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转法轮经 - 皈依自心 (5)


皈依自心

汝等应自勤,如来唯导师,
入道禅修者,解脱魔系缚。

我们皆出自本性地希求快乐,上面从释迦牟尼佛说的《法句经》当中摘录的颂词,告诉我们应从何入手来满足我们的愿望-那就是皈依自心。满足快乐愿望的源泉在于自心,而不假求外物。所有能满足我们快乐需要的,就在我们的内心,而无需向外界求取。更好的消息是-这很便宜,你不用再花钱来买到快乐!

我无法更多的强调这句颂词有多么正确和直截了当。我们每一个人,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尝试满足本能的愿望-趋乐避苦,但是似乎没有人能够真正达到愿望。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我们的快乐之源在于自心。

我们仍然不甚明白究竟什么是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内皈依,我们还没有达到能够汲取的层次。在这之前,我们不停地向外界寻找快乐,那将终满足那个内心本性中的希求。佛教徒的修行全在于皈依自心。

汝等应自勤,释迦牟尼佛在《法句经》中说要靠自己入道求解脱,佛作为导师只能给我们指路。就好比,予人以工具,人需自用之。

在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时,他提到非常重要的一点-应避两边。如他下面说的:

1. 沉缅于色声享受,此为卑贱,低下,庸俗,无益。
2  执迷于自我折磨,此为痛苦,荒唐无益。

因为此两边-过度的色声享受和过度的自我折磨-皆为修道的陷阱。懂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例子中,释迦牟尼佛的话是用来教导他的第一批听众:五比丘。但是我想这些话用在僧团之外也是颇有价值的。它也适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假如我们偏于一边,放纵自己于五欲享乐之中,仅仅满足于欲乐的生活,我们将整个生命虚掷于无义之事,挥霍我们的精力,本来可以用来做有价值的事。

偏于另一边-自我折磨,似乎在当今这个物质世界中已然过时,只能用来对二千多年前印度雨林中的苦修者来讲。从表面上,我们周围从来没有这样的人,不吃不喝地惩罚自己的身体,以求宗教上的救赎。这些人为了精神上追求,过分折磨身体,反而把自己弄得病弱不堪。同样在世俗中,人们很流行去开刀整容。这两个例子都是人们被驱使着折磨身体。

对大部分的人来说,追逐五欲享乐肯定是更大的危险。我们的社会和媒体-特别是广告-推销种种声色刺激以诱惑我们。广告一直在说:“你需要这,你需要那”。如果真的调查一下,这与需要无关,只与声色之娱有关。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在沉缅于色声享受和满足日常所需之间,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我们住在欲界中的众生,六根被六尘围绕着-色、声、香、味、触、法-但是六尘并非一定淹没我们。目前,我们被六尘缠绕着,将可以用来修法的时间挥霍一空。六尘从来没有真正地满足过我们,就好象饮盐水止渴,越喝越是渴。

释迦牟尼佛的人生经历向我们示现了修行“应避两边”的例子。自从他离开早年生活的充满声色娱乐的皇宫后,他模仿当时的许多外道修行者,故意地折磨自己,并相信必须这么做来求得精神救赎。直到六年后,佛意识到这并非是脱离苦谛的办法。他发现唯一能行得通的办法-他称之为“中道”。在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时将其总结为“八正道”。


甚至在我们开始修习佛法之前,我们就需要非常清楚的检视自己。我们是否离于二边,执取中道?执取中道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如果我们确信执取中道,真正能满足我们内心对乐的希求,我们将产生巨大的动力来实践这条道路。我自己对此毫不怀疑。如果佛法还有潜力能减少我们现今面临的许多问题和困难,那也将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去极力地实践它。


“执取中道”,要求我们尽力保持健康。精力若不充沛,我们就没有能力来“点亮禅定的智慧之灯”,在修定时保持心智清晰而有力,这是我们探索自心、发掘“禅乐”的第一步。这个过程依靠在二边中保持平衡。

自与他

当观察动物稍被伤害时的反应,我们看见它们本能地极力保护自己。科学家说“生存和自卫是生命的本能”。但是生命的存在远过于此。是我们生理、情绪、感观、和其他心识功能的结合体。观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是非常有益的。最理想的话,在时刻保持正念中,观照我们的每一举动以及与之对应的动机

有时候,我们也许认为我们做事时没有闪过任何念头和动机。但如果我们保持正念,我们能在每一举动时观注内心,回过来审视其动机,我们肯定能发现自己本性中或多或少有“趋乐避苦”的希求。通过保持正念,我们至可以捕捉到这种本性希求升起的一刻。

更进一步看,我们会意识到不管众生在表面上有多么巨大的区别,所有的众生皆存有“趋乐避苦”的希求。在最深的层次上,众生皆是平等的。如果我们真心想帮助他人,理解这一点是最根本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在这么深的层次上观照自己的动机,知道所有的众生皆和我们一样希望得到快乐,我们将自然而然得给予帮助。这是人道的精神。我们根本不用勉强去催生一个美好的发心,它将来得毫不造作。

就我自己的看法,就算是不基于任何宗教信仰或是伟大的思想,仅仅从常识上来讲,建立人道精神也是可能的,当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都希求快乐、避开痛苦。如果不考虑其他众生的感受和痛苦,我们就无法真的评价是非对错。我们提倡人道原则并非由于它本身是对的,而是由于就如同我们自己,所有的众生皆趋乐避苦。

如果不考虑其他众生的感受,就谈不上什么道德规范、是非标准。从一开始起,我们就可以尝试体会他人的感受和权力同样重要,进而发展到不仅能利益自己,且也能利益他人。

无需任何宗教教条,仅用常识,如何在是与非,苦与乐之间作出选择?我们能做出真正的选择,也只有当我们重视他人的感受、权力和需求就如同重视我们自己的一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