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一个令「牛鬼蛇神」闻之丧胆的名号

据苹果日报报道,红衞兵,一个在文革时期响彻世界的名号,一个令「牛鬼蛇神」(中共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右派分子的贬称)闻之胆战心惊的名号。对他们的派系、功过,虽然仍有不同的说法,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既是施虐者,是打倒当权派、破「四旧」的先锋,最终又成为受害者、受虐者。

1966年 5月29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以「毛泽东的红色衞兵」为笔名张贴大字报,第一次打出「红衞兵」的旗号,「红衞兵」自此成为中学、大学中造反学生的代名词。

捣庙焚毁6600文物

同年 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100万名红衞兵时,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的红衞兵、中共元老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为毛戴上「红衞兵」袖章。毛问明宋的名字是「文质彬彬」的「彬彬」后说:「要武嘛。」她随后改名「宋要武」。

至当年 11月26日,毛泽东共 8次接见红衞兵,检阅了 1,100多万名红衞兵。这些受到最高领袖「祝福」的闯将,不仅充当了打倒学术权威、打倒当权派的先锋,也充当了破「四旧」的猛将。北京市在 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保存了 6,843处文物,但文革期间有4,922处被毁,大多发生在 1966年 8、 9月间。北京师范大学的红衞兵串连到山东曲阜时,捣庙、毁碑、挖坟、烧像、焚书,共破坏文物6,600多件。

但到1968年 10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将刘少奇革职、开除党籍后,红衞兵的利用价值已所余无几。当年年底,毛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指示,红衞兵被发配农村,开始成为受害者、受虐者。

带同学抄家 烙在高皋心 「我当然记得今年是文革40周年,经历过文革的人,当然记得当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大潮下,文革离一些中国人彷佛愈来愈远,但去国多年的高皋,这位《文革十年史》的主要作者,没有忘记文革,没有忘记人权被践踏、财产被侵占、伦常被扭曲的黑暗日子。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高皋,更没法忘记被迫带同学抄自己家的苍凉一瞬,满屋的书,被同班同学抄空了,只剩下 1套《鲁迅全集》!


1966年 8月的北京,文化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留校学生高皋和同学在开会:「班上开会,谁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分子)、资本家?让大家举手。」

高皋没有举手,因她已过逝的父亲是番译家高植,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巨着的主要译者之一,母亲是教师,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和「地富反坏右」扯不上关系,然而,革命烈火还是向她扑过来。「红衞兵的头头跟我说:『高皋到你家抄家,可不可以?』我说:『可以』」 高皋在纽约接受本报专访时说:「那时候,我能说不可以吗?当时是革命呀!」她说,她妈妈也不甘被抄家,但是滚滚革命大潮下,一切只好无奈地接受:「妈妈没有表示欢迎,心底却打问号:『你凭甚么?』」

翌日,同学来到高皋家,将家当抄个清光:「两个卡车的东西都被抄走了,只剩下 1套《鲁迅全集》。」高皋笑说,她家有很多很多书,所有的书全都抄了,但红衞兵只留下《鲁迅全集》,「所以说,鲁迅是革命的」。 自此以后,高皋被视为落后分子。「毛泽东接见红衞兵,我当然不能参加了。他们准备游行的时候,要我去扫地,扫学校的院子。他们操练的时候,要我别在附近扫地,其他人都躲,然而,他们在操练时,我就一直在旁边扫地。」她,用扫把宣泄她的愤怒。 本报记者

城市楼价飞涨 最后墓园清拆

「我们这的楼价已涨到每平方米3,800元(人民币),今年还将往上涨。」重庆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楼价涨幅仅次于成都的城市。楼市的升温,将令在文革中「献身」的红衞兵小将在九泉之下也无容身之所。全国仅存、位于重庆沙坪坝区,埋葬600多人的红衞兵墓园,正面临清拆的厄运。重庆市国土局官员对本报表示,市政府已对墓群所在地进行规划,亦制订了相关的发展方案,因墓群涉及文革这敏感的话题,当局拟低调处理。 占地 2,000平方米的红衞兵墓园,坐落于重庆沙坪公园西南角,被灰色的围墙层层包起,与墙外的熙熙攘攘有天渊之别。一座小小的山坡上,排列 110多座墓碑,以及严重破坏的墓群。 据悉,造墓立碑时间是从 1967年 6月开始,到1969年 1月止。被埋葬的死者基本上属于文革期间重庆「 815」造反派的成员,当中,也不乏个别无辜受害者及数名解放军烈士。

枪炮坦克出动 重庆空前动乱

「重庆是文革期间全国武斗最厉害的城市。因为重庆是国家军工三线企业的所在地,有许多军工厂,各大造反派容易从工厂拿出坦克、大炮等重装备武器进行械斗,甚至有人还将民用船改装为军舰,不像北京或上海等那样,最多只有步枪而已。」一名重庆人士对记者称,文革由文攻(批斗)到武斗,重庆随即陷入空前的动乱中。

1967年,重庆造反派分裂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别:「 815」派和「反到底」派。官方资料显示,从 1967年夏到1968年夏,两大派系共先后发生武斗31次,动用枪、炮、坦克、炮艇等军械兵器24次,各种原因死亡超过 645人。

死难人士家属 盼望保留文物

死者中年龄最大的是 60岁,最小的仅为14岁,其中部份为女性。重庆武斗最后在政府和军方的镇压下停止,而两派首领随后都被判处无期徒刑。

重庆沙坪坝区一房地产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对本报称,自3年前重庆大学落户该区后,市政府已决定将沙坪坝打造为重庆的文化中心,由于土地供应紧张,红衞兵墓园也被纳入发展规划。

红衞兵墓园将清拆的消息震惊了海内外,死难者家属席庆生等一直持反对态度,不少民间人士正奔走呼喊,希望保留这一文物以警示后人。 

出版首部文革史 「文化大革命太不公平了、太摧残人了。当时,我在想,只要我有可能,就把这个东西写出来。」高皋在文革结束后的第三年( 1979年),手撰写《文革十年史》,终在 6年后完成,在胡耀邦主政下政治宽松时期,翌年获当时的中宣部长朱厚泽同意出版,令《文革十年史》成为中国首部文革史专着。

高皋说,她对文革周年有许多感受,冀盼人们站得更高更远,总结文革经验。《文革十年史》作者之一、高皋的丈夫严家其表示,《文革十年史》的主要作者是高皋。《文革十年史》一书因涉及薄一波等中共领导人在文革时的情况,出版时一度遇上阻滞,后经朱厚泽同意,才能出版,「初时是内部发行,因为内部发行,看的人更多,中国大陆第1次印了 50万册,后来总共印了 150多万册。」 文革QA Q:文革时期破「四旧」是破甚么? A: 1966年 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四旧)」的口号,将破「四旧」列为文革的重要目标。当年 8月,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百万红衞兵后,全国各地的红衞兵、造反派破「四旧」行动升级,大肆破坏寺院、古、古籍等文物,最令人发指的是随意抄家。

Q:毛泽东提倡的「四大」是甚么?A:「四大」,是指「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毛泽东在 1966年 8月5日发难攻击刘少奇,用铅笔在一张旧《北京日报》的边缘空白处写几十个字。在秘书誊清以后,毛又加上标题:《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可见,毛对运用大字报攻击政敌情有独锺。 1975年 1月,四届全国人大将「四大」载入宪法,直至1982年修宪才取消有关条文。

Q:红衞兵等于造反派吗?A:红衞兵和造反派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文革词汇。但两者不能画上等号。「造反有理」的口号是以清华大学附中为首的一批「老红衞兵」率先喊出的,但他们当中有不少是高干子弟,终因倾向保爹保娘被视为「保皇派」而出局,被中央文革小组支持的其他红衞兵造反派组织所取代。新涌现的造反派,不仅有红衞兵,也包括社会各阶层,有工人、农民、医生、干部等,甚至有些是军人。

Q:文革个人崇拜狂热有哪些表现?A:文革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全民疯狂的地步,除了大量印制毛章、毛着外,还有很多形式上的举动,如「早请示、晚报」、忠字舞、语录歌等,也出现一些特有的词汇,如「三忠于」、「四无限」等。「三忠于」是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四无限」是对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要无限崇拜、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忠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