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部喜欢的电视剧——《棋士》结束了,《乌云之上》结束了,《沙尘暴》也结束了。我开始四处寻找新的剧集可看,却发现大多数还是那些古装偶像剧,要么是你爱我、我吻你之类的戏。看了开头便提不起兴趣。翻了半天,终于发现一部一直未曾打开的剧——《我的后半生》。
我曾看过《我的前半生》,由马伊琍靳东主演,印象极为深刻。本以为《我的后半生》是前作的延续,没想到竟是完全不同的题材。
故事从沈教授失去老伴的葬礼开始。张国立饰演的沈教授,是一位师范大学中文系退休教师,满面悲苦,神情抑郁,仿佛老伴的去世不只是结束了一段婚姻,更宣判了他的生命终点。他所写的诗句也表达了对死亡的渴望,愿早日随爱妻而去。
我们见过许多丧偶的老人,但主动急切地希望赴死的却不多见。若有,也多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许是因为沈教授出身文人,阅书无数,对死亡的浪漫化想象更为浓烈,这种愿望虽极端,却不难理解。
问题是,如何把沈教授从这样的绝望中拉出来?这是儿孙和朋友所着急的 他闭门不出,不与人交流,每日沉浸在回忆与诗句中,与亡妻的文字对话,与自己写下的悼念诗为伴。
“皇上不急太监急”,率先行动的是沈教授的同龄人老朋友,老狗(姓苟),沈教授的儿子称他苟伯伯。这位苟伯伯精神矍铄,身边还带着一位红发妖艳的女伴,显然生活得滋润而充满活力。与沈教授的死气沉沉形成鲜明对比,狗伯伯认为治愈沈教授的良方只能是第二春。他劝沈教授赶紧找个新老伴,为自己也是为儿孙找个后妈,方可打破眼下的孤寂与抑郁。
然而,沈教授断然拒绝。他沉溺在对亡妻的思念中,无法从过往抽身,更遑论开始新生活。他坚信,不久便能与亡妻在另一个世界重逢。
老狗劝说无果,第二位登场的是儿媳的母亲——一位典型的中国大妈,情绪高涨,活力四射,常年混迹广场舞圈子,朋友众多。她不仅出言劝慰,还立刻展开实际行动。仰仗微信群的威力,她迅速向广场舞姐妹们“撒网”,没想到反响热烈,报名人数超出预期。我惊讶,原来,社会中单身老年人竟有如此之多。
儿媳丽娜也被母亲的热情感染,加入了帮助老公公相亲行列。虽然她的扮相略显老成,但在公园的老年相亲角依然大受欢迎,不时有老人前来搭话,询问年龄与职业,对这位四十多岁的女子颇有兴趣。
丽娜找到的相亲角红姐也颇具戏剧性,极具喜感。得知丽娜才四十五岁,红姐兴奋得拍案叫绝,称自己手头有一批六十多岁的退休干部正等着介绍对象。她更大声宣称:“男女相差二十岁,是黄金组合!”不过,当丽娜道出自己的真正目的——是为公公寻觅老伴,并介绍其身份为大学退休教授时,红姐更加兴奋,声称正有一批高知女老年人在等着这种对象。
可惜,沈教授仍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四百多天过去,他依旧毫无起色,不参与任何社交活动。唯一一次出现在中秋庆典上,还因为朗诵了一首满含哀思的悼念诗,被广场舞队员们轰下舞台,受尽羞辱,当场昏倒,被送进医院。
镜头一转,沈教授躺在病床上,忽然一只纤细的女性手握住了他的手。镜头慢慢拉远,我们看见一位中年、端庄、漂亮的护士长,她的眼神温柔又带些挑逗。当沈教授睁眼看到她时,脸上露出了四百多天来第一次微笑。仿佛就在那一刻,他脑海中的亡妻彻底消失了。这位护士长成了他新的牵挂。
看来护士长也并非省油的灯,看得出她对这位有身份有地位的教授也颇有兴趣。她时常探病嘘寒问暖,关切无微不至。某日未见她现身,沈教授便四处打听。为表心意,他还为她写了一首藏头诗,结果阴差阳错被她看到。当她听到沈教授朗读完那首悼念亡妻的诗句时,不禁泪湿眼眶。那一刻,沈教授的心彻底被女护士长融化了
看来,“第二春”终究是每个男人的归宿。不论他是否抗拒,是否否认,只要他尚在人世,尚有地位,社会与亲友都不会放过他,定会前赴后继地为他寻找新伴侣。这,或许正是编剧想表达的主题。
目前我看到第三集,节奏明显加快。沈教授以“方便照顾”为由,请护士长搬入同住,护士长竟欣然应允。不久,她便换下了原本象征亡妻记忆的床品,用上自己带来的四件套。第三集结尾,两人已然同床共枕。
关键是,这“性福”来得也太突然了!弹幕里不少人笑称:“抓紧生宝宝吧!”令人吃惊的是,二人并未领证,也未举行任何仪式,就这么自然地生活在了一起,还与儿子、儿媳、孙子同处一房。难免令人感叹:中国真的变得如此开放了吗?
我还未继续往下追,不知这段同居是否能长久。但或许,长久不长久已经不重要了。就如老狗所言:“生活要前赴后继。”一个妻子走了,新的便接上。
沈教授染了头发,精神焕发,依然踏上了“第二春”的康庄大道。
不知后面“第二春“能否前赴后继?
2025.4.10 于美国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