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天天见

我想知道,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眼中,实现美好的思念是怎样一个梦.....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故乡天天见





自古以来,月亮,最能引发离乡游子的情怀。

  每个人都有故乡,除非那些生老病死,一辈子生活在生处的村人和市民。

  历史上有无数个异乡,有无数的迁徙和无数的故乡,从而注定了漂泊在异乡和通往异乡路上的无数身影和叹息。

  记得当年自小离开家乡的李白,在甚至可以遥望村落的路岔口,凝视半日之后,无可奈何地选择了一条和故乡背道而驰的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便是这吟出千古绝颂的李白,依然没能摆脱异乡的缠束,踏上回家的路。

  难道,故乡一如镜花水月,一旦打破梦想,便不再有那般凄厉别淡的忧伤?刻意的异乡桎梏了刻意的故乡,游子沦落天涯,惦记着故乡的梦,却不得不始终唱着异乡的歌。

  李白的诗句天涯明月,在天亮时分淡淡消散。无数人的诗句却在每一日、每一行、每一踪中浮现出来,或深或浅地映射出一个人的心境。

  在都市林立的水泥和钢筋之中,故乡必是农村的田园和野花,是夏日的骄阳、冬日的冰雪。可见,故乡,从古至今,已经穿透历史、穿透地域、穿透人群成为一个共同的怀念。

  然而,故乡既是人精神上的一种归依,便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有其不同的面貌,因为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个性皆有所不同,便造成不同的內在情感,及对于故乡相异的主观性。

  往往,我们是由于某些熟悉的人情、怀念的旧物而兴起故乡之情,一旦这些人情事物随着时间而消逝,哪个地方不再有我们牵挂的东西,也就不再是心中所谓的故乡,因此,故乡是可能随着时间空间而变易的,我们总会选择一块最触动心中最柔软之处的土地作为情感的港湾。也就是说,一个不曾留下任何深刻记忆的地方,即使它是出生的土地,也并非是所谓的故乡。

  周作人曾经在他的文章《故乡的野菜》中写他自己的故乡观道:“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为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住过6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故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