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屯悼四川地震 赞胡温以人为本

当年因六四事件出走美国的许家屯,今年九十二岁,他为四川大地震流泪,在电视机前与中国民众一道默哀三分钟;他赞扬胡温救灾表现,实践「以人为本」的价值;他还首次透露六四风暴前后在香港的心情及与高层关系的秘辛。他惋惜胡耀邦和赵紫阳没有胡温的韧性,认为胡赵是可以不与邓小平决裂的。
四川大地震震碎的不仅是家园,更震痛众多关爱祖国的心。远在美国南加州的前中共中央委员、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前中共港澳工委书记许家屯,一直坐在电视机前及收音机旁,观看、收听来自四川的消息,为震后的人间悲剧心痛流泪。他吩咐家人为灾区捐款,也面对电视直播画面和天安门广场的人们同时肃立,为大地震中的受难同胞默哀三分钟。
许家屯接受亚洲周刊独家专访,隐居洛杉矶十八年的老人难掩对祖国、对同胞的思念之情,表示「很想去看看」。他说,令他欣慰的是,中共领导和人民在这场大灾难中经受了考验,「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是这一届政府一贯的『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和价值,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仅是我,全世界具有公正情怀的人,都予以很高的评价。这就是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希望」。
许家屯承认,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对他影响最深。而胡耀邦、赵紫阳与毛邓相比,还是有较大的距离;胡赵缺少政治韧性,如果韧性多一点,也不至於与邓疏远,「这是一个悲剧,邓和胡赵,是可以不决裂的」。而现在的胡锦涛、温家宝具备政治韧性,「特别是胡锦涛,青出於蓝」。
到美国后,许家屯身体一直很好,今年初却因感冒引起肺炎,治愈后又因体弱在客厅跌倒,摔断肋骨和脊骨。他一直在养病,虽然缓慢,但恢复得很好。接连两个半天的访问,许家屯说话声音洪亮,不时用右手指敲打着桌子,以示强调,讲得性起,更会毫无顾忌哈哈哈爽朗大笑。毕竟高龄,许家屯的视力严重衰退,书写变困难,方寸大的字写得歪歪扭扭,但他仍拿出纸来,写下「又一次思想解放和创新,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新发展,说明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共领导层,青出於蓝胜於蓝」。
体弱丝毫不影响许家屯对中国时政变化的了解和思考。依许家屯的思考和观察,认为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胡锦涛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不仅发展了邓小平和胡耀邦的改革开放的思想设计,而且进一步提高,有了新的突破,这不仅是对中国改革、对邓小平思想有了新的突破,而且对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重大的修正和新的突破。这次中央对四川大地震后的决策和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高层的言行,让许家屯更肯定了自己的看法:「中国正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许家屯曾认真的阅读和研究了胡锦涛十七大报告和最近海南博鳌的讲话,及温家宝的「人大报告」,他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新的突破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三个特点,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纲要提出来;办事均按事物发展规律办好,不搞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其次,国内不再搞阶级斗争,主张建立和谐社会;国际不搞大国霸权,主张世界和谐及自然社会生态平衡,不再受到污染和破坏,主张文明发展而且都有实践构想「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循序渐进,突出了和平发展,提出了新型的发展观;第三,就是不断改革,改革开放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战略方法。并肯定它属和平革命性质。
许家屯说,「胡锦涛的『博鳌讲话』,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模式,不断改革开放的战略方法,特别是后者,发展提高到『和平革命』,不断要搞,坚持下去。可以换句话说,就是告别用武力扩张、暴力霸权、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许家屯说,凭这三个特点,「我认为胡锦涛思想解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修正和新的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定居美国后,许家屯曾经写过一篇《试论和平演进》的文章,从零六年开始,许家屯又在思考写一篇长文,大约五、六万字,「这篇文章主题还是和平演进,同胡锦涛的『和平革命』论有一些接近」。他认为,一部人类生存繁衍史,就是一部人类争取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和实现社会博爱的发展史。
许家屯表示,现在要解决不用暴力,和平发展。人类历经二十世纪全球性的几次大战,特别是二战后期的核武器战争,较普遍的意识到,暴力的人类发展方式,再不避免、结束,其结果将可能是全人类的玉石俱焚。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各自克服危及他们生存的社会经济危机中,采用了各自模式的和平改革方法,缓和各自的矛盾,社会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和平演进的可能,出现了相互共同发展、合作,共同生存繁衍的可能。许家屯说,他的见解还是腹稿,因为近年眼疾加重,左眼已几近失明,阅读、写作特别困难、进展缓慢。
美国洛杉矶往东南奇诺岗(Chino Hills)为一片起伏的山地,远远望去景致秀美,在一处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的环抱下,几幢独立别墅格外醒目。许家屯的居所就在此地,他已在这_??L 了近十多年的隐居生活。居所客厅宽敞整洁,正面墙壁一幅巨匾,秀丽的字体抄写下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看得出,这首诗为许家屯所锺爱,也是他多年来心境的写照。
因为和前总书记赵紫阳一样,肯定北京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是爱国民主运动,许家屯需避走美国「旅游休息」。他表示,并不后悔所做的一切,「我也不会明哲保身,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不能完全从公出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公与私发生矛盾时,私服从公还能做到的。」许家屯后来被开除了党籍,但他没有放弃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自认「还是一个非党的马克思主义者」。
许家屯九十有二,思维清晰,侃侃而谈,虽然足不出户,但天下事尽在心中。许家屯平时听新闻,重要的消息都要请家人再读给他听。对中国的发展、香港的变化,乃至美国的总统选举,他都如数家珍。到美国后,许家屯一直拒绝拿美国护照。他说:「我是中国人。不想当美国人,现在到这个岁数,我想落叶归根。现在中共的路线我认为正确,中国发展得不错,我不能参与,但是我想回去看看。」
许家屯说,洛杉矶是养老的好地方,是阳光充足、空气好。他的慢性支气管炎十多年来只犯过一次。问他为何还坚持想要回去,许家屯说:「我们这一代人对国家民族的观念、感情你们可能体会不到。我们这一代身处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我又身逢家境衰落,十二岁因为穷,失学了,到处抬不起头来,受欺负。所以参加革命,改变社会,不完全从理想出发,是把个人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两年前,许家屯的妻子在南京去世,子女曾向当局提出让许家屯回去的要求,回覆为「暂时不宜」。许家屯表示:「如果属实,我就等。」出走美国时他讲过,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可能是回去的时候。许家屯手指着陶渊明的两句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笑着说:「顺其自然吧。」许家屯对亚洲周刊表示:「(依)我的观察,(回国)条件已近成熟」。理由一个是胡锦涛等人的思想上解放,他们青出於蓝,有可能胜於蓝;第二个是执政理念、作风正直、务实、亲民。在独家访谈中,许家屯还透露了一些当年「六四」前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及他的心路历程,也为曾经在「回忆录」中叙述过的历史事实作了补充。
天安门事件尽管已过去十九年,但当时的一幕历历在目。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当时到天安门广场看望学生,许家屯也在香港看望请愿群众。有记者问他,「你的做法与《人民日报》社论精神不一样」,他回答说:「我是根据总书记的意见做的,我是按我认为正确的做。」许家屯长叹一声,对亚洲周刊说道:「当时我的心情相当复杂。我是从整个形势,从发展角度来看。从党的利益的角度来判断,看各方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中坚持自己的看法。当然,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确,或者正确不一定行得通,那是另一回事,总是对得起自己的信仰。一是有自己的判断,二是得到党的领导人的认同。假如可以得到认同,我就跟领导人的意见一致了,但有时得不到认同,又自认自己的判断无误,我这个人就是容易胆大妄为,在有些事情上就妄为了。」
十九年前的五月,天安门广场聚集千万学生。一天,香港刮起八级?风,并伴有大雨,但台湾及香港的演艺明星与群众一道,迎着风雨坐在跑马地新华社香港分社楼前请愿,许家屯就住在新华社的十二楼,看到楼下请愿人士,听到他们高呼口号,许家屯嚎啕大哭。「共产党是搞群众运动出来的,现在变成要面对反对、请愿的群众运动,理性和感情上都受不了」。
许家屯当年前往香港赴任,先向中央请假一个月,访问了向往已久的延安。如今,他还有一个游历革命胜地的梦想,很想到莫斯科去看一看。前苏联垮台时,许家屯对好友陆铿讲:「理性上我在探讨,感情上接受不了,人就是这样的矛盾呀。」
许家屯上世纪三十年代参加革命,已整整七十年。因为天安门事件中与赵紫阳意见一致,许家屯出走美国,被开除党籍,他为自己「定位」,第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第二是党外马克思主义者。「我相信共产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当然,马克思主义有因历史条件局限,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主张唯物辩证的认知和判断客观世界,他的学说还不完整,但基本上是正确的。」
即使被开除党籍,许家屯还是维护和遵守这样的原则。他说过,他出走到美国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是「为了反共」,而是仍在不断维护共产主义。来美之初,许家屯在美国曾出席过三次所谓学术研讨活动,他认为二次是上当的。因为是反共活动,组织者认为他参加会扩大研讨会的影响。许家屯以后就什麽活动都不参加了。他说:「我到了美国后,当时不少人对我同情或者抱有希望,认为我是反共的,或者我会变成反共的,还有人想叫我出来打头阵,让一个共产党员变成反共头子。但他们都失望了。」许家屯听说,有些人认为他「比共产党还要共产党」。
但正是依照这样的「哲学」,许家屯十九年前面对天安门的群众运动,作出人生的重大选择。当时学生运动一开始,许家屯每天把香港两个电视台、一个电台的节目都录下来了。报纸上的主要的评论报道也剪下来,用电传送往北京,党中央、国务院和赵紫阳各一份。当时香港电台半小时播一次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的新闻,但后来实际上成为是每半小时一次接起来,等於一直在播天安门事件。
与赵紫阳观点一致
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央对天安门事件定性为「动乱」。许家屯认为,自己的理念和赵紫阳比较一致。四月三十日,赵紫阳访问朝鲜回国,电召许家屯於五月一日赴京,二日到赵紫阳家,谈了两个多小时。许家屯说,赵紫阳问他对学运怎麽看法?许家屯说是爱国运动,「但美国人插手了,台湾插手了,香港也有人插手了,他们都希望把这个运动的性质改变,但基本上还是爱国运动,绝大多数人还是爱国的。我表明看法:应该疏导,不要镇压」。
赵紫阳回答许家屯说:「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他说已对应准备了八条。第一条就公开宣布改变「社论」所称的动乱性质,说由他公开承担责任,因为这个社论中央讨论后曾传给他徵求意见,他曾表示同意的。赵紫阳告诉许家屯,他准备去做常委工作,主要做李鹏、姚依林的工作,他要求许家屯说:「你同尚昆同志比较谈得来,请你同他商量,向小平同志汇报,争取他同意。」当时,杨尚昆是国家主席,不是中共常委,但他是邓小平的在常委的「特使」,参加常委会,了解常委会议的情况,传达邓的意见。
第二天许家屯就到杨尚昆家_堙A此时,赵紫阳已在一个公开场合发表了讲话,杨尚昆告诉许家屯,「紫阳讲得很好,反应也好」,并说,乔石也认为很好。许家屯转达了赵紫阳和他商量一致的意见,杨听了,表示同意并说他会去同老爷子(邓小平)讲。许家屯回忆说,「当时他很肯定,对我说,你去同紫阳讲,就按这个意见办,有什麽问题,我负责」。
许家屯告诉杨尚昆,到北京来后,新华分社驻京办事处的负责人反映,李鹏在赵紫阳出访当天,就召开了常委会,找了陈希同、李锡铭,当时会议确定运动是动乱,认为动用五万军队,就能平息下来。李鹏当天就去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同意了。晚上就向在北京的机关传达了。一时全市哗然,对邓提出批评,表示不满。许家屯向杨尚昆反映,当时北京盛传这次事件不是赵紫阳下台,就是李鹏下台。杨尚昆说不会,谁都不会下台。
但杨尚昆补充说,老爷子的脾气你们知道,你们的意见他可能听得进去,也可能听不进去。但你同紫阳讲,先按你们的意见做。许家屯叹称:「太乐观了。」
京戒严后,香港《文汇报》社论开了天窗,也得到许家屯首肯。新华社管新闻的副社长张浚生当时向许家屯请示,说《文汇报》社几位主要负责人主张社论栏开天窗,有人主张写几个字,「夫复何言」或「痛心疾首」,徵求许家屯意见。许问张的意见,张表示用「痛心疾首」,许家屯赞同,并表示「我批准了!将来上级要追究,不要你们负责,我负全责」。
「六四」后,全港左派群众团体要设灵堂,要游行,许家屯同意了,但交代领导人不能发表言论,有些口号不应喊,比如说「打倒邓李杨」。他认为不这样处理,左派群众团体可能立即溃散。新华社前设灵堂,副社长郑华向许报告,许要郑华劝阻他们不要参加拜灵堂,特别是部以上的干部,如果说服不了,也不要强行阻止。结果有一个新华分社部级干部带了头,还是有不少干部去拜了灵堂。
「六四」后,北京机关团体都受到追查。港澳办开会要求内地驻港澳机构的机关和干部,及香港新华分社也作检讨。许家屯表示,香港「不搞秋后算帐,人人过关,有问题需要检讨的话,我个人负责」。外交部周南打先锋说,「我们都检查了,香港不应例外」。港澳办主任姬鹏飞要许家屯还是写一个。许家屯回到香港,要秘书长写了一、二百字,算作交代。回想这段经历,他哈哈大笑,「根本没有什麽检讨,我没有错」。许家屯还是那样的执着和坚持。「我说香港的情况与北京不一样,我们不能按北京的情况处理。」
香港的情况不一样,许家屯表示,他到香港就是受命按「一国两制」战略搞香港回归工作的。在中英展开谈判中,进一步打开工作局面。记者问他,有人说你是邓小平的爱将,许回应「这一称谓是第一次听说」。但事实上,许知道的,邓小平三次表扬了他。就是因为邓小平对许家屯的第一次表扬,令当年的许家屯虽已年届六十七岁不是「三化」干部却不退休,又开始了新的人生,到香港以后获得革命生涯中又一次思想解放。邓小平的表扬,意味着肯定许家屯的工作,也意味着他与中央的一致,许家屯至今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是紧跟党中央的,是按当时的党总书记的指示办的。
以下是访问摘要:
你参加革命这麽多年来,党内哪些人物对你的影响最深?
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与毛邓来比,还有比较大的距离,胡耀邦是比较突出的,但他不足的地方也很大。他们缺少韧性,如果韧性多一点,不至与邓拉大距离,韧性是指能磨合,能伸能缩。这是一个悲剧,邓和胡赵,是可以不决裂的。现在的胡锦涛、温家宝,特别是胡锦涛,青出於蓝。
邓小平是怎样表扬你的?
邓小平第一次直接肯定我的工作表现,是八三年在江苏苏州。我第一次直接向邓小平汇报工作。邓回到北京和常委谈话,议论到江苏的工作时表扬了我。后来这篇谈话记录整理成文刊於「邓选」的第三卷,表扬许家屯的几句话删去了。胡耀邦后来告诉我,小平说:「许家屯心中有数,凭这一点,他就可以过渡。」因为当时江苏有几个老干部反对我过渡。
邓小平肯定了你在江苏的工作?
是呀,那是一九八三年春,邓在上海休息,到江苏的苏州无锡参观,作为江苏省的第一书记,我陪同他到处看看。当时小平正提出国民经济五年翻一番的战略要求,全国有很多议论,怎麽翻?也有人认为翻不了。而江苏那时六年已翻了一番。工农业总产值、GDP三个指标都居全国首位,也许不用五年就可以再翻一番。邓小平很详细地询问了翻番的情况,我一一作了汇报。邓听得很投入,原定二十分钟的汇报时间,不觉中延到两个小时。那时干部开始实行「三化」,我已到退休年龄。而邓小平说可以过渡,胡、赵都很高兴。但江苏的几位老干部不同意,中央说服不了他们,没法安排我的工作,正好香港要人,就派我到香港。
邓还在何时表扬过你?
刚到香港不久,在香港大学校长主持的一次讲座上,我作了来港后的第一次公开讲话,较全面地阐述了香港回归「一国两制」战略方针,也评论了香港有些人不切实际的想法,反应较好。邓小平在一次听了我的汇报后表示:「你的那次发言,香港反应很好!」
还有一次就是所谓的「本子风波」,当时中英双方正在交换香港推行民主的议题,港英政府就抢先「偷步」,对部分立法局的议员进行所谓「民主」选举。我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批评。英国外交部向中国外交部无理提出抗议,香港_??_数应声下跌。港澳办、外交部竟数日不做回应。认为我犯了错误,还在内部发了通报。不久,在香港富豪包玉刚请邓小平吃饭的场合,邓小平忽然问:「许家屯,你有一次什麽讲话?」我以为他也要批评我了。我回答:是呀,我替中央惹了麻烦。邓小平却说,你讲得对,不讲怎麽行呀。让英国人就这麽干下去怎麽行!邓小平支持我,我认为是因为我按「一国两制」的战略方针行事,用改革开放精神,推行港澳的回归工作,是按中共的方针、政策工作的。
邓小平的表扬,改变了你?
是呀,邓小平的一句话,他的肯定,就改变了我的命运,否则就下来了。从个人贪图安逸来讲,反而好了。也奠定了我后半生思想上的两次飞跃。
思想上有哪两次飞跃?
我到香港工作前后,又一次获得思想上的解放。香港回归后,要实践「一国两制」,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共荣。资本主义不但存在,而且还要它稳定繁荣。要考虑怎麽做到使它稳定、繁荣,还要与社会主义长期并存共荣。考虑到邓小平提出港澳的统战工作,要做大右派、大特务的工作。我便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实现「一国两制」的战略思想,改提为依靠工人阶级和统战工作,依赖双翼,贯彻实行「一国两制」的战略思想和政策。放手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上层人士,及对上层有影响的人士开展工作着手,解除他们对香港回归后的顾虑,尽可能帮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进入内地投资创造条件等,常参与他们的社交活动。例如香港知名富豪利铭泽去世,我成为他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参加他的葬礼,并亲自为他扶灵。
这样有效果吗?
一个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尊重世俗,公开为一个资产阶级的社会知名人士治丧、扶灵,改变了香港社会某些人认为共产党不讲人情世故的看法,增添了党和香港上中层人们之间的信任。如此等等,从而打开了香港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很大程度地增加了香港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
另一个飞跃是到美国后?
对,既然一国可以两制,那一球为什麽不能两制并存共荣呢?一球的现实是多制,西方现代文化的追求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八个字,但人类近代实践上多各取所需,多取其四个字,并各走极端,因此形成两大阵营。
自由主义强调「自由民主」。着力发展个人拥有财富的自由,在自由市场可以放手进行无度的竞争,造成社会阶层财富的分配严重不均、社会政治地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国内、国外依靠暴力扩张的殖民资本主义帝国。
你曾有过「重新认识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论述」,就是要阐述这些理论?
我带着探索「一球两制」长期并存共荣的构思,来到美国,意识到一球有两制有并存、共荣的可能,两制有融合的可能,从各走极端到相互改革、融合,纠偏趋中的可能,人类社会实现自由民主权利平等有望了,社会和谐博爱有望了,人类社会和平演进有望了。这就是我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涵。
你认为,这一届中共领袖对这些也有很好的论述?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纲,和平发展,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模式的政治思想和实践战略探索,主张以社会平等发展,自然与人类两大社会文明发展,世界间不扩张、不称霸的平等民主合作,互补共荣发展,建立和谐社会,以至世界和谐。这使人类逐步建设民主平等博爱社会有了可能,特别是告别暴力镇压、暴力革命,世界告别暴力扩张、帝国霸权有了可能。胡锦涛在博鳌的讲话,更将这种和平性的不断改革开放战略思想和方法,提升到和平革命的高度,添加了人们和平演进的信心和勇气。这也成为我尊敬胡锦涛等中央新一代领导的原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