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 outside, white inside

我有一个同事K,他父母很早以前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他是在这里出生的。他和我一个team,和我座位相邻。

首先申明,这位同事人很好,我们在他加入我们team时已经认识,当时因为都是Chinese,所以觉得还很亲近。我们的PM面试他后,他还提到我的名字,PM对他印象很好,面试后就高兴得告诉我:Your friend is very good, I'll get him to our team to work with you。

最近每天早晨在办公室,我的PM便会问中国拿了多少枚奖牌。他知道我们是Chinese,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和我们拉近关系。

昨天我来时,听他们又在讨论奥运会,不是讨论奖牌,而是外国媒体报道的几件对中国结短的事件。我刚到,就听我的PM对K说:come on, you make fun of Chinese。K反驳说:“no. I just don't want to get poluted。”一听我就知道他们在谈北京的污染问题,而且F说得话一定是negative的。我本来想接话反驳他的,一想太直接不好,忍住了。

后来他又提到报道的中国体操运动员年龄报假问题以及中国运动员从很小就开始辛苦训练的事情。

很快就是9点钟的例会。15分钟结束后,我实在忍不住,便对他说我们需要谈一谈。为不让其他人明白,我们用中文谈话。他的中文并不是很好,我尽量用比较简单的话和他谈。

我和他谈了中国运动员很早辛苦训练的原因:中国有很多人,竞争激烈,运动员是一个很好很荣耀的职业。如果小孩有天赋,父母都会心甘情愿送小孩去的,不是强迫的。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孩子,这是他们很好的出路,要想stand out,他们必须付出辛苦,否则很容易就会被淘汰掉。况且哪个奥运会奖牌得主不是通过非常辛苦的训练,不只是中国小孩。

再说北京污染,这是事实,可北京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将所有的工厂关闭,这可是很大的损失呀,其他国家很难做到的。

我的point是,外国媒体之所以炒作这些事情是因为中国拿了很多奖牌,一方面出于嫉妒,一方面惟恐天下不乱,我们是Chinese,这些消息不应该由我们来说的。

其实我心理还想说:作为一个Chinese,虽然不在中国出生,对中国没有太多感情,说中国或中国人不好,别人会不可理解。要不我们的PM就不会那么说他了。不过这些话我不能说,他不会完全认同,免得他听了不舒服。我可没有任何想教育他的意思。

不知道他是否完全听懂,他听完很诚恳得说:我不知道这些。

中午team一起吃饭,我拿了东西刚回来,又听他说:"come on, I'm yellow outside, but white inside."因为我不知道什么引起他这么说,猜想别人可能置疑他的相反和我们这些Chinese不一致,似乎是要和我们这些Chinese划清界限。因为话题敏感,我就没接话问,别人也转换了话题。

我们的PM当时没有反驳或说其他的话,吃饭完往回走的路上由别的话题又一次表明了他的态度:我们只有皮肤颜色的区别,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白色,黄色,黑色之分,不要对自己的文化,风俗,甚至信仰感到耻辱或不好意思。我们的PM是从希腊来的,纯白种人。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是很open的。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想法,他跟所有人的关系都处得特别好。我会另写一个有关他的博客。

其实当地出生,从小在这里长大受教育的华人,他们的思维和办事方式和我们有很大的差距。这点是事实。可说出这样的话:“yellow outsie, white insite“明显对黄皮肤有点歧视的意思,表明了白色就比黄色有优越感,或者至少表明了自己的不自信。

我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他因为作为黄种人而受到歧视或自己就觉得比别人低人一等,他们会怪怨我们;如果他们因为生在这里就认为比别的黄种人有优势,这跟瞧不起自己的父母没什么区别。如果我的孩子真有这样的想法,那将是我教育的最大失败。

事后跟朋友说起这事,他们说这不是K的错,是他父母的责任。他的父母很早就移民这里,可能吃了很多苦或受到过歧视?我所知道的是他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不和他说中文,而是说英语。我觉得这是很大的失误,我会坚持和我的孩子说中文,一方面因为他们是Chinese,另一方面我希望他们会因为会中文而自豪,也给他们的将来带来更多的优势。

其实不管生在那里,Chinese就是Chinese,没有地域之分,别人不会因为你出生在这里就把你当成白人。我们team8个人,四个Chinese,K自然被划为Chinese之一,这个事实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如果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又怎么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会永远为我作为Chinese而自豪,希望我的孩子也是。

再次申明:我只是畅述一个现象,不是针对K一个人。如果有朋友正好知道K,希望不要对他有任何偏见。早晨我和他谈时,他并没有反驳我,也没有因为我的”多事“对我有意见,我们还是很好的合作同事。只是很多想法已在他的心理根深蒂固。作为父母,或许这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值得我们借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