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长期无梦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
佚名
“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做梦,本来每天晚上睡眠时间就不多,还经常做梦,感觉我的大脑好累哦,要怎么才能让我晚上睡觉不做梦,让我的大脑好好休息一下呢?”这是在睡眠门诊医生们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而在汉语中,“多梦”往往是跟在“失眠”后面的最多的词语。
但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尹平表示,每个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除非他整个晚上根本就没有睡觉。睡眠与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梦的多少与睡眠质量无关。
梦多影响睡眠是误区
过去认为睡眠是一种单一的状态,即大脑由清醒转为睡眠时,大脑活动就不再有什么变化了。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用脑电图研究发现,睡眠不只是一种形态,而是由两种不同的形态交替组成的,一种叫快动眼期,因为此时的眼球呈快速运动,而此时醒来绝大多数都说还在做梦,故此期也被称为“有梦睡眠”;另一种叫非快动眼期,此时醒来很少人会记得有梦,故也称为“无梦睡眠”。现在研究发现所有的睡眠阶段都会出现梦,只是快动眼期做梦的数量明显多于非快动眼期。夜间睡眠的一般过程是这样的:入睡后首先出现非快动眼睡眠,随后出现一个相对较短时间的快动眼睡眠,两个期加起来称为一个睡眠周期,大约90分钟左右,然后再进入非快动眼期,开始下一个周期。一夜之间约有4-5个睡眠周期,不过各个周期并不完全相同。
尹平医生指出,事实上,做梦本身也是正常睡眠的一部分,而不是睡眠不好的表现,研究表明,做梦对人体是有益处的。当然,如果频繁地做恶梦就会影响睡眠质量,但那是由做恶梦的原因——不良的心理状态所导致的,而不是做恶梦本身,所以做梦本身是无罪的,并不存在做梦多了就影响睡眠的问题。
长期无梦可能是疾病征兆
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科研人员曾经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临床医生发现,有些患有头痛和头晕的病人,常诉说睡眠中不再有梦或很少做梦,经诊断检查,证实这些病人脑内轻微出血或长有肿瘤。医学观察表明,痴呆儿童有梦睡眠明显地少于同龄的正常儿童,患慢性脑综合征的老人,有梦睡眠明显少于同龄的正常老人。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恶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说自己很少做梦或者整夜无梦,实际上是他在醒来之后把晚上所做的梦都忘记了而已,并不是没有做梦。”尹平医生提醒道。
如何才能有个好梦
俗话说“睡眠先睡心”。睡眠对于人的重要性不亚于阳光和水分,但对待睡眠则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因为睡眠的发生是由人体的自主调节系统所操纵,并不为我们的意识所控制。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对睡眠越是过于重视,很想睡个好觉,却常常难以入眠;而不想睡觉,不去重视时却睡得很好。原因就在于对待睡眠的心态不同。对于许多人来讲,睡不着是一种应激和不愉快的体验。在夜里一旦睡不着就产生了担忧,害怕失眠造成不良的影响,这种紧张的情绪会干扰睡眠的正常过程,反而加重了睡眠问题。这就叫欲速则不达。而有些人即使睡不着,也感觉良好,心情平静,起床听听音乐,看看书报来分散注意力,放松自己,待睡意起时再上床睡觉。即使没睡着也得到了休息,比起那些整晚在床上辗转反侧的人第二天也不会那么疲劳。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睡眠与梦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和处理睡眠问题,相信每个人每个晚上都会有甜美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