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的徐特立 (图)




长征中的徐特立

中国网 | 时间: 2006-11-01 | 文章来源: 解放军报

徐特立是著名的教育家,对文化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在艰苦的长征路上,当时已58岁的他仍一丝不苟地教红军战士们学文化。

在行军途中,徐老想出了许多办法教战士们识字。他在前面战士们的斗笠上写几个字,就成为后面战士们的活动识字板,日子长了,战士们识的字也就多了。他叫先头部队把路边宣传鼓动标语牌上的字写大些,以便于战士们在行军途中辨识。他还教战士们学拼音文字。有些年轻女战士调皮地说:“这是外国字,我们不学!”他耐心地解释:“这是我们创造的拼音文字,是我们自己的,应该学习。将来我们的条件改善了,外国的语言文字也要学习嘛!”徐老鼓励女战士们不仅要做妇女革命的模范,而且要做文化的主人,这样才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求得妇女的彻底解放。当部队停下来休息和宿营时,徐老要战士们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在地上写字。他风趣地说:“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呀!”朱德和康克清后来曾写诗称赞徐老:“岁岁不忘歼敌事,朝朝只见诲人忙。”

当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党中央准备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革命根据地,在遵义建立了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徐特立担任了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他十分关心当地的文化教育情况和知识分子,主动拜访了遵义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并热心抢救当地文化遗产。

有一天,徐特立去拜访当地书法家王石珊。他刚刚跨进大门,就见堂屋里四壁通红,火光闪亮。徐老放眼望去,看见几个年轻的红军战士抱出几大捆书当柴火烧。徐老见了又痛心又生气,当即制止他们,并从火堆里抢出了几本书。有个红军战士不解地问徐老:“保存这些老古董有什么用?”“怎么没有用?”徐老举个简单例子说:“我们红军从江西出发,过湘江,渡乌江,占遵义,我们原来哪知世上有这些地方?这些知识不都是书本告诉我们的吗!”年轻战士听后,知道做错了,赶快把书抱回去放在原处。

烧书一事,引起了徐特立的严重注意。他立即采取保护性措施,赶到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打了许多封条,把各家的藏书封存起来,并准备集中起来统一保存。

作为教育家的徐特立,爱书如命,即使在艰苦的行军途中也是如此。有一次,为了保护随身带的书籍,他曾经流过眼泪。红军二渡赤水河以后的一天黄昏,徐特立所在的总卫生部干部休养连来到一个小村庄宿营。兼任过干部休养连连长的何长工,站在村口一棵大树下,十分焦急地向山径小道眺望,等着掉队的徐老。不一会儿,徐老牵着马走过来,摘下军帽,擦了一把汗,抬头看见何长工紧绷着脸,心里不由得有点紧张,就抢先招呼说:“小老九,你们到了好久了吧?哎,我这小马调皮,不肯走!”

何长工因受周恩来副主席的委托,经常关心、过问休养连的事。他生气地说:“你又迟到半小时,给你马不骑,驮那么多书,这不行!”原来贵州山道难走,他特意给徐老换了一匹小马,身子虽矮,可是结实耐走。人骑在小马背上,任它在山道上蹒跚,也不会掉队。可徐老不骑马,而是把从瑞金带出的和沿途搜集的100多本书驮在马背上。干部休养连当时也有几位老同志用马驮书,成了何长工最头痛的事。行起军来,都是书骑牲口人步行,总是走不快。何长工觉得书是个大包袱,这次决心以徐老为“典型”,非扔掉这个包袱不可。

“我下次起早点儿,保证不再迟到了。”徐老自知理亏,先自我检讨。

“不行,我要从根本上解决,烧你的书!”

“什么?烧书?烧不得,烧了我跟你拼命!”徐老急了,跑过去护住马背上的书。

“烧是烧定了!今天烧了,将来打下大城市我再来赔你!”

“靠不住,小老九,你被打死了怎么办?我找谁要书去?你可以批评我,但不能烧书!”

见他俩争执着,与徐特立同在干部休养连的董必武、谢觉哉两位老同志也都围了过来。何长工从马背上抢下一摞书,挽起袖子,大声宣布:“同志们听着,我今天要烧徐老的书了,省得他掉队,你们的书也要烧。警卫员,拿洋火来!”徐老真急了,跳了起来,又嚷又叫。他嗜书如命,眼看真要烧他的书,徐老动了感情,几滴眼泪淌了出来。

董老、谢老见此僵局,拿出了折衷的主意:“长工,这样吧,烧一半,留一半,给点厉害,也留点面子怎么样?”何长工仍很坚决:“全烧!不烧掉书,徐老再掉队,我脖子痒哩!”他用手在脖子上做了个砍的手势,把大家都逗乐了。

大家记得,周恩来跟何长工交待任务时,曾严肃而风趣地说过:“这批老人,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你要对他们的安全绝对负责,如果他们在,你也在,那就皆大欢喜;他们在你不在,我追记你为烈士;如果他们不在,你在,我就要砍你的头!”

董老、谢老再也不好张口了。徐老仍在又嚷又求,抱住那些书籍不松手。突然,何长工“噗噗”一乐,宣布道:“一本都不烧!叫警卫连的每一个战士给你背两本,不比你一个人驮着保险。”

徐老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把书解开。何长工两本两本地把书分发给了警卫战士们保管。从此,徐老再也不迟到了。到陕北后,何长工把书集中起来,一本不少地交还了徐特立。(轩闻)


徐特立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

生平

1877年2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四都观音塘(今长沙县江背镇观音塘)
1919年-1924年6月,42岁时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并考察了比利时和德国的教育
1924年夏,回到长沙,创办任长沙第一女子师范(今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并担任校长
1927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苏联学习
1930年末,回国赴江西根据地,后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任教育部副部长,苏维埃大学副校长。
1934年参加长征
1940年在延安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后因身体原因请辞。
1968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名人的老师

  作为毛泽东的老师,他受到了中国民众普遍的尊敬。

  毛泽东对他的评价很高,曾在给他的一封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一九二七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

永远的丰碑

徐特立:坚强的老战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湖南长沙人。曾创办长沙师范学校,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师。提倡并亲自参加留法勤工俭学。回国后大力宣传普及义务教育,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等校校长。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代理部长、副部长兼苏维埃大学副校长。

  1934年参加长征。

  1940年回延安,历任自然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有《徐特立教育文集》、《徐特立文集》。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出生,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1927年5月,在大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白色恐怖中,徐特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起义军第二十军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8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代部长,兼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他以57岁的高龄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表现了老英雄的大无畏的革命气魄。

长征中年纪最大的红军——徐特立

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0月-1954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他以古稀之龄朝气蓬勃地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致力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党中央曾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毛泽东称赞他是“坚强的老战士”,“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刘少奇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朱德1937年专为徐老写了题为《你是一个老怪物》的贺信,信中说:“徐老头,你是一个职业革命家,你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又是一个教育家……你为了要看穿资本主义的西洋镜,曾跑到最标本式的欧洲巴黎等地去勤工俭学,仍然不合你的脾胃。毕竟你是一个老怪物,一直跑到共产主义的营垒来了。做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老战士,你才算死心塌地地做了下去。我俩在同一战线奋斗,从南昌暴动至东征中央苏区,至二万五千里长征,以至今天,都在一路。我所见到你的革命精神和行动,真是可钦佩的……你是革命的模范,不管革命历史车轮转得多快,你总是推着它向前进。祝徐老头万岁!”

  周恩来称赞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徐特立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保持党的优良作风。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应该时刻不忘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特别是保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

  他关注的第二件事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他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研究,发表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及深刻的论述,这些文章大都收集在《徐特立教育文集》和《徐特立文集》中。

徐特立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11月28日病逝于北京。

徐特立(1877 -1968)原名懋恂,又名立华。湖南善化五美乡荷叶塅(今属长沙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私塾。

  1895年在五美乡小塘湾教蒙馆,边教书、边自学。戊戌变法时受康梁维新思想的影响,随后又接受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1905年曾入宁乡师范学校速成班学习,同年创办梨江高等小学。

  1906年起任教于周南女校,后兼任该校小学部校长,创办了湖南最早的教育刊物《周南教育》周刊。

  1910年前往上海考察小学教育,不久东渡日本,参观考察日本小学教育。

  i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并被选为湖南省临时议会副议长。1912年创办长沙师范学校,任校长。

  1913年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修业学校、湖南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兼湖南孤儿园园长。

  1919年五四运动后到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木兰省公学和巴黎大学学习法文和自然科学。

  1923年到比利时、法国考察教育。

  1924年回到湖南创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

  1925年任女师校长。

  1927年春任湖南农民协会教育科长兼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并参加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工农部长。

  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大江报》的工作。

  在南昌起义中任革命委员会委员、二十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8年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

  1930年回国,1931年11月r日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兼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

  1932年10月兼任中央列宁师范学校校长。

  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

  1935年到达陕北后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任边区教育厅厅长。

  1937年11月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名义回长沙,任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代表。

  1939年初中共湖南省工委成立,任统战部长。

  1940年8月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继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任中央宣传部教育研究室主任、党史资料室主任,还担任过中国历史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的名誉主席。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他一生从事教育革命实践,经验丰富。在教学中注重实际,注重创造,提倡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并坚持因材施教,培养人才。著作多为教育方面的文稿,辑为《徐特立教育文集》。1968年11月28日在北京病逝。

  徐特立断指明志辛亥革命前夕的一天,徐特立在长沙修业学校向师生员工作时事报告。讲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讲到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不能保护主权和人民,讲到中国的老百姓被歁侮、被屠杀……激昂悲愤之时,他拍案捶胸,声泪俱下。怱然,他猛地一个转身,跑到厨房取来一把菜刀,当、着师生们的面,“砰”的一声砍断了左手一节手指,顿时鲜血淋漓,溅染衣衫。接着,他用断指在白纸上写下八个血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听着徐特立演说的青年,顿时热血沸腾,群情激昂,呼声雷动。徐特立的断指壮举,很快传遍了长沙。

  长征中年纪最大的红军——徐特立。徐特立,湖南长沙人,1877年生,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教育部长,长征时58岁。 

  此外,年长的同志还有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