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2008年12月26日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启航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三亚消息】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海军舰艇编队26日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出席欢送仪式并致词。吴胜利说,这次护航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体现了解放军维护国际与地区和平安全的积极态度,充分体现了人民海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决心和能力,对于维护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和平与安宁必将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吴胜利说,海军舰艇编队执行此次护航任务,是中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中国军队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是中国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护航舰艇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参谋长杜景臣少将率队出征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海军舰艇已经完全具备了执行远洋非战争军事任务的能力,此次护航三艘军舰均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武器装备性能先进,海上整体作战能力比较强。
“我对完成好此次护航任务充满了信心”。杜景臣指出,首先是这次远洋护航三艘军舰在历次演习、远航训练等重大任务中表现十分出色,可以有效组织指挥远洋军事行动并提供不间断保障。其次是中国海军已拥有比较丰富的远航经验,中国海军足迹已遍布五大洲四大洋,为本次远洋护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事点评】今天是12月26日,既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15周年纪念日,也是他一手缔造的人民解放军在“国际社会”的热烈期盼中,首次在“太平洋外地区”部署军舰执行军事任务(非战争)的日子。
●我们之前的一个观点
在之前的点评中,针对所谓的“索马里海盗”,早在一个月之前,我们就曾经明确地给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既:今后,围绕“谁谁谁”在哪个区域进行海上护航;“谁谁谁”为“谁”护航;“谁谁谁”的军舰开出国门,自己为自己护航,或加入哪一方进行护航;特别是、“谁谁谁”的军舰会跑在一起、搞什么“区域联防”,等等,这些相关的“后续消息”,很可能为我们提供一幅“全球角力”之“全新面目”的参考图。
●再谈“全球角力”之“全新面目”
而对所谓的“全球角力”之“全新面目”,我们曾经给出这样几个要点:
第一,自美国发动“格鲁吉亚战争”、对俄罗斯针对“石油美元结算体制”展开的一系列主动进攻、展开“金融反击战”之后,所有“非美势力”的第一大要务,就是要拿掉支撑“美国综合国力(包括美国经济、技术、人才、军事等诸多优势)”的核心基础--“美元本位制”,对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在此,东方评论员再次强调:那种认为中国目前阶段应该支持美元本位制、通过打击欧元的方式来确立人民币世界地位的想法,注定是走不通的。
●全力构建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从来就是“非美势力”的“核心利益”
众所周知,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问题,从来就被东方时事评论员们视为“凝聚在伊核问题核心层面的核心问题”,而伊核问题之所以重要,又在于它的“最终解决方案”,实际上就是一份确定国际新秩序的“正式文本”。从本质上讲,一个“全新的、具革命性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新秩序,又必须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具革命性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之基础上。
第二,首席评论员就明确指出,正因为如此,全力构建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从来就是“非美势力”的“核心利益”;而全力维护“现有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从来也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可调和的。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布什单边主义下的伊拉克战争,也就没有什么“中欧俄”与美国间的伊核问题了。
●在“拿掉美元本位制”之“具体方法”与“实际速度”的问题上,“中欧俄、包括日本”肯定会有“各自想法”
在我们看来,只是在“拿掉美元本位制”之“具体方法”与“实际速度”的问题上,根据自己的切身利益,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中欧俄、包括日本”肯定会有“各自想法”,甚至产生重大矛盾,如果从国际角力的视野去看问题,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否则,也就不会有“俄欧新关系”下的“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解决方案”,也同样不会有“北约”与“上合”组织之间的阿富汗问题;更加重要的是,非常关键的巴基斯坦问题,也不会因“俄欧新关系”对上合组织的某些微妙影响,而显得更加复杂;
●再谈美国挂在欧洲人嘴边的两颗胡萝卜
不仅如此,“某些人”也不会因为一方面在伊拉克、阿富汗倍受煎熬,另一方面在伊核问题上又不能得手,不得已,为了拉拢欧盟、重整北约、以北约之力寻求破局,转身又去“翻捡”尘封了十年之久的科索沃,一手拿着科索沃独立(事关欧盟统一进程的快慢、欧元的强弱)、一手拿着中东和平进程(事关欧盟的中东话语权、及地中海计划的外部环境、石油美元的战略空间),权当两颗胡萝卜“挂在”欧盟的嘴边,作为“表面利诱、实质骗取”欧盟的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的战略工具加以使用。
而原本就在“相互利用”的“欧美”、就这样“各怀鬼胎”、且又各自“自信满满”地在“北约(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留下了个“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问题”,原本在科索沃问题上使不上劲的中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及在伊核问题上的决策权、顺势在“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问题”中、在“选择支持欧元、还是选择支持美元”的问题上,获取了战略主动权。
在这里,为了更好地讨论问题,有必要对上述文字中与科索沃问题相关的用词加以说明:
其一,所谓“相互利用”,指的是围绕伊核问题这个核心,美国想在北约框架内,拿科索沃独立、中东和平进程与欧盟的“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进行交换;
其二,所谓“各怀鬼胎”、指的是着眼于欧盟统一进程,欧盟想借美国之力、以解决“科索沃独立问题”为支点,“先”清扫俄罗斯在欧洲腹部(南欧)的势力,再借俄罗斯之力、以解决“乌克兰亲美问题”为支点、反手挤压美国在“中、东欧”的势力;
其三,所谓“自信满满”,指的是欧美都自信“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将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基于之前的大量讨论,我们知道,决定“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往哪个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既在于俄罗斯、更在于中国。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的关键性更多来源于俄罗斯对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军事影响力”、以及欧盟极其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而中国的关键性则更多来源于人民币对美元与欧元的影响力,及在初步整合了东亚经济后,中国为首的东亚经济、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欧盟经济与美国经济的“强大互补性”、还令“中国经济的倾向性”成为决定“欧美经济运行成本高低、运行能否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令人民币的倾向性成为决定欧元与美元前景的关键性因素。
●在欧美都“自信满满”的背后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中俄”不仅仅是两个“既有独特经济结构、又有强大军事实力作为安全保障”的“南方经济大国”,还与美国一样,既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同时握有两个核问题六方会谈“会员票”、是“同时经略”两个核问题的世界政治、军事大国,因此,如果从更深层次去看,决定“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往哪个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以“中俄”为首的“南方经济”的“战略倾向性”。
因此,如果仅从经济层面看问题,从国际金融体制的的层面看问题,那么,在欧美都“自信满满”的背后,是“欧美”这两个排名世界第一、第二(GDP值)、陆续进入虚拟资本主义的经济体,都自信“最终能够获得”以“中俄”为首的“南方经济”的支持,从而最终获得(对欧元而言)、或者维持(对美元而言)国际金融体制主导权。
●我们对“欧美”的所谓“争取”做了明确定性,那就是“诈取”而不是“榨取”
然而,我们一再强调,科索沃问题尽管非常重要,但它与巴以和平问题、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格鲁吉亚问题一样,性质上都是伊核问题的“外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朝核问题也可视为伊核问题的附属问题。
因此,在欧美为最终获得(对欧元而言)、或者维持(对美元而言)国际金融体制主导权的角力中,始终在以争取“中俄”为首之“南方经济”的“战略倾向性”为焦点。
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对“欧美”的所谓“争取”做了明确定性,那就是“诈取”而不是“榨取”,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中俄”为首的“南方经济”已经相对壮大,与欧美经济、或者“北方经济”形成了绝对互补,因此,“欧美”虽有“诈取”的本钱,但已失去了“榨取”的能力,原因在于两点:
一是因为“欧美经济”彼此间完全竞争、且已经陷入一场“你死我活”的金融危机,欧美经济或者“北方经济”与“南方经济”完全互补,欧美经济的正常运转已经离不开南方经济的“有机配合”;
●在综合实力的支撑下、中俄对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二是忌惮“中俄”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值得强调的是,中国经济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俄罗斯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在“中俄”综合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支撑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手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在相关问题上,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两个最新发展:
●人民币已经摆出了一副“已经跨出国门、且随时准备向外扩张”的姿态
首先:在中国经济对全球金融市场发挥影响力的层面上,北京近来的“大动作”不断:继打出“人民币大幅贬值”、及“支持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这两张重牌之后,24日,中国政府再出重手:正式宣布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
结合中俄两国已经决定全面展开贸易以本币结算、及中与韩国等8个经济体已经、或即将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事实,我们不难看出,人民币已经摆出了一副“已经跨出国门、且随时准备向外扩张”的姿态。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央行与外国同业签订的第一份货币互换协议是东亚的韩国央行,这是一个重大信号,由于中国与韩国所在的东亚,是世界外汇储备(美元与欧元)的“主要集散地”,因此,在中国与韩国签订了1800亿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的意义,表面上是联合应付金融危机、彼此进行货币支持的一个手段,但实际上,是中韩两国间开启了“彼此可以”用中国货币、或者韩国货币“结算双方进出口贸易”的先河,其标志性意义在于:“中韩”正在探索万不得已、双方就不用“国际硬通货(主要是美元与欧元)”进行贸易往来的“可能性”。这与中俄之间的相关尝试非常类似。
●在“人民币结算试点”的背后“贴”着两张图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去观察北京接连打出“人民币大幅贬值”、“支持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这两张重牌的意图,也就不难看出,随着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北京已经初步搭好了框架,随时准备向博弈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主要是三边撕裂)注入“人民币变量”了。要知道,在“人民币结算试点”的背后,不仅需要构建人民币的结算架构,还需要构建人民币的汇兑架构、甚至是投资架构,一句话,在“人民币结算试点”的背后“贴”着两张图:
其一,是显性的,是一张人民币“走出国门-走向区域化货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完整路线图;
其二,是隐性的,是一张人民币“如何”向博弈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主要是三边撕裂)注入“人民币变量”的“攻击图”;可以想像的是,随着“试点”工作的展开,再加上“人民币香港离岸结算中心”的到位,不论是在东亚经济圈内“使用最广泛”的美元、还是距离人民币最近的日元,都将成为人民币的靠前两位的攻击目标。
●人民币对欧元的挤出效应,远不如对美元、日元来得那样明显
我们认为,由于人民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区域性货币,因此,欧元因区域内使用范围远不如美元广泛、也不像日元距离人民币太近(人民币与日元同属东亚货币),人民币对欧元的挤出效应,远不如对美元、日元来得那样明显。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是中欧经过一段“不可避免的不愉快”后,将来可以“再次走近”的基础。
●在俄罗斯与欧佩克“主动接近”的背后
其次,在俄罗斯对全球能源市场影响力的层面上,俄罗斯也是大动作不断:除了“放风”声称“准备加入欧佩克石油组织”之外,俄罗斯还联合一些天然气生产国、在莫斯科开了一个“旨在筹建天然气欧佩克组织”的会议,俄罗斯总理普京更是放言“廉价天然气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值得强调的是,在俄罗斯“放风”“准备加入欧佩克石油组织”、及欧佩克石油组织也声称“不排除接纳俄罗斯”的背后,是两个重要信号:
一个信号是倍受油价暴跌打击的俄罗斯“有心”向欧佩克石油组织注入“北极熊脾气”;另一个信号、则是自感无力左右国际石油价格的欧佩克石油组织也需要向操纵石油价格的“石油美元资本”发点儿“北极熊脾气”。
●神通广大的“石油美元资本”始终都处在“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的尴尬之中
更加值得强调的是,客观上讲,掌握着国际金融话语权的“石油美元”的确神通广大,这是必须予以正视的。然而,不论是俄罗斯、还是欧佩克石油组织,都是南方经济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石油美元资本”在通过操纵石油价格打击主要南方经济体的过程中,始终都处在“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的尴尬之中:早前,油价高涨到150美元一桶时虽然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困难、却却让俄罗斯大赚了一把;现在油价暴跌至30多美元虽然沉重地打击了俄罗斯经济,却又无奈地目睹中国乘机往“石油战略储备”中猛灌低价原油;不仅如此,还客观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战略合作,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与欧佩克石油组织相互靠近也是之;至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有意启动”一系列高端军事合作,特别是双方有意在一系列尖端武器展开合作研制更是之;
●南南合作、互惠互利
然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因油价暴跌受到沉重打击的俄罗斯经济、被迫向中国转移某些之前“绝不愿意转让的”军事技术(根据美国中情局的报告,中俄准备在多达7项的关键军备上展开合作),中俄之间比以前更加强调“本币结算”,恐怕是“石油美元资本”最不愿意看到的两个结果。这当然是中俄间“南南合作”的最新成果。
有必要补充一点的是,我们注意到,除了往沿海石油战略储备库中注“低价油”外,中国已经开始向地处新疆的石油战略储备注油了。显然,在中国趁低油价赶紧往新疆战略石油库中注入哈萨克原油的过程中,不论是需要石油的中国(前期受困于高油价、如今利益于低油价)、还是生产石油的哈萨克斯坦(前期利益于高油价、如今受困于低油价),最深刻的心得体会恐怕就是8个字“南南合作、互惠互利”。而中俄间近来除了突然提升军事合作层次之外,还突然加快能源、金融合作步调(比如:中俄重新启动石油贷款协议谈判),恐怕也是基于同样的心得。
●作为前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有着惨痛的历史教训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近段在对华军事技术合作上的“积极态度”,与早年俄罗斯因“经济休克”、被迫解禁向中国出售苏-27侧卫式战机以换取“俄罗斯军工的生存”之背景颇为类似。
显然,这对本想通过操纵油价,分头打击“中俄”等南方经济、甚至欧盟、日本经济的“石油美元资本”而言、由于客观上扮演了“促进中俄之间进行包括军事层面的南南合作”之角色,这恐怕又是一大尴尬。
我们知道,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由于石油是前苏联的重要外汇来源,美国也是通过操纵石油价格、用低油价严重削弱了苏联经济,从而令背负着阿富汗战争巨大包负的前苏联经济雪上加霜,这也是前苏联最终瓦解的一大原因。
作为前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也有着“通过加强对华战略合作,最终改变自身战略环境、继而影响国际气候(令美国更加关注所谓的中国威胁、减轻自身压力)、从而受惠于一轮“针对中国与欧盟经济”的高油价、最终走出经济休克”的“历史经验”,因此,在一度蓬勃的俄罗斯经济再次被“石油美元结算体制”“暗算”之后,俄罗斯恐怕只能更加坚定要打倒“石油美元结算体制”的决心,也只能更加坚定必须加强“中俄战略合作”的决心。
●即便是仍然掌握着国际金融主导权,“欧美经济”想仅凭经济手段就想“简单重演”老剧本,已经不太可能了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想证明的其实就是一个结论,那就是:由于“中俄”不仅仅是两个“既有独特经济结构、又有强大军事实力作为安全保障”的“南方经济大国”,还与美国一样,既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同时握有两个核问题六方会谈“会员套票”、是“同时经略”两个核问题的世界政治、军事大国,且对世界经济有着诸多、甚至是关键性的影响力,再加上有“广场协议”、亚洲金融风暴、俄罗斯货币危机的前例在那儿摆着,因此,即便是掌握了国际金融主导权,“欧美经济”仅凭经济手段就想“简单重演”“广场协议”给日本一个“失去的十年”,98年亚洲金融风暴“榨取”东亚经济、包括俄罗斯巨额财富的老剧本,已经不太可能了。
●对峙中的“欧元与美元”也在探讨“共活”的可能性
然而,前面也说了,尽管失去了“榨取”的能力,但“欧美”仍有“诈取”南方经济买单的本钱。
显然,根据我们的观察,对峙中的“欧元与美元”也在探讨“共活”的可能性(简单重归布雷顿森林体系既为方案之一),但这种方案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先得让南方经济为眼下的金融危机买单,从而“暂时缓和”欧美之间因金融危机而全面激化的矛盾。
●站在欧美经济的角度看问题,如果暂时无法做到让南方经济“整体”买单,那么“部分”买单也是个选择
站在欧美的角度看问题,如果无法做到让“南方经济”整体买单,那么,想个办法,让“部分”南方经济(比如说印度、中东石油生产国)、外加部分“北方经济(比如说日本)”为这场欧美金融危机买单,从而为欧美寻找“共活生路”争取一点儿时间,也就成了一个选择。
●欧美用以“诈取”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将“一碗清水”搅混
值得强调的是,即便明知这条“共活的生路”永远也不可能找到,但只要能“诈取”到急需的时间,避免欧美经济立刻摊牌,对欧美而言,也是值得一试的。
非常清楚,欧美用以“诈取”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将“一碗清水”搅混。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所谓的“一碗清水”就是“本应大有可为”的“南南合作”。
(注:对中国强力推动“南南合作”的重要战略意义,在之前的点评中,已经给出了大量讨论纪要,在这里不再重复。在这里只重复一点,切实搞好“南南合作”,是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在内的南方经济、最终能否以最小的代价度过这场极可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最终取得平等的国际事务话语权关键所在)。
●最能说明问题的有三个点
在这个问题上,最能说明问题的有三个点:其一是南亚,其二是南美,其三就是亚丁湾;
首先,在南亚问题上,我们曾经给出这样的一组观点:
第一,袭击孟买是一个势力庞大的组织精心策划的,且有着鲜明的政治意图。其重要意图之一就是“进一步”打击印度的“经济稳定性”、意在刻意警告印度“有人可以用它想像不到的手段”让“本就不稳定的印度经济”处于“空前恐慌”、直至崩溃。
第二,袭击孟买是一起综合考虑了“国际政治、经济、军事角力、包括意识形态冲突等因素”的“大规模政治恐怖战争”、其战略意图在于引爆克什米尔战争,搞乱南亚,利用印度这个因素,彻底打乱中国的南亚、中东、中亚布局,并直接“拷问”南方经济之首--中国的战略决策、特别是经济政策,从而强烈干扰“在欧美金融危机下本可大有作为”的“南南合作”。
第三,在这场“大规模恐怖战争”的前后,印度可能面对了这样几种可能性:
其一:假如印度事先对恐怖袭击不知情,或者说在接到俄罗斯的情报之后,因“习惯思维”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或者没有能力采取到位的防范措施,最终导致悲剧发生,那么,“有人”精心策划这场恐怖战争的意图,恐怕在于借势金融危机的冲击,着眼于印度在经济结构上的缺陷、及对外资依赖,选择印度金融中心孟买这个节点,用这场恐怖战争彻底打垮印度政府的“经济自我稳定的信心”,从而一步步实现用“国际硬通货(美元或者欧元)”购买“印巴政策”、“印中政策”,并将印度从“中俄”正在尝试的“用卢布、或者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尝试中,从中国正在奋力推动的、旨在为一手“南下”、一手“北上”打下坚实基础的“南南合作”之进程中强拉“出位”、并制造印巴、或者中印南亚军事对峙,为北约(欧美)实现“迅速切入克什米尔问题、削弱中国对巴基斯坦影响力、并逐渐遮断中国对伊朗(中东)、阿富汗(中亚)的影响力”的战略设想打开想像空间。
而在“有人”想用“硬通货(美元、或者欧元)”购买的印度的“印巴政策”、“印中政策”、或者印度有关“金砖国国”的相关政策中,应该包括有诸如:印度必须制造克什米尔军事冲突;印度必须在中印边境一带军事牵制中国的战略资源;印度必须在对广大南方国家至关重要的“南南合作”中保持“非积极态度”、甚至是“破坏性政策”的“明确要求”。
其二:假如印度事先原本就对恐怖袭击“知情”,或者说在接到俄罗斯的情报之后,反而出于种种原因,“主动”或者“被迫”地去翻拍“美国借911悲情大肆渔利”老电影,那么,印度政府的动机应该有如下几种:
首先,印度政府需要大量的硬通货(欧元或者美元)应付“经济上的即时困难”;
其次,印度现政府想利用印度社会的“习惯思维(习惯归罪于巴基斯坦)”,对有“原罪”的巴基斯坦全面施加压力,借机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宗教、种族、区域矛盾;
再次,再过几个月,就是印度大选的日子,印度现政府、***也有即便为了赢得选举、也有必要对巴基斯坦进行军事威胁,为选举造势的“动机”;
●中国绝对不能充许出现的情况
最后,恐怕也是最重要的,既:有意利用印度“特殊的战略价值”,套用“美国打911悲情牌的牌理”,在后续发展中,视“欧美”对印度的支持程度、或以快速“接近”美国反恐联盟(北约)为筹码,尽可能迫使巴基斯坦及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做出让步;或者以反恐为由、一边对中国的巴基斯坦通道以不排除发动克什米尔战争来相威胁、并施加压力,一边还可以伺机选择进军阿富汗进行反恐,除了最终对伊核问题、中亚局势发挥“印度影响力”、有利于印度发挥“大国作用”的动机之外,进军阿富汗的印度,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占据了从两个方向挤压巴基斯坦、特别是巴控克什米尔的战略优势,并获取了通过操纵巴阿边境的武装组织、干扰中国至巴基斯坦交通咽喉的能力。这与印度直接军事打击巴基斯坦一样,都是中国绝对不能充许出现的情况。
●以“反恐、反毒”的名义就行、本着“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原则就行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继“在联合国框架内”决定向亚丁湾派出军舰执行护航任务之后,北京方面近来明确提及“不排除出兵阿富汗的可能性”。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与向亚丁湾派出军舰执行护航任务不同的是,在中国是否出兵阿富汗的问题上,只要战略上需要,中国不必拘泥于“联合国框架”,以“反恐、反毒”的名义就行、本着“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原则就行。
●最好以“反恐、反毒”的名义,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靠近克什米尔一线,建立一个军事遮断区
作为一个建议,一旦形势危急,印度有军事冒险的企图心,我们建议中国应该与巴基斯坦合作,或者在“上合”的框架下,最好以“反恐、反毒”的名义,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靠近克什米尔一线,建立一个军事遮断区,一方面为巴控克什米尔提供“针对阿富汗方向(北约)”的军事遮断,为巴基斯坦集中精力“打消印度军事冒险企图”提供军事支持;另一方面,在将该地区“形形色色、归属复杂”恐怖组织“赶进”阿富汗的同时、也要赶进“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赶进阿富汗的,就烦请驻在阿富汗的“某些人”自己“认领”,如果没有人“认领”、且还继续搞“恐怖活动”、就以该军事遮断区为前出基地,必要时,就坚决进入阿富汗境内进行军事打击,为阿富汗的“反恐、反毒”工作尽一份力。此外,也可以对比美军的“最新做法”,依葫芦画瓢地与阿富汗中央政府、或者掌控实权的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一些“民兵组织”,并控制一些地区,作为军事遮断区的缓冲区。
●在这种可能性下,印度在军事冒险之前,可要想清楚了!
至于有可能被“赶进”“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组织,特别是那个“认领”此次孟买恐怖袭击的那个组织,如果果真是它做的事儿,那就烦请印度自己去解决。这样一来,还少了道引渡手续。如果印度人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报不了仇,那可就是印度自己的“军事能力”问题了。坦率地讲,通过印度平息孟买恐怖袭击的整个过程,我们的感觉就是,几十年了,印度的军事能力恐怕也没什么太大的“长劲”!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种可能性下,印度在军事冒险之前,可要想清楚了!特别是那些“背景复杂”的“恐怖组织”、那可是进来容易出去难!日后在印度这块宗教、种姓、政治、经济矛盾日益激化的土地上,在欧美势力的干预下,最终会做出什么事情出来,恐怕只有天知道!
●可分步实现“上合章程”中所提及的、沿阿富汗周边建立一条“反恐、反毒封锁带”的设想
值得强调的是,一旦形势果真这样演化,在阿富汗方向的做法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反恐、反毒案例”,提供给俄罗斯、甚至与阿富汗相邻的伊朗的“参考”,从而分步实现“上合章程”中所提及的、沿阿富汗周边建立一条“反恐、反毒封锁带”的设想。至于这条“反恐、反毒封锁带”是否会“切实影响”驻阿美军、驻阿欧盟军队的行动与补给,那就不是我们所关心的了。而受到限制的驻阿北约军队,在关键时刻,是否有能力为印度的军事冒险提供军事行动上的支持,那是印度人应该想清楚的事情。
在这种可能性下,印度在决定军事冒险之前,也要想清楚了!
●一旦......围绕阿富汗的这个“反恐、反毒封锁带”就势必成型
而一旦在阿富汗的军事局面扭转,本就只愿意向美国提供有限军事配合的欧盟,在“形势比人强”的现实下,其心思恐怕更加活络。如果能用保持“相对中立”、甚至以合作“反恐”、“反毒”来换取或路经巴基斯坦、或路经俄罗斯、甚至路经中国的后勤补给,那么,围绕阿富汗的这个“反恐、反毒封锁带”就势必成型,中俄、上合也就可以将其作为全面运作、或者试验“上合”各项功能的战略平台,一方面,可以为将来吸收巴基斯坦、伊朗、甚至印度加入上合制造条件;另一方面,也为“有心人”进一步瓦解美国赖以支撑其全球安全框架、支撑其美元的北约组织创造了条件。
●即便再增加在6万,驻阿美军也没有超过前苏联在阿富汗投入的十万规模
显然,在驻阿多国部队仅有美军“愿意打仗”的情况下,不论是已有的3万,还是再增加3万,即便再增加在3 万,也没有超过前苏联在阿富汗投入的十万规模,在阿富汗这块“飞地”,在“中俄”的作梗下,在欧盟的“不作为”(即便想作为也一样)下,唯一愿意打仗、却又没有后勤保障的美军、其在阿富汗的前途比“十几年前在家门口打仗的”前苏联军队“只会差不会好”!
●想进一步削弱、甚至瓦解北约的“有心人”中,“未必没有”欧盟!
值得强调的是,想进一步削弱、甚至瓦解美国赖以支撑其全球安全框架、支撑其美元之北约组织的“有心人”中,当然有“中俄”、但也“未必没有”欲打倒美元本位制而后快的欧盟!最后,一旦清除了阿富汗这块围绕伊核问题的“最大战略不确定”,不论是欧亚大陆桥,还是新版丝绸之路,更或者是欧亚经济整合,由于“中、欧、俄、印、巴、伊”等国家,欧盟、上合,阿盟等组织,都能从合作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也就到了“谈欧亚合作”的地步了。
●在这个可能性下,一心想拉欧盟在克什米尔搞事的美国人,也要想清楚后果
因此,在这个可能性下,一心想拉欧盟在克什米尔搞事的美国人,也要想清楚后果。要想清楚欧盟的“核心利益”是什么?特别要想清楚欧盟为了其核心利益、在伊核问题上也好,在阿富汗问题、巴基斯坦问题上也罢,有“可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项有哪些?
我们认为,在“欧美经济”一道算计印度、算计中俄的同时,“欧元”又何尝不在算计“美元”。
●虽然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有可能,南亚局势短期内不可能破局
由于在南亚、中亚一线,北约、或者美国相对上合、或者中国的军事能力并不占优,且方方面面的核心利益、势力影响都是盘根错节,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谁也不愿意先动手,先动手者并将处于被动,而局势一被动,自己的利益就很可能被一方、甚至几方所出卖。
因此,在这个方向,方方面面都在“勾心斗角”之中“小心翼翼”地行事,虽然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有可能,但南亚局势短期内不可能破局。
然而,值得重视的,一旦“欧美”等北方国家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下、需要不顾一切地干扰“南南合作”,这时候,作为金砖四国中的一员,南方经济中的大国,印度的“特殊战略价值”就凸现出来了:
对欧美而言,由于印度在经济上过于依赖外资、在内政上又极不稳定,因此,为了“高效地”干扰“南南合作”,尽一切努力拉拢“有着两大致命伤”的印度,就成了它们的第一选择。
而对于“中俄”而言,为了有效地推进南南合作,尽一切努力稳住印度也是非常关键的。这样一来,印度的特殊价值就为印度“最终挤进伊核决策圈的大国梦想”、在“北约”与“上合”两大组织间、在“南方”与“北方”之间,在“中欧俄美”四方之间“游刃有余”的“大国外交构想”打开了想像空间。
●值得中国高度警惕的一个局面
为了促使印度尽快下定军事冒险的决心,帮助北约在“维持阿富汗(也是中亚)现状(对欧盟而言,这对稳住俄欧新关系至关重要)的基础上、向中国方向的克什米尔地区伸出北约的南亚触点,再在印度的配合下,以“有争议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为基地,将中国境内外的疆独、藏独势力连成一片,稍加运营,也就可以将中国对南亚、中亚、中东的影响力彻底封堵在中国境内了。
在这个可能性中,手中有“俄欧新关系框架”的俄罗斯,也是有所获取的。因为一旦如此,起码在能源问题、及战略空间问题上,失去了南亚的中国、就更得依赖俄罗斯。这是值得中国高度警惕的一个局面。
●中国可用来“刺破”这一可能性的有利因素
但中国可以利用来“刺破”这一可能性的有利因素,是北约很难让印度相信那个“有争议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将来一定不会用来对付宗教矛盾激烈的印度;而在俄欧新关系框架彻底成型、并在欧洲方向、特别是地中海方向全面取代北约、俄罗斯实际承担起欧洲安全的保护工作之前,欧盟也很难让俄罗斯相信,一旦俄罗斯默认北约在南亚将中国成功地封堵在中国境内,对俄罗斯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阿富汗现状(也就是中亚现状)又能维持多久?特别是,作为必然的反击,中国一定会将美军拖入一场“苏式阿富汗战争”,因此,在一场更大规模的阿富汗战争之前,美国也很难让欧盟、特别是印度、包括俄罗斯相信,它有十足的决心实现既定目标。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正是因为大国、特别是核大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一线的核心利益“扎堆”,盘根错节,而这一线又靠近伊朗这个核心节点、且在中俄这两大军事强国的脚下,再加北约组织内部根本就不团结(不然,欧盟也不会“公开讨论”将俄欧新关系框架与北约、欧盟并作三大支柱的可能性),因此,指望借欧盟之力、以北约做平台,利诱印度、在克什米尔进行军事破局的华盛顿,从布托之死到今天为止,整整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却仍然没有得手。
●中国决策层有必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基于上面的讨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重复我们之前的那个观点,在不排除“小冲突”的前提下,印度进行大规模军事冒险的可能性并不大,也就是说,本来在金融危机中处于对峙状态的“欧美经济”,想在南亚寻找破局,以印度为突破口,让“部分南方经济”为其部分买单、从而暂时缓解欧美间的金融压力的计划、在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在内的方方面面都在“小心翼翼、一步一回首”的情况下,实现的可能性仍然不高,但值得高度警惕。
在这里,中国决策层有必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不过,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谓“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并非指只能局限于南亚被动防守、更非只能被动地“见招拆招”,由于北约(欧美)在南亚玩的这一出与“金融危机的后续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北京启动“人民币结算试点”进程、摆开向国际金融市场注入“金融变量”的一着,就是瞄准北约软肋、欧美战略矛盾焦点而展开的“主动出击”。
●用人民币将“欧美关系”死死地“顶”在科索沃问题上,并戳穿美国的谎言
我们认为,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印度在诸多战略顾虑中不敢进行大规模军事冒险,那么,在人民币开始“主动出击”、开始着手挤压美元在东亚的货币市场之后,本有心在南亚针对中国、一道玩一局的欧美,恐怕又得回头去关心事关欧盟稳定与否的科索沃问题,以及事关地中海计划能否展开的中东和平问题了。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只要印度不敢进行大规模军事冒险,中国就能用人民币将“欧美关系”死死地“顶”在科索沃问题上,并戳穿美国“大中东计划可以为地中海计划让出空间”的谎言。
值得强调的是,直到今天为止,美国挂在欧盟嘴边的那两颗胡萝卜、欧盟都没有吃到肚子里去:在北约的框架下、对欧盟稳定、统一至关重要的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只不过是个“半成品”;在中东四方框架内,对地中海计划不可或缺的中东和平进程更是无从兑现,随着12月19日巴以停火协议的到期,加沙地带的枪炮声已经宣告欧盟又被“盟友”忽悠了一回!
●为了寻求破局、一度勇于制定政策的华盛顿,真到了关键时刻,仍然在想办法回避“落实政策”。
显然,尽管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一直在信誓旦旦地强调“将从伊拉克撤军、将向阿富汗增兵”、摆出一副“决心用大中东计划与欧盟交换其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的样子,但由于大中东计划与地中海计划的对决,本质上决定了“石油美元”与“石油欧元”的前途,因此,为了寻求破局、一度勇于制定政策的华盛顿,真到了关键时刻,仍然在想办法回避“落实政策”。
根据我们的观察,仅就中东和平进程而言,华盛顿回避“落实”的借口非常“合理”:因为布什还没有下台,奥巴马还没有上台,所以欧盟还得耐心一点儿,再等一段时间。
非常清楚,如果“这段时间”南亚仍然没有变化,恐怕上了台的奥巴马、第一个反悔的就是“用大中东计划与欧盟交换其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
●下一步,恐怕就是“放风”“考虑调整、甚至择机公布人民币汇率权重”的消息了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随着北京启动“人民币结算试点”进程、并摆开了向国际金融市场注入“金融变量”的姿态,下一步,恐怕就是“放风”“考虑调整、甚至择机公布人民币汇率权重”的消息了。
显然,一旦人民币“汇率权重”比目前的“透明一点儿”,“那只蓝子”里的东西是什么,比例如何,调整的规律是什么,等等,这些东西就会对国际金融市场形成巨大的“市场预期”,从而向欧美仍然对峙着的金融危机注入巨大的“市场变量”,也就是说,在欧美有心在南亚寻求破局、让南方经济为自己买单的同时,也得仔细着欧美间的这场仍然对峙着的金融危机,在关键时刻,既有可能被“坚挺”的人民币“刺破”僵局、也有可能被“疲软”的人民币“泡软”支撑、而失去平衡。
●只要美国一天不放弃独霸世界的既定战略,那么,打倒美元本位制就是人民币的既定目标
我们再次强调,只要美国一天不放弃独霸世界的既定战略,那么,打倒美元本位制就是人民币的既定目标,这对北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势力”至关重要、包括欧盟、印度与日本。
但在支持欧元或者美元的现实选择中,原则是“尽力维持欧元与美元争霸的雄心”。但在具体做法上,要讲究策略性,要做到“即便一时支持美元,也是为了促进欧元、日元更好地打跨美元”。
显然,要做好这一点,我们相信,在日后的金融斗争中,当我们有一天看到人民币大幅贬值时,我们不应该惊奇;当有一天看到人民币大幅贬值,我们更不应该惊奇!同样,当我们有一天看到中国政府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时,我们不应该惊奇,当有一天中国政府声称将抛售美国国债时,我们更不应该惊奇。
●海盗出没的亚丁湾,实际上已经成为探测南亚局势、特别是“中欧俄美”大国角力“风向”的风向标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去观察亚丁湾,也就不难明白,海盗出没、各国军舰云集的亚丁湾,实际上已经成为探测南亚局势、特别是“中欧俄美”大国角力“风向”的风向标
我们知道,亚丁湾既是一条繁忙的油路,更是一条繁忙的商路,事关欧盟、及许多南方经济体(包括中东产油国、伊斯兰国家)的经济利益,东亚国家近60%输往欧盟的货物都自亚丁湾、进苏伊士运河,经地中海,因此,在金融危机激化、欧美经济都在争夺南方经济、特别是“东亚实物产品”的背景下,索马里原政府被美国支持的武装力量所推翻在“先”、靠近美国第五舰队的亚丁湾海盗突然猖獗在“后”,这绝不是什么偶然。
●随着中国战舰今天的正式启航,已经初步解答了“谁谁谁的军舰开出国门,自己为自己护航”的问题
前面说了,今后,围绕“谁谁谁”在哪个区域进行海上护航;“谁谁谁”为“谁”护航;“谁谁谁”的军舰开出国门,自己为自己护航,或加入哪一方进行护航;特别是、“谁谁谁”的军舰会跑在一起、搞什么“区域联防”,等等,这些相关的“后续消息”,很可能为我们提供一幅“全球角力”之“全新面目”的参考图。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随着中国战舰今天的正式启航,已经初步解答了“谁谁谁的军舰开出国门,自己为自己护航”的问题,至于中国军舰日后又“将加入哪一方进行护航”,特别是中国军舰将来是与俄罗斯、甚至印度、或者欧盟、日本、以及中东、海湾国家的军舰跑在一起、搞什么“区域联防”,在打倒美元本位制的旗帜下,求同存异,共同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共同弥补“非美势力”的海上不足,也不是不可能的。
值得强调的是,只是到了那一天,我们相信,不愿意让自己近在咫尺的第五舰队打击亚丁湾海盗、意在向南方经济、甚至部分“北方国家”强调自己海上军事优势、在维护海上商路安全问题上“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美国决策者,其在南亚精心布下的这道“旨在破局、但充满了赌性”的“赌局”,已经在亚丁湾被彻底破局了。
另外,美国利用海盗在亚丁湾炫耀海上军事优势、对某些南方经济、甚至北方国家施加压力的做法、一旦南亚最终无法形成破局,反而会落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结果,不难想像,经此一役,不论是南亚的印度、还是依靠海上运输的欧盟、更或者是有意充当欧亚交通要道的俄罗斯,甚至孤悬在欧亚大陆之外的日本、以及中东产油国,恐怕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共鸣,那就是:共同建设一条横惯欧亚、甚至欧亚非的“铁路交通网”已经刻不容缓了。 不仅如此,中国决定建造航空母舰,也必将被大多数国家视作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