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绍光笔下的母爱与友爱

恰似远来的红叶,怀着一片赤子痴心,或思乡长啸,或感时叹咏,或壮哉抒志,或相思寄情,无不聚于晨空的笔端,无不融于柳浪的书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丁绍光笔下的母爱与友爱

 

摘要:    在丁绍光的大部分作品中,母爱、情爱、友爱、对万物之爱,以及对真善美的歌颂是他创作的主题。丁绍光的作品深韵着中国古老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这就是他作品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源自于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丁绍光的青少年时期是缺少母爱与父爱的。九岁时,父母去了台湾,他和哥哥、姐姐在北京的外婆家长大。直到30多年后,才得以全家团圆。

   丁绍光用画笔塑造心目中理想的母亲形象。1995年,他为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创作了八幅以世界妇女为主题的作品,由联合国在全世界发行,他让自己,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母爱的光芒。

    丁绍光:1998年,联合国纪念世界人权50周年,我创作一张画叫《美丽的梦》。当时来讲,很多人想画人权,恐怕好象是示威游行。结果我创作的时候,我就画了一个很单纯的人和自然的和谐。一个小孩子正在做梦,一个母亲在看着他,周围一些植物和人非常的和谐。我想这种美丽的梦,这种人权,人类有了美梦,美梦成真,世界和平,这就是人权。

    丁绍光:有一次我在森林里画画,有一个佤族,打猎就打了一只麂子。大家晓得麂子就是比鹿稍微小一点的动物。打完以后,他看到我以后,就拿刀砍了一半,他就分给我一半。我就背着这一半,我把画也扔了,衬衫上全是血,我也见人就砍一半,他也见人就砍一半。互相一块一块这样分下去了,回到家里只有一小块了,但是都非常高兴。那地区人,人情当时非常非常朴实。没有一个家晚上要把门锁起来,还有小偷什么的,没这些事,非常朴实。那个是表现了人性里,我觉得最单纯最本性的东西。男人和女人爱,他就去爱了,他这方面也很解放,所以整个来讲,我觉得从人性里很单纯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反映非常好。另外,我觉得很重要的人和自然、和生物、和万物的一种和谐。我觉得这个恐怕和我以后的创作,追求天人合一,追求天地人和谐,这个地区给我很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深入骨髓的。这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共同构建了他作品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在经历过岁月的历练之后,成为了永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