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徐特立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11月病逝于北京
2。1936年,毛泽东和他青年时期的老师徐特立在保安
核心提示:徐特立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11月病逝于北京。 新华社发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不主张在党内为个人搞祝寿活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世时以身作则,多年如一,坚持不为个人祝寿。
毛泽东两次提议为徐特立公开祝寿
2008年04月28日 10:19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不主张在党内为个人搞祝寿活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世时以身作则,多年如一,坚持不为自己做寿。但是,也有特殊和例外,当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之后,由毛泽东和党中央提议,就先后为徐特立举行过两次公开的祝寿活动。
毛泽东提议祝寿,绝非为了私情
徐特立,湖南长沙县五美乡人,字懋恂。1877年2月1日,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徐特立青年时代就向往进步,景仰孙中山,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自1895年起,他即在长沙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在长沙第一师范执教期间,他最得意的学生便是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几十年后,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徐特立是我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最敬佩的老师。”徐特立和毛泽东建立在道德、自重、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友谊,一直持续到他们人生的终点,这在党的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徐特立在43岁的时候,思想更加成熟。在这个年龄,一般中年人大多已对前途持消极态度,他却毅然决定远赴重洋,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学成归来,他已近知天命之年,当时,适逢中国革命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面对国民党所制造的腥风血雨,徐特立毅然在白色恐怖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当红军开始长征时,徐特立已是57岁的老人。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义无反顾地随红军主力离开江西,向渺无人烟的雪山草地进发,从而成为红军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长征老兵。当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徐特立已是年近60的花甲老人了。
1937年1月,毛泽东在党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为从雪山草地跋涉过来的徐特立老人,破例搞一次祝寿活动,其目的在于鼓舞红军指战员的士气。党中央一致拥护和支持毛泽东的这一建议。毛泽东之所以在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提出为徐特立公开庆祝60岁大寿,并非出于他和徐特立的师生情谊,而是鉴于徐特立自1927年参加革命,特别是他以57岁高龄参加长征,以超人毅力克服难以想像的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的壮举,已成为红军队伍中让人振奋与感动的楷模。同时,也是顺应了党政军内部希望为徐特立祝寿的一致呼声。
1937年1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给正在陕北保安的徐特立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信写完的当天,毛泽东就派人骑马涉过潺潺延河,星夜驰往保安,将信专程送到在那里主持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教育部工作的徐特立的手中。
其实,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徐特立虽然和党中央的所在地延安近在咫尺,可是他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和毛泽东几乎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当徐特立收到毛泽东为自己祝寿的亲笔信时,激动不已。他在感动之余决定向党中央和毛泽东致函,坚决要求取消为他祝寿。然而,祝寿热潮已经掀起,不以徐特立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了。
贺信从全国抗日战场飞向陕北
毛泽东在党内提出为徐特立祝寿的消息传出以后,很快就受到延安各界以及陕北各战区指战员的广泛拥护。不但红军的主要将领和中华苏维埃政府高级干部对为徐特立公开祝寿表示支持,就是那些对徐特立并不熟悉的普通官兵们,在听说这一消息时,也十分高兴。因为徐特立的高尚品格,在党内军内素有好评。他以57岁高龄参加长征的壮举,尤其让人感动。不久,陕北各地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广大军民踊跃为徐老祝寿的热潮。
为徐特立祝寿与那些封建庸俗的捧场活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延安出版的苏维埃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当时专为徐特立祝寿活动发表社论,明确指出:“共产党虽然是马列主义的党,但他无疑也具有普通人应有的一切感情,当然更应具有朴素的同志情谊。我们认为,无论在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都应该存着真正的友情。这种真正的友情不仅不反对,而且要大力提倡。我党对徐特立的祝寿活动,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党中央还为徐特立祝寿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例如,在为徐特立祝寿过程中不许收礼,只收信件和祝词;允许群众自发的聚餐活动,不过红军将士们如果需要聚餐的话,应从苏区银行发给的津贴中拿出来自己解决;不许强制,更不能让这种自发的聚餐给战士和群众带来生活压力……
大雪飘飘的宝塔山下,来自各战区的贺信贺电也如雪片般飞来。最先给徐特立寄来贺信的是朱德总司令。他专为徐老写了题为《你是一个老怪物》的贺信,信中说:“徐老头,你是一个职业革命家,你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又是一个教育家……你为了要看穿资本主义的西洋镜,曾跑到最标本式的欧洲巴黎等地去勤工俭学,仍然不合你的脾胃。毕竟你是一个老怪物,一直跑到共产主义的营垒来了。做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老战士,你才算死心塌地地做了下去。我俩在同一战线奋斗,从南昌暴动至东征中央苏区,至二万五千里长征,以至今天,都在一路。我所见到你的革命精神和行动,真是可钦佩的……你是革命的模范,不管革命历史车轮转得多快,你总是推着它向前进。祝徐老头万岁!”
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陕北各战区的抗日军队,纷纷举办祝贺徐特立60寿辰的活动。与此同时,从全国各个战场寄往延安和保安的贺词、贺信和贺幛,数以千计。这些贺词和贺信,成为战争年代的一道独特风景,是共产党人和抗日将士用心血铸成的特殊寿礼!在这些来自解放区的贺函贺电中,有对徐特立充满真情祝福的诗句,也有表达强烈心音的散文与短函,语言朴素但感情真挚。一位抗日将领写了一封《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徐特立同志万岁!》的贺信。信中说:“你始终是坚强的布尔什维克,特别是在长征中的经历更使人叹服。你不骑马,拄杖而行,却把坐骑让给了战士;你两袖清风,肩上只背着几本书,一只茶盅,一双筷子。在艰苦的环境里你始终泰然自若,你用不怕死的精神战胜了一切!所以你才能教育出许多最优秀的学生——特别是我们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今后人民尊敬毛泽东同志的时候,也一定会以特殊的感情来尊敬你……”
毛泽东在延安发出为徐特立祝寿的号召,不仅让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和全国八路军、新四军为之振奋,而且也影响到了当时国统区和日伪统治区知识界的爱国人士。在上海的女作家谢冰莹,闻讯寄来了她在敌占区冒着危险写成的诗歌,祝贺徐特立寿辰。爱国人士陈子展等人也把他们对徐特立早年在湖南办学时的经历写成传记,不远千里辗转寄往延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延安就先后收到个人和团体寄来送来的祝词、贺信、条幅、贺幛、散文、诗歌等2000多件(幅)。可以说,为徐特立祝寿无疑是延安的一次盛会,一次革命力量的大检阅,尤其是在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不久,全国抗战形势异常严峻的时候,在党中央所在地延安举行如此盛大的祝寿活动,是中国共产党顽强生命力的一次生动展示。
徐特立本人在这次祝寿结束之后,在延安的报纸上发表了《我的答词》。他说:“各位同志为我祝寿,我很高兴,用不着说客气话……我一生过着极不平常的生活,让我这老古董来推动伟大的革命,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需要。我将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并存,我为此而感到高兴。我愿继续站在抗日战争最前列,为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而奋斗!”
第二次寿庆,在胡宗南进犯延安之前拉开序幕
中共中央第二次为徐特立在陕北举行祝寿,是在1947年2月1日,这位一生坎坷传奇的老红军战士年届70。
在此之前,徐特立曾从他多年热心的苏区教育事业上离开,一度改做党的统战工作。受中央委派,徐特立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曾奔波于第十八集团军和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之间,为党的统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回到延安以后,徐特立在边区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延安自然科学院,为我党培养出第一批科技人才。在中共七大上,徐特立当选为中央委员后,改任中宣部副部长。这10年,徐特立以年迈之身,事必躬亲,赢得了全党的信任。随着他的威望日高,1947年春天,当徐特立70岁寿辰到来之际,党中央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在全党再次为这位革命老人祝寿。
此时,全国范围的解放战争已经打响,胡宗南的部队正在向延安步步紧逼。尽管战事紧张,但党中央仍然决定在我军撤离延安之前为徐老祝寿,并公开发表为徐特立祝贺70大寿的贺信。1947年1月10日,这封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的贺信写道:
亲爱的特立同志:
党的中央委员会热烈庆祝你的七十大寿!
你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你是热爱光明的,百折不挠,在五十岁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你对于民族和人民的事业抱有无限忠诚,在敌人面前,你坚持着不妥协不动摇的大无畏精神,你的充沛的热情,使懦夫为之低头,反动派为之失色。你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你的知识是和工农相结合、生产相结合的。你把群众当成先生,群众把你当作朋友。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你痛恨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你的朴素勤奋七十年如一日,这个品质使你成为全党自我牺牲和艰苦奋斗作风的模范。你的这一切优良品质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骄傲,把你的这一切优良品质发扬光大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革命任务。
祝你永远健康!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这次为徐特立祝寿,比10年前还要隆重、热烈。获知将在延安再次为徐特立庆贺寿辰的消息以后,各解放区党委纷纷来电来信表示祝贺,这些纷至沓来的贺电都挟带着一股胜利的喜气,象征着我党我军即将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第一个向延安发来贺电的是华东局党委,他们说:“欣适徐老七十寿辰,莫名欢欣。徐老从事教育事业,唤醒人民,一代师表,德高望重。值此反动派妄图继续独裁,加紧内战之际,我全山东解放区军民谨以徐老七十年如一日之胜利信念,坚决大量歼灭顽敌,保卫山东,保卫延安……”
冀热辽边区政府的电报写道:“您几十年来热心教育,奖掖后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持身俭朴,勤劳成习,是我们的模范。我们决心学习您的精神,努力工作,艰苦奋斗,以争取自卫战争的最后胜利!”
正在西北前线指挥战役的彭德怀,一贯不喜欢题字或题词,可是,他对徐特立的人品风范素有好感,因此,他在前方闻讯之后,破例执笔,并派人骑马驰骋数百里,专程送来他为徐特立写的一幅题词:“徐老是人民的教育家!”
当时,在延安的中央首长和我军著名将领,都纷纷题词或发出贺信,在延安中央办公厅的所在地,堆满了大批来自各解放区的贺信、贺幛和花篮,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些贺诗贺信,不仅有功勋卓著的将领写的,也有出自不见经传的普通战士和群众之手。国统区的教育界人士和外国友人也闻讯寄来贺信,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著名戏剧家、徐特立早年在长沙师范的学生田汉,也从国统区寄来他写的诗《懋师七十大寿》。虽然这时,胡宗南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已向延安包抄和逼近,可是,延安鲁艺的男女学员们却在桃儿沟赶排节目,准备参加中央举办的徐老祝寿大会。
祝寿声中,七旬老人正跋涉在吕梁山麓
正当这些来自各解放区的贺电贺信纷纷飞到宝塔山下的时候,备受全党瞩目的“寿星”徐特立却不在延安。此前,他已受党中央的委派,亲往山西省吕梁地区检查指导救济灾民工作了。这位两鬓白发的七旬老人,正步履匆匆地行走在遍地积雪的吕梁山麓。
党中央希望他尽快回延安参加2月1日举行的祝寿活动的电报,徐特立早已收到了,他在吕梁山也看到了延安报纸上登载的党中央贺电。但是,身负救灾重任的徐特立却谢绝了马上返回延安的盛情,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救灾更为重要的工作了。徐特立知道,党中央这次为他庆贺70寿辰,和10年前毛泽东提议为他庆贺60寿辰一样,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也知道中央为自己祝寿,绝不是出于私情,而在于通过祝寿,提高全党全军的斗志。于是,在无法赶回延安的情况下,他在茅屋里提笔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他对延安军民在战事紧张的情况下为他祝寿的感激之情——
蒋阎肆虐政,灾民遍吕梁。
败絮不蔽体,充饥惟秕糠。
老弱转沟壑,少壮半逃亡。
转看警备区,家家有余粮。
黄河一水隔,地狱与天堂。
法币八万万,购棉又购粮。
边区济河东,艰苦与共尝。
我今年七十,客绥避兵荒。
党政军民学,群议称寿觞。
苦乐两相形,不觉倍感伤。
却之感不恭,请勿事铺张。
瓜果代鸡鸭,清茶代酒浆。
题字代寿联,词短意更长。
诗文写性情,所贵非颂扬。
纸笺不拘格,百纳愈琳琅。
不落旧窠臼,吾党破天荒。
祝寿破常例,推广到婚丧。
1947年2月1日下午,延安春雪初霁,阳光灿烂。
中央办公厅为徐特立祝寿的会场,设在杨家岭的大会议室里,会场内外洋溢着一派节日气氛。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为首的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机关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在下午4时之前准时来到会场。早在前一天,延安党内外人士就已在这里举行过一次集会,庆祝徐老的寿辰了。此次庆祝活动则标志着近一个月来祝寿活动的高潮。杨家岭大礼堂里座无虚席,中央领导和来自陕北各条战线的工农兵代表们欢聚一堂,各方面人士纷纷致词。聚餐以后,鲁艺学员演出了盛大的歌舞。
寿辰当天,延安《解放日报》特开辟庆贺专版,刊发了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为徐特立70大寿所写的贺词。
毛泽东的题词是:“坚强的老战士——祝贺特立同志七十寿辰”;
刘少奇的题词是:“敬祝徐特立同志七十大寿——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朱德的题词是:“徐老七十大寿——当今一圣人”;
周恩来的题词为:“徐老七十大寿——人民之光,我党之荣”。
此外,陆定一还代表中央书记处发表了署名文章《人民教育家——祝徐老七十大寿》;林伯渠即兴挥笔写下《特立同志七十寿》七律诗两首,吴玉章写下一副十四字对联,黄炎培感赋五言绝句诗一首。这些饱含真情的诗文,表达了他们对古稀之年的徐特立老人发自内心的崇敬。宝塔山下鲜花簇簇,延水河畔清波如歌。这是延安城里近十年来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为自己的党员庆贺寿辰绝无仅有的一次。尤其是在国共两党进入最后决战的时刻,胡宗南的国民党军队正向延安疯狂扑来的前夕,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面对强敌压境,坦然地为革命队伍中年纪最长的无产阶级教育家祝寿,其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无疑超过了祝寿本身。
为徐特立祝寿后不久,党中央便主动撤离了延安,继续转战陕北,领导全国各解放区军民向着最终胜利前进。
————————————
毛泽东恩师徐特立:八一南昌起义中最年长的参加者
2007年07月30日 15:17
今年恰逢“八一南昌起义八十周年”,在长长的起义英雄谱中,人们往往容易遗忘一位年逾五旬的起义参加者——他就是被毛泽东视为恩师的徐特立。
徐特立研究专家徐反保二十八日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称,徐特立不仅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还是目前有名字可考的起义参加者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一九二七年,徐特立参加了湖南农民协会,然而没过几个月,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湖南发生“马日事变”,许多共产党人被杀害,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长沙城。就在这个危急关头,徐特立毅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即刻奔赴南昌。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旋任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三师党代表。
对于这一段峥嵘岁月,有徐特立的诗文可作印证。据徐反保介绍,徐特立在一九四九年为吴玉章七十寿辰所作的《祝吴老七十大寿》诗中曾回忆道:“我俩初相见,国共刚分裂。暴动在南昌,失败(部队南下遭到挫折)只匝月。有家不能归,誓将国贼灭。”当时徐、吴同为“八一”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委员。
在徐特立《六十自传》和《徐老新年前夕谈幸福》中,他也都回忆说自己“一九二七年参加南昌暴动。”徐反保认为,根据上述两本权威书籍记载及徐特立的诗、文,可以肯定:徐特立是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的,并且不是一般的战士,而是贺龙部下的“师党代表”,可称得上是起义军将士中年龄最长者(五十一岁)。
徐特立在南昌起义时还立了功。据介绍,时任江西省代主席的姜济寰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周恩来指示徐特立、林伯渠利用旧友关系,去做争取姜的工作。徐特立与林伯渠等上门找姜谈心,推心置腹地要姜审时度势,保持辛亥革命的精神,坚持进步,不要倒退。正在姜犹豫不定时,徐特立迁住姜济寰的家,和姜彻夜长谈。姜济寰终于被徐特立等人说服,决心放弃高官厚禄,跟共产党走。
八一起义之后,徐特立又随起义部队南征,转战于赣南闽西粤北等地。一九三四年十月,徐特立又以五十八岁高龄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任中央工作团副主任。是公认的红军队伍中年龄最长者。
一九三七年,毛泽东在祝贺徐特立六十大寿的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信中还说:“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的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一九二七年秋天加入共产党……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都在你面前降服了。”“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的,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
一九四七年徐特立七十大寿,毛泽东再次为其题词:“坚强的老战士”。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的名言
本文转自中华励志网 http://www.zhlzw.com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
● 人人都希望过幸福的生活,战胜困难也应当人人尽力。 ——徐特立
● 交朋友是可以产生伟大的力量的。 ——徐特立
● 浪费时间就是自杀,尤其是浪费休息的时间,直接威胁着生命。 ——徐特立
● 不动笔墨不读书。 ——徐特立中華勵志網 www.zhlzw.com
●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 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苦闷,失败了再来,前途是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 ——徐特立
● 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 ——徐特立
● 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 ——徐特立
● 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 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 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徐特立
● 俭仆的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 ——徐特立
●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徐特立
●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
● 一切为了社会主义的这种人是最幸福的人。 ——徐特立
● 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 ——徐特立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徐特立
●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 ——徐特立中華勵志網
●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 ——徐特立
● 勤工俭学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青年的创造性和才能。如果我们给青年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须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青年,会使聪明人也变成傻瓜。 ——徐特立
● 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徐特立
● 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
本文转自中华励志网 http://www.zhlzw.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