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8日当地时间深夜24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头号法西斯强国德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3个月后,在亚洲,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经历了在长期黑暗和苦难中抗争后,正义的力量终于不可阻止地主宰了历史。但历史也付出了惊人的代价:占世界80%的人口被卷入了这场人类史上空前的大战,直接参加作战的兵力达1.1亿人。5529.35万人死亡,其中平民2447.58万。
结束灾难的日子,值得全人类永远铭记。然而——纪念,决不仅仅是再一次温习60年前胜利的欢欣,而是为了记住教训,让当今的时代更加和平与和谐。
1.经典苏联卫国战争歌曲:《神圣的战争》(Священная война)
现在诸位听到的就是由苏军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演唱的《神圣的战争》,在宏大的气势之中,请注意仔细听听其中突然转从轻轻而起越来越响的“滚滚沸腾,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段,力量并非仅仅体现于响亮,如同电影《上甘岭》主题歌中的“这是美丽的祖国……”的叠句首先是轻轻地合唱出来而后越来越响一样(它比现在晚会中演唱此歌合唱段时一开始就扯起嗓子喊出来的要有力感人得多)。
看过苏联影片《莫斯科保卫战》的人一定都记得这样一幕:苏军红旗歌舞团要上前线演唱,可战地指挥官不同意,因为红旗歌舞团是苏联红军最宝贵的财富。于是红旗歌舞团的歌唱家们在战壕中伴着手风琴和枪炮声对着电话纵情高歌,他们的歌声通过战地电话线传遍整个莫斯科战场。这首《神圣的战争》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
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入侵苏联,诗人列别杰夫.库马契随即写下一首悲愤而昂扬的诗作。经谱曲后,6月27日早上,苏军红旗歌舞团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首次演唱了这首歌:
神圣的战争 (1941)
起来,巨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
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
敌我是两个极端,一切背道而驰,
我们要光明和自由,他们要黑暗统治!
全国人民轰轰烈烈,回击那刽子手,
回击暴虐的掠夺者和吃人的野兽!
不让邪恶的翅膀飞进我们的国境,
祖国宽广的田野,不让敌人蹂躏!
腐朽的法西斯妖孽,当心你的脑袋,
为人类不肖子孙,准备下棺材!
贡献出一切力量和全部精神,
保卫亲爱的祖国,伟大的联盟!
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
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
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渐渐远离我们,但法西斯主义并未消失,只是披上了“民主自由”的华丽外衣,看看吧 二次大战后的世界还是不断的战火,进入了新世纪的人类还是没有摆脱战争的阴影;冷战结算后 全球进入一极超强 有人说 他 代表先进 全球应该顺从它 ,可是 罗马帝国、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希特勒的第三帝国 都曾经代笔那个时代的先进 超强 ,但他们都没有给这个世界和平 ; 看看今天的“它”不难发现罗马帝国、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的影子 ,看看二战后世界各地爆发的战争都有“它”的身影,而战争也是“它”解决“问题”的最主要的方式,。
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公理、正义 在新法西斯主义脱下它“自由民主”的“皇帝的新装”露出狰狞的真面目时,可以及时的把它送回地狱中去。
2.经典苏联卫国战争歌曲:喀秋莎 Katyusha
歌词: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
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
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驻守边疆的年轻战士,
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在莫斯科城,一群女学生唱起了《喀秋莎》。她们要用这首爱情歌曲为年轻的战士们送行。这是 1941年7月中旬的一天,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3师将要开赴前线。这送别的歌声在小伙子们心中引起强烈的震颤。他们含着激动的泪,伴着这歌声,向送行的人们敬了庄严的军礼。
歌曲《喀秋莎》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凝结在一起。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因此,《喀秋莎》的歌声伴着浓浓的硝烟,顺着战壕一路飞扬。一时间,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在前线和后方,在整个苏联到处都传唱着这首歌。就连许多德国兵也喜欢上了《喀秋莎》。
那是在一次战斗的间隙,在红军一个步兵连的战壕里,疲惫不堪的士兵们突然听到飘来了熟悉的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他们仔细听,发现那歌声竟来自对面的德军阵地。苏军一位中尉连长从望远镜里看到,一伙德军正围着一台留声机欣赏着这首歌曲。这个步兵连的战士们震惊了、愤怒了。他们未经请示便向敌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战斗非常惨烈。当他们打退了德军,找到那架留声机时,发现唱机还在唱着……中尉连长捧着唱片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许多人都跟着哭了。
后来,上级军法部门对这次违令攻击事件进行调查。一位接受调查的团长说:“如果我当时看见《喀秋莎》被一群法西斯豺狼包围着、蹂躏着,我也会这么做!”
1945年4月16日,红军对柏林外围开始进攻。那正是一个梨花盛开的季节。前进中,许多部队齐声唱起《喀秋莎》,而为这歌声伴奏的是2000多门“喀秋莎”火箭炮的呼啸。一位随军记者当时激动地写道:“天哪,这是怎么了?简直就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
爱情歌曲能打动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而铿锵有力的《第7交响乐》更是激发人斗志的强心剂。
1942年8月9日,苏联卫国战争正值白热化,列宁格勒被德军重重包围。呼啸而至的德军飞机愈加嚣张。苏军中难免有人惊慌不安。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歌颂壮烈卫国战争的《第7交响乐》突然响起。那慷慨激昂的歌声与轰鸣的炮声交织在一起。时,前线总指挥部特意拨出3000发大口径炮弹。42军奉命向德军的炮兵阵地、观察所和指挥所发动了猛烈炮击。战士们又燃起斗志,挎起冲锋枪,高举着手臂,呼喊着:“祖国万岁!”“列宁格勒万岁!”这正是列宁格勒的前线总指挥、音乐爱好者列·阿·戈伏罗夫的主意。他懂得“我为歌狂”,懂得歌声是心战利器。
3 .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_D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
音乐史上的传奇 反法西斯的赞歌
记萧斯塔科维奇的第七C大调《列宁格勒》交响曲
萧斯塔科维奇的第七C大调《列宁格勒》交响曲(OP.60)堪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传奇。1941年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以闪电般的速度入侵苏维埃共和国(苏联)。在短短的五个月的时间里便包围了列宁格勒直逼莫斯科。在围困列宁格勒的几百天里每天用大量的炮弹轰炸这座城市。而列宁格勒的人民全体总动员,与法西斯展开生死拼搏的浴血奋战。战争的残酷令人想象不到……..在那极端困苦极其艰辛危险的时期,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为了将这一时期用音乐表达出来,为了歌颂人民顽强奋斗的必胜精神,在非常艰难的状态下开始创作这首注定是不朽的音乐诗篇。他说:“我要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依然活着,我们必将胜利!”当作曲家完成这个伟大的作品时,演奏却十分困难。首先是敌军炮火的轰炸,每天都遭受几百吨炸弹的轰炸,安全很难保证;然后是演奏人员的匮乏,那时的城区几乎全民皆兵,那还有音乐演奏员;其次是演奏场地,敌军距市区最近只有几公里。为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斗志,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苏军派人到前线逐个寻找当年乐团的乐手并把他们安全撤回市区秘密进行排练,修缮演出场地,甚至用军用飞机运送总谱。音乐会演出之前,苏军最高指挥部下达了重创敌人的命令,一时间苏军阵地大炮齐鸣,用所有的炮火对敌军进行猛烈的轰击。强大的炮火换来的是短暂的宁静。此时音乐开始!人民走出掩体,走上大街,聆听广播转播的音乐。人们在这部伟大的音乐史诗中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树立了必胜的信心。
这部凝聚了人民必胜信念和反对法西斯战争的交响曲在世界获得极大的反响。当时许多著名的指挥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美国首演的指挥权,经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权衡,将此荣誉给予了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这是因为托斯卡尼尼旗帜鲜明的反法西斯的的立场和在音乐的权威。当时为绕过德军封锁,将这部交响曲的总谱拍成微型胶卷用飞机运到美国。
1942年7月19号纽约举行了盛大的首演式。继而世界上几千家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从此世界通过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看到了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顽强斗志和坚强的毅力。
从此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到了决战胜利的阶段。
结构上看,第七号交响曲显得冗长(全曲约70分钟,是他所有交响曲作品中最长的)。而且有些“不均衡”,光是第一乐章就占了全曲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根据肖斯塔科维奇1951年一篇文章的说法,这是一部一列宁格勒为标题,每乐章各有主题的交响曲,分别是:“战争”(War)、“回忆” (Recollection)、“祖国的原野”(The expanses of my native land)、“胜利”(Victory)。如果我们依循这些主题聆听,的确相当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换句话说,第七乐章的主题都相当明确,几乎让人一听就知道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涵,因此有评论者认为:“与其说本曲是交响曲,倒不如说比较接近大型的组曲”,这句话可说为这部交响曲的特性下了颇为精准的注脚。
第一乐章 中庸的稍快板。首先呈示出“人的主题”, 描绘的是战争之前安宁的生活。小提琴明朗平稳地奏出主题,接着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常见的气息很长的木管独白。突然,远方传来的鼓声击碎了和平的美梦,出现了进行曲风格的“战争主题”。
第二乐章稍快的中板,三段体诙谐曲乐章。相传作曲家这样描述本乐章:“……这是对愉快的事情,人生快乐插曲的回忆。但悲哀的情绪笼罩着这种回忆……”乐章主部由第一小提琴轻松奏出的主乐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弦乐器那强烈的节奏背景,还有双簧管优雅的副乐念等构成。双簧管的副乐念由低音竖笛接替,竖琴长笛的低音伴奏部分很有特色。此乐章可以说是最具肖斯塔科维奇风格的音乐。
第三乐章 慢板至最缓板。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俄罗斯人对自己的祖国和土地有着一种深厚的挚爱。”这一乐章在于表现“对自然的美之敬意”,犹如俄罗斯大地上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一般。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转中板。由定音鼓呈示出类似贝多芬“命运主题”动机的短暂导入部后,主题由弦乐器齐奏展示,然后进入自由发展的主部。依照肖斯塔科维奇的本意,这个终乐章在于表现“胜利之来临”。最后,第一乐章“人的主题”由铜管乐器强有力地奏出,在排山倒海般的凯歌之后,四个定音鼓奏出乐章的中心主题,全曲结束。
作曲家们在从事创作时,总会有某些特别的“情境”刺激他们的创作灵感,无论是当时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亲朋好友间的情感联系、自己对于生活经验或生命的沉思默想……等等不一而足。身为听众的我们,则可以从他们所要抒发的情感总寻找共鸣、感动,或者从音乐中“回顾”他们创作的情境……。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号交响曲“列宁格勒”自然也具有此项性质,不过,由于他身处于当时的环境,使得这件原本单纯的创作动机变得较为复杂。
列宁格勒原名彼得格勒,为纪念列宁改为此名(现名圣彼德堡),自1703年建城开始就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一直都是政经文化重镇,许多艺术家都曾活跃于此,纳粹进攻苏联时,肖斯塔科维奇居于城中,并且曾亲自在前线协助作战,第七交响曲的前三乐章就是在此围(危)城中完成,至于最后一乐章,由于德军在 1941年9月切断了列宁格勒所有的外界联系,肖斯塔科维奇随家人撤离到库比雪夫(kuibyshev),并在同年年底完成这部作品。从创作时间上来看,第七号交响曲的确是因列宁格勒而生。
此曲的标题“列宁格勒”本来已经大致告诉我们它想要呈现的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军团围攻的列宁格勒而作。然而,1979年一部号称是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证言》(Testimony)的出版,为原本单纯的写作动机平添了复杂的因子,诸如:“我在写作此一主题(注:指第一乐章的“入侵”主题,小鼓声不断重复的乐段)时,心里想的其实是另一种摧残人性的敌人”、“我写的是……暴政下牺牲的几百万人的追悼之歌”等字句,强调的反而是谴责极权政体对无辜人民的任意侵凌,本曲想当然应具有的爱国主义反而未见着墨。不过,由于这本回忆录的内容争议颇大,它所陈述的内容可以作为我们研究肖斯塔科维奇的参考之一,倒不见得要全盘接受。总之,无论肖斯塔科维奇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德军围攻列宁格勒一役,绝对是他创作第七交响曲最重要的触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