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英国军事记者分析中国空军战机更新计划

英国军事记者分析中国空军战机更新计划
2008-10-17 07:43:11.0

作者:大卫-威利斯(英国资深作者)  
(本文节选自:航空世界杂志第4期《全球战斗机市场分析-亚洲篇》)


  考虑到台湾海峡的紧张形势以及日本右翼的崛起,再加上美国在周边国家军事力量的加强,中国正在有条不紊的更新其战斗机部队的战机。  

  过去一直以为解放空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虽然装备的战斗机数量庞大,但都是些过时的老旧飞机,这种传统的观点已经被颠覆。得益于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战斗机更新上投入了巨资,目前在发展的有成飞的歼10、FC-1以及西飞研制的歼轰7A以及由沈飞国产的苏-27系列战斗机。  

  成飞研制的歼10A以及双座的歼10S于2004年8月正式进入解放军空军航空兵部队服役,该机服役时装备的是由俄罗斯留里卡一土星设计局研制的AL-31 F涡扇发动机,后来根据歼10要求的尺寸,土星设计局又对该型发动机进行了修改,推出了专门适用于歼10的AL-31FN,2000年初,中国和俄罗斯签订了购买54台该型发动机的协议,2002年开始交付,至2004年已经全部交付完毕。第二批100台该型发动机的订购协议于2005年7月签署,目前正在交付中。据信而由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AVIC 1)下属有关单位研制的涡扇10A(ws一1 0A)涡扇发动机将替代进口的AL-31FN,装备新制造的歼10。对于歼10的官方报道很少,直到2006年年底中国官方媒体才公开了该型战斗机,这可能是一种可以对外出口的标志。  

  同样由成飞研制的FC-1主要面向巴基斯坦,该机在巴国内编号为JF-17,绰号“雷电”。由于该机属于轻型战斗机,所以解放军空军并没有装备该机的计划,但有报道称2008年将有8架该型飞机进入空军服役,不过这个报道尚未得到证实。  

  中国从1992年开始装备苏一27系列战斗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解放空军中装备了为数众多的苏-27系列战斗机。首批购入的苏-27型号为苏一27SK,由阿穆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KnAAPO)制造,共34架,分两批(16架和18架)交付,后来又订购了40架苏-27UBK,同样由KnAAPO制造。随后中国购买了该机的生产许可,在国内由沈飞制造该机,俄共提供了95架苏-27SKM的散件供沈飞组装,中国组装的首批两架苏一27SKM于1998年12月首飞,该机在国内编号为歼11。歼11具备初期的苏一27SK不具备的功能一后者只能使用无制导的空对地武器,而歼11则可以使用苏一30MK使用的精确制导空对地武器。考虑到该机生产持续时间比较长,所以中国对歼11进行了部分改进,据称在部分批次的歼11上已经用国产的WS-10A涡扇发动机取代了原先俄制的AL-31 F发动机,而且国产的神电(音译)-10雷达取代了原先的N-001E,而且国产的霹雳12以及其他国产武器已经开始取代俄制武器。估计该机的最终生产数量在200架左右,最终要看中国对该机的需求程度和中俄两国的最后协议。  

  由于苏一27强调对空作战,对地攻击不是该机的强项,而日益重视打击能力的解放军空军迫切希望装备一种多用途战斗机,经过综合考虑解放军空军还是选择KnAAPO生产的苏-30MKK,该机在国内的编号为歼13。1999年和2001年两次协议共订购了97架该型飞机。该机装备有N一001V型雷达,而且在航空电子设备以及搭载武器范围上都进行了优化,所以其对地打击能力要远远高于苏一27。除此之外,解放军海军航空兵也看上了该机,目前海军航空兵已经装备了24架苏一30MK2,该机采用了改进后的N-001VEP雷达,具备发射反舰导弹能力,苏霍伊方面表示对再获得中国的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的订单很有信心,数量可能是24架,型号可能是经过航空电子设备以及发动机升级的苏-30MK3。  

  最近的报道显示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对苏一33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称解放军高层正在商议是否购入50余架苏一33,显然该机是不会装备岸基部队的,其最终用户当然是解放军未来的航空母舰,解放军未来的航母一旦选择苏一33作为舰载机,其需求的数量恐怕就不会仅仅是50架了。  

  解放军海军航空兵中还装备有一定数量的歼轰7歼击轰炸机,该机由西飞生产,目前该机的改进型即歼轰7A已经面世并投入生产,从图片上分析,改进后的歼轰7A装备了比较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其精确对地打击能力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未来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对该机的需求量应该是比较大的,估计数量在100架以上。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消息认为中国正在进行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其型号尚不得而知,从一些照片上显示的模型来看,中国的下一代战斗机可能和美国F-22A非常类似,可能采用WS一10A的后续版本(可能是一种矢量发动机)。可能沈飞成为下一代战斗机研制的主要单位,不过由于中国的保密体制,目前对该机已经进入到什么阶段尚不得而知。
编辑:龙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