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说外国话──译经略史与轶事(一)

欢迎您来心灵休憩栈歇歇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信仰的这位创造宇宙真神,是一位开口说话的神。圣经头一卷书创世记的第一章,就记载了上帝开口造万物;显然 的话语带著权能,可以使无变有,并且上帝的话语是出现在任何一个版本的圣经成形之前。不过,开口说话的上帝并没有动手撰写前八十章旧约经文;上帝动手写字可是发生在出埃及记第卅一章,一直等到 在西乃山上颁布十诫时, 才动手写了字在石板上。

 圣经前五卷书又称为摩西五经,据传说是摩西写的。摩西在世时到底会几种语言,并不可考,不过摩西五经是用希伯来文写的,所以後世的人至少能肯定摩西会说希伯来语。

摩西说亚兰语

 然而,圣经译成亚兰语,是好几个世纪以後的事了,要从犹太人亡国、流放到巴比伦开始说起。当时他们被迫离乡背井,只有极其贫穷的人才留在巴勒斯坦。然而,到了主前538年波斯皇帝塞鲁士释放以色列人回归巴基斯坦故土,结束以色列人的流亡。波斯的巨大版图囊括了许多地方性语言,其中也包括了希伯来语。随著时间前进,希伯来文渐渐被政府和商业的官方语言──亚兰文──推到一边凉快。

 比起选择留在巴比伦建各地立家业的犹太人过著安舒的生活,那些回归故土的人日子要艰困得多。他们遭遇乾旱、庄稼欠收、生活拮拘,并且还受附近北方撒玛利亚人的骚扰,苦不堪言。他们几乎撑不下去,年复一年,生活压力从未得到缓解,内心原本美好的弥赛亚异象盼望早已消失地无影无踪,更是难以看见做为上帝百姓的福份。

 大约主前四百五十年,以斯拉和尼希米由波斯国的东部,前往耶路撒冷,要鼓励那些从巴比伦流亡返乡的士气低落的犹太人,重建圣殿。他们两人都是波斯政府高官。返乡後,以斯拉改革了当地百姓的灵性生活;尼希米则在政治上,重建防御工事,并且恢复建殿工程。

 由於几十年的生活忧患,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早已与自己的过去历史脱节,失去了重建圣殿的使命感。以斯拉晓得自己必须在人心中立下良好根基。於是,他在城中央广场搭建了一个平台,召集百姓,开始朗读希伯来文经卷,好叫大家明白自己是谁、从何处来、自己的身分、以及神在他们身上的旨意。

 不过,这里有个技术上的问题。在流亡巴比伦一百卅年左右的这段时期,犹太百姓对自己原来的语言已经不熟悉了。多数人大概听得懂希伯来文,但希伯来文不再是他们的母语。他们成长於讲波斯国通用语言亚兰语的环境;并且,亚兰文会继续成为他们未来的主要语言,直到耶稣时代仍是如此。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以斯拉重建百姓身分,朗读希伯来经文,实在需要译者相助。圣经记载有十三位利未人策略性地分布在百姓当中,「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尼希米记八章8节)。这段经文似乎暗示著,这群流亡回归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在聆听希伯来经文时,需要有人一旁说明与诠释,协助明白经文的涵意,这也许涉及偶尔一、两个希伯来字词需要翻译成亚兰语。

 然而,几世纪以来,经文翻译成亚兰文多数是口述的。直到大约是主後第五世纪,才正式由犹太拉比塔古明译为亚兰文。值得一提的是,亚兰语是耶稣和 头一批跟随者所使用的主要语言,这事实对多数基督徒来说可能是模糊不清,因为圣经中并没有清楚指明。

(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