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泛舟颐和园
颐和园之旅是在计划之中的。除了因为颐和园是乃京城第一大园林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气候凉爽,可以玩船。
此次长达5周的中国之行,是十几年来,俺们重返国门在中国逗留时间最长的一次。因此,在被加州温和的气候娇惯了如此之久之后,俺们的机体显然已经不大适应国内湿热的夏季气候,尤其俺家的童子军们。俺的记忆中,颐和园一带的气温要比市区低上的几度,因此,是一个适宜长久游玩的去处。
于是,游完了奥运村的次日,俺们浩浩荡荡地直接打车杀奔了颐和园。其实地铁也能抵达颐和园的北宫门,但是一来要从北门绕进园内。二来1线地铁没有空调的恐怖记忆已经给童子军们的印象深刻,不敢再轻易触碰他们忍耐的底线。
俺们在颐和园的南门下了车,因为俺记忆中南门也是对游客开放的。果然如此,而且这一带游客稀少。票价是30元,记忆中,90年代中是5元门票。再扯一句题外话,大多数的公园对于1.2米以下的小童均免费,俺家小少爷刚刚比1.2米略高一点点,如果在北美,可能会被工作人员拽到公园入口处的身高标线上量上一量的,十有八九要买票,但是国内的公园大多没有身高线,依赖工作人员的目测,因此,从未出现被要求买票的情形。从这个角度出发,东方的模糊管理,让俺家的中国之行占了些许便宜:)
北京的园林中,颐和园是俺比较熟悉的园子之一,这里真的是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不过,熟悉归熟悉,却并不是园子里所有的地方都很熟悉,譬如说万寿山和苏州街,还是80年代中第一次逛园子的时候去过,那时候年轻,喜欢凑热闹,哪里人多往哪里扎。其实,颐和园的魅力还是长堤、拱桥和荷叶,至于楼台亭阁,北京城遍地都是,实在不是颐和园独有的特色。
南门至十七孔桥一带的游人真的是不多,少爷们撒了欢地四处乱跑,心情不错。小孩子对于环境的变迁要敏感的多,大少爷已经不止一次地抱怨:人多、天热和蚊叮,他是一个很tough的孩子,不是忍无可忍,通常不会怎么抱怨的。因此,这一次的颐和园之旅,对于小孩子而言,留下的印象很不错。
俺们在十七孔桥前租了一条脚踏船,然后就在湖上泛舟了。昆明湖很大,而且还吹著北风,加了顶篷的船很吃风,划起来并不容易。这个时候,就发现了儿子相比女儿的优点了:力气大。小船被轮番上阵的少爷们瞪的飞快,俺们大人们就坐在一旁悠哉游哉地享受湖光山色了,呵呵。
俺们的船在童子军的操纵下,穿过十七孔桥的最大的一个桥孔,北进到佛香阁下的码头附近,折而向西,滑过大半个昆明湖,穿过玉带桥,泊在西堤旁休息片刻,再折头向东,绕南湖岛,回到租船的码头,全程历时2个小时,耗银80元。
下船奔十七孔桥,大少真的去数了几遍狮子,怎么也凑不出500多头来。二少径自跑到南如亭旁的电视墙前面,席地而坐地观赏奥运节目。在颐和园看奥运,也是一景。
随后,俺们继续向北,穿过文昌阁,朝长亭进发。来自东门的游客渐多,小字辈们逐渐不耐,好不容易捱到长亭,便一屁股坐到亭子里边不再动弹。长亭的两侧坐满了游客,宛如一座硕大的纳凉茶馆,的确是缺乏一种悠闲的氛围,欣赏顶篷上面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神奇鬼怪的故事画卷。人气,并非是越多越好。
颐和园的另外一个精华所在—谐趣园,俺实在没有勇气鼓动少爷们前往一观,万寿山就更不用说了,结果,就这么就近出了东门,打车回府了。
颐和园地图
南门入口处的通告
绣漪桥(罗锅桥)
藻鉴堂远眺
镜桥。远方的塔是园外玉泉山上的玉峰塔。这就是著名的颐和园借镜之一。
万寿山上佛香阁、南湖岛还有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
西山揽胜。颐和园比照杭州西湖的经验,把西山胜景揽入园中。
十七孔桥畔的南如亭
南如亭旁的超大电视墙正在转播奥运节目
佛香阁下的游船
南湖岛上的游人
文昌阁远眺
玉带桥与玉峰塔
石舫。这一景观之所以著名,不外是老佛爷在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修完园子后,剩下的钱造了这么一个石头船。
玉带桥
南如亭
镜桥
十七孔桥上的红衣女郎。
很多人在数桥上的狮子。据说是544个,但是俺家少爷怎么都数不出这么多。
铜牛遥望佛香阁
十七孔桥回望
谁知道花丛后面的小亭子是干什么用的?电话亭!呵呵
文昌阁
仿照西湖,荷花在颐和园中也是一景。
长廊的入口--邀月门
长廊正对的门
长廊。
三顾茅庐。长廊上画的故事太多了,大多俺都不甚了了。但是这一幅画就在入口出的右手第一幅,可以拿来作为吹牛的资本:)
过道。我一直不大清楚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群中,总是把连接不同院落的走道,修造的墙高巷窄,安全考虑还是隐私需要?
仁寿殿
仁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