量吃牛肉,每年一个人要消耗
肥胖在美国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位死因,“欲得小儿安,须待三分饥与寒”,前几年有个医院接生了两个孩子,体重分别是10斤、12斤,都是先天糖尿病,因为母亲“傻吃”,结果就吃“傻”了,有一个母亲说我吃葡萄一次能吃两斤。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一怀孕都是重点保护。前段时候讨论毒奶粉问题,我说中国人自古就知道米汤是育人的,人参汤、米油,小孩儿吃了以后,百日则肥白,如果孩子喝米汤也不至于喝成大头娃娃,干吗要吃假奶粉?欲得身体安,须待三分饥和寒。北京肥胖率居全国之首、达到45%,北京的新生儿20%肥胖。
2.沙发、土豆文化威胁人民健康
“沙发、土豆文化威胁人民健康”。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沙发、土豆文化正在威胁人类健康。(沙发、土豆文化指坐在沙发上,吃着薯条、喝着可乐看电视)。我国青少年长时间看电视的比例达12.7%,美国对10-15岁青少年调查显示:平均每天看电视5小时孩子肥胖症发生的危险比看电视不足2小时的孩子高5.3倍。美国商业日报记者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美国向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动的以快餐、香烟和酒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正当快餐店的金色标志风靡全球的同时,香烟广告中的男子又骑着马出现在地平线上,形形色色洋酒的广告更是不绝于耳。”当我回忆童年的时候,想到的都是烤红薯、煮老玉米棒的香味,而我们现在的孩子长大之后,回忆童年时想到的都是“垃圾食品”,同志们,这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情景!
英国发现儿童“果汁饮料综合征”,这类儿童学习成绩差,任性,感情冲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有早晨起来好一点,因为一夜没喝果汁,发现“果汁饮料综合征”大都与食用人工合成色素有关,1973年美国医学会就提出食品添加剂与儿童多动症有关。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可引起过敏,如哮喘、喉头水肿、咳嗽、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及神经性头疼。可乐型饮料过量饮用,会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影响儿童发育。我们在欧洲访问发现,欧洲的“可乐反对派”家长全都不允许孩子喝可乐,因为可乐有成瘾性。日本《读卖新闻》
3.“洋快餐”进军中国
垃圾饮食危害中国人民健康
“洋快餐”进军中国,垃圾饮食危害中国人民健康!洋快餐是不折不扣的“能量炸弹”和“垃圾食品”。
某些“洋快餐”用的油和中国传统用的普通植物油不同,因为用的是氢化油,即把植物油加氢生产出的油。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威
洋快餐与致癌物质——丙毒。
4.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
“洋快餐”的错误导向使肉类消费剧增,危及中华民族生存!1988年到1998年,中国肉食消费量增加了一倍,有人跟我说,家里的孩子都成了“肉食动物”。我们肉类消费已经超过韩国、日本,成为亚洲保持东方饮食习惯的国家之首,猪肉的消费量名列世界第一,从短视目光看这似乎标志生活水平提高,但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过量食肉将危及民族生存。大家知道,生产一斤猪肉和禽类需投入3倍和5倍的粮食,一亩地用来养牛能生产
国务院最近公布了中国第64个职业准入,我国出现了为保证人民健康的崭新职业叫营养配餐员。于若木同志曾指出:“科学配餐是不用投入,就能提高和改善人民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加之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平衡,导致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而通过科学配餐,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因营养不良造成的各种疾病。为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我们认为根据国情调整结构,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中国人民从与自然界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周礼·天官篇》记载,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
“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
“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
“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
“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
故遵循:“饮食清淡,素食为主”;
“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
“食,不可无绿”。
南京地区有一句民谚:“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这些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是非常宝贵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推荐了“地中海式饮食”,生活在环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的居民,环境与北欧地区大致相同,心脏病发病率却很低,是世界长寿地区之一。研究这一现象给人们不少启示。经过大量调查分析,谜底逐渐被揭开,人们认为这与该地区的饮食结构(地中海式饮食)有关。“地中海式饮食”的基本特点是“杂食”,将谷类、肉类、海鲜类、蛋类及蔬菜、水果有机结合,富含淀粉的谷类食品和菜糊状调料,加上大量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少量肉食。食物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全面,满足了人体对营养的综合需要。“地中海式饮食”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有效地减少了心血管病的发生。他们常吃的一种蔬菜就是中国民间吃的野菜马齿苋。
美国参议院《营养与健康特别委员会》主席麦戈文提交国会的报告指出:“现在的营养问题或者说营养不平衡,营养过剩,营养质量已成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首要问题,今天的危险已经不是脚气病、糙皮病或坏血病。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要比这微妙,可怕得多。千百万美国人塞进肚子里的东西很可能使他们患肥胖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一句话,会慢慢地致命。这是他对当时美国饮食结构的尖锐批评。”所以1996年,美国农业部推行了“食物指南金字塔”,提出了每日选择食物品种和数量的建议,其目的在于促进健康,减少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糖尿病等与饮食结构有关的疾病的发生。早在1992年秋,这张图形刚刚公布后,立即遭到肉类和奶制品商全方位的抨击,认为这不符合西方居民的生活需求。在耗费了86万美元、完成了进一步的验证后才确认“食物指南金字塔”的设计是科学的。美国推行的金字塔,倒数第一层是五谷杂粮;倒数第二层是蔬菜、水果平分秋色;倒数第三层一半是奶制品,一半是肉、禽、鱼、蛋、坚果和干果类食物;顶层是油、盐、糖。大家说这是美国饭吗?从图中不难看出,“食物指南金字塔”正是几千年东方膳食结构的翻版。营养学家认为,改变西方的食物结构,可使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
5.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有十大平衡
中华民族膳食与就餐有十大平衡。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只有在中国,饮食才有主、副食之分,去年SARS期间,我在电台做节目反复强调酸碱平衡,SARS病毒培养基的PH值是7.2,而人血液的PH值是7.35到7.45,如果你吃了太多的鸡鸭鱼肉等呈酸性食品。血液变酸,就容易感染“非典”。
我们中国字都是智慧的符号。我们说人身体好就是有“精、气、神。“精”字的一半是米、另一半是青菜,你不吃米,不吃青菜哪里来的精?气的繁体字里面也有米。“神”字的一半则是田地的田、上面种庄稼,所以不吃植物性物质就既没有“精”,又没有“气”,更没有“神”了。中华民族素有“世间万物米称珍”之祖训。我们的先贤从生活实践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主食的巨大健康作用。中国人民从实践体验中得出了“食五谷治百病”,“米粥饭暖胃养气”的结论。《随意居饮食谱》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效。病人产妇,粥养最宜。李时珍称,米油是穷人的人参汤,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中医认为糙米味甘、性温,健脾养胃、补中益气,调和五脏、镇静神经、促进消化吸收。主食精与粗的平衡是现代营养学用于指导人们科学安排膳食的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孔子在《论语·乡党》篇指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提倡适量肉食。指日常饮食即使肉类丰富时,亦不可食肉超过食谷,就是肉再多也不能超过主食。去年一个编导来访问,他说他的孩子成了“肉食动物”,那么孩子吃多少肉才合适呢?我说你有多少颗牙?他说有32颗,我说你如果是老虎的话,那满嘴都是尖牙利齿,我们人类前面八颗牙(如门牙等)叫切齿,是切纤维用的;后面20颗牙是臼齿,磨谷物用的;只有四颗犬齿是吃肉用的,你吃那么多肉合适吗?臼齿比切齿比犬齿=5比2比1。依此推算,人类正常食物结构中植物性与动物性食物的比值应为7比1!正是这个神秘的比例,凸显了人类合理的膳食结构!说明了植物性食物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这无疑是数百万年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美国居高不下,近年国内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和农区蒙古族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肉食为主的牧区,男性成年居民前列腺肥大的发病率远高于农区,显示膳食结构与前列腺疾患的发病相关。由于四条腿的陆生动物脂肪中都含有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的前体),可见膳食结构西化,肉食过量是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的原因之一。
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比如一条腿的蘑菇就是健康的食物。英、美科学家发现素食者与非素食者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组成明显不同———当人的消化液与上述肠道微生物作用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也不同,这导致非素食者更容易患癌症。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提倡食物来源多样化,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适合人类消化道的生理结构和人体全面营养的需要,微量元素等微营养素只能从外界摄取,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产生,杂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著名营养学
食物也有寒、热、温、凉四性。因此同中药一样,平衡组合,才能有益于健康。绿豆性寒无毒,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菊花苦平无毒,清热明目;西瓜则有“天生白虎汤”之誉,用于发热、口渴、尿赤。羊肉甘苦大热无毒,补虚祛寒,效同人参。我国百姓夏天喜喝绿豆汤、菊花茶,以西瓜为餐后水果;冬天则喜食涮羊肉;螃蟹性寒,生姜性热,吃螃蟹时佐以姜末。破坏摄食时食物四性的寒热平衡,自然有损健康。这种食物的选择和搭配正是基于对食性平衡的了解。
食物的甘、酸、苦、辛、咸五味。五味调和,方可增进食欲,相得益彰。2500年前,古代医书《黄帝内经》就阐述了过量食用食盐的危害。上世纪90年代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结果显示,北京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患高血压。与“南甜、北咸”的饮食习惯相对应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规律性的变化,自北至南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大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北京市高血压患病率为广州市的4.4倍。因此,改变口重的饮食习惯,科学地安排膳食,已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山东农民每天吃盐17.
“食宜细缓,不可粗速”,就餐速度快与慢的平衡。《养病庸言》一书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中记述说:“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要求病人每口饭咀嚼50次再吞咽下,有利于机体康复。咀嚼是帮助摄食及消化的重要环节。进食时缓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助消化、溶菌酶和分泌性抗体可杀菌解毒。唾液具有使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神奇作用———如:亚硝胺、黄曲霉毒素、3,4—苯并芘及烷化剂、烟油,鱼和海味的焦糊物等,其对细胞的致突变性在30秒钟内可完全丧失。你仔细咀嚼,就等于为我们身体提供了第一条防线。
“食宜暖”,膳食要注意冷热平衡。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的论述是值得借鉴的,他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夏天为什么很多小孩闹咳嗽?吃了一肚子冰淇淋,降低胃的温度同时又降低了肺的温度,毛细血管收缩、不通畅了,当然会闹咳嗽。
“饮食以时”,就餐时间和饥与饱的平衡也需要注意。“晚饭少吃一口,舒服一宿”,现在很多人肥胖是因为晚上应酬,吃完就回去睡觉,吃了就睡是猪的生活,所以就非常容易肥胖。(鼓掌)
另外,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进食量和体力活动的平衡。肥胖的关键是摄入热量太多,消耗太少。大家一定要注意锻炼,你爬楼,上一个台阶消耗0.1千卡,你下一个台阶消耗0.06千卡,所以运动是最重要的营养———行为营养。在希腊有这样一句名言:“你想变得健康吗?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跑步吧。”我们认为运动就是行为营养。所以提出心理营养、食物营养和行为营养是对人类最重要的。希波克拉底指出:“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这与我们中医理论“寓医于食”不谋而合。
6.食药同源--凡膳皆药
法国一位著名营养学家指出:“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他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我们中国讲究“食药同源,凡膳皆药”。像杂粮都有很好的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我认识北京一个老干部,一个礼拜吃四次粗粮,很好地控制了糖尿病。绿豆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保肝明目,有解百毒之功。再一个就是薏苡仁,可治疗因积热而发的痤疮。某些象形药食,以形补形。核桃像脑,所以补脑,豆类像人的睾丸和肾,所以补肾,百合形状似肺,故补肺。中医又讲以脏补脏,天麻鱼头汤在马来西亚卖得特别火,就是因为“健脑益智”;中医素来食用鲜猪胰治疗消渴症,这和西方最新的研究成果———口服胰岛素不谋而合。
发酵食品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像我国的豆豉,现在我们知道豆豉不仅可以健胃解毒,而且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尿激酶。日本人正在向我们推销他们的纳豆,而纳豆就是豆豉发酵过程的半成品。
绿豆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保肝明目,有“济世之谷”之誉,有“解百毒”之功。对农药、重金属、瘦肉精中毒均有解毒作用;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可治疗因积热而发的痤疮以及热毒产生的扁平疣;1982年发现薏苡仁含的木瓜蛋白酶可分解体内的病变细胞,解释了薏苡仁抗癌功能的机理。
红薯含8%的膳食纤维,而且大多是可溶性纤维,通便功能很强。李时珍称:“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日本东京大学曾对130种植物性食物抑制胆固醇生成的功效进行研究,发现红薯是其他食物作用的10倍。
21世纪人类食品的发展要依靠“引导消费”。欧洲现在市场豆奶的价格是牛奶的两倍,盒子上写着绝无胆固醇;美国每年生产150万吨大豆蛋白,添加在食品中,有效地提高了美国人的健康素质。所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这句话,因为它明确地指出了豆类食品在平衡膳食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肉类。中医称:大豆(黄豆)性味甘平,不凉不燥,具有益气养血,清热解毒,宽中下气,健脾利水消积,通便定痛等功效,是治疗虚劳内伤,消渴水肿,温热伤寒等疾病的佳药。中医“食药同源”的理念,在大豆上体现得最为集中。食物的健康功能是客现存在的!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近年将大豆列为“已确立功能的功能性食品”,可见大豆的保健养生功能不仅有历史依据,也得到西方学术界的公认。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中华民族“寓医于食”传统营养学理论的科学性。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准许宣传大豆的健康效用时指出:大豆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其化学结构与己烯雌酚相似,能促进女性性器官发育和骨骼中钙的沉积;促进男性体内蛋白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它刺激乳房、子宫内膜细胞受体的强度,仅为自然产生或人工合成的动物雌激素的千分之一,所以只会作用于特定组织,是非常安全的。也就是说———大豆异黄酮不像动物雌激素那样,会诱发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
中医第一个食疗方就是当归羊肉汤。我到欧洲去,知道英文的涮羊肉叫蒙古火锅,成吉思汗打仗的时候带过去的。羊肉大热,现在知道羊肉里含有大量的左旋肉碱,可以增加体内长链脂肪的燃烧。
中国人民在四千年前就掌握了酿酒术,酒既可作饮料和调料,又可活血、养气、暖胃、祛寒。自古有“医源于酒”之说,繁体字“医”字写作“医”,下半部的“酉”在古汉语中即代表酒,古书《食货志》称:“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一杯酒是营养品,两杯酒是药品,三杯酒是毒品。”欧洲的希波克拉底说:一杯酒是健康,两杯酒是快乐,三杯酒就是放纵。
李时珍称:“酒能够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等。”适量饮酒能舒畅心志,解忧忘愁,振奋精神,可帮助人保持心理健康。所以,曹操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但同时李时珍也指出:“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唐代名医孙思邈也告诫嗜酒者:“久饮酒者烂肠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喝酒的不是嘴是肝,酒精性肝硬化是非常可怕的疾病。
《淮南子》一书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表明了茶叶的解毒功能。大医学家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618至907年)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足见茶之药功卓著。不难看出,绿茶的养生保健功能已被认识,此后陆羽著《茶经》,茶叶成为中华民族广泛饮用的食品。而中国人把茶列为每个家庭的“开门七件事”之一。过量饮用咖啡,易引发胰腺癌。
女子不可百日无糖(红糖),中医营养学认为性温的红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2000年全国的营养学术会议上,我们报告了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研究结果———红糖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成分,有些微量无素还具有强烈刺激机体造血的功能。
姜能疆御百邪。按中医理论,姜是助阳之品,因此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谓。“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
松花粉系产自乡土树种马尾松的纯净花粉,《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松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公元659年,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唐代的《新修本草》记载:“松花即松黄,拂取正似蒲黄,久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我们选择家猪为实验动物模型,以德国市售的食品添加剂———麦麸作对照,观察松花粉(添加量3.5%)的营养生理作用。松花粉组猪的粪便中甘油三酯含量最高,每日从粪便中排出的甘油三酯量是麦麸组的3.5倍、对照组的3倍;粪便中胆固醇的浓度也是松花粉组最高,松花粉组每日从粪便中排出的胆固醇总量是麦麸组的1.5倍、对照组的1.7倍;粪中各种脂肪酸排泄量都显示出松花粉有很强的排脂作用。动物实验的结果充分说明古代文献记载的科学性。
《齐民要术》所论42种果品中,枣居首位,与桃、李、杏、栗并称为五果。民谚称:“一日吃数枣,终生不显老。”红枣性温味甘,补益脾胃,壮胃气,健脾肾,调和药性,养血宁神,可改善怕冷、苍白、手脚冰冷症,并可减少烦躁与抑郁。樱桃“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香”,“闻道令人好颜色,神农本草应自知”;西瓜则有“天生白虎汤”之誉,民间常说“夏天常吃瓜,中药不用抓”。山楂可调节胃液、增强食欲,其降脂之功更是众人皆知。
欧洲人也有称誉常吃苹果养生保健的谚语:“Oneappleaday,keepsdoctoraway!”(每天一个苹果不用看医生)。《本草纲目》中,有栗子能“治肾虚、腰脚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胃肠”的记载。老年人肾亏、腰脚无力或小便频数者,早晚各细嚼慢咽生栗1至2枚,常食有效。宋代诗人苏子有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7.食不可无绿——蔬菜的健康作用
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多吃蔬菜、粗粮、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使肠道生态菌群保持正常。大便通畅,机体代谢平衡,对预防肿瘤、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有积极的意义。
古籍《尔雅》称:“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神农尝百草,把它们分为可食的菜和不可食的草,不宜常食、有药效,可医病的则称为草药。“五菜为充”绝非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来自中国人民几千年养生保健效果的体验!正如《本草纲目》所述:“谨和饮食五味,脏腑以通,血气以流,骨正筋柔,寿命可以长久……菜之于人,补非小也。”《本草纲目》“菜部”前言中曰:“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杨恒《六书统》谓:“蔬,从草从疏。疏,通也,通饮食也。”可见古人已了解蔬菜“疏通壅滞”之功。我国目前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就是因为饮食西化,蔬菜摄入大量下降。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常言道:“萝卜上市,郎中下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过了九月九,医生高抬手,萝卜白菜汤,吃了保健康。”其中隐含着萝卜所具有的防病、治病功效。萝卜中含有抗肿瘤、抗病毒的活性物质,有效成分为双链核糖核酸。它是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的“干扰素诱生剂”,对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白萝卜、青萝卜和心里美萝卜等都含有此成分,由于其对口腔中的核糖核酸酶耐受性相当高,吞咽中不易降解,且无任何副作用。而生吃细嚼萝卜才能使之释放,一般每日或隔日吃100至150克即可。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用4年的时间,跟踪了47894名成年男性,发现大量食用番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研究也表明人体内番茄红素含量过低与子宫癌、肺癌、乳腺癌及动脉硬化等慢性病的发生有关。番茄红素在西瓜、番茄、李子、木瓜中都存在。
古代有一句话叫“凡膳皆药”。多媒体上面一个处方其中有一个成分是芹菜,下面这个处方有一个成分是苦瓜,在印度医学中,苦瓜用来治疗糖尿病;印度有一个从苦瓜提取植物胰岛素的专利。1997年英国科学家研究指出:如果减少肉食而多吃蔬菜和水果,癌症发病率可降低40%,并建议肉类至多可做配菜、且日摄入量应少于
8.摒弃药片文化,回归饮食文化!
摒弃药片文化,回归饮食文化!
1988年1月,世界第一流的学者,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奖人在法国巴黎开会,发表的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
2001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来自全世界各国的3000余名营养学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通过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达成了一致的学术观点:“食物是最好的药物”。“食疗”的保健效果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痛苦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健康与疾病这一对矛盾、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与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体把握。在欧洲“营养医学”、“营养药理学”新学科纷纷出现,反映了中国传统“食疗”思想被西方广泛接受的生动事实。
最后我想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
“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35-7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2%,仅此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就有约1.3亿人。
我给大家讲讲预防高血压的方法,一个是喝菊花茶,坚持一个月后就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第二是控制吃盐量,现在北京人每日平均吃盐
“饮食误区不扫,文明病难除”,“‘文明人’痛快地吞进了‘文明病’,用自己的牙齿在制造坟墓”。美国当前的饮食结构和刚建国的时候不一样,1914年美国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即让实验动物老鼠吃动物蛋白质,发现会促进生长;利益集团组成的所谓“非赢利机构”把这个结果印成小册子,发到美国所有的中、小学。1920年这些宣传都膨胀了,美国逐渐变成了现在这样的饮食结构———把牛奶当水喝,大量吃牛肉,每年一个人要消耗
肥胖在美国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位死因,“欲得小儿安,须待三分饥与寒”,前几年有个医院接生了两个孩子,体重分别是10斤、12斤,都是先天糖尿病,因为母亲“傻吃”,结果就吃“傻”了,有一个母亲说我吃葡萄一次能吃两斤。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一怀孕都是重点保护。前段时候讨论毒奶粉问题,我说中国人自古就知道米汤是育人的,人参汤、米油,小孩儿吃了以后,百日则肥白,如果孩子喝米汤也不至于喝成大头娃娃,干吗要吃假奶粉?欲得身体安,须待三分饥和寒。北京肥胖率居全国之首、达到45%,北京的新生儿20%肥胖。
2.沙发、土豆文化威胁人民健康
“沙发、土豆文化威胁人民健康”。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沙发、土豆文化正在威胁人类健康。(沙发、土豆文化指坐在沙发上,吃着薯条、喝着可乐看电视)。我国青少年长时间看电视的比例达12.7%,美国对10-15岁青少年调查显示:平均每天看电视5小时孩子肥胖症发生的危险比看电视不足2小时的孩子高5.3倍。美国商业日报记者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美国向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动的以快餐、香烟和酒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正当快餐店的金色标志风靡全球的同时,香烟广告中的男子又骑着马出现在地平线上,形形色色洋酒的广告更是不绝于耳。”当我回忆童年的时候,想到的都是烤红薯、煮老玉米棒的香味,而我们现在的孩子长大之后,回忆童年时想到的都是“垃圾食品”,同志们,这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情景!
英国发现儿童“果汁饮料综合征”,这类儿童学习成绩差,任性,感情冲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有早晨起来好一点,因为一夜没喝果汁,发现“果汁饮料综合征”大都与食用人工合成色素有关,1973年美国医学会就提出食品添加剂与儿童多动症有关。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可引起过敏,如哮喘、喉头水肿、咳嗽、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及神经性头疼。可乐型饮料过量饮用,会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影响儿童发育。我们在欧洲访问发现,欧洲的“可乐反对派”家长全都不允许孩子喝可乐,因为可乐有成瘾性。日本《读卖新闻》
3.“洋快餐”进军中国
垃圾饮食危害中国人民健康
“洋快餐”进军中国,垃圾饮食危害中国人民健康!洋快餐是不折不扣的“能量炸弹”和“垃圾食品”。
某些“洋快餐”用的油和中国传统用的普通植物油不同,因为用的是氢化油,即把植物油加氢生产出的油。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威
洋快餐与致癌物质——丙毒。
4.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
“洋快餐”的错误导向使肉类消费剧增,危及中华民族生存!1988年到1998年,中国肉食消费量增加了一倍,有人跟我说,家里的孩子都成了“肉食动物”。我们肉类消费已经超过韩国、日本,成为亚洲保持东方饮食习惯的国家之首,猪肉的消费量名列世界第一,从短视目光看这似乎标志生活水平提高,但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过量食肉将危及民族生存。大家知道,生产一斤猪肉和禽类需投入3倍和5倍的粮食,一亩地用来养牛能生产
国务院最近公布了中国第64个职业准入,我国出现了为保证人民健康的崭新职业叫营养配餐员。于若木同志曾指出:“科学配餐是不用投入,就能提高和改善人民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加之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由于膳食结构不平衡,导致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而通过科学配餐,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因营养不良造成的各种疾病。为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我们认为根据国情调整结构,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中国人民从与自然界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周礼·天官篇》记载,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
“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
“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
“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
“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
故遵循:“饮食清淡,素食为主”;
“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
“食,不可无绿”。
南京地区有一句民谚:“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这些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是非常宝贵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推荐了“地中海式饮食”,生活在环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的居民,环境与北欧地区大致相同,心脏病发病率却很低,是世界长寿地区之一。研究这一现象给人们不少启示。经过大量调查分析,谜底逐渐被揭开,人们认为这与该地区的饮食结构(地中海式饮食)有关。“地中海式饮食”的基本特点是“杂食”,将谷类、肉类、海鲜类、蛋类及蔬菜、水果有机结合,富含淀粉的谷类食品和菜糊状调料,加上大量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少量肉食。食物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全面,满足了人体对营养的综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