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型似”VS中国人的“神似”
日本人公开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
他们的传统文化都凝结了自己民族的遗传基因(DNA)。
在“能”、“狂言”、“茶道”、“华道”、“舞踊”、 “柔道”这些文化中
日本人都喜欢用“形状”、“型”、 “造型”来表现。
日本人喜欢用“形状”来记忆、学习新东西。所以在要求“形似”
的技巧方面日本是高手。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一定是强项。
中国对一切都要求“神似”,中国人对于外界环境是尽快适应。
在这样的技巧上来说中国人是拿手好戏而对日本人来说就是
弱项。 最近的奥运会上的项目中可以充分地看到日本和中国
不同民族的对于不同项目的掌握的程度。中国人对于“国技”的
乒乓球技术是日本人很难学到家的。究其原因要归结到日本人
的定型学习掌握技巧的遗传基因。
而中国人是不拘形式和型号地掌握学习技术和技巧的。
日前的日本卓球(乒乓球)队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表现就很充分
地看到这一点。 日本人说话和行为方式都是按“定型”、“型号”
地技巧来学习的、所以象“花样游泳”(Synchronize)这样的项目
就算是日本的强项,而对于乒乓这样的项目来说是要摆脱单
调的接球、发球陈规而要求球员队临场发挥的瞬间的反应能
力,有的纯粹是处于本能反应的技巧。
看日本人在乒乓球国际大赛、奥运会上到现在还没有取得一
枚奖牌,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就可以想像日本人和中国
人在最原始基因上的差别。
不过由于中国是个人口大国,56个民族,各种人种都有,
日本有的中国都可能有,日本没有的中国都可能有,而中国有
的不一定日本都能够具有。
对于同样的小白球的高尔夫运动可能在亚洲日本人会比中国
人得心应手一些,因为他们的技巧就是按照“定型”、“造型”的
模式来击球。我们知道象篮球、排球、足球等等都是在运动中
完成动作接球发球。而高尔夫运动乃是以动的人击静止不動
的球,这就给以“型”为主体的日本人提供了好的条件。
当然作为欧美人发明的高尔夫球在日本流行还不到100年的
历史。比较其西洋人来,日本人还差一截。
然而在亚洲人中又是绝对优势的强项。现在国际大赛韩国的
青年男女已经冒出头了,但作为高尔夫运动的著名选手,日本
人的力量还是要雄厚得多。中国的高尔夫球运动经历的时间
太短,还不能成为大众化的运动。2016年如果东京成为奥
运会的举办地,高尔夫运动项目有可能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因高尔夫运动的种族主义和女性歧视问题
而取消了在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资格,后来在80年代有人提
议,结果还是没有进入奥运会。在一届2012年伦敦奥运会也没
有取得进入正式项目的资格,因为在提名被承认后还要7年时
间的预备期间,所以未来7年之内高尔夫是不会成为奥运会的
正式项目的了。
再说日本人的围棋和中国人的围棋也有相似则地方,日本人更
从“定型”, “定式”方面下工夫,而中国的棋手更注重于“运动”,
“动式”上下工夫。日本人的汉字也是从外形上的“形象”上和
中国的汉字接近,日本人写“汉诗” 更讲究的诗字句工整,
很少看到日本人写的汉诗象中国文学者的是那样是能动
地表达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