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小记:给自己放一天假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今年开年以来,工作一直连轴转。心里总惦记着:"等哪天不忙了,一定要好好休息一天。"可一周拖一周,转眼到了二月底,不仅没休成,连三月也似乎挤不出时间。

其实我的老板挺通情达理的,真要请假,他绝不会拦着。问题出在我自己,我有个改不掉的习惯:就是不喜欢把做了一半的工作搁下!这个毛病以前常让我累到透支,今年我下定决心要学着善待自己。于是,二月底的某天,我脑子一热,直接买了张四月一日去纽约的火车票,当天来回。就这么任性一回,给自己放一天假!

有人说:"一天能玩什么?至少住一晚吧!" 我却很享受这种短途快闪的乐趣。不用做太多规划,不必赶景点,纯粹按自己的节奏来。

原本的计划也很简单:吃两顿惦记已久的中餐,吹一吹另一座城市的风...

说起这次纽约之行的初衷,真的是为了吃!被文学城大厨Joyce多次推荐的纽约美食馋得不行,尤其是法拉盛的上海菜,让我心心念念,就想好好吃上两顿!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

之前和朋友闲聊时提到,领导的10年签证快到期了,当时我还说"为什么不自己去纽约送申请资料,顺便玩一下呢"。结果自己订完车票后,光想着美食,把签证这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出发前的周五,朋友问我:"你是去办签证的吧?"我才发现自己太专注美食了,怎么就忘了可以顺便办点正事?那个周末,赶紧动员领导准备材料:国内亲戚的邀请函、网上填表、打印文件...

这样一来,我的纽约之行突然多了个正经任务。说实话我挺喜欢这个变化的,毕竟专门请假跑去纽约就为吃两顿饭,说出来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现在有了这个重要任务,感觉这一日游顿时就"名正言顺"了。

清晨出门时,波士顿还笼罩在绵绵细雨中。随着列车一路向南,天空渐渐明亮起来。



待走出纽约火车站,迎接我的是被雨水洗刷得格外透亮的蓝天,连空气中都带着清新的味道。那一刻,我的心情也跟着明亮起来!

有时候,旅途中最动人的不是计划中的风景,而是一些不期而遇的美好瞬间——就像这场恰到好处的雨后初晴!



从火车站漫步到签证处,二十分钟的路程正好当作闲逛。

转角处,意外邂逅了传说中的Angelina Bakery,那家以巴黎风味甜点著称的网红店!推门而入,虽然满眼精致的法式点心,却发现自己毫无食欲,看来火车上吃的那份牛油果吐司确实够顶饱。



倒是不远处一家西安小吃店的招牌让我想起心爱的凉皮,可惜时间太早,店铺还没开门。

路过纽约时报大厦时,想起如今的时局,我已经很久不读也不听新闻了。这座曾经象征着新闻自由的建筑,此刻在我眼中只剩下一份淡淡的疏离感。



因为不确定办签证要花多少时间,加上我向来不喜欢把休假安排得太紧张,这次就决定不去法拉盛了。打算先办好签证,然后在曼哈顿悠闲地逛逛、吃吃,这样也很符合我"忙里偷闲"的初衷。

原本以为办签证至少要耗上大半天,结果那天顺利得令人惊喜。10:56 am走进签证处,排队拿号时抽到77号,正想着要等很久,抬头一看屏幕, 已经叫到73号了! 更意外的是,11:12 am我就拿着取证单出来了,全程不到20分钟。而且周二早上递交申请,周五就能取证,这效率,如果可以打分,我一定给个A +!

虽然不去法拉盛,在曼哈顿也得以吃为主。在火车上,已经找好了想吃午饭的地方。既然时间还早,就先去附近的福特大厦逛一下,据说那里有一个很不错的室内花园。



一年多前,在新加坡邂逅的室内花园,至今仍是我心中美好的记忆。福特大厦这个花园,虽然比新加坡的有些逊色,但对于经历了波士顿漫长的寒冷冬季的我,此刻被阳光和绿意温柔地包围着,感觉身心都舒展开来。选一个有阳光的角落,给自己30分钟,静静地享受满目的葱绿与阳光的暖意!



午餐特意选了家江浙菜。独行的遗憾,就是没法尝试多种美食。这次是专程来吃久违的响油鳝糊,网上对这家店的响油鳝糊评价不错。还想吃花雕醉鸡,上次在纽约"浙里"尝过后就念念不忘。

步入小店,喜欢那简朴中透着中国风的装饰。



可惜店员说这天没有醉鸡,便退而求其次点了份小杨生煎。结果生煎第一口就吃出了粘牙感,仔细一看,面皮上部还带着未熟的白芯。服务员态度很好地端回去重做,半小时后端上来的确实熟透了,卖相和味道都不错,但我更喜欢家里领导做的生煎。

上桌的响油鳝糊里洋葱比鳝丝还多,我倒也理解,如今物价飞涨,店家经营不易。味道还行,只是少了记忆中的锅气,倒是洋葱炒得恰到好处。



吃完午饭,我决定去罗斯福岛(Roosevelt Island)走走。令我惊讶的是,很多朋友,甚至包括在纽约工作多年的人,都不知道这座藏在纽约东河上的狭长小岛。



记得多年前的圣诞期间,全家一起去纽约,坐着空中缆车去罗斯福岛的情景。缆车缓缓上升,曼哈顿天际线与皇后区大桥尽收眼底,两个儿子格外地兴奋。岛上空无一人,更让俩孩子可以尽情地奔跑,相互追逐,那时,岛上唯一的声音就是孩子们的嬉笑声。而我们,望着对岸繁华的曼哈顿,更是沉醉在这份咫尺天涯的宁静里,当时就想,一定要再来。



这次再次登岛,原本期待能看到河边成排的樱花盛开。可惜早了些,只有零星几棵树开了花。







岛上也和记忆中大不相同,新建了不少楼房,后来发现是康奈尔大学的一个分校区。岛上的人比从前多了,但大多是年轻人,倒也让小岛显得生机勃勃。





只是,虽然这里比起曼哈顿依然清幽,但我总有点怅然若失。也许该选个冬日再来,等学校放假、游客散去,或许能找回当初那份静谧时光。





回到喧嚣热闹的曼哈顿。







第一次看到这两个雕塑,应该是纪念纽约的服装制造业吧!



曼哈顿中其实也有绿州,那就是美国最大的市立图书馆。



这天,图书馆比往日更加热闹,恰逢《纽约客》杂志百年纪念特展。即便行程匆忙,我也特意赶去。



曾经的我,是这本杂志的忠实读者。但随着互联网浪潮席卷,碎片化信息逐渐蚕食了我的阅读耐心,不知不觉间竟与这本挚爱的杂志渐行渐远。所幸,儿子继承了我对《纽约客》喜爱,至今仍坚持订阅。每次去华盛顿探望他,我总能重拾这本杂志,细细品读几篇文章,仿佛回到了那个专注阅读的黄金年代。



展览内容极为丰富,不仅梳理了这本杂志百年来的风格演变,更通过《纽约客》的视角重现了纽约一个世纪的历史与文化风云。从著名作家的创作故事,到严苛的选稿流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这本杂志的深厚底蕴。漫步在展厅中,那些泛黄的杂志内页和珍贵的手稿都在无声地叙述着为什么《纽约客》能成为经典的文化标志。





向儿子极力推荐了这个展览,他也说会争取去纽约看一下。

看完《纽约客》特展后,下楼时意外发现了另一个小型展览"Treasures of the NYPL", 这里展出了纽约公共图书馆的一些珍贵馆藏。我特别喜欢这类随机性的展览,因为能看到许多平时接触不到的、也意想不到的藏品——它们可能并非举世闻名的杰作,却格外吸引我。

这份手稿是14世纪英格兰国王的御厨们所编撰的中世纪英国食谱合集中的一部分。这应该是我见过的最古老的菜谱了。据介绍,这还是第一份将橄榄油用于菜谱中的记录。



这个大厚本的手写书籍吸引了我,走近一看,原来是爱尔兰移民储蓄银行自1850年成立起便开始使用"验证簿"。这些记录簿的功能类似于当今网站的"安全验证问题",储户必须核对簿中记载的个人信息才能操作账户。下面的说明还举了一个例子:账户编号626的弗朗西斯·朗于1864年乘坐"条顿尼亚号"从德国抵美,时年25岁。同年他加入纽约第七军团。



看到Winnie the Pooh与它的朋友们,不禁想起多年前,俩儿子与我一起坐在床上读Winnie the Pooh的故事。儿子们小时候的很多书都已经送人或捐出去了,但几本Winnie the Pooh的书还是被我留了下来。



看到狄更斯的书桌、台灯、坐椅,想到网友蘑菇买的那本有漂亮装帧的《双城记》。



看到这幅画,突然想起以前在国内的时候,特别喜欢晒被子的日子。刚收下来的被子蓬松柔软,带着一股暖暖的阳光味道,把脸埋进去特别舒服。



纽约与时尚,应该是不可分割的吧!



在图书馆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发现已经没有时间到饭店里去吃饭了。但总不能空着肚子坐四个多小时的火车吧!

想起朋友推荐的火车站旁那家上海餐馆,就打算点两份凉菜带上火车:一份是中午错过的醉鸡,另一份是熏鱼。可店员说熏鱼现在不做了,"成本太高,赚不到钱"。又不想点热菜,因为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于是,我就在这里先点了份醉鸡。

再去早上就想去的西安餐厅,买心心念的凉皮。结果又被菜单上岐山臊子面的照片勾住了目光。那面条看起来实在诱人,忍不住加了一份。没想到这一时兴起,却让我发现了宝藏:手工扯面筋道十足,臊子的咸香恰到好处,真好吃!

这就是我在火车上的three course dinner! 还好火车上人不多,我这一排只有我一个人坐,否则我这吃晚饭的架势就会让人觉得太夸张了!

原本还可以给纽约之行一个甜蜜的结尾,博友Joyce推荐的一家烘焙店就在火车站的候机大厅里。但我到火车站时,去波士顿的火车已经开始进站了,我只能匆匆拍下一张照片,没有时间排队买甜点了,下次吧!



常有人问,去什么地方玩要安排多少时间?我的体会是,其实时间多有时间多的玩法,时间少有时间少的快乐。这次纽约之行,从办好签证到坐上回波士顿的火车,总共不过六小时,短暂的停留反而让每个瞬间都充满张力。如喝了浓缩的咖啡般,我很满足地享受了因为时间短而浓缩的快乐!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丰丰富富!生煎的照片看着就不行,还是自己在家做吧。看来签证还是挺顺利的。你们周五还要回来再取一趟么?纽约领馆就是这点不方便,如果管邮寄就省着再跑一趟了。喜欢纽约客的杂志封面。我知道这个杂志还是亮他们送给我的一幅画。问好淡然,周末快乐!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跟着淡然又逛了一趟纽约,满满的回忆。93年我第1次去纽约,就是从波士顿坐长途大巴去的,当时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6个小时效率很高,办了签证,尝了美食,还逛了纽约。
淡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也给蘑菇端茶!我也边喝茶边慢慢读蘑菇这么仔细的留言。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Extreme Day Trip 这种旅行方式,突然还有点动心,但毕竟年纪大了,心动与行动有时会差一截,不过我倒也真喜欢这次的纽约一日游,用上了早起晚归,但因为不需要打卡,没达到Extreme 的速度。

蘑菇升级做奶奶了,平时忙,周末还可以去看小园宝,辛苦也是快乐的!等天气一暖和,你就可以打高尔夫了,既可以放松身心,又锻炼了身体。说天气呢,今早起来发现窗外白茫茫的,真不敢相信又下雪了!

你说到儿子们不记得去过DC了,让我不禁一乐。昨晚老二回家,看到电子相框上的一张波士顿的照片,问我们这是哪儿。我带你去过好几次啊,他说不可能,马上把照片翻出来给他看,哈哈!

欢迎蘑菇来美国,去DC的确比去日本容易些。三月琐碎中的樱花照片是儿子Face Time时我截的屏,并不很清楚。这篇博文中有更多的樱花照片,希望能为蘑菇一家再游DC增添点动力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486/202203/25819.html

周末快乐
淡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给晓青端茶!是啊,在东海岸,纽约的中餐应该是最好的,没有之一。
周末快乐!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读你上一篇三月琐碎的时候,是上个周末,在老大家,正好小的也有空,就一起在哥哥那过周末。我被你那张樱花照片惊艳到(好贴心的儿子,淡然的福气),就心向往之的说起可惜上次一家子一起去的时候不是樱花季节,结果儿子们都不记得去过DC了,不过给他们看你发的那张照片,都觉得漂亮,教练也找出朋友分享的华盛顿大学的樱花照片,所以也许我们哪年就专门去DC看樱花呢,毕竟比去日本容易。如果成行,是要谢谢淡然分享的:)祝周末愉快!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看淡然的纽约一日游,让我想起最近看见报道的Extreme day trip,就是一大早飞到一个城市,夜里赶回来-大都是年轻人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时间打卡一个个城市,听说社交媒体上还很热。
跟着淡然悠然游纽约,我也在同样的心境中,最近太忙,是时候给自己一个悠闲时光了,哪怕就一天,也是好的。你们波士顿还没暖起来吗?今年英国的早春天气特别好,连着晴了差不多两周了吧,昨天把洗的床上用品晒在院子里,傍晚收进来满屋都是阳光的味道-读到淡然说起晒被子,心领神会:)
晓青 发表评论于
羡慕!纽约的中餐是最好吃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