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谷漫步

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皆成文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熊谷(Bear Valley)位于旧金山郊外瑞芝角国家海岸线保护区(Points Reyes National Seashore Reserve),山谷里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熊谷溪(Bear Valley Creek)流水潺潺。一条四英里长的熊谷山路(Bear Valley Trail)和熊谷溪平行由东南向西北直抵太平洋,走到头便是保护区里的奇景--拱门石(Arch Rock)。由于沿途群山环绕,没有日晒,加之溪水降温,道路平坦,这可是夏季周末假期爬山郊游的极好去处。据保护区的资料介绍,这条道也是整个保护区140英里爬山路线(trail)中最受欢迎的。

夏季假期,我和Helen再次去熊谷登山郊游。在一号公路近奥拉玛Olema的地方,有个路标指向瑞芝角国家海岸线保护区总部(headquarter)的牌子。开车来到瑞芝角总部名叫熊谷参观中心(Bear Valley Visitor Center)门前一个可容数百辆车的停车场,虽不是周末,这里已停了许多车辆。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将带有帐篷的大背包从车上卸下,有人从装载马匹的车上将马牵出,还有人在一副大地图面前观看并研究登山路线。在这里,可以看到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精神深入到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正是这种爱好和精神才使美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在瑞芝角国家海岸线保护区总部那座巨大的木建筑里,我要了一份免费的印刷精致的全保护区地图。整个保护区属于美国联邦政府管辖,方圆一百多平方英里,参观不需要买门票。

出了围着木栏栅的停车场,我们拐上了挂有一块用彩色油漆书写的“熊谷山路(Bear Valley Trail)”路标的一条砂石路。这条路很宽,可开小型汽车。但是除了骑马和自行车以外,路上是不允许开机动车的。走不多远,看到另一块牌子写着,“保护野生动物,禁止带狗入内”。看来,这保护区还真严的,连美国人非常喜欢带出来郊游散步的狗都不许带入,以保护这里栖息的野兔,麋鹿,野熊,狮子等野生动物。

走不多远,我们就进入了那可称之为“风凉谷”的熊谷(Bear Valley)。走在熊谷里,你没有夏天的感觉,唯一的感觉是那飕飕的凉荫。平坦的山路埋在千年绿色屏障庇护下的峡谷里,两边山坡上高大挺拔的红衫树,松树,橡树及攀爬在树上的各种藤蔓绿苔遮挡住夏日的骄阳,连夏季的热风和大洋的水雾都难以渗入。

路边的熊谷溪采摘着沿途一眼眼山泉,聚千滴而成流,汇百流而成溪。虽然是夏季枯水期,沿路开始时我们还可听到那熊谷溪清澈的泉水发出“哗哗”的声响。我想,这流动不息的溪水好似熊谷中的精灵,也许这就是熊谷中夏季特别凉爽的原因吧。

一路上,经常会看到倒下的大树横搁在溪水上,形成了名符其实的独木桥。我不怕摔下溪谷的危险,走到一根这样的桥上,让Helen拍照。也有人将一棵大树桩从中锯掉四分之一,横放在地上,成了可坐三四个人的椅子。我们看到不少这样的椅子,人们还真会就地取材。

沿着山谷前行,不时有自行车从我们身边穿过,有时是一对看似情侣的男女,有时又好像是一双父子,你追我赶地飞驰向林地深处。不时也有成队的青少年在老师的带领下,背着大包裹,迎面走来,看起来是刚完成了一个愉快的夏令营,下山回家。

这虽然是条山谷中平坦宽阔的砂石路,但走不多久还是有上坡的感觉。而这时我看见旁边的溪谷也由原来的有近二十英尺深慢慢变浅,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溪水,发现这溪水是和我们走向大海的方向相反,向着我们来的方向流淌。这可是我们上次走这条路时,没有注意到的现象。我连忙像有个了不起的新发现,对Helen说,“你看,这水不是向大海流淌。”Helen对我说,“这不就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简单道理吗?”是啊,这些山里的泉水汇聚在一起,必是向低处流去。看到这一情况,我对Helen说,“前面肯定有个分水岭”,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这熊谷溪应该一直流向大海。带着这好奇的念头,我们一边沿着小溪走着,一边注意寻找着这个分水岭。

越向前走,小溪变得越浅,流水也越来越少。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高坡,这是深山老林中的一块阳光地。这里阳光灿烂,蓝色的天空透露进来,空中一块菱形的白云浮在远处山峰上那红杉树的顶端,似一只巨大的风筝,没有人和线的束缚,自由自在的漂荡着。在这有足球场大小的空间,两只鹰一前一后低空盘旋着,在寻找着捕猎的目标。在我向天空看的时候,那小溪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一男一女两个美国青年戴着白色的头盔,各骑着一匹白色和棕色的大马,“嘀哒,嘀哒”,从我们身边慢慢走过。

Hello!”他们笑着和我们打着招呼。

我回到,“你好,你们是租的马吗?”

“不,是我们自己养的马。”那女青年回道。

“你们从那儿来?”她问道,

“伯克莱。”我回道。

“我问在伯克莱之前,你们从那里来?”看出来她听出我有着很重的外国口音的英语,很有兴趣地想打破沙锅问到底了。

“在这之前,我们从夏威夷来。再之前,我们来自中国。你去过夏威夷和中国吗?”

“我去过夏威夷的MauiKawai。中国还没去过。我非常想去看看。”她说。

“是的,你应该去看看。中国变化太大了。现在正在开奥运会啊。”我说。

“我一定去。我们先走了。再见!”她蹬了一下马,那马加快了脚步,一会儿便消失在印有透过树梢阳光花斑的林间路上。看得出,美国人现在对中国的兴趣是越来越浓厚了。

这里有几条岔路通向不同的方向,每条路口都写着路标。一条路通向那有着高大整齐松林的松林角(Pine Point),一条通向一个露营点(Glen Camping Site)。而我们选择的是一条通往大海的路。林中,我们经常看到各式形状的怪树,有些像人,有些像飞禽走兽。也有一棵巨大的橡树,形状很像黄山的迎客松,粗壮的树干匍匐弯曲着伸向路边,好似张开双臂欢迎远道而来的游人们。

继续向前走,我们又开始听到那潺潺的流水声,原来消失的熊谷溪又神奇般地出现了。不过这溪水却是流向我们行走的方向,朝着海洋。看来,我们刚才走过的那块阳光地便是这千年老林里的分水岭了。哈,我们终于发现同一条熊谷溪,是在这里流向不同的方向。越向大海走,那小溪就变得更宽更深,熊谷溪“哗哗哗”,再次欢唱起来。

路上,我看见一位老者独行。他戴着太阳帽,留着浓密的花白胡须,穿着一件印有几只飞翔的大海鸥和水鸟的体恤衫。我上去和他打招呼,并问他是否常来这里。他告诉我,他叫比尔,家住离这里有几十英里远的Volleho,自从24岁从纽约搬来湾区,几乎每年都来这里爬山,从不间断,算算已经四十多年了。从他那矫健的身影,真看不出这是一位快七十岁的老人了。我很钦佩这些大自然的热爱者们。

前方的天空亮堂起来,两边高耸的山峰上露出了巨大的白色岩石,海风吹来大洋里的浓雾盖住了山脊。啊,我们终于走出了森林,来到了浩瀚的太平洋边。

越是临近大海,溪水越是湍急起来,吐着翻滚的水花泡沫急不可待地扑向大海的怀抱。我们沿着溪边一条陡峭的岩壁慢慢爬下去,来到溪底。这里可以看到拱门石的全貌。真是滴水穿石,溪水穿洞,立此为证啊。经过千百年的流淌,这熊谷溪居然在这巨石上雕凿出一座高大的半圆形的拱石门,真是鬼斧神工。透过拱门石,可以看见一座歇满白色海鸟的巨大礁石。白花花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不断冲进石拱门,海水和溪水交融合一。

我跨过溪水,走到石拱门里,回头向小溪流动的方向看去。只见Helen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正在观看石拱门下涌动的潮汐。我突然发现那块大石头就像一颗巨大的龙头在戏水,那潺潺熊谷溪水似从这巨龙嘴里吐出的玉练奔腾不息。

七八个美国孩子在两位大人的带领下正在拱门石边的海滩上玩耍,挑拣着被海水冲刷的发亮的鹅卵石,有两个女孩更是爬进一个狭小的洞里掏石头。有一位女孩和一位男孩在互相评论着各自手中的石头。我走到他们身边,给他们拍了照。其中那位小女孩还拿了一块白色透明的石头对我说,“你要吗?给你。”我连忙说,“谢谢”,将那块小石头擦擦干净,放进了口袋留作纪念。

我们顺着原路返回停车场,再次享受那夏季深林中荫凉。下午快五点钟了,当我们就将走出熊谷时,看到两位中年美国妇女背着行囊刚走进山谷。其中一位戴眼镜的半开玩笑地问我,“你们看到熊没有?”我带着幽默,回答道“我们没有看到熊,还在继续寻找。”是啊,熊是加州的旗号。“支持熊队”(Go Bear)也是女儿常喊的加大伯克莱分校的口号。 在夏季里,来一趟熊谷吧。熊谷之行不一定能看到熊,但肯定你能体会一下那熊栖息踏足的老林,并伴随熊谷溪去叩穿那大洋的拱门石,真正体验大自然无限的魅力。我写下一首诗,作为这次熊谷远足的感受:

熊谷有熊溪,      高山分东西,

到得龙头嘴,      溪穿拱门去。

步步登高喜,      老少皆闲宜,

盛夏游熊谷,      身心多得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