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大地震如此预报的-- 六年轻人靠土仪器成功测出地震

海城大地震如此预报 ZT


1975年:世界上第一个被准确预报的大地震

海城大地震如此预报

六年轻人靠土仪器成功测出地震

编者按

在接近“7·28”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时候,有关地震的新闻格外引人注意。我们在这里拂去尘封,走入历史的深处,去探寻那些与地震有关的故事。我们首先找到了海城地震,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被准确预报的大地震,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发生的——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农历腊月二十三,正是中国传统的“小年”。海城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震中在当时岔沟公社西南北庙子一带,覆盖海城全境,附近有100多万人。地震主要波及鞍山、辽阳、营口三大城市。远至大连、锦州、黑龙江、安徽、陕西,甚至日本也有感应,方圆达2000余公里。

在国家和辽宁省发出“辽南地区有地震”的预报之后,海城地震观测站临震前6个小时成功发出震前预报。海城大地震,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准确预报的大地震。国际地震界专家现场观测认为:1975年海城大地震的发生,摧毁了当时海城90%的建筑,如果这次地震没有被准确预报,群众未能从住处尽快撤出,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至少在10万人以上,而实际死亡人数只有1000多人。

1.土仪器测出大灾难

时间紧迫,观测员王力华骑车到县里送报告

“里氏7.3级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多亏了海城地震观测站临震前6个小时的准确观测。”今年61岁的姜成田当时在该地震观测站做技术观测。

据介绍,1969年渤海地区发生地震后,华北地区又发生强震,国家地震局加强了东北南部的测报。因此1972年10月,海城建立了地震观测站,1973年1月1日正式投入观测。当时,地震观测站在海城县东部郊区的玉皇山脚下,4间瓦房,全站6人,其中包括5个临时工,最大的25岁,最小的才16岁。据说,测量海城大地震的仪器设备极其简陋,只有一台六四型烟熏式地震仪,一台水氡分析仪,还有4种自己安装的测震设备。

当时,好学的姜成田还记下笔记:1975年1月8日晚,天阴沉沉,对面不见人,而且还有硫磺味……1975年1月15日,海城首次出现小震活动。2月1日至2月4日,先后发生20余次小震,地震观测站的土地电(用来观测岩石电阻率变化的仪器)可记录实跳信号,经观测,2月3日晚和2月4日一早分别发生4.3级和4.7级的有感地震。人们从梦中惊醒,个别百姓家倒了烟囱,房掉瓦。县地震办也在当天接到群众反映,有黄鼠狼搬家、大牲畜跳圈逃跑、老鼠发呆不怕人及井水上涨、变味、有响声等现象。这期间,辽宁省、鞍山地震办的领导电话不断。5个观测员一眼不眨地守着土仪器。2月4日下午2时,土地电终于出现6次大幅实跳信号,自制的地倾斜仪向东南方向报警,经大家共同研究“大地震在海城东南”,并以书面形式向县里报告:在海城东部今晚6时后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观测员乔昌满说,“地震时我和其他几个监测员仍在地震站监测仪器前观测数据。窗外不停地闪着蓝色的地光,在强烈的颠簸中屋子上的墙皮哗哗地往下掉,每个人身上都白花花的一片。虽然发生了剧烈的颠簸,但我们早就商量好了,坚守阵地,谁也不逃跑。为了保障电话的畅通,赵世海拿着电话提前躲到了石桌下面。我面前的土地电这时候已经跳到了最大。土倾斜、土地磁等仪器也都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强烈反应。我们几个人都守在自己的仪器旁,谁也没有说话,大家用目光进行着简单的交流。我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好听天由命了。幸运的是我们地震站所在地的地震幅度较小,一阵剧烈的颠簸后房子没有倒塌,墙壁也只是掉下了些墙皮,我们幸运地躲过了这次劫难……”

时间紧迫,地震观测站决定立即向东南14个重点公社发通知,做好预防。由观测员王力华骑车到县里送书面报告。在送报告途中,王力华也把地震的预警消息传给路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晚7时36分,突然一道蓝光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闷雷般的响声从天而降,地光在空中闪过,红色火球从地面升起,房屋随之倒塌……那“地动山摇”的时刻也成为了挥之不去的印记。

2.成功预测挽救10万生命

震后没水没电,工作人员仍坚持观测了7天7夜

里氏7.3级大地震可以说是一次灭顶之灾,但因为预测准确,把更多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据如今已搬迁到王石镇的海城地震观测站的负责人介绍,当时极震区的海城牌楼镇丁家沟生产大队,由于震前发动群众住进了防震棚,在全队700多间民房倒塌了550间的情况下,878人无一伤亡。位于极震区的英落公社,也因为震前及时疏散了群众,全社35786人,只有44人遇难。

据姜成田回忆,为了详细记录观测到的宝贵数据,地震来临前,所有工作人员每人管一摊,管电话、看土地电、看地倾斜仪……震后,工作人员仍在没水没电的情况下,坚持观测了7天7夜,收集了上百次余震现象,为灾后清除障碍物争取时间,并为火车通过提供了安全保障。

据权威数字证明:由于这次无数个精确微观监测数据、无数条宏观信息收集及时地预报,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海城地震全区人员伤亡约1.8万人,其中重伤4292人,轻伤12688人,死亡1085人。在辽宁省地震办的指导下,海城地震观测站震前6小时预报挽救10万人的生命和40亿元经济损失,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海城地震作为“世界上第一次成功预报的强烈地震”载入史册,成为世界重大科技成就。

3.地震前最富传奇景观

冰天雪地中,上千万人站着等大震

1966年邢台地震到1976年唐山地震是中国地震高发的十年,也是中国探索地震预报最富传奇的十年。有人说:“世界地震预报水平就是,一个海城的成功,一个唐山的失败。”

1966年3月6日一个5.2级地震发生在邢台陇尧县。由于当时在中国根本没有地震局,因此周恩来总理迅速作出安排,决定通知中国科学院及地球物理研究所派人赶赴震区。3月8日凌晨5时29分时,邢台6.8级主震在人们睡梦中到来,有如天崩地裂般震撼。

当天,周总理赶到邢台,他对地震队员们说:“希望能在你们这一代解决地震预报这一世界难题”。在总理的号召下,队员们信心百倍,总结了很多发现地震异常的经验,因此发明了很多检测仪器。经过几次更大的地震后,人们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仿佛发现了地震的规律,这也许就是地震的玄机。1966年3月26日,人们尝试着利用这一规律预报地震,竟然意外地成功了。这一规律就是“密集…平静…大震”。于是从那以后这一规律就成为预报地震的重要依据。

1973年初,辽宁省发现大量前兆异常,所有地震专家认为两年内辽宁省将要地震。1975年1月,国家地震局李志勇等四名队员被派到辽宁窝水库展开调查。随后因为震感减弱,队员开始返京。2月初,辽宁南部小震频繁。沈阳地震大队队长朱凤鸣紧张万分,连夜向上级打报告。

2月4日发生了一串小地震。这时正在营口探亲的国家地震局的李志勇正在吃早饭,心中一惊,马上赶到营口市科技局帮助监测地震。

由于李志勇曾经参加过邢台地震,了解“密集…平静…大震”的规律,于是根据近期频繁的小震,计算出后面可能要发生大地震。当天黄昏收到一场报告,李志勇驱车赶往调查。

这时在沈阳地震大队的朱凤鸣在办公室里用电话部署防震工作。

在中央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共同协作下,辽宁省各地已全部动员起来防地震。野外,辽宁南部上千万人口都站在冰天雪地中等待着大震。

晚上7时,正在野外调查的李志勇看到车前白茫茫一片的异常景象,而且浓烟滚滚。停下车来,李志勇亲眼见到了令自己一生难忘的地光现象—一个个火球升上天空……

7时36分,7.3级海城地震发生。房屋破坏异常严重,而辽宁省的千万人口幸免于难,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成为了世界地震预报史上最辉煌的成绩。而得以成功的秘诀就是“密集…平静…大震”的规律。

2月10日,海城地震后第6天,正在准备接受大手术的周恩来总理在305医院的电影放映室,抱病观看了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与国家地震局合作拍摄的科教影片《地震》,并批示:“在国内多印拷贝,进行地震知识教育。”这部科教片是著名导演张清于1973年创作的,影片用生动形象的影视语言,向观众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危害和怎样进行预防的基本知识。影片在海城地震前,对社会进行防震、抗震科普宣传起了重要作用。科教片《地震》也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普及地震科学知识的影片,打破了当时科教片在全国的发行纪录。由于周恩来总理的批示和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全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群测群防和宣传普及地震知识的高潮,并逐步建立起各级相应的机构。今天,防震减灾行业的各级地方地震部门,基本上就是从那时建立发展起来的。

亲历者说

街上大喇叭讲有大地震

如今海城40岁左右的居民,一提起那场大地震都记忆犹新。据当时在海城县里工作的刘世海大爷讲,由于国家和省做了中短期预测,那时街里很多大喇叭都在讲有大地震,不要呆在家里,县里的电影院也不放电影了,有时还用放露天电影的形式阻止大家进屋。原定在现海城宾馆召开的一个大型会议,也在7月5日晚上6时接到紧急通知开始撤离,结果1个多小时后发生的大地震造成宾馆的几个地方坍塌,但伤亡的只是部分没有离开的住宿者。

当时正在马风镇二道大队做干事的王玲回忆,当年的2月4日正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传统的“小年”。当天下午5时多,镇里人正在为第二天在学校搞聚餐做准备,后来接到通知说“晚上有大地震”,要求他们马上下村到户通知离开屋子。王玲立即往家返,并挨家挨户通知,来到一户妇女家时,她家里还有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王玲刚说完要地震了,快跑,大地便开始颤动,屋外闪光不断,随之而来的是房子摇晃、尘土下落。两人顾不得说啥,各抱一个孩子往外跑,可腿根本不听使唤,好不容易从屋里出来了,一侧的山墙便倒了。

今年37岁的小侯告诉记者,地震后有传言说海城要塌陷,变大海了,父母就用木轮车推着他和弟弟随着人群往鞍山逃,走了近一夜。到鞍山后县里的干部说,海城没事儿了,他们被送了回来。地震后的几天,各地群众开始自救,自搭简易棚,相互协助,随后解放军的救援队也开了上来……

一个月拍光100多个胶卷

李学宝的家中藏着一张他亲手拍摄的照片:一株高12米的杨树只在地表露出一点树冠,剩下的部分都被大地吞噬。这幅图片真实记录了海城地震的巨大破坏力。李先生拍了一辈子照片,拍摄过很多艺术性远远超出这幅照片的作品,却仍对这幅照片情有独钟。

李学宝今年71岁,1952年在部队时就开始搞摄影。海城地震当晚,他和家人刚跑出屋,房子就塌掉了,四处是火光和哭喊声。职业敏感使然,他第一个想法就是,用相机来记录这一切。地震的第二天,李学宝顾不上家里的损失,拿起相机,开始拍摄震后的情形。此后一个月间,他背着海鸥120型相机,奔走在地震的各个灾区,岔沟、商家台、孤山,他用照片真实记录了地震灾情,断壁残垣,乱石废墟,路上倒毙的牲畜,山体上的裂缝,都是他拍摄的对象。他还拍摄下人们的抗灾自救情况。一个月里,他拍光了100多个胶卷,现在成为海城档案局里关于海城地震最珍贵的资料之一。

当晚一家人睡在院子角落

亲历者阿兔当时年纪很小。他说,那时他们家已经搬离了工厂的家属楼,住进了位于城郊的一座大杂院中,主要是为了照顾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外婆外公。“地震发生的当天傍晚,我正在隔壁院子的表姨家里玩,记得当时有好多人坐在她家的炕头上唠嗑,因为男人们有很多抽旱烟叶子的,所以屋子里烟雾缭绕。”

忽然一阵阵沉闷的“轰隆”声由远而近地响起来,头顶上的房土也开始“扑簌簌”地往下落,因为表姨家里住的是典型的东北民居——土房。有人疑惑地问:今天铁道上过的火车怎么这么大的动静?话音未落,就感到脚下的土地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不知是谁惊呼起来:“是地震!地震来了!快跑啊!”于是大家一股脑儿地、没命地向外挤。阿兔随着惊慌失措的人群冲出屋子,拼命地向家里奔去。

阿兔的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弟弟妹妹都已经来到了院子里。幼小的妹妹包裹得严严实实正抱在妈妈的怀里。弟弟也坐在爸爸的膝盖上,腿上裹着一件棉大衣。原来地震时弟弟正在洗脚,听说是地震就光着湿漉漉的双脚跑了出来。二月的东北已是天寒地冻,赤足的弟弟被冻得直跳脚,爸爸怕弟弟冻坏双脚,赶紧脱下自己的棉大衣,把弟弟的脚紧紧地包上了。

整整一夜大人们都没有合眼,阿兔这些小孩子是无法抵抗“瞌睡虫”的,尽管天气十分寒冷,他们仍旧是睡眼惺忪。阿兔的爸爸妈妈到邻居家里讨要了一些秫秸,铺在院子的角落里,又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屋子,搬出全部的棉被、棉衣。阿兔和弟弟妹妹躺在厚厚的秫秸上,身上盖着暖暖的棉被,甜甜地睡去了。

众邻居齐心搭建防震棚

海城地震给阿海带来的除了当时的恐慌,更多的是快乐的回忆。当时正是寒假时节,小孩子们是不用上学了,大人们的单位基本上也都停工了。接下来的几天里,爸爸妈妈的主要任务就是搭建防震棚。为了降低成本,他家与两户同院的邻居协商一致,共同搭建一个大防震棚。于是大人们一齐动手忙乎起来,每家每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材料的出材料,没有人计较得与失,灾难让他们亲如一家。几个小孩子则在旁边帮忙,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在添乱。

大人们先是在院子里的空地上打上几个木桩,然后再用铁丝将厚厚的油毡纸绑在木桩上,顶上除了油毡纸外,还铺着一层层的秫秸用来御寒。因为是冬季,不用担心漏雨,只要能御寒就行了。由于故乡小城濒临海滨,地震后一度传言紧接着会发生“海啸”。因而,大人们除了搭建防震棚,还要为即将到来的“海啸”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上绑着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手电筒、电池、火柴、绳子、斧子、棉衣、棉被……

住进防震棚是阿海等小孩子最开心的事,因为三家七个孩子就可以日夜“滚”在一起了。因为是在冬季,大家都是和衣而眠,所以防震棚里就没有做出间隔来。晚上睡觉时,三家男人睡在一头,三家女人睡在另一头,中间就是小孩子作为“隔离区”。因为放寒假,第二天不需要早起上学,孩子们总是玩到很晚才会在家长的喝斥声中睡去。这样的开心日子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后才慢慢结束了。地震棚生活更是装满了快乐的回忆。地震过去很长时间,阿海竟然还感到十分怀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