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书旖: 停电

亚特兰大笔会是由一群居住在亚特兰大的中文写作爱好者组成。笔会提倡中英文写作,互相交流提高。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加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雷雨袭来时,我们正围坐在桌前吃晚餐,同时通过互联网,与远在中国的父亲视频通话。我告诉父亲,有雷雨,可能会停电、断线。话音刚落,又一道闪电划过,父亲的影像从手提电脑屏幕上消失了,把我们留在一片昏暗和寂静中。

我们住在老城区,雷雨天常会有数秒钟的断电。所以大人们若无其事,继续吃饭。九个月大的女儿,却哇哇哭了起来。孩子怕黑,我只好把她从高椅上抱下来,夫则忙去车库找“灯”。

“就凑合用这个吧。”好一会儿,夫才搬进来一筒碗口粗的大红蜡,还是上个房主留在车库角落,我们没扔掉的,想不到真派上了用场。这是一种作装饰用的蜡,已被烧出了几个深坑,烛芯深陷其中,那点微光显得更黯淡了。虽然它没带来几分光亮,却吸引了女儿的注意。她好奇地看着那跳跃的红色,忘了紧张。

突然想起从前在家里,晚上隔三差五常会停电,一根小小的蜡烛就是一家人全部的照明。爸妈最津津乐道的事便是在我还不到一岁时,每次电一来,屋里灯光骤然大亮,我便会指着跳动的烛光,急急地叫:“吹!吹!”

我当然一点都不记得有这回事,可听多了,当年那个爱充小大人管闲事的幼小形象不知不觉也刻进了脑海。一晃,我的女儿竟差不多也快有自己当年那么大了。只是他们这一代,将来对于停电,多半不会有什么记忆吧。

上小学时我住在奶奶家。主屋后的小隔间,把一高一矮两个板凳搬到一处,便成了我的小书房。那时家中抽屉里总备着些细长的白蜡烛,一停电,妈妈便点一根,等蜡烧熔一点,滴两滴在高板凳上,马上把蜡烛按上去,便不容易倒,只是我的“小书桌”变得更拥挤了。偶尔不小心,还是会碰倒蜡烛,书和作业本上便会被洒上几滴蜡泪,即便等凝固后,用三角板小心铲去,还是会留下半透明的印记。

作业做得单调无趣的时候,我便盯着小小的蜡烛出神。蜡芯周围被慢慢烧溶,汪成晶亮的一滩,越集越多,然后终于盛不住了,蜡泪在某一个缺口便会决堤,顺着蜡身滚落下来,又迅速在底部凝结成各种形状。我看得有趣,用刻刀小心地把这些熔蜡割下来,根据它们的样子,想象成各种形象,并根据需要稍作修饰和加工。这一个小半圆一个大半圆连在一起,象一只缩着脑袋的调皮小猴的侧影,把前面突起的地方剔掉一点,小猴的爪子便出来了。那两个完美的浑圆微微突起,用两滴溶蜡粘起来,便是个可爱的小雪人。这只小兔子需要再雕刻一下,添上眼睛便有神采了……

可这些看似简单的手工做起来却不总那么容易。有时不小心把一个漂亮的粗胚烤坏或刻断,会让我懊丧不已;被新鲜的蜡滴烫了手则更是常事。蜡泪的凝固是从外开始的,如果动得太早,把表面刚凝结的一层膜碰破,里面还是液体的蜡便会流出来,烫烫的,象透明的岩浆。但要是“火候”掌握得好,趁它基本凝结,还没有完全变硬时取下,还能捏成想要的形状。

在不断失败、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每次停电,我总会收获几件成功的“作品”。而总是在我极有成就感端详它们的时候,电突然来了,才惊觉快到睡觉时间,作业还没做完,连忙匆匆赶做,并小心翼翼把蜡娃娃们收进笔盒,再盼着下次停电。在没有玩具的寂寞童年,蜡烛伴我渡过许多美好的时光。后来全国《小学生报》征文,我把这些写成一篇《蜡王国》,竟然还得了奖,有了第一次自己的名字和习作变成铅字的经历。

后来大一些,搬回爸爸单位的宿舍楼,停电不那么频繁了,但在炎热的夏天,还是比往常多。在那些停电的傍晚,妈妈一边淌汗,一边在烛光里忙着永远做不完的家务;爸爸则摇着蒲扇,带了我一起下楼去遛达。这是除了看露天电影外大院里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各家各户几乎都出门了,有的三两家站成一堆聊天,一边用扇子扇风、拍蚊子;有的一边开玩笑,一边沿路边慢慢走。要恰巧碰到转播足球赛时停电,总会有一些球迷叔叔们聚在一处一边津津有味地评球,一边骂骂咧咧,可那骂声,在我听来,也是有几分愉快的。然后,忽然“哗”的一下,楼栋各家的窗户陆续亮起了灯,象被童话里的魔杖一一点过,于是聚会宣告结束,大家“噢──”地欢呼着各自回家去了……

可眼下的黑暗远远还没完结。我一边任思绪往回飞,一边胡乱吃完饭。平时饭后一家人总要出门散步,今天下雨出不去,便在家摸黑收拾。洗碗机用不成了,只好用手洗碗碟,这才发现我们的生活已经是多么依赖电。幸好热水器不是用电的,我在黑暗中给孩子和自己都洗了澡。楼上卧室闷热,孩子睡不着觉,我只好抱着她又下楼来。

这时听见夫在院子里叫我,一边夸张地大声感慨:“哇,好美啊!”

我连忙抱了孩子出去。豪雨初停,本已灰暗的天空此时云散雾开,紫色的霞霭,绚烂夺目,如奇丽的油彩,被随意泼在浅蓝的画布上;空气异常凉爽清新,与黑、闷热的屋内恍若两个世界。还在我们惊叹的时候,彩霞却随即悄然褪去,只在天边留下一抹余辉,似冷美人脸上不易觉察的腮红。

我们正恋恋不舍逗留在门外,远远看见同社区的两户人家正好一前一后也出了门,便一边打着招呼一边走过去。搬来这个社区两年半,这两家几步之遥的邻居竟然还没“正式”见过。各忙各的工作、家庭,不同的作息时间,只几次开在车里见到,也总是匆匆打个招呼擦身而过。大家作了自我介绍,聊聊停电,聊聊左邻右舍、社区活动,很容易便亲近起来,还交换了不少信息。直到天快黑全,女儿打起了哈欠,我们才道别,各自回家。

回到家,困倦的女儿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安顿好她,睡觉尚早,黑咕隆咚的,一时间,我竟不知干什么好了。正犯愁,却依稀看见夫早摇着草扇躺在大床上乘凉了。我于是也爬上床,在他身边躺下。

中央空调、电扇、电视机、冰箱发出的噪音,各种小电器合奏的嗡嗡声,所有这些习惯的声响消失殆尽,把我们抛进久违了的沉寂,只有几只小虫在院角呢喃,仿佛回到初始。

草扇的风微微的,带来丝丝凉意。我们躺在寂静的黑暗里,有一搭、没一搭,悠闲地聊天──既不担心错过了什么电视节目,也心安理得地把电脑前永远干不完的事放一放。

真好,我说,很久没有这样静静地说过话了。

是啊,夫说,真应该每隔一段时间,都象这样停停电。

我突然想,要不是停电,可能直到我们再住几年搬走,跟那几家邻居还彼此叫不上来名。而在办公室,一墙之隔的同事之间有事发电邮也是常事。甚至连忙碌的夫妻之间,电话、电邮里乘载的信息,有时候都超过了面对面的交流。

为什么要等到停电,我们才被动地用“传统”的方式沟通?难道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记?我们是应该自豪还是觉得悲哀呢?

古人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现代科技让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今天信息传输的速度早足以让我们的祖先瞠目结舌,便利、多元的通讯方式也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可是,人们之间的距离,究竟是近了还是远了呢?

也许这样说,错怪了科技、错怪了电──阻隔人心的不是科技,恰恰是人们自己啊。

半夜醒来,电子钟的屏幕上还是一团漆黑。电还没来。想看会儿书再睡,我只好摸到楼下,找出个小电筒,借它的微光看──仿佛又回到寝室熄灯后、打电筒看书的大学时代──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那些曾一起挑灯夜读的大学同窗,大多失了联系,不知如今身在何方,过得如何?

看看床头的小电池钟,已经快五点了,我不觉又担心:如果电到早上还不来,女儿的辅食和全家人的早餐都成问题。没有电,一堆厨房电器都成了废铁,连煤气炉不通电都自动上锁。平日里觉得理所当然的电,天天、时时用着,却不知珍惜、感恩;一旦失去,才顿觉它的重要。世上还有那么多人用不上电,或者不得不时常轮换着停电──我们实在是被优越的生活环境宠坏了。而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能源和环境危机,已越来越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感谢停电,带我重温旧事,让我懂得感恩,更教我在寂静的黑暗里思考……

正胡思乱想着,忽然“嘟”“嘀”几乎同时的一声响,我白天忘关的床头灯亮了,那些熟悉的电器的嗡鸣声又合奏起来──电来了。

我微笑着关灯、合眼。天亮前,还能再睡一会儿。

 

                                                                                                          2008.8.

亚特兰大笔会 发表评论于
回复潇湘游子的评论:
谢谢游子再次细心为小文纠错,马上改过。真是惭愧,中国字用得少,常有别字,所以更该勤动笔呢……
书旖
潇湘游子 发表评论于
作者借不同时空的各种停电背景,描述了充满趣味的生活场景,引出来富含哲理的翩翩联想。文中不乏华彩笔墨,例如:
“汪成晶亮的一滩,越集越多,终于盛不住了,蜡泪在某一个缺口便会决堤,顺着蜡身滚落下来”,
“象被童话里的魔杖一一点过”,
“此时云散雾开,紫色的霞霭,绚烂夺目,如奇丽的油彩,被随意泼在浅蓝的画布上;空气异常凉爽清新,与黑魆魆、闷热的屋内恍若两个世界。还在我们惊叹的时候,彩霞却随即悄然褪去,只在天边留下一抹余辉,似冷美人脸上不易觉察的腮红”。

几处笔误:
“当年那个爱冲小大人管闲事”,似应为“充”;
“等蜡烧溶一点”,应为火“熔”而非水“溶”;
“小心地把这些溶蜡割下来”,同上;
“濠雨初停”。应为豪,“濠”为沟渠之意。
dailin 发表评论于
书旖,我和花亭有同样的感觉,只有心静,才能细致入微地感受到生活中一点一滴,才会为体会到的那一点一滴更知道感恩。

希望看到你更多的作品。
花亭 发表评论于
书旖是个平和心静的人。能如此感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细细品尝和回味,是个幸福女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