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熬 的 度 荒 年 月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中国的大地上,经历了三年的节粮度荒年月。凡是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们,可能都记忆深刻,其原因是他们都亲自体会到吃不饱肚子,整天挨饿的滋味。回想起那个年代,至今还记忆犹新,让人们难以忘怀。
当时刚经历了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钢产量达到1070万吨,农业实现大丰收,中央的媒体相继报导,某某地区亩产万斤粮,国家领导人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在一片莺歌燕舞的欢乐声中,老百姓无不感到祖国各地的形势一派大好。
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到1960年的7月份,中央下达了在全国城镇人口中,压缩粮食定量的决定。到9月23日,中央又下达了压缩城镇人口食用油的决定。随后又紧接着下达了多种商品凭证供应的决定。一系列的文件发下来,使广大群众确实感到形势的严峻,都有些紧迫的感觉。但是谁也摸不着头脑,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又感到疑惑与不解。
中央的文件发出后,天津市随即出台了各种实施细则。首先是压缩粮食定量,在工人当中分为轻重体力,市民中分为老人与小孩,至于机关干部与企业当中的管理人员,都划为一个标准,是最少的定量等级。一般男同志每月30斤,女同志为28斤。其次是核减食用油定量,每人每月发半斤,小城镇为 3两。粮食定量压缩以后,每户发一个粮食购买本,按指定的粮店按月购买粮食。
为了适应节粮工作的进行,市内各区分别增设粮食定量办公室,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粮食定量的增减及变动情况。在那个年代,工作调动不仅要转人事关系,同时还要转粮食关系,否则就没有饭吃了。
当时的情况,粮食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私人根本不准经营。 销售渠道也只有粮店一家,别无分号。如果你想买点粮食制品,那就非常困难了。 因为一切粮食制品,都是要粮票的。商店的食品没有粮票,概不外卖。
粮食定量压缩以后,形势急转直下,市场上的粮食制品与副食品供应锐减,到后来就连蔬菜也买不到了。顿时副食商场及菜市场的货架上,空空如也,根本无货可卖。这时老百姓才真正的查觉到情况不妙,看来真的要挨饿了。情况果真如此,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每个人只能死啃那一点粮食定量,没有蔬菜和副食品而言,根本吃不饱。一家人为了谁多吃了一口饭,经常发生口角,也是经常的事情。为了充饥,我与爱人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到郊区挖野菜,摞草籽,回到家中掺到粮食中食用。因为拾取菜地的菜帮子,曾经被农民多次驱赶,有时去了一天只好空手而归。
在当时的情况下,缺少金钱可以找亲戚朋友拆借。但是粮食不够吃,是无法找人借用的,因为大家都是那一点定量,是无法借人的。过去有一句俗语:“宁穿三年破,不挨三天饿。”这时大家都亲身体会到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粮食定量被压缩以后,对市场的反映非常敏感。就如同在一夜之间, 各种货物就都不见了。首先是与粮油有关的日常生活用品,出现了极度短缺。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需要,几乎都实行了票证供应的办法。除了粮食、食用油以外,包括棉布、煤炭等, 都实行了凭本限量供应。社会上出现了吸香烟要烟票,喝白酒要酒票,甚至买一合火柴, 也要用票证购买。如果说,要离开购货本和各种票证,当时就无法生活,甚至也寸步难行。据有心的人员统计,到1961年底时,所发的票证就有上百种之多。
其次是在工业品方面,市场上也引起了连锁反映。商店里的商品匮乏,工业品供应不足。为了保证供应,市政府还发放了“工业品购买证”,按户发放。 过去是人流熙熙攘攘的大商场,如今是门可罗雀,顿时变得冷冷清清。尤其是到晚上七点以后,马路上人员稀少,商店也关门闭户,一片衰败景象。当时我家住在市中心的哈尔滨道,距滨江道商业步行街和劝业场是咫尺之遥。1960年冬季的一个晚上,晚饭后我行进在滨江道上,凛冽的寒风,昏暗的灯光,只有几个行人。此时此景给人们一种凄凉之感。与当时媒体上宣传的形势一派大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节粮度荒的年月,家家户户的日子难熬,工厂企业又当怎么样呢?当然也超脱不了节粮后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影响也就更大了。凡是生产原料与农副产品有关的单位,都开工不足。例如生产糕点的工厂,一是原料供应不足,二是生产出来又卖给谁呢?因为连饭都吃不饱,那有粮票去买糕点呢?如能吃上糕点,就等于是高等消费品了。
至于其他的工业企业,因为职工吃不饱肚子,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当时我在新华印刷厂工作,到1960年底,有些体质较弱的职工,腿部出现浮肿,四肢无力,身出虚汗。针对这种情况,工厂党委积极研究对策,决定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节粮办公室,抽出专人进行工作。当时,我也从原工作岗位上抽出,专门做节粮工作。
节粮办公室,分三组进行工作。一是治疗浮肿人员,二是抓好职工食堂,三是开发粮食代用品。
首先,将工厂的大礼堂腾出,摆上床铺。凡是经过医务人员鉴定为浮肿者,上班后均在此处休息,中午厂方管一顿午餐。
其次是抓好食堂,实行增量法。也就是说用同样的粮食,多蒸出一些米饭,其实无非是多加一些水罢了,俗语讲:“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再次是开发代用品,当时中心工作就是节粮度荒,上级领导机关,经常向基层提供各种信息。大力提倡“瓜、菜、代”。如用玉米棒加工粉碎后,掺入面粉中一部分,蒸出来混合面馒头。设法多购买一些蔬菜,补充食堂的应用。
在分工中我负责种植蘑菇和试验“人造肉”的工作。接到任务后,马上开始筹备。在职工单身宿舍的锦荣大楼里,腾出一间房屋。用马粪、稻壳、黄土等混合成培养基,用水湿润后再行发酵。我骑自行车到杨柳青农场,购买蘑菇菌种,将菌种接入到培养基中,然后要保持室内的温度与湿度,数日后就可以生长出白色的蘑菇。
另外,为了生产“人造肉”,在厂内腾出一大间办公室,进行试验。“人造肉”这个名字听起来倒很诱人,其实就是用职工食堂的淘米水,煮开后放凉,分别倒入大搪瓷盘中,作为培养的溶液。由食品研究所购买来的菌种,在溶液中接种。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两三天后,溶液表面上就生长出一层白色物质,取出后送往食堂,交由炊事员将其加入菜中。据说这种物质含有猪肉的营养成分。究竟它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更是无人知晓。
这种小打小闹的试验,解决不了食堂所需。对于一个千人左右的食堂,这点点蘑菇和什么“人造肉”之类,如同杯水车薪。为了解决职工用粮所需,厂党委决定,要走出去到农村建立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当时本厂在南郊区宋庄村,有一块几十亩的基建工地,国家经济困难无力再建,已经下马。于是就将这块土地,变成了粮食生产基地。然后就抽调人员,到郊区种地了。我们这些人,就经常到那里参加农业劳动了。
这样的节粮度荒的年月,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到了1962年的下半年,情况才开始好转。虽然粮食定量并没有增加,但是副食品和蔬菜供应的多了,凭票购买仍然坚持执行,人们可以多买一些了。到这时人们才从节粮度荒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挨了两年饿的人们,心情这才放松了一些。
时间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节粮度荒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因为何种原因,造成全国缺少粮食,当时都归结于三年自然灾害。1960 年“人民日报”国庆节社论,一改过去歌舞升平的调子,描绘出一幅可怕的图画:“过去两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连续遭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到1961年1月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公报说:“在1959年严重自然灾害之后,1960年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我等之人,都亲自经历了那个年代,当时并没有听说发生重大灾害。至于说部分地区发生灾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可以说年年都是有的,并没有影响到全国范围。如果把节粮度荒都归罪于老天爷,那太有失公平了。对造成节粮度荒的原因,我们始终迷惑不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的各种资料陆续发表,使国人这才明白,造成全国缺粮的真正原因,是国家政策上的失误。1959年的粮食产量比1958年下降了 17.6% ,1960年比1959年又降低了 18.5 % 。可以说粮食产量是逐年下降的。在这时粮食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到 1959年6月底,全国粮食储备 343亿斤,这个数字能够全国城镇人口一年所需。在当年粮食减产3000 万吨的严重情况下,政府决定出口415万吨粮食,这就造成了粮食更加短缺。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对当今的领导者,不再重复犯过去的错误,是大有益处的。
夕阳晚晴网 高 国 彬
http://www.xywq.com/ 2004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