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火炕--江上垂柳

早上上班的时候,走在路上,感觉冷冷的,全身都快冻透了,突然很想念婆婆家的火炕。每年回去过年的时候,婆婆都把炕烧得滚烫滚烫的,我钻到炕被底下,借口烙着腰,偷会懒。
       说实话,北方人,谁没睡过暖乎乎的火炕?
       在我们北方,无论城里还是乡下,居家过日子,家里缺东少西,缺锅少盆,那都算不了什么。但,如果没有一铺烧火就热的大火炕,那他家的日子才叫苦。一个人在外面无论遭遇多么心灰意冷的事情,回到家里,一摸炕还是热的,心里就会生出一股热乎气儿,萌出一丝暖意和一点希望。如果一摸炕也冰凉,那真是一种彻骨之寒,人心就凉透了。炕,是北方人温暖的窝。
      炕是谁发明的,源于哪朝哪代,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它起源于北方,是咱中国的土特产。因为我知道外国没有炕,即使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冬季也只会生火炉,向火取暖。西欧和北美人聪明一些,他们会造壁炉。将一面山墙凿空,凹成洞状,在里面烧劈材或炭火,绅士和淑女们围着壁炉喝咖啡,看上去很雅致,很洋气,但它的“科技含量”甚至不如东北的土炕。
      据说 火炕有很多种,我不懂也不明白,只知道有的好烧,有的不好烧。住平房的时候。每到上秋的时候,家里都要请来瓦匠,淘炕洞子。瓦匠将炕头或烟筒根刨开,清理出炕洞子里面的黑灰,再点着一张纸,试一试抽力和风向,然后在炕洞里面调弄几块砖,或者在里面设置一个“狗洞”,用泥抹严实了。然后我家大人就去点火生炉炕,炉膛内的火苗呜呜地吼,烧了一会儿,再去摸那炕,满炕都嗷嗷热!这一冬全家就不会挨冻了,有热炕头睡了。
      炕,在过去是不显山露水的,安安稳稳地静安在室内向阳的一侧,无声地散发着暖意,像一个热情洋溢却又沉默寡言的仆人。那是通常家里来了亲戚朋友,主人都会招呼客人:“上炕,上炕!”请要好的亲朋到炕上座,这是咱北方人表示亲情和友谊的风俗。现在则不同了,你不能让客人:“上床,上床!”那不成体统。
      86年我们家搬上了楼,就告别了火炕,睡上了钢丝床、席梦思,尽管床比火炕柔软,有弹性,躺在上面也挺舒服,但就是不如睡在炕上暖和,虽然身底下的电褥子也能取暖发热,但那热显得很干燥,像给人身上通了电流,远不如火炕来得自然温馨。火炕的暖,是从心里往外的暖和;电褥子的热,是从外向里的烤灼,二者的感觉截然不同。
      写道这,更想立刻睡一把火炕了,等不到过年的时候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