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回国随笔:边缘化的尴尬
回国随笔:边缘化的尴尬
以前在海外,总听到移民出去的同胞抱怨:尽管换了身份镀金有了文凭,还是无法融入当地社会,有时和自己的子女交换思想看法都有困难,更不要说同当地主流社会平起平坐了,一句话:根本谈不到一块儿.有的人出来20多年了,在国外生活的时间甚至多于在国内的时间,可是却始终在大陆人的圈子里交往,连台湾人,香港人的圈子也不容易融入,至多是在教会的教友的圈子中彼此往来.第一代移民多是在20多岁以后出去的,思维方式早已定型,文化的烙印亦根深蒂固,只能在社会的边缘过一辈子.
风水轮流转,曾几何时一度被视为生活清苦经济落后的故土似乎在转瞬之间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一切的时尚,物质文化的享受那里都有.于是乎,当年挤破头出去的游子们衡量利弊,纷纷回流,希望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国乐土可以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地挥出自我.一切似乎听起来很是理所当然,很美,可是呢?
一旦回到了阔别数年的故土,发现中国不是在渐变而是在全方位的巨变,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文化上,道德观念上.似乎现在的中国更象资本主义,中国的年青人更加前卫,更加有个性.回来的人莫不费解:"中国怎么变成这样了,我们回来反而落伍了."
的确如此,所有出去几年以上回来的人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过程,这还要看各人的自我适应能力如何,毕竟回来的人年龄也不小了,一时半时未必接受得了国内的那一套作派.
我刚刚来深圳就职的时候,每天第一个上班,向公司里的清洁女工问早安,然后去洗手间顺便把年轻同事们昨天便后不冲水的杰作冲掉,进出房门顺便给后面的人开门.年轻的80后们看着有点纳闷儿:蜗牛这家伙怎么看起来象个日本人?感觉怪怪的哈.
一旦和80后交往起来,他们更是觉得我傻呼呼地:嘴里的词汇都是10年前的,现在流行的歌曲影视明星一无所知,自称在国外生活了十年多连个洋名字都没有,穿得起阿玛尼吃饭却提倡AA制(我说那是地摊货).特别是在接人待物方面,他们更觉得我傻到家了,不会圆滑地表达意见,无论见人见鬼都说一样的话,等级观念分明,财务报销公事公办绝不揩油,等到他们听说我的反西方文化言论,出来十年多还保留国籍,在国外还有过献血的故事,都以为我是个党员,其实出来前我是个落后分子.
我这还算是好的,毕竟我出来的时候已经20多岁了,而且长期接触对华项目经常回国.我的上司就更不用提了,说是食古不化一点没错.他是一个60岁的老先生,在香港读过书院后就去了美国,等到在哈佛读到了硕士后就一直在LA工作直到90年代初才回到香港,90年代末才来深圳就职,早已是公司的亚太地区首席设计师兼技术董事了.这位老先生也是没有使用洋名字,虽然用了美国护照却每每自称中国人.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老先生身上具有如同香港人一样的拼搏敬业精神:每天工作12个小时!看着那一头白发,年青人暗地里百思不得其解:一年两三百万港币的收入,不讲究吃不讲究玩,没劲!
有次去澳门,晚上当地人招待去珠海一家KTV消遣.几杯威士忌下去,我开始原形毕露,问老先生当年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去夜总会迪斯科之类的,他说没有.我说那么你喜欢听Elvis Presley吗?说着说着还随后哼了几句他的歌,学着他的经典动作曲腿扭腰,老先生却说不喜欢,还说他吸毒变成了肥猫.看来他在美国也是很传统的.
那么,这位老先生和大陆打交道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特别是在深圳还工作了近十年,他是否又能融入大陆人的圈子呢?一回出门,在电梯里,我对他说:"XX,你今天穿的鞋是timberland的呀,和我穿的衬衫是一个牌子啊!不过你知道这在美国是伐木工人穿的,哈哈."老先生也风趣地说:"是啊,我也是伐木工人啊."我顺着杆就往上爬:"这亚伯拉罕.林肯就是劈木材出身的,李瑞环也当过木匠,你也是前途无量啊!"身边的人都笑了,可是他却听得一头雾水.
有网友说过类似的话:"家在哪里,心就安在哪里吧./出来久了,就别回去了,免得回去也不适应,两边都被边缘化."第一代移民在海外基本上无法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可是离开故土几年再回去也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因为中国发展变化得太快了,不仅仅是社会,还有人的观念.我们这些身在江湖的旅者,就是面临着两边都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正所谓"漂人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啊.
高英姬 发表评论于
Glad to be the first reader.
写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