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笔撰文效古意,好似沐猴擎大旗。
装神弄鬼如博士,无德无才兀自吟。
洋洋洒洒千余字,恍恍惚惚无哲理。
聒噪尚且不知止,又扰足下修清静。
世有哲学,其不能济贫以财,济贱以荣,济无能以功;学者之务,乃济世人以道德也。然则,何以知“道”?以何明“德”?曰:“心以知道,行以明德。”或曰:“心者,理也;行者,实也。理、实相形,然后道成德修。”吾曰:“不尽然也。”心虽有理,而道何道成之?行虽有实,法何法修之?此道法,乃哲学之慧,亦天人之系也。善观乎物者不可不慎察之!小生虽甚不才,然心向往之,愿抛砖引玉,故在此贻笑于方家。
西之学,有名而无实矣,何谓也?形而上者究形而上上之学,形而下者观形而下下之理,殊不知过犹不及,盖如是,其多分枝,而真哲学早已渺渺不为人知。呜呼,真憾事矣!东方实亦无哲学,然古往今来,人人皆学经典,其中所云之物,西人谓之真理,而吾等谓之道德。
世人皆好识斯道,而多不愿慎究之,盖以为此天人大道必茫茫而不可寻,恍恍而不可得。其实则不然,一字可析耳,曰“无”也。请略陈固陋,黄口小儿之论,止笑言耳。
无欲之德:
儒者,重义轻利,好节礼乐者也。名利也者,实也、器也、形而下下者也,而世俗以为宝,书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先儒感此,便欲绝之。故有曰“存天理,灭人欲”,或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生有千欲,人皆有之。 物、色、名、权者,谓之“下下欲”,非明君子不能抑之;圣贤感此,制礼、乐以和之。盖如《礼》云“丧葬”:“节哀以顺便。”何谓也?亲死必哀感恸绝,而人死不可复生,久哀必得重疾,是故以丧礼节哀,然后顺生人之便,以化鬰情;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发亦能生疾。是故圣人效山川鸟兽之声作乐,以化人欲。是故礼乐者,旨在化情欲以和,亦消欲之道也。
圣贤君子亦有欲。君子之欲乃智欲也,如孔子“学无厌”云云,皆此欲也。圣贤之欲其大矣,可覆天下之欲!何者?俗欲己善,独一人耳;圣欲人善,广至天下,其不大乎?如是谓之上上欲,非无下下欲之贤人不可,故其名曰:“无欲之欲。”
无欲之欲者,非求名利也,而独求中心清净。其行无杂欲,然后能清;其心无尘虑,然后能净。贤君子明此,故“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无欲于财故不费,无欲于成故不怨,无欲于多故不贪,无欲于名故不骄,无欲于胜故不猛,夫是谓之五美,儒生之所修,百世以为楷者也。此五者,不过不省谓之礼,达欲合情谓之乐。仁者乐其理,不仁者苦其繁。乐者法之从心而出,苦者从之以法而行。故孔子云:“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有无欲之欲,然后生无欲之为。无欲而为之,是德之高尚者也。
无为之德:
道者,知要而执本,虚以自守,卑以自持者也。世多谓之隐,其多遁于山林,与鱼鸟为友,视天地一体,放荡形骸,神游四海,以寻其乐。子曰:“知者乐,仁者寿”,故道多智者。其或贵己、或放荡、或风流、或浪漫、或不羁礼法。盖如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抑或刘伶裸身于家中,再如太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此人皆倜傥非常之人,其乐其就,养其神,世谓之高。然其所乐者,不过常乐耳。虽乐,然有限也。
限之者,生老病死也,人生之所不免也。是故常乐也者,苦中作乐耳,为至者所不取。
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乐者不必知道,而至乐者则必知道,道者何也?无也。有我之时,我非天,天非我,我不能成天,天不能成我,天我分明,焉能一体?无我之时,天我俱无,则我即是天,天即是我,天人一体,然后合参。或曰:“何以成无?”忘也。忘人忘己,忘物忘情,然后可齐万物,一生死。
世曰:“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何谓也?道者忘人忘己,人我无别,而后天人无别,此已入超超妙境矣,何必徒劳而“隐于野”乎?市中亦可合参于天地。此乃以形而上之法避形而下之世,以无我之心化有我之苦者也。是故道者之于行事,不刻意、不强求、不求全、不过则,法天地之心、顺无我之理,故能无为于己,夫是谓之“无为之为”。无为而为之,是德之自然者也。
无执之德:
佛者,清静以自修,慈悲以度人者也。世尊云:“众生皆苦”,乃因众无明者苦执于名利,然后无所不用其极而图之,以是造业。所谓业者,有情物之思语行,亦苦之因也。有因必有果,故无明者陷于轮回之中而永不得脱。然则僧人修行以求道,参心以求涅磐,以为超脱轮回,避入超超妙境。故僧者修禅以备心,备心以待顿悟也。
修禅有五,迷、学、悟、忘、定。不知何为道,而苦恋尘世者谓之无明,无明者,迷也。有上进者,以学道修道解之。道者,无也;所执所恋者,有也。学无以去有也,夫是谓之学。待其时至,道明而心清,理顺而情适,然后得真道义,守之以心,此谓之悟。大彻大悟后,心再无所系恋,是以忘欲忘清,与道合一,此谓之忘。忘然后能生定,定也者,心之定也,再无物累、无人非、无尘虑、无所系恋。其目空一切,而心空一切,其如六祖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世上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圣俱忘万物,与无一体,然后与道无异,此谓之入超超妙境、涅磐而成佛。
学者顿悟之后,山仍是那山,水仍是那水,行事仍是行事,而其异乎无明者,乃其心定然,无欲无执,唯图成事之乐,而不求成事之利。此谓无执之为,是德之觉悟者也。
圣人识无之理,行无之事,其处世如常,而常人无明而为,圣人大悟而为,此境界之异也。善图眼前之事,无欲于始,无为于中,无执于成,则得儒之高尚、道之自然,兼以佛之觉悟,夫是谓之得道,得道然后德成。果能成此,其事不为自成,其功不欲自至,其福不祈自来矣。是故《中庸》有言曰:“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