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三十一集)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三十一集)

2008-7-24

【字体: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請看第五段「入五止」。賢首大師為我們介紹止是什麼意思,入是什麼意思,昨天我們學過了。這段文末後賢首大師引用《起信論》裡面一句話做為總結,我們把這句話念一念:

  信論云。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是名入真如門也。】

  這句話文字不深,我相信每個人都能認識,也都能略略的懂得這個意思,可是實際上它太深了。『觀無念』,怎樣觀?什麼叫無念?『入真如門』就是入不二法門,也就是你成佛了,入真如門就是成佛了。可見得這個話裡面的含義深廣無盡。自古以來一直到今天,在這個世間多少聰明智慧的人一直都在探索,到現在還繼續在幹,累積古今中外所有哲人的經驗,都沒有能夠把宇宙講清楚。這個宇宙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世間人探索的生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動物,佛家講有情眾生,人是屬於動物裡面的一類。可是佛法裡面探索的,它不是這麼個方向,佛法裡面講依報、正報。依報裡面就是現在古今中外這些學者們所探討的,動物從哪裡來的?植物從哪裡來的?星球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情?太空當中這麼多的星系在那裡運行都很有秩序,它不會發生碰撞,碰撞的事情偶然會發生,畢竟是很少數,幾乎大多數都是很正常依照它的軌道來運作。這些星球上有許多的眾生,我們相信,有理由相信,太空當中這麼多的星球,不可能只有地球上有人。在近代許多的報導,像飛碟、外太空人來訪問地球,我們常常看到這個訊息,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今天科技也在發展,也想到太空探險,到別的星球上去看看。別的星球如果他們的科技超過我們,比我們還殊勝,到我們這裡來探訪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是許多的說法都沒有辦法講得圓融。

  現在許多科學家相信這個宇宙的形成是大爆炸,所以現在大爆炸的這種說法,大家很多人都能接受。這是在天文望遠鏡裡面看到的一個現象,就是所有的星球星系都是跟我們向反方向飛行,而且速度很快,愈遠速度愈快,這就是一種爆炸的現象,從一個原點爆炸了。這個爆炸的點是什麼?科學家也很聰明,想出一個原點,爆炸一定有個點,而這個點很小,我們肉眼都看不到,就從這麼個小點爆發出這麼大的宇宙。這跟大乘法裡面講法很相似、很接近。原點究竟有多大?科學家有個計算,這個計算我記不清楚,他有個比喻,這個比喻我記得,比喻像我們一根頭髮,頭髮很細,像這根頭髮,把頭髮切斷,切斷的頭髮是個平面,頭髮是圓的,這個平面,這個平面的直徑上可以排列一百萬(後面是三個億)億億億個原點。這個原點爆發出來就是宇宙,它爆發的力量很大,一直到現在宇宙還不斷往外擴張。這是從觀察到星球向外太空的移動,大速度的移動,想出這麼個道理。

  這個道理在佛法裡怎麼講法?佛告訴我們,這還是眾生的錯覺。佛所說的,現代這些科學家能不能接受?不容易。到底哪個是真相、哪個是妄想?我們要很冷靜的去觀察。在佛經上講的宇宙的本體,哲學的名詞是本體,是真如、是自性、是本性,或者叫法性,佛用的名詞用了幾十個,都是說一樁事情。一樁事情為什麼說那麼多的名詞?這是佛說法教學的智慧、藝術。說一種怕你執著,說很多種就是告訴你,名詞術語是假的,只不過是引導你,真相不在名詞術語裡頭。所以你用什麼名詞術語都可以,只要說的是一樣的東西,不要執著名相。咱們中國老子《道德經》,道經,一開端就說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意思就是說不能執著言說,第二句話就是不要執著名詞術語。跟《大乘起信論》講的一個道理。《大乘起信論》教我們,接受佛陀教誨一定要記住,「不著言說相、不著名字相」,著就是分別執著,「不著心緣相」,心緣相是我聽了之後我想,想是什麼意思,想是什麼一樁事情。不能想,一想就錯了,為什麼?你起心動念這是意識,落到意識裡去了。相宗裡面講心意識,阿賴耶、末那、意識,這三個都可以說心,叫三心二意,這是妄心。三心是什麼?阿賴耶、末那、意識,叫三心;二意是什麼?二意就是末那跟意識,末那是意根,起作用是意識,叫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十法界裡頭有,只要有三心二意,一真法界就沒有了,不見了,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十法界裡面有染有淨,清淨的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佛、菩薩,這四淨法界,六道是染污,有染有淨。沒有善惡,他雖然沒有真正入不二法門,也靠近了,距離不二法門很近。六道裡面就嚴重染污,染污裡面就有善惡,善現三善道,惡就變成三惡道。這個要搞清楚、搞明白,這是事實真相,從哪裡來的?都是自性變現的。

  所以大乘教裡面佛常講,宇宙、生命,這個生命是講自己,我從哪裡來的,不談別人的生命,談我,我清楚了別人也清楚了,就明瞭了,我從哪裡來。我是正報,其他的都是我的依報,依報就是我的生活環境。我生活環境裡面有人事環境,我們在人道,同樣看到許許多多的人,我之外所有一切人是我的人事環境。所有一切,還有萬物,你看許多動物,甚至於講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那是我依報裡面的有情眾生,我們講萬物,物,那是屬於物。物裡頭有動物、有植物、有礦物,包括範圍太大了,包括樹木花草、山河大地、自然現象,這都是物。總的來說,佛用一個代名詞,叫法。能生萬法,萬法是心現的、識變的。

  所以,佛教九法界眾生,甚至我們也可以把佛法界包括進去,十法界眾生,教學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就是這篇文章題目上所說的「妄盡還源」。妄是什麼?無量無邊,佛把它分為三大類,這三大類就變成無量無邊的妄想。好像我們現在談顏色,顏色太多了,歸納起來不外乎三原色,三個色彩的原點,紅色、黃色、藍色,三原色。佛給我們講,虛妄也是三個,根本的,妄想、分別、執著,由妄想分別執著就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很複雜,為什麼?十法界裡面,每一界裡頭又有十法界,一百法界;一百法界每一界裡頭又有十法界,就變成一千法界,重重無盡。但是要曉得就是三個,妄想分別執著演變出來的。這個現象我們用萬花筒,這個小朋友玩的玩具,就能夠把這個原理顯示出來。萬花筒裡面幾個碎片,譬如三個碎片,三種顏色的碎片,紅色、黃色、藍色的,這個萬花筒轉動,裡面千變萬化,千變萬化沒有兩個相同的,不可能有兩個相同的。宇宙是這麼一回事情。怎麼來的?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像萬花筒裡面本來就有那幾片,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你轉動它變現出來的。所以佛告訴我們,宇宙從哪裡來?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妄想、是無明。起心,宇宙出現了,不是爆炸;不起心,宇宙沒有,沒有宇宙。沒有宇宙,還源那個原點是什麼樣子?我們淨土宗裡面講常寂光淨土,就是那個樣子,大乘經教裡面世尊常講的大光明藏;大光明藏就是常寂光淨土,這是一片光明,不生不滅,這裡面沒有對立、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

  所以杜順和尚在此地拈的六個綱領,第一個講「自性清淨圓明體」,這是本體。還源還到哪裡?就還源到自性清淨圓明體。你真的還源到這個地方,在佛學裡有個名詞,你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無上正等正覺,你就證得。這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這一部《華嚴經》就是說它的樣子,說它的現象,本體、現相、作用,《華嚴經》就說這個事情。你要是真正體會到,原來《華嚴經》所講的就是我自己的本體、我自己的現相、自己的作用,講自己,沒有講別人。然後你才曉得《華嚴經》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一個詳細說明書,你才真正認識自己。認識自己重要,禪宗裡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我們認識自己本來面目。自己本來是什麼?是自性清淨圓明體,它起作用的時候它就起兩種作用,兩種作用怎麼起來的?就是起心動念。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起心動念。什麼理由起心動念?沒有理由。有理由不就是真的了嗎?沒有理由是假的,假的不能說沒有,你也不能說真有,所以事實真相是非有非無。不但十法界非有非無,你要曉得,一真法界還是非有非無。只有常寂光是真的,非有非無在常寂光上沒有這個現象,那才是真正的。

  所以,實報莊嚴土就可以稱之為一真法界,有相的一真法界,常寂光淨土是無相的一真法界,有無不二,相即非相,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能觀無念」,可見得這不是容易事情。能觀無念就是在相上見到性,在有法裡面你見到空,《心經》上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不是你聽說的,你真的見到了,這個高明。怎麼樣見到?你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見到了,那時候叫觀。無念是什麼?無念就是常寂光淨土,原來實報土、方便土、凡聖同居土全是常寂光淨土。不好懂,我們現在電視是很平常的,幾乎家家都有,我們用電視來做比喻,你們都看電視。會看電視的人開悟了,會看電視的人他在修大乘,在修行,不會看的人很糟糕,你迷在裡頭去了。會看的,你看電視機的屏幕,屏幕不動,屏幕裡面的現相它在那裡移動。屏幕是什麼?法性,裡面的形相是法相,法相動,法性不動。你在屏幕上能夠看到法性本來不動的面目,你就是佛了,你看到裡面的現相在動,你把屏幕忘掉,那你就迷了。離開屏幕,哪來的相?相一定要從屏幕現出來。所以屏幕就是真心,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它不染污。不但相滅的時候它不染污,裡面沒有,正在顯示的時候它還是沒有,所以它永遠是清淨圓明體。我們記住四個字,中國人喜歡簡單,「清淨圓明」,圓是圓滿,明是明瞭,明瞭是智慧。圓裡面就包含佛在《華嚴》講的德與能,德能就是相好,都在圓這個字裡頭包含著。千變萬化,這個變化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都不離清淨圓明。所以,清淨圓明是本性、是真性、真心、真如,佛學用了好多名詞,第一義諦、常寂光土,好多名稱都是講這樁事情。

  你要曉得,你才真正把一切法的真相看清楚、看明白,叫看破,徹底看破,究竟看破,圓滿看破。然後曉得,相怎麼生的?我們用電視做比喻,相是什麼?我們按頻道,我們按第一台的頻道,第一台的音聲、色相出現了,我們按第二個頻道,第一個頻道沒有了,第二個頻道它出現。按頻道是什麼?按頻道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你只要有妄想,記住,妄想就是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無量無邊的法界,就構成無量無邊的頻道。十法界是總說,每個法界裡都有十法界,就有一百界,一百界裡,每一界裡又有十法界,就有一千界,重重無盡,這是佛法裡講的宇宙觀。人生觀,自己從哪裡來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從哪裡來的?動念來的。起心,依報環境有了,宇宙有了;動念,自己有了。你要是沒有念頭,自己就沒有了,冤親債主找你來報復找不到,你沒有了,你有念就有,他就有辦法把你找到,他要來報復你。你不動念的時候沒有,不動念,你跟整個宇宙合而為一,跟他也合而為一,他到哪裡去找你?這才叫無量劫來業障一筆勾消,什麼冤親一筆勾消,徹底覺悟了。

  所以在「還源觀」裡面講的,第一個是清淨圓明體,如果我們把《六祖壇經》六祖惠能大師他開悟的時候,把他悟到的境界跟杜順和尚,杜順和尚比他早,隋朝時候的,六祖生在唐朝時候,大概相差有一百多年,杜順和尚早,你合起來看就更清楚、更明白。六祖悟入說他的境界,他說了二十個字,可以說這二十個字把自性清淨圓明體描繪得淋漓盡致,真難得。他第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沒有想到自性,「本自清淨」,第二句話說「本不生滅」,第四句說「本無動搖」,這都包括在杜順和尚的「清淨」,清淨包含這三句。「圓明」,圓,六祖講的第三句「本自具足」,一點欠缺都沒有,智慧圓滿、德行圓滿、德能圓滿,能是我們今天講的技術、能力,「能生萬法」,這都圓滿,都在圓字裡面。明是圓字裡面的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世尊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說得更簡單,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二十個字講清楚了。這是自己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行、德能、相好,沒有一樣不具足。能生萬法就是能現依正,正是自己,依是宇宙、是環境,能生萬法。宇宙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這搞清楚、搞明白了,是從自性圓明體裡面變現出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體沒有邊際,無法想像,是不可思議;相,相也如是,用也如是,這要知道。所以杜順和尚第二條說出起用,起二用,二用就是依報跟正報,就是宇宙跟生命的起源,講清楚了。第三個,這是講現象,宇宙、依正的現象,依正現象無不是周遍法界的。現象裡有三樁事情,第一個就是「普周法界」。依正,他舉個例子,依報舉微塵,現在科學裡面講基本粒子,正報取毛端,我們的汗毛,汗毛的尖端;汗毛尖端是正報裡最小的,微塵是依報裡面,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依報裡最小的。舉這個例子,就是最小的、肉眼看不見的一微塵,「出生無盡」,它能變現無量無邊的依正莊嚴,變成什麼?十法界裡面的依正莊嚴,唯識所變。唯心所現的,它有普周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唯識所變的亦復如是,也是這樣的。所以這是《華嚴》奧旨,《華嚴》講的奧祕,宇宙人生的奧祕,這是真相。第三個現象就是「含容空有」,含是包含,容是包容,空有,空就是自性,有就是能生萬法。說明什麼?說明我們今天講的心量,你的心量本來就是這樣的,這是你自己原來的心量。我們佛門常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看,心包太虛是包空,量周沙界是包有,你哪一樣不能包容?你現在跟這個計較,跟那個計較,迷了,你糊塗了,你要是覺悟,你全包容了,你曉得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是自己,不是別人。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用人身做比喻,把人身比喻一個法界,大法界,外面眼耳鼻舌身是小法界,裡面五臟六腑是小法界,你說哪個法界不是自己?哪個能獨立?眼獨立了,我跟耳沒有關係,跟鼻也沒有關係,行嗎?不行,它是一體,不同的器官不同的作用,要和睦相處。所以人身五官、五臟六腑是和諧的,它本來是和諧,這個和諧不是哪個人提倡的,它本來就是和諧的。你再一擴大,宇宙是和諧的。所以我們跟一切眾生相處,跟人相處,和諧是正常的,不和諧是反常的。跟天地萬物、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和諧是正常的,不和諧是反常的,和諧是覺,不和諧是迷,這是佛法裡的人生宇宙觀。

  所以佛法裡面,當初方老師介紹給我,佛法是高等哲學。我們通過半個世紀學習,看到佛法是高等科學,世出世間所有一切學術,佛法裡頭統統有。而且世間所有一切學術都沒有講透,都沒有講得究竟,佛法講透、講圓,講到究竟了,這麼好的一門學問!你這一生遇到了,無比的幸運,真正遇到大乘,把整個世界給你,你都不要了。不要說是人間國王,天上請你做天王,大梵天請你做大梵天王,摩醯首羅天請你做摩醯首羅天王,你幹不幹?不要。我要這個,為什麼要這個?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你看有體、有相、有用,用裡面有四大原則,這是性德,自性,自自然然的,只要你見性的時候你一定就流露出來,這我們剛剛學過的。第一個是「隨緣妙用」,這一句是大乘裡面常說的善巧方便,善巧是妙用,方便是隨緣,你看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所以,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絲毫不爽,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點起感應道交的作用,一點都不差。我們念佛,佛就現前。我們現在念,佛為什麼沒有現前?佛現前了,你沒有看見,不是不現前。你為什麼沒有看見?你的心染污、骯髒、浮動,所以你念了佛,佛就在你面前,你就看不到。如果你心定了,靜下來了,今天這個五止裡,頭一個就是講,止就是,前面講止是什麼意思?「相盡心澄」叫止。你的心像清水一樣,沒有染污,乾乾淨淨,沒有風浪,平平靜靜,這叫止。在這個狀況之下,你一念佛,佛就現前,你念菩薩,菩薩現前,念什麼什麼都現前。可是你心動了,心浮氣躁,嚴重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聞利養是染污,五欲六塵是染污,貪瞋痴慢是染污,你就想想那個染污是無量無邊。佛菩薩在你面前,是你自己看不見,你要好好修行,要好好修定。你有一分清淨看到一分現相,模模糊糊看到個影子,十分清淨就看到十分分明,就這麼個道理。然後你才真正相信佛在經上說的話,一切法從心想生。

  這個道理你如果能接受、能肯定,學佛學這麼多年,在理論上能講得通,我們相信不是隨便相信,有理論做依據,我們相信。你相信之後,你回過頭來想一想,你從早到晚這一天當中,你心裡想什麼東西多?你想貪瞋痴慢,鬼現前;嫉妒、瞋恨,地獄現前。真的現前,是你現在看不到,你看不到佛菩薩,你也看不到鬼,也看不到地獄,可是你念頭一動,它真現前。如果天天這樣動法,天天搞貪瞋痴慢,那麼天天現前的是什麼?都是地獄、餓鬼、畜生,這個東西現前。雖然看不見,它影響你的磁場,它影響你的氛圍,有天眼的人,心地清淨的人一看,你的周邊環境他看得清清楚楚,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天天念佛的人,憶佛念佛的人,他一看,他雖然看不見,全部佛菩薩都在他周邊,無比的殊勝。你要問什麼道理?沒有道理,從心想生。你的心,你的心一切具足,佛具足,菩薩具足,聲聞、羅漢都具足,人天、餓鬼、地獄、畜生也具足,沒有一樣不具足,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什麼什麼現前。就像電視一樣,你看有幾十個電視台,在國外有一百多個電視台,你按哪個頻道哪個頻道出現,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科技日新月異,一點都不希奇,怎麼發展也不能發展像自性這麼圓滿。科技是有侷限的,為什麼?它是從分別執著裡面生出來的,有限;現實的宇宙它是從自性裡頭顯示出來的,無限,它沒有通過分別執著,是自性裡面出現的,沒有窮盡。今天這個地方是教給我們怎麼樣修行,前面是講看破,現在是教我們放下。

  五止就是對五樁事情你要放下。這五樁事,那就是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都要放下,你才能證得究竟圓滿。你才能真的做到像《起信論》裡面講的觀無念,念即無念、無念即念,相即無相、無相即相。這就是明心見性,就是見性成佛。現在我們進入正文。

  五止者。】

  第一個:

  法清虛離緣止。】

  『法』是法相,說法相就離不開法性,法性是能現,法相是所現,能所是一不是二。你要是真正看清楚、看明白了,大乘教常講的諸法因緣生,因緣能不能執著?不能,為什麼?你有個因緣的時候,你想想看你是不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全有了,全有了就墮到六道裡的凡夫。可是諸法因緣生,佛教給我們,我們聽了很有道理,對於佛所說的,太好了,太有道理了,深信不疑。要知道,佛這個說法是接引初機,給你講真的你不相信,所以跟你講緣生,你相信了,慢慢給你引誘。所以說了之後佛會把它否定掉,你就更上一層樓,你要停在那個地方你就不能向上,就不能提升。緣要放下。我們看賢首國師的開示。

  真諦之法本性空寂。俗諦之法似有即空。】

  最重要就這兩句。『真諦』是性上講的,『俗諦』是相上講的,真諦是哲學裡講的本體,俗諦是哲學裡講的現象。《華嚴》裡面講的體相用,大方廣,大是講體,用這個字來形容,太偉大,不是大小的大,方是講現象,叫無方大用,廣是講作用,用這三個字代表體相用。這個地方先給我們講體,體是真的,諦,諦是實實在在的道理,這是自性,能現萬法,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它沒有現象,『空寂』,用空寂來形容它。所以這個空不當無講,不是空無,它能現相,它能生萬法。雖然能生萬法,我們六根緣不到它,眼看不見它,耳也聽不到它;它沒有眼耳鼻舌身,連意也沒有,它不是六根,也不是六塵,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它也不是。它這裡頭沒有根、塵、識,所以空寂。空寂就是大乘教裡講的大般涅槃,六祖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本不生滅就是空寂,空寂裡頭沒有生滅。這是自己的自性,是自己的佛性,是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善。這是真善,這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這個不是相對的,這才是自己本來面目。

  所以佛菩薩為什麼尊敬你?我們現在做凡夫,甚至於還造很多罪業,可是佛菩薩見到我們會合掌跟我們行禮,我們不知道,我們肉眼凡夫看不見。你看佛菩薩多謙虛,他為什麼合掌這麼樣尊敬你?尊敬你的佛性,尊敬你本來面目,他不是敬你現在這個樣子,他尊敬你,我們《三字經》上講本性本善,尊敬這個。尊敬的表示那就是禮,這就是慈悲,這就是幫助你、引導你、成就你,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不但對人如是,對蚊蟲螞蟻亦如是,對餓鬼、地獄亦如是。所以,我們看到佛菩薩,你真正體會到、看到了,沒有不受感動的。受佛菩薩感動,你就一心一意向他老人家學習,希望我什麼時候能達到他的境界,這叫學佛。

  俗諦那就是能生萬法,在大乘教裡面常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俗諦。俗諦不僅僅是六道,聲聞、緣覺、菩薩、佛,只要沒有見性,都屬於俗諦。見性,見性六道就沒有了,俗諦回歸到真諦,真俗不二。俗諦之法就是能生萬法,『似有即空』,它不是真的,是好像有。所以佛經裡面,無論大乘、小乘,經典裡用「雲」這個字用得最多,這個字表什麼意思?就是表似有即空。雲彩我們看到有,不能說沒有,天上一塊雲彩,現在很方便,我們坐飛機上去看看,上去看就看不到了,沒有,一團霧氣。雲,你摸不到它,你沒有法子控制,也沒有法子佔有。所以佛告訴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像雲一樣,我們現在這個人身也是這樣的,總要搞清楚。似有,好像是有,「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大乘教。了解真相之後,我們可以利用它,這是個假相,借假修真,我們利用這個假東西,這個假相,叫它妄盡還源,正用,用得太好了!也就是說你這個作用是真正在轉凡成聖,頂級的智慧;下一等的,你用它轉迷為悟,這是第二個階層的用法;第三層次的用法,轉惡為善。轉惡為善,不墮三途;轉迷為悟,不會再墮到六道;轉凡成聖,就超越十法界。你看看,這個東西可以用,看你怎麼用法。

  諸位要曉得,轉惡為善,沒出六道,惡轉掉了,不墮三惡道,善成就了,你生三善道,沒出六道。我們修行要從這裡起,從轉惡為善開始,先就像佛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你取得這個條件,你是佛所讚歎的善男子、善女人。然後跟著佛學習,提升,轉迷為悟,超越六道了,你就是在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階段裡面生活了。但是還要往上提升,轉凡成聖。我們六道是凡夫,叫內凡,六道裡面的,內凡;四聖法界叫外凡,外是六道之外的,他為什麼還是凡夫?沒見性。凡聖是以見性、不見性為標準,見性是聖人,不見性是凡夫。見性,十法界就沒有了,超越十法界。諸位要曉得,見性的人再不用心意識,就是什麼?妄想執著他不用了,妄想分別執著他都沒有,只要你還用妄想分別執著,你出不了十法界,這個道理要懂。

  我們要訓練自己,好好利用這個身體,這個似有即空的身體,把自己的靈性向最高階層去提升。這個難,是真難,這不是假的,佛也是這個說法。可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緣是無比殊勝,你要是錯過的時候你會後悔,後悔不是一輩子,生生世世後悔無量劫。這是什麼個機緣?念佛的機緣。你怎麼會遇到這個方法?佛在經上講的,難信之法,你怎麼會遇到這個?遇到這個方法,你這一生能夠轉凡成聖,換句話說,我們從最低階層當中可以能達到最高階層,就是這個方法。其他八萬四千法門,理論上可以,時間要很長,你沒有辦法這一生當中成就。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帶業的,也就是「還源觀」上講妄盡還源,你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斷盡,你才能還得了源。這個東西是太難了,我們無量劫來這種習氣太嚴重,知道,知道回不了頭來,放不下。

  所以淨土的好處是什麼?帶業往生,你的煩惱習氣不必斷,你只要把它控制住,伏住。八萬四千法門的方法是斬草除根,真的清淨了,連根拔掉。淨土這個方法是叫你斬草,不必除根,這就很簡單了,我外面這一層控制住就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雖然有煩惱的根在,不起現行,為什麼?他那邊沒有緣。貪的煩惱,你貪財、貪色、貪吃、貪睡、貪名、貪利,到極樂世界全沒有了,為什麼?樣樣具足。你要金銀財富,你念頭一想,它就現前,你還要貪什麼?自然就沒有了。實際上我們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哪個東西對我們最重要?沒有黃金,無所謂,我還能活下去,沒有珠寶我也一樣活得很自在,沒飯吃也不要緊,我還能活幾天,沒有空氣,不到十分鐘就死了。空氣最重要,誰貪空氣?哪個人把空氣拿到家裡去藏著?沒有,為什麼?到處都是,所以不貪了。極樂世界的黃金就跟糞土一樣,滿地都是的,你還要嗎?黃金拿去鋪馬路,現在我們這裡是柏油去鋪馬路,誰家把柏油儲藏來當寶貝?沒有,就是它太多了。珍珠、瑪瑙這是七寶,像金剛鑽,大家名貴得不得了,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建築材料,所以他不希奇了,他沒有貪心了。名聞利養這個習氣到極樂世界決定生不起來,沒有緣,這是西方極樂世界殊勝。它條件不高,只要你把煩惱伏住,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個法門到哪去找?

  這個一念、十念是講臨終的那一念,不是平常,臨命終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他就到極樂世界去了。一生縱然沒有遇到過佛法,到臨命終時候快要死了,人家跟他講念佛好,他就相信,不懷疑,就跟著念佛,念幾聲,他真的往生了。所以有人聽到不相信,我們念一輩子都不能往生,怎麼他臨終,一生沒有學佛,怎麼會念個幾句佛號他就往生?他符合經典上所講的原理原則。經典上,大勢至菩薩教念佛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這八個字做到了。他在臨危的時候,人家勸告他,他什麼念頭都放下,就是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這就是都攝六根;他在這時候沒有懷疑、沒有夾雜,從一念到十念,沒有間斷,這是相繼,他全符合。他要不能往生,那經典上不是講假話嗎?我們平時在念佛就像打仗在練兵,在訓練,真正管用是往生的時候那一念,那一念打勝仗,管用了。平時不念,沒有這個功德,到臨命終時忘掉了,冤親債主找來,把你擾亂,想念都忘掉,這種情形非常之多。所以平常一心專念,既自利又利他,自利是真幹,利他是做出好樣子給別人看,這就叫自行化他。所以事實真相必須要曉得。

  能現所現、能變所變都是空寂的。世尊降生在我們世間,說法四十九年,最重要的就是講這句話,這是屬於般若。《般若經》講二十二年,四十九年,這個科目講二十二年,佔一半的時間,你就曉得這是他一生教學主要的科目,重點的科目,用這麼長的時間。總結就是一句話,告訴你「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真正了解,你就萬緣放下,你清淨心現前。清淨心現前,雖沒有見性,距離見性不遠了。清淨心是止,「照法清虛離緣止」。我們再把它具體的來說一說,我們怎麼學習。頭一個,能所的念頭止住了,了解事實真相了,能生是空寂,所生似有即空,也不是真的,所以對於能生、所生不再分別執著。

  起心動念我們不談,那是根本做不到,那個要禪宗裡面講上上根人才行。我們現在是屬於上中下三根,不是上上根,不可能一下就放下。像惠能大師,年歲不大二十四歲,五祖跟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是妄想分別執著一下放下,斷煩惱講頓斷、頓悟、頓超,他屬於這一類人。我在初接觸佛法的時候,看了《六祖壇經》丁福保的註解,很喜歡,很羨慕,被老師教訓了,三個老師,不是一個。三個老師他們也不認識,也沒商量過,跟我說一樣的話,我感到很驚訝。他說這個東西不能看,他說惠能不能學他,學不到,惠能之前沒有出現一個這樣的人,惠能之後到現在也沒有出現第二個這樣的人,所以這個學不得的。尤其方老師告訴我,他說惠能大師那是一步登天,他登上去了,他上天了,我們也學他,登不上去掉下來,粉身碎骨,就完了。所以自己要衡量一下有沒有這個本事,沒有這個本事爬樓梯,一級一級往上升,這是穩穩當當。這是上中下根人走的路,這就是佛門裡面頓修跟漸修,我們要走漸修的路,一步一步向上提升,不能學他。可是我們看到他的東西很羨慕,真生歡喜心。所以理我們懂得,路,我們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也就是要放下,我們慢慢的一點一點放,我們不吃力,可以做得到,總是一年比一年要多放下一點。總的來說,就是分別執著,我們的分別心、執著心一年比一年降溫,這就有進步,這就是經上所講的煩惱輕、智慧長,能收到這個效果。

  能所的範圍太大了,從根上下手,能生、所生都不是真的。從二諦,這裡講得很清楚,真諦、俗諦。一般在大乘裡面講,俗諦是六道,真諦,四聖法界就算真諦。這個界限的畫分,我們知道俗諦是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放下,六道,你出不了六道;真諦,從阿羅漢起,阿羅漢超越六道了。實際上阿羅漢用的心還是妄心,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但是人家八識五十一心所與性德相應,漸漸遠離煩惱。我們的八識五十一心所是與煩惱相應,沒有離開自私自利、貪瞋痴慢,沒離開這個,所以你出不了六道。為什麼?我們把眼前所有一切法都看作是真的,真有、不空,我們現在看的是這個。佛告訴我們似有即空,我們是把它看作真有不空,所以一定要控制,一定要佔有。這個一定要控制、要佔有就是造罪業,造什麼罪業?造三惡道的罪業,你得受果報。虧吃在這裡,沒人跟我們講。

  我講得再具體一點,對立的念頭,從這裡下手。我自己這麼多年修行,我在這上用功夫,不對立,跟任何人都不對立。人家讚歎我的、恭維我的、禮敬我的,不生歡喜心,想想,我值不值得他們恭敬、值不值得讚歎?不值得,至少要明心見性才可以接受。我們距離明心見性還很遠,學這麼一點點皮毛佛法算什麼?所以貢高我慢不會生起來,為什麼?自己知道別人對我們的獎勵都超過了,不敢接受。別人對我們的毀謗、侮辱,甚至於羞辱、傷害,我們接受,好好反省。我真有過錯,他說得沒錯,不但沒有怨恨,我感激他,改過自新,感謝他提醒我。沒有怨恨,沒有報復,這是不對立,學著跟任何人不對立,知道什麼?我們是一體。我們縱然行得很正,那是你對我的誤會,不必解釋,讓時間來答覆他,慢慢的他自己就明白了,何必要解釋?永遠不跟人發生爭論,你進我就退,你要我就讓。我們相信因果,命裡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的求也求不來,得失的念頭沒有了,你心才定,你心才自在。境界裡面,無論是順境、是逆境,再大的風浪我如如不動,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們覺得我比別人強不少,我自己想想我不如別人,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何德何能受人恭敬?不想不知道,你要是真正一反省,慚愧心就生起來了,更要認真、更要努力,要不然對不起這些同修道友,要認真努力不斷把自己向上提升。所以頭一個,沒有對立。沒有對立,跟一切人事物不會發生矛盾、不會發生衝突。所以,我在國際上告訴許許多多的朋友們,這些人都是參與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我把我的經驗提供給他們分享,化解衝突是從自己內心不跟人對立,跟任何一個人沒有矛盾、沒有衝突,從這裡做起,我們才有冷靜的頭腦、真實的智慧去解決問題,不是情緒,情緒不能解決問題。所以要放下對立,是止;放下能所,這是止;放下二諦,是止。這是頭一個教我們放下,「照法清虛離緣止」。下面講:

  俗清虛蕭然無寄。能緣智寂所緣境空。】

  能緣、所緣都止了,止就是這裡頭再也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真止了。有妄想,沒有分別執著,修止的功夫得力了,這時候我們常常說的,境隨心轉,外面境界隨我們念頭轉,因為我們念頭太強,太堅定。這裡頭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一點私心在裡頭,你的清淨心,心清淨身清淨,身心清淨,我們的外面環境清淨。外面環境能延伸多大,完全看你的功力,你的功力大,你影響外面環境就大,功力小,影響環境小,這是大乘法裡面講的真理。

  境不拘體融虛廓。正證之時因緣俱離。】

  有沒有因緣?有,因緣不是真的。為什麼?清淨圓明體裡頭沒有。前面跟我們講,因果不是真的,清淨圓明體裡頭沒有因果。可是你要曉得,起二用裡頭就有了,也就是一有宇宙、一有人身就有了,因果就有了,因緣就有了,這個一定要知道。只有在第一義裡頭沒有,第二義就有,有因緣、有因果。我們現在不止第二義,我們第三、第四,落在很後面。要曉得,最源頭這個地方沒有。我們能夠得到這個訊息,能夠明瞭這個訊息,對自己修學開悟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你不知道,你總有疑惑,疑不好斷,你有疑,疑就障礙你的悟門。所以貪、瞋、痴、傲慢,下面就是懷疑,這是五大根本煩惱。我們知道了,我們不懷疑了,宇宙的起源不懷疑,我從哪裡來的不懷疑,我知道了,現在我怎樣把那個源頭找到。這是我要走的路,這是我一生學習、修行、奮鬥的目標、方向,其他的一概都不是,為什麼?全是虛妄的。虛妄的應當放下,不要再去追求。

  實實在在想想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這一生做不到,那我們就老實念佛,我們先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最大的好處,壽命延長了,我有的是時間來學習,在這裡時間不夠,壽命太短。到極樂世界就證無量壽,到極樂世界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這是我們作夢都不敢想的。阿惟越致是印度話,可以翻,但是沒有翻,沒有翻是尊重不翻,它的意思是不退轉,裡面包含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包括這三種不退。這三種不退都能夠做到,在一般大乘是什麼地位?《華嚴》是圓教,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這個位置高,不在十法界,十法界裡的人做不到,超越十法界了,所以證三不退。不但證三不退,祖師大德常常跟我們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叫圓證三不退,三不退上面加個圓字,就是圓滿證得三不退,這個可不得了!這真的是難信之法。為什麼?證三不退,在《華嚴》,初住菩薩證得了,圓證三不退,在《華嚴》什麼地位?七地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十個位次,七地,那就是三十七個位次,超越法身菩薩三十七個位次,這還得了!

  這個話是佛說的,不是別人說的,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在四十八願上說的,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是阿惟越致菩薩。他沒有講上下品,沒有講哪一個土,換句話說,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阿惟越致菩薩。這誰相信?不但我們不相信,十法界裡許許多多的佛菩薩都不相信,哪有這種事情!所以佛說,這個話諸佛如來所有一切經典裡沒有,諸佛世界裡也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只有極樂世界、只有阿彌陀佛那裡有。所以在一切諸佛裡面,你看看十方諸佛跟釋迦牟尼佛同樣讚歎,「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佛佛道同,都一樣的,為什麼他第一?他那個地方是很特別。你說什麼原因?跟你講你也不懂,跟你講也沒用,所以佛說唯佛與佛方知究竟,連等覺菩薩也不能完全明白。那我們就不必問了,好好的修,去到那邊不就行了嗎?不就知道了嗎?何必在這裡操這些心,在這裡操這些心,把我們念佛功夫都破壞了,我們不能得一心不亂。所以,老老實實聽話就不錯,聽到佛的這些說法,對佛所說的不懷疑,自己在日常修行裡面不夾雜,不夾雜一切分別執著,你就決定成就。

  『心境不拘體融虛廓,正證之時因緣俱離』,這句話很重要,我們念佛求往生,往生的時候就是正證之時。這時候不要想什麼因緣,不要想什麼因果,什麼都不想,就想阿彌陀佛,什麼都要把它離開。平時念佛用功夫也應該這樣做,這樣做法你得的利益很大,那就是教裡面常講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能這樣子念,這是用清淨心念、用平等心念,念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你的心澄淨了,你真的就見到。我們剛才講的,你一念,佛都現前,念念,佛就念念現前,不念,就沒有了。就好像我們看電視開頻道,我頻道按在那裡不動,就現前,什麼時候停止不按,它就沒有了。而是我們現在的心很亂,心浮氣躁,煩惱習氣很多,心骯髒,心不淨,佛雖現前,我們看不見。我們看不見,不可以說佛沒有現前,有功夫的人他看到了。我們今天在此地做護國息災法會,許多真的是九法界的眾靈都來了,我們肉眼看不見。有些人,中國人講有特異功能的,他們能看見。是真的是假的?一個人說未必是真的,有好幾個人說,來自不同地方,他們也互相不認識,都是這麼說,這就可以相信。我們更要認真、更要努力,不能辜負十方眾靈。下面是大師引用《維摩經》上一句話:

  摩經云。法不屬因。不在緣故。依此義理故。云照法清虛離緣止也。】

  這就把這個條目『照法清虛離緣止』說出來了,為什麼叫「照法」?照是觀照,就像《心經》裡所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是不是此地照法清虛離緣止?就是的,《心經》上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可是用什麼照?深般若波羅蜜,就是真實智慧,不是假的,你才照到。這個照見的樣子我們可以說說,雖然做不到,就是我們現在知道,沒有得到,這一點也就相當可貴。那就是說,他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確確實實他真的體會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他確確實實能夠不分別、不執著,得一切法的真實受用,只有正面的,沒有負面的。也確確實實能做到四德裡面所講的最高的一個原則,「質直柔和」,對人、對事、對物心平氣和,這是我們現在講的修養、功夫。再煩的事情,他心清淨,逆緣逆境現前,他不發脾氣,善緣善事,他是很歡喜,他並沒有貪戀,這就是照法清虛離緣止。

  我們一般人迷在境界裡頭,以為這些法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順境善緣生貪戀的心,生貪心,從貪戀裡面生起控制、生起佔有,造業了。控制造的業輕,佔有造的業重,他起這個念頭。逆境惡緣他起怨恨心、他起報復心,都是造三惡道的業。這是講一般凡夫。在什麼時候?日常生活,穿衣吃飯。真正會用功的時候,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飯上用功,真正做到隨緣,沒有選擇,沒有一樣不好。功夫真正到一定程度了,惡劣的這些飯菜到他口裡就轉變成美味,為什麼?他能轉境界,我們沒辦法。毒藥到他口上能變成甘露,這個道理現在我們懂,從物理學上講能搞得通的,轉變它分子的結構就行了。現在科學上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轉,佛法用意念轉,所以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心裡沒有惡念,你的心純淨純善,外面一切境界在你面前都是純淨純善,你轉了。別人吃了會中毒,你吃了不中毒。我們吃了還會中毒就說明什麼?我們的心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我們的清淨、我們的善意、我們的慈悲沒有達到程度,達到程度之後自然轉了。心境一如,這是我們要認真努力幹的,這是真的,帶得走的。世間名聞利養、權勢地位帶不走的,那是業。真的是古人所講的,你的一生所造的唯有業隨身,「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話是真的,你何必幹這個?所以真有智慧的人,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世間的大聖大賢,他們都是很容易就把這個甩掉。

  沒見性,生生世世修積的善根福德,得的果報是大富大貴。享受富貴的時候,他能把他的福報跟一切眾生共享,我們學佛的人在旁邊看到了,馬上會想到,這個人肯定是佛菩薩化身來的,為什麼?凡夫做不到。我們這個想也不是沒有道理,也是有道理的,為什麼?我們知道,特別是這個世間有災難的時候,諸佛菩薩隨類化身。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哪個行業裡頭都有佛菩薩,做生意買賣裡頭有佛菩薩,甚至於討飯、叫化子裡有佛菩薩。我們看到虛雲老和尚的《年譜》,他的傳記,他去朝五台山,三步一拜,從雲南雞足山的祝聖寺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走三年。徒步已經就不得了,還三步一拜。三年才到,三年當中吃盡苦頭,免不了要生病。生過兩次病,沒有人照顧,在曠野裡頭,走的都是小路。生病,沒有辦法,遇到一個叫化子,要飯的,照顧他,幫他治病,治好之後,休養了十幾天,可以上路了。他就問那個叫化子,你貴姓?他說他姓文,文章的文,名字叫吉,吉祥的吉,文吉。他說你老家在哪裡?我老家在五台山。正好他要去的地方。他說你到五台山問,他們都知道我。第二次生病的時候又碰到他,這個緣碰得巧。到五台山到處去打聽,人家告訴他,那是文殊菩薩,不是凡人。文殊菩薩示現一個乞丐,乞丐裡頭有佛菩薩,不能瞧不起乞丐。所以哪個行業都有。

  我們這個道場也是龍蛇混雜,龍是佛菩薩,蛇是凡夫。所以在道場一定要學質直柔和,質直是直心、真心、沒有彎曲的心,直心,對人對事都用柔和,這是總綱領、總原則。展開,展開就是八萬細行,每一條你都要用真心、要用柔和的態度你去做。八萬細行,佛把它做為一個總的綱領,就是《十善業》。我們現在《十善業》把它具體展開,實在講就是《弟子規》、《感應篇》。現在同學們有人想學《文昌帝君陰騭文》,內容跟《感應篇》相同,都是講因果報應的。都要用質直柔和,這是菩薩心,直心是菩薩心,柔和是菩薩行。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不要忘記本性裡的四德,第一個是隨緣妙用。我們妙用做不到,我們先學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也就是自己成見少一點,能夠多聽別人一點意見,從這裡開始,從這個地方入門,這就好。工作亦如是,處事待人接物更應該懂得,那你就跟什麼人都能相處,都會處得好。你也真正有能力調解糾紛,化解衝突,靠什麼?質直柔和、四攝法,這個外交工作就做成功了。

  經上跟我們講這個四種,真的是最高的原則,是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威儀,就是禮節要周到,不能夠輕視。對任何人我們都有好的禮節,禮節是屬於持戒的,代眾生苦。眾生苦就是我們自己苦,眾生迷,苦從哪來的?迷來的。我們剛剛有一點覺悟,有一點點,不保留,我要去幫助別人開悟,這就對了。四德是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總的原理原則,決定不能違犯。你成佛自然是這樣子,沒有成佛,好好的學,諸佛菩薩都是這樣的,這叫學佛。其他的是細節,這是總綱領。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