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之行。北京篇。中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颁奖颁了好一会儿,这当中当然免不了“几家欢喜几家愁”。颁奖完了之后,主编蒋先生呼吁“大家以平和的心对待奖项。” 坐在我前面就有一位男士是国家级尖端项目的参与者,自认为自己的文章可以去竞争诺贝尔文学奖,到头来只得了一个二等奖,这种落差使得他愤愤不平。 

接着就是名家开讲了。导演尤小刚说的很简短,大致是:文字的能力没有其它的东西可以取代!好的影视作品的基础是建立在好的文学创作之上的。 

导演说完,又有几位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开讲,给我影响较深的讲话,一个是作家刘庆邦,他提到“这个世界是空的,一篇小说是空的,如果我们抹去所有的细节!我们看这个世界是透过细节去看的!” 我深有同感,一篇文章,细节使得它生动起来,文章的生命存在于无数个细节中。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记得有一次,有位朋友对我说她对住的酒店好坏无所谓,反正都是那么两张床一个卫生间,好坏差别在哪里?我就提到细节。很多相似的东西,好坏的差异就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还有散文家兼评论家红孩提到: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和我们笔下的人物一同经历甜酸苦辣的人生,仿佛又活了一遍!所以我们有着另一种不同于我们自己的人生经历!我想起我写小说时,自己陪着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的过程,我笔下的每一个女主人公身上都倾注了我满腔的心血,还真是像和她们一起重活了一遍!我还想起曾看过陈冲写过的一篇文章,提到她在电影中饰演不同的女人,她的倾情融入角色,仿佛自己经历了影片中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可是现实生活中,她却希望自己做个普通的女人,那些痛心疾首的情节都不要发生在她的生活里面!写小说让我也有陈冲那种类似做演员的感受,我觉得写作的人也是慢慢地从“本色写作”向“性格写作”过渡!我也希望能写尽自己所能写出的人间的美好和凄美的故事,但自己却可以永远做一个平凡的女人! 

几位有分量的评论家都异口同声地提到:评论一个文学作家重要的两方面分别是:地域性,诸如语言;以及人物的经典性,就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老舍的骆驼祥子。 

吃中饭时,占玮的光,我得以和这些名家们同桌在一间安静的小包间里共餐,私底下,红孩十分风趣,蒋先生也如邻家的有些腼腆的男人,玮和我一见如故,听到她说这天她是特地来看我的,我感到又窝心又荣幸。玮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十多年前就已是成名诗人,因为我的那篇《中年危机》的随笔,我们结识从而相知,她对我的文学写作一直是一个鼓励者、提携者、夸奖者兼批评者! 

针对我的得奖,玮不忘提醒我在文字上的欠缺,她建议我今后要注重在哲学和文字的张力方面的进修。同时,她还告诉我:她已为我出单行本申请到了书号。我趁机问她是否有可能把网上读者的评论一并放进去,她让我回美后好好整理出来让她过目,应该有机会可以达成我一直以来的这个想法。 

摘两段我回美后和玮的通信: 

“。。。。。。这次在北京能见到你,真的是太高兴了!你特地去看望我,让我觉得特别荣幸!我不是个很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心里想得多,写还能写一点,说就往往词不达意。我觉得很幸运,这一生中能遇见你!不是你对我的赏识和提携,我的文学之路肯定不会走得这么平坦和畅快!人与人真是一个缘字,就像我和你,还有我和蒋先生。记得你说的我那篇短文并不是十分适合你们的刊物,但是你还是发了我的那篇拙文,对我,那是一个起点,是我提起笔对自己的文字建立信心的第一步,真的是非常重要!随后,我的第一个长篇又能让蒋主编看上,我知道在他每天收到的众多稿件中,我并不是写的最好的,但他却接受了我的文字。芸芸众生中,就那么奇妙,有你为我开了路,有他为我喝了彩。除了归于上帝的眷顾,还有的就只能是人与人的缘分! 

我知道如今在国内出书的种种艰辛,我是何等的幸运,不需要经历那些我还不能完全弄懂的出版营销程序,你已经为我申请到了书号!论年龄,我可能还痴长你两岁,可是在这方面我真的觉得你在照顾我,就像关照一个孩子!联想到那天我们闲聊时我开玩笑提到圣经里有关"生养众多"的话语,你诚恳地告诉我:我和另几个你发掘的写手都是你某种意义上的"孩子"!我的感动无法言说!。。。。。。” 

玮的回复“。。。。。。你的成果主要来自于你的天赋!是上帝赏赐给你的,因为真是很少有人能象你这样提笔就写成长篇的,而且写得不错,故事编得好,有老手的风范。你是天生写小说的,别辜负了天赐!当然语言的优美和张力将是你前面的一道坎,这是要靠练笔的,必要时略少写博客,或将博客文章当投稿纸媒的来写,切忌对自己低要求。。。。。。” 

我真的很幸运!我知道比我写得好的人很多,我只是蒙上天的恩宠!感谢上帝!

 

 

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