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哈博国度生活四维
--选自王志勇《基督教圣约世界观神学原理传习录》
雅哈博神学强调两大框架,一是圣约的框架,一是国度的框架。我们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维说”来说明基督徒国度生活的特色。在基督徒生活中,最可怕的现象就是以种种所谓的属灵的名号,弃礼义,捐廉耻!
此四维说最早出自《管子》。《管子》重视礼义伦理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在开篇《牧民》中开宗明义,提出“四维”之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仲“四维”说,对后世影响深远。《五代史·冯道传》强调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一.明礼
“明礼”就是认识上帝创造的次序和法则。我们无从认识上帝的本质,但我们能够从上帝的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认识上帝所设立的次序和法则。
二.重义
“重义”就是注重公义,也就是尽心、尽性、尽力爱主我们的上帝,并爱人如己。义的核心就是合乎上帝所启示的次序和法则。
三.守廉
“守廉”就是注重美德。基督徒的生活的核心就是通过善行,培养美德,以生命本身彰显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这的美德。
四.知耻
“知耻”就是注重悔改。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特别重视知耻。孔子曾列举“行已有耻”、“有耻且格”等行为教导学生修身的标准。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矣”,并且把它作为一切悖礼犯法行为的根源。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孟子“耻之于人大矣”一句作了发挥,说“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一个是非分明、知羞知耻的人,才有可能摆脱低级趣味,健全和提升自己的人格。欧阳修讲过:“廉耻,是立人之大节。”康有为说:“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