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是个大城,却有许多令人寻味的小角落。格林威治村在曼哈顿区的下城,是艺术家的聚集地,现在成了旅游点。附近的一些街道相当的安静,树木虽然稀疏,却很重要地在这一带显示季节的变化。红砖的楼房被防火梯所勾勒,窗子外有精致的铁栅栏,感觉很像素描。这种房子在英国和北欧都常见到,似乎体现了一种都市中产阶级的思维方式。
不远处是在纽约大学校舍包围中的华盛顿广场,每年春秋两季都有盛名在外的户外艺术展览。成名的画家和无名的画家都很踊跃地参与这项活动。在这儿可以看到各种风格的绘画和雕塑、摄影、工艺品……最写实的、印象派的、新写实派、抽象派、野兽派……总之,各式流派都齐全,这就是纽约的艺术形态一瞥,有很大的包容量,也有最大的凝聚力。
我对这个地方最先的印象是广场上有一个凯旋门式的拱门,上面有精美的浮雕,周围绿树相映,不远处还有一个喷泉,是游人栖息的好去处。这儿常有各种艺人的表演,围观的人群都很享受这一阵的悠闲,因为不远处就是车流不息的街道,红绿灯下是急匆匆的行人。这是纽约节奏外的宁静时刻,人们在喧嚣的市声外寻得的一方净土。
首次让我入迷的是一个画家,他在广场中间的空地上用色粉笔作画。他画的是一个巨大的蒙娜丽莎的头像,虽然手中拿着一张小小画片作参考,此人的造型能力是相当强,轻轻松松信手画来,眉眼盈盈画中人渐渐显现。我站在一旁 ,看他将四码左右宽度的头像画好,蒙娜丽莎那著名的微笑就惟妙惟肖地出来了。围观的人们都热情地为他鼓掌,一位老人首先走出圈子,把一张纸币放在画家的粉笔盒子里,其他的人也就纷纷仿效解囊。这使刚到纽约不久的我目瞪口呆――原来画家也有这样赚钱的!
通常在广场上表演的是四人乐队,演奏一些蓝调的爵士乐。萨克士风忧郁地将曲调传送出广场外,吸引了更多的人进入这个都市中的绿地。也有些人在这儿抽烟,因为室内的公共场所都 是不能抽烟的。看着烟雾和人的冥想一起缓缓上升,松弛下来的人们在这儿交谈,对社会百般 挑剔,对政客大加抨击,也有则是笑话连篇。更有一角是人们集聚遛狗的地方,常常成了民间自组的宠物展示比赛之处。这个小地方就是有那么一种自在,当然,人们对在公园里作画的人,总有一番赞美,这是特有的景观。
有一次我在这儿邂遇一对夫妻,他们是从前苏联来的画家,在广场上卖他们的水彩画。他们 的画都很小,只有三、四平方英寸大小,外面加了黑色的外框,有7x11那么大。我稍一细看,马上 被吸引住了。这才是真正的水彩画,用色,用水无不恰到好处。画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品,静坐的女人、一瓶花、几件静物、花园的一个小角落,优美而精致,随意又潇洒,让人见了立即爱不释手。仔细地看了又看,决定不了取舍,好在价钱很便宜,於是就把口袋里的钱都掏出来,把所有的画都买了下来。
我和他们在绿荫下的长椅上交谈了好久,我实在好奇。他们无疑是两位极出色的画家,怎么会到这儿来卖画呢?他们也很爽朗,用他们不甚熟练的英语,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我听。原来他们都是毕业于前苏联最有名的苏里可夫美术学院,受过正规的绘画系统教育。苏联解体以後,画家们的生活也没有保障了,但是他们却有了自我决定去向的自由。於是他们决定要看看世界,到处走走,在世界上漂流一下。他们已经游历了整个欧洲,每到一处,就卖他们的小水彩作生活费。然而,每到一处,他们都找到了让激情饱和与宣泄的对象,他们画了许多真正的作品,是流浪生活的积累和收获。因为他们有了足够的时间,按着自己的意愿四处寻找,见识了世界上的美景,把它们用画笔纪录下来了。
这正是他们从小就梦魂萦绕的愿望,现在正在实现之中。那怕生活颠簸,简陋,终年处在风尘仆仆之中。这天涯地角的流浪中,也只是他们两人的世界,有时就在一个小旅馆里,渡过寒冬的漫漫长夜。我意识到他们内心经历的磨难和坚强的承受能力,远非我所能想象的。而他们自甘如此,毫不畏惧,在人类孤独深处淡泊自如地追求他们的理想。这让我无言以对,在离开他们以後,浮想联翩,说不出是羡慕还是敬仰,只能默默地向这两个迸溅火花的寂寞灵魂致敬。
纽约无疑是拥挤的大城,可是在小小的角落里,经意或不经意地常有许多发现。这是纽约的人文景观给予的好意,使人常常感念它的丰富,抬头看见绿树外的天空湛蓝,暖色的阳光无限,光和影变幻不定。人的心情也随之舒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