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油

(纯属一家之言,读者自省)

新一轮石油价格的疯涨,终于使许多国家难以承受,抗议之声一浪高过一浪,矛头直指主要产油国尤其是OPEC。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头号产油国沙特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笔者对这次会议能取得何种成果,持相当悲观的态度。在笔者看来,这次会议,与其说是商讨对策,不如说是主要产油国尤其是OPEC紧急召开的情况说明会。这一轮石油价格暴涨,并不是简单的供需失衡,而存在非常复杂的因素。

据统计,世界原油的总产量约高于世界原油总需求量5%-10%,从总量上应该是平衡的。而且OPEC各国的现有产能基本饱和,除了沙特外,并没有明显的可增产的空间。笔者曾经在中东工作过一段时间,早在几年前油价还40多美元一桶时,一些当地油公司,就已经不顾油田开发的基本规律,大幅度提高产能。OPEC成员国悄悄地突破配额,是彼此心照不宣的事情。指责OPEC限产,并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沙特能够增产的油田,由于油质的问题,并没有太多的炼油厂愿意或能够炼制,即使投放到市场,也不能有效地变为成品油,只不过给世界增加一点心理安慰而已。回顾近几年油价上涨的过程,不难发现,每次价格上涨总与某个热点地区适时释放出不稳定信号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每次美元小幅贬值,却会刺激油价大幅度上涨;人为操纵的痕迹非常明显。据信,原油投机者可能操控了超过20%世界原油期货,在一轮又一轮的涨价潮中,赚得盆满钵流。同时有人猜测,某些国家处心积虑地操纵石油价格,是为了延缓正在崛起的某些国家的发展步伐。

有意思的是,某国是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超过了中、日、印原油进口的总和,偏偏在供需失衡说中,中、印石油需求增长成了众矢之的。由于油价暴涨,严格来说,该国应该是最大的受害者,按照该国的一贯作风,应该早就按捺不住,但在这一轮轮油价暴涨过程中,却出奇地平静和克制。直到最近该国出现一系列经济问题,并呈现明显衰退的迹象,才开始高声抱怨。这又是为什么呢?事实上,原油投机的始作俑者正是该国掌控的庞大的金融帝国,并成为原油投机的最大受益者。据统计,仅2007年,扣除原油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该国通过各种金融机构的石油投机和石油巨头的暴利,至少净赚了数百亿美元,保持了宏观经济的总体平衡。如果情况属实,那上面那个“遏制”的猜测就具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那么OPEC能操纵油价吗?从理论上,按照OPEC控制的资源量和产能,是可以办到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上个世纪OPEC曾经试图掌控油价,但随后的悲惨结果相信许多人都是记忆犹新的。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爆发“石油危机”后,石油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由于其特殊的战略价值和对世界经济首屈一指的重要性,主动权被牢牢地掌握在一些大国而不是OPEC的手中。为什么如是说呢?回顾历史就可以窥见一些端倪。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原油的需求也大幅度攀升。奇怪的是,石油价格不但没有攀升,相反却呈现相对疲软的趋势,以至于石油工业被认为日薄西山。这确保了大量资金迅速转向信息技术和通讯产业,同时确保了廉价的能源供给,一举确立某些国家在这一轮技术革命中的无可置疑的领导地位。由于石油工业“疲软”的态势,各国的石油巨头轻而易举地以低廉的价格,在世界各地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储量接替,并成功遏制了一些产油国试图发展下游产业的雄心。时至今日,很多OPEC国家,仍然不具备大规模炼油和精加工能力。

近年来,非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新一代核能、前沿环境工程等领域,逐渐成为热点并必将成为各国未来竞争的重点,某些国家在这些领域,都具有很强的领先优势。但这些领域,无一例外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常规能源尤其是石油,价格上涨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才会有利可图。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不过上次是“抑价”,这次需要“涨价”。可以大胆预测:鉴于各国对世界经济衰退的担心,油价有可能会在某个时候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但始终将维持在高位运行,廉价石油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石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从历史的角度,其价格也未必有什么经济规律可循。有的只是无数有形的大手在幕后翻云覆雨,还带着有几分疯狂。

巴国布衣,于2008年6月20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