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今载---《贫女》

秦先生和太太一起回国探亲。母亲告诉他,离家不远的弄堂口上,开了一家专做旗袍的裁缝店,手工旗袍作得非常好,几乎是门庭若市。 秦先生的妹妹小玉要结婚,已经在那里订做了好几件旗袍了。妈妈又从柜子里拿出两块丝绸面料,让秦先生带着太太也去做几件旗袍。

秦先生和太太捧着衣料来到那家店,只见屋子很小,一共两间,外间是个小铺面,里间是量衣室和作坊。那裁缝听见有人进来,就放下手中的活,从里间走了出来。秦先生见了那裁缝,不禁暗自吃了一惊。原以为活做得那么好,一定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师傅,谁想却是个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子。

那女孩身材中等,长得很匀称。一头短发,疏得整整齐齐。身上穿了一件带着竖条纹的蓝布旗袍,剪裁得很是得体,让人看着联想起三十年代电影里的人物。

临来时,母亲已经告诉了秦先生他们,师傅姓陈。于是。秦先生和太太异口同声地都叫她陈师傅。那女孩却是有些不好意思,直说,你们还是叫我小陈吧。

秦太太就对小陈讲,我们是这条弄堂里18号的,我先生的妹妹小玉已经在这里做了好几件旗袍了。大家都说你做得好,我想麻烦你也给我做两件,行吗?这是料子。

小陈拿着料子认真地看了看,又摸了摸,说道,这块料子是蜀锦,这块是杭州的真丝双绉,都是不错的旗袍料子。她又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了一下秦太太,然后问秦太太,您是要做海派的,还是要做京派的?

秦太太愣了一下,她还真没想过,于是就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你看呢?你帮我参谋参谋吧。

小陈想了想说,干脆一样做一件吧。海派的有西洋的特点,显得比较开放浪漫一些,京派的比较传统,显得比较古典一些。我去你家时听秦阿姨讲过,您和秦大哥都在美国,可能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旗袍更合适些。

秦太太听了,连连点头。好吧,那就照你说的做吧。于是,就跟着小陈走到里屋去量尺寸。秦先生坐在外间等着,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旗袍杂志,一边翻看,一边漫不经意地听着里间小陈和太太说话。

听着太太问小陈,你是哪里人啊?做旗袍有多少年了?在哪里学的这么好的手艺啊?你做了多少件旗袍了?

我是四川的,出来做旗袍都有七八年了。原来是跟着一个上海的老师傅做,后来他身体不好,做不动了,我就自己出来做了。我做过的旗袍,怎么也有上千件了。

你生意这么好,活都快接不过来了,你先生怎么没来帮你一起打理这个店呢?

小陈顿了一下回答,我还没有结婚呢。我家里很穷,主要是我妈妈肾有毛病,要做透析,每年要花很多钱,我们那里的人家都盖了新房,我们家到现在连新房子还没盖上。几个上我们家来提亲介绍的,一看我们家的样子,就都不说了。我现在想的是多挣点钱,能让家里盖上间新房,给妈妈换肾凑够钱。

小陈一边给秦太太量着,一边在本上记着。一会儿,她又问秦太太,您在美国是做什么的?

秦太太回答,我在美国教书。

小陈说,我问您这个没有别的意思,我要是知道客人是做什么的,我会想办法在一些小地方,细节上下点功夫,这样更能显出客人的气质来。

秦太太好奇的问,你做旗袍,有尺寸了,照着尺寸去做不就行了吗?

小陈回答道,那是不一样的,要是都按尺寸去做,不显出人的特点和气质,那不和机器作旗袍一样了吗,还要手工做干嘛呢?比如说,您和秦大哥的妹妹身材体型,三围都差不多,都很高挑,可她在外企作事,您当老师,我就要做出点不同来,把她的做得开放活泼一些,把您的做的典雅庄重一些。我做旗袍,就是要尽量衬出人本来的美和特点来。人和人的气质是不一样的,虽然不敢说是天生的吧,但是高雅,风度,学问,在言谈举止中是能显出来的,装是装不出来的。人一说话,是什么样的人就可以觉出来了。昨天我这里来了个女的,一进门就说她是日本回来的,还问我她是穿和服好看,还是穿旗袍好看。我只好说让她自己看着决定吧。

两人说着,聊着,一会儿的功夫,尺寸就量完了,样式也定好了。回家的路上,秦太太对秦先生说,你不觉着,这个小陈很有个性,很有气质吗?

过了几天,小陈来给秦先生的妹妹小玉送旗袍。小玉正在全神贯注的看超女决赛,见小陈把旗袍送来了,高兴的不得了,忙把小陈让到沙发上说,你先坐在这里看看电视,超女决赛,我去穿上旗袍试试。

小陈从沙发上又站了起来,我不怎么看超女比赛,我还是陪你去试旗袍吧。小玉把三件旗袍一件一件的试了又试,对着镜子照了又照,每件都满意的不得了。女人的韵味,妩媚,身材的曲线,玲珑娇媚,在旗袍的装点下尽显无遗。除了领口,袖口,开气,胸襟,搭袢,都做得恰到好处之外,她觉得与众不同的是,袖口和领口上,还嵌进一条金丝线,若隐若现,很是好看。后来,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忙不迭的问大家,这三件都这么好,婚礼那天我到底穿那一件呢?

家里人一时也没了主意,觉得三件旗袍都是那么好,实在是难以取舍。小陈忽然说了一句,我看你把三件都带着,隔一会儿换一件,你看人家电视主持人不就是这样吗?

乐得小玉一下子跳了起来,连连说好,怎么别人就没想到呢。她把工钱付给了小陈,又拿出几百块钱要多付给小陈,小陈连连推卸不要,然后就要告辞。

小玉见小陈不肯收多给的钱,于是又想出另一个办法来感谢小陈。

“小陈,一会儿我要去美容,作脸,你和我一起去吧,我请你。你这么漂亮,稍微化一点点妆,就会更漂亮的,来来,我现在就先给你把眉毛画一下。”说完,从梳妆台上拿起一支眉笔,就要给小陈画眉毛。

小陈赶紧躲开,说道,谢谢您啦,您知道,我从来不化妆的。小玉大概觉得不送小陈个什么东西,实在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谢意,又紧着忙着从衣柜里拿出一块衣料,送给小陈说,小陈,你总得让我有个机会谢谢你吧? 你给别人做了那么多好看的衣服,自己连一件绸子面料的旗袍都没有,要不,这块面料你拿着,等你结婚时,给自己做件漂亮的旗袍。

秦先生马上觉得妹妹这话有些不妥,果然,小陈像是被触到了伤心处,一句话也没说,呆了一会儿,默默的放下那块面料,轻轻地说了声再见,转身走了。。。

秦先生想说妹妹几句,可一想,离她结婚的日子不远了,还是别让她不高兴了。

晚上,秦先生和秦太太躺在床上,说着白天发生的事情。秦先生忽然问太太,你说,我们这些在海外生活的人是不是和这小陈有相似之处啊。文章发表了一篇又一篇,专利申请了一个又一个,产品作了一代又一代,可到头来是不是像小陈一样?

秦太太跟着叹了口气,韬玉,没错,这就叫为他人做呀。

韬玉是秦先生的名字。秦先生翻身下床,来到书桌前,略加思索,写出一首七言诗来。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先生前前后后写了许多诗,略觉可惜的是,当那位衡塘退士编纂《唐诗三百首》时,编进了许多李先生,杜先生,王先生的诗,而秦先生的诗,却只收录了这一首。 但这也不妨碍秦先生这首诗中的点睛之句广为流传。

后来有一位曹先生在写他的巨著《红楼梦》时,引用了秦先生的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弄得这句诗不胫而走,家喻户晓。

而秦先生呢,却觉得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耿耿于怀。这不是连我的诗也成了为他人而做的“嫁衣裳”了吗?唉,有什么办法呢?认命吧。

-牧歌 发表评论于
好文章!
安静 发表评论于
真真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