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

人生随缘 看不惯别人是自寻烦恼 .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在《庄子》的寓言中,总会出现许多形态与常人不同的人。从表面上看,他们身体条件都比常人相去很远,但这些人或者有抱负,或者有理想,或者活得很快乐,或者活得很成功,这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
  有一个叫支离疏的人,长得很奇异,他双肩高耸,头低到肚脐以下,本应垂在后面的发髻却冲向天空,五脏六腑都挤在后背成为驼背,两条腿就直接长在肋骨旁边(图1)。
  
  
  (1)形貌丑陋的支离疏
  
  这个人的形貌不仅是丑陋,几乎是狰狞啊。那么,这样的一个人靠什么生活呢?他替别人缝洗衣服,换来的钱足够养活自己;他还有余力替别人筛糠簸米,挣来的钱足够养活10口人(图2)。
  
  
  (2)庄子认为,像支离疏这样的人尽管看起来是那么狰狞丑陋,但他自食其力,获得的并不比别人少
  
  从支离疏的故事想到作家温瑞安的小说《四大名捕》中的主人公无情。无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无情是四大名捕之首,他出生于一个武林世家,在他还是婴儿时,仇家斩杀了包括他父母的全家人,心狠手辣的仇家抓到他这个小婴儿时,说,我们不弄死这个孩子,但要从小废掉他的武功,让他生不如死,长大后不能复仇。所以就把他的脚筋挑断,让他还没有学会走路就瘫痪了。
  后来无情长大了,在别人看来他手无缚鸡之力,一副孱弱不堪的样子,所以对他毫无戒备之心。可是,当敌人走到他近前准备擒拿他时,面含微笑的无情其独家绝活发挥了出来。他的独家绝活是什么呢?从他的嘴里猛喷出来一口钢针,致敌于死地。在四大名捕里,无情胜过了铁手、追风腿等其他人。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武功已经内化。由于他肢体残疾,无法在肢体上做文章,于是专注地练就了无人可比的精湛内功。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可以作为支离疏的一个延伸呢(图3)?
  
  
  (3)武功已经内化的四大名捕之首无情
  
  台湾著名教授傅佩荣先生从《庄子》中品出一个心得,他说:真正看懂庄子,会明白世界上总有路可走。这句看似很朴素的话,得出的是一个人生的结论。如果我们也能从古圣先贤的典籍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人生的大用。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不幸身体残障的人,他们又是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他们的选择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纪录片叫作《舟舟的世界》,说的是武汉的一个先天智障的男孩,26岁的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儿童,而且一生注定只能遗撼地停留在这个水准上。但舟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那就是他的音乐。舟舟在指挥上是一个天才,这是因为他父亲在武汉歌舞剧院工作,舟舟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这个环境对舟舟来讲虽然不是一种专业的培训,却是一种生命性灵的浸润。每当有大型交响乐演出时,指挥在前台指挥,舟舟总是跟着在后台指挥,一个人心醉神迷,指挥得合拍中节,充分表现出他跟音乐之间一种似乎有生俱来的默契。舟舟后来成为名人,走出国门到国际演出舞台上指挥演奏,应该说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图4)。
  
  
  (4)舟舟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
  
  同样在2006年的春节晚会上,人们记住了《千手观音》。从邰丽华这样一个领舞,到《千手观音》这个金碧辉煌,端庄肃穆、美不胜收的残疾人表演群体,恰恰因为她们是聋哑人,所以她们心神安定,内敛专注,脸上表现出祥瑞之气,肢体上整齐划一(图5)。
  
  
  (5)正因为她们心中有“观音”,才表演出如此美丽的观音
  
  其实,一个人的某一个器官的功能受到损害时,其他器官是有代偿功能的。所以人们常常说眼睛不好的人耳朵特别灵敏。人体有太多的秘密还没有开发出来。支离疏也许仅仅是一个意象,如果我们把这个意象放大,还会觉得很多人生遗撼的事情果真那么遗撼吗!
  
  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
  
  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另一类人,他们虽然身体健全,却曾经因为犯罪受过刑罚,这样的一群人往往备受冷眼和岐视。那么,这种人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庄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申徒嘉的人,他因为犯罪而受到刖刑,被断去一只脚。申徒嘉跟郑国的大夫子产一同在伯昏无人的门下做学生。贵为大夫的子产看到自己有这样一个同学,心里很不舒服。有一天,他忍无可忍地跟申徒嘉说,以后咱们听完课就各走各的。你看我现在有急事要走,你走路也不方便,索性等我走远了你再出去吧。申徒嘉说,我听说一个明亮的镜子是不落尘埃的,如果落上尘埃就不能明亮了。人心也是如此啊,你怎么会觉得跟我这样的人在一起就是一种耻辱呢!你心里那种明亮的东西哪里去了?子产说,我是执政大夫啊。申徒嘉冷笑着说,在咱们老师的门下,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执政大夫啊!我来这里学习之前,听到很多身体健全的人耻笑我,弄得我心里满怀怨恨,对这个社会很敌对。但到老师这里来学习之后,我的怨气就消散了。因为我在老师门下整整学习了19年,他从来不觉得我是一个独脚之人。而你现在用这个作为标准来对待别人,还说你自己是一个执政大夫,你难道不觉得惭愧吗(图6)?
  
  
  (6)申徒嘉与子产“论理”
  
  子产听了羞愧难当。这是一个肢体健全的人在一个肢体不全的人面前流露出的惭愧,这种惭愧源于他内心的缺失。他明白,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看他的肢体,更不是看他的权位,而是看他是否在努力。
  庄子还将同样的故事附会到孔子的身上:有一个受过刑的人叫叔山无趾,无趾是指他断去了一只脚。叔山无趾有一天到孔子的门下求教,说我能不能请教您一些人生之道,学一些学问啊?孔子一看,觉得这是一个活教材,正好可以作为例子来给学生讲课。于是,就跟叔山无趾说,你年轻时做人很鲁莽,招致了祸患,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你已经这样子了才想起到我这里来学习,你觉得人生还来得及吗?叔山无趾平静地说,我正是因为年轻无知才失去一只脚,但我现在知道,生命中还有比一只脚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才来找您求教。我听说天没有什么东西不覆盖,地没有什么东西不承载,我现在视你为天地,但你却排斥我这样一个人。说完,叔山无趾就走了(图7)。
  
  
  (7)面对叔山无趾的驳斥,身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无比惭愧
  
  孔子不无遗撼地跟学生们讲,大家看一看,这样一个有过过错受过刑罚的人,还知道生命中有比他的脚更值得尊敬的东西,到我这里来讨教。我们是身体健全之人,怎么不好好进取呢?
  庄子举例的这些人,说明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仍然有一种内心的力量。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一个人有错误的时候大家都看见了,他改了以后大家更加敬重他,这些敢于亮出自己弱点而且孜孜以求的人,仍然能够获得别人的尊敬。
  从申徒嘉到叔山无趾,这些扛着身体残缺和思想压力双重负担的人,为什么仍然能够活得如此坦然呢?
  这是因为他们知耻而改,以一种内心的力量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一个人总有路可走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当心理不堪重负而产生残缺时,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今天发达的科技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人格更健康明朗。2006年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做过一期节目叫作《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披露了令人震惊的一起虐猫事件的背后真相。
当一只小猫死于一只高跟鞋的踩踏被曝光在网络上,激起了网民的愤慨、悲悯和指责,并且在搜寻背后的“凶手”。这起虐猫事件牵扯到了3个角色:一是踩死小猫的人;二是拍下这段录像并挂在网上的人;三是这个网站的操控者。这些角色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家震惊地发现,踩死小猫的人是黑龙江一家医院的一个药剂师。这个人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而且与人为善,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他人受委曲,在单位受到一致好评。但这个人有17年的婚姻危机,离异后的她受到的伤害和心头的愤怒无处倾吐。她坦然地对着镜头说,当有人找她做这件事时,她根本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发泄。她踩死小猫时,脸上还带着微笑。这是一种扭曲的心灵释放出来的行为。而那个网站叫作踩踏网站。据背后的操控者说,他们的群体是社会的一个阴暗角落。他们把脚部作为唯一的美的标准,希望将这种脚部权力的释放最大化,有很多的高跟鞋去踩踏。最早是踩踏衣服、水果等无生命的东西,后来发展到踩踏小鱼小虾,再后来就发展到踩踏小猫小狗。其实这个群体的知识层次并不低,他们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许多人还是成功人士,但他们的心里有一块永远抹不去的残疾。所以,当这起虐猫事件背后的角色一一走到我们眼前时,我们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愤怒,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对他们的悲悯。因为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科学和欢乐的时代里,有多少人残疾的心灵不能走到阳光底下,他们是值得同情的人群(图8)。
  
  
  (8)心理上的缺憾更容易使人陷入困顿,正确认识自己才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庄子讲了一个《坎井之蛙》的故事。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坎井里的一只小青蛙,遇到了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
  大鳖问,你在井里过得舒服吗?青蛙说,我独霸一口井,就像是一个国王一样,当然舒服了。我要是往上一跃,就可以到井台上休息,要是往下一跳,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趴在井底的泥地上,我一个人拥有这样的一口井,有这么一湾浅水,就是人生至乐了。
  青蛙盛情邀请大鳖到井里来体验一下。大鳖晃晃悠悠地迈起左脚刚踏进去,右膝盖就被绊住了。踉跄了好几步才把左脚拔出来。它对这只坎井之蛙描绘了它所来自的地方。它说,大海有多大呢?上千里不足以形容大海的广,八千尺不足以形容大海的深,天旱时,水位不会下降一点,洪涝时,海平面也不会上升1分,大海就是这样永远保持它恢弘的气度(图9)。
  
  
  (9)从庄子的“坎井之蛙”到今天的“井底之蛙”无不说明一个道理:跳出自己内心的天地,才可能获得广大的世界
  
  其实,应该说大与小的境界是拯救今天我们内心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知道有某种残缺,比如断去一脚一臂已经无法再把它接上,起码我们可以用一种辽阔的境界让自己去跟天地之间有更多的默契,获得更广大的力量。
  心理上的治疗更多的要靠自己。庄子告诉我们,人生的缺失既然已经发生,那就应当顺应生命形态,首先要把这些遗撼和残缺接受下来,然后想办法去改良它,让自己变得更好。
  庄子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面貌特别丑陋的人,叫哀骀它。这个人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如果男人跟他待上一段时间,就会因为敬仰他的德行而离不开他,女孩子一旦跟他见面,就会依恋他,甚至发誓宁愿给他做妾,也不愿意嫁给别人做正房。这样的女孩子有十几个,而且人数还在增加。卫灵公因为好奇,就把这个人请来相处。结果不到一个月,竟然也特别喜欢和信任这个人。卫灵公问孔子,你说说看这个哀骀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其实,庄子是在假托孔子之名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虽然形貌平平,但却有一种人格的魅力,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别人吸引在他的身边。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并不表现在某种炫耀的外表,而是一种和缓的内心对人凝聚的能量。
  《庄子》始终贯穿这样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大与小的区别。大与小绝不是好看与难看之分,而在于内心境界。一些外表看起来稀奇古怪甚至形貌恐怖的人,并不排除他们的内心有一种大境界,而且很可能是健全人所不能比拟的。这些人以他们德行的超越给人们一种勉励,让我们在今天调整自己的位置时有一种参照。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在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废物,所谓的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材大用,小材小用,每一种有用与无用之间,只不过是看你生命的质地和你所处的环境是否匹配。舟舟以那样的一种智力而成为天才,他超越了凡间的评判。我们每一个人又是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我们自身的功能呢?当我们历览了这些奇人异相,从中可以看到庄子指出的,不论是先天的肢体残疾、智障,还是后天的心灵创伤,这些缺憾都可以依靠心智来弥补,依靠精神去完善,从而抵达庄子所说的那种与天地共往来的逍遥境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