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天气很糟,又是雪,又是冻雨,学校关门。这周淘气在家呆了三天。学中文的兴头就维持了一天,计划这周要认下的字倒是认得了。作为奖励,给他读书。读《神奇校车,海底》,引发了点小麻烦。书里说到“生物(living things)”,淘气问:“什么是生物?”“生物是活的。”“什么是活的?”“海里的鱼,各种动物,鸟啊,虫啊,都是活的,你也是活的,我也是活的。”当时没注意,举的例子都是动物。“活的是会动的,是不是?”“动物是会动的,植物,像花啊,草啊,树啊,不会动,可也是活的,也是生物。”“汽车也是活的,靠垫也是活的,都是生物。”“不是。汽车和靠垫不是活的。它们是人造出来的,不是生物。”“因为靠垫不会动吗?”淘气拿着靠垫比划着:“如果我把它扔出去,它就会动了。”好笑说:“靠垫不是活的。你把它扔出去,它动了,可并不是生物。它不是自己会动,对吧?”回想起来,妈妈的回答导致了后面的问题。“石头是不是活的?石头会自己滚下去。”头疼地想着怎么能一两句话概括生物的本质:“生物是有生命的。”“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生,长大,最后会死亡。”美国占据主流的主张是尽量不让小孩子接触死亡之类的事情,甚至,不对他们说这些词,认为这些伤痛的词汇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造成伤害。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欣赏东方哲学对生死的超然,认为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不幸,与其让孩子连概念都没有,突然面对某些不幸,不如让他知道那些存在。商量后确定宗旨,不渲染不强调不回避,遇到时尽量平淡地说明。因为之前说过生物是活的,他是活的,得出他是生物,淘气立刻说:“我不会死!”再次犹豫了一下,轻轻说:“你也会死。你出生,长大,变老,然后,会死。妈妈老了以后,也会死。”淘气只呆了一下,就继续问:“plankton(浮游生物)也是生物吗?”稍晚,他又想起来,问:“汽车会不会下蛋?”“汽车不会下蛋。”“因为汽车不是生物,是不是?”“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下蛋,有些生物下蛋,有些不下蛋。”那一天平安过去,生物和死亡的对话似乎没有对淘气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今天傍晚,应淘气前两天的要求,包饺子。一边干活,一边应付他无穷的想象和问题,有些辛苦。窗外车灯闪过,忙说:“去看看,爸爸回来了。”淘气煞有介事:“那不是爸爸,肯定是个陌生人。”“陌生人到我们家来了?会怎么样呢?”“陌生人会进到房子里来,那把刀,对着你,这样,这样。”他拿手对着我比划了两下。愕然。不知道他是那里听来这些,还是自己想出来的。也许是——前些日子,他问为什么要锁门。我随口回答不锁门的话,可能会有陌生人进来拿走我们的东西,甚至伤害我们。“陌生人对妈妈这样,你怎么办呢?”“陌生人只对你这样,不会对我这样,我没关系。”“那你要不要保护妈妈呢?”小女人心态作怪!“什么是保护妈妈?”“就是不让妈妈受伤害,如果妈妈受伤害,你就没有妈妈了。”“没关系。我可以照着你的样子再做一个。”合着他以为妈妈是做出来的?!有点好笑,也有点伤心:“你可以自己做个妈妈呀?那你自己做个妈妈,晚上陪你睡觉吧。”淘气感觉事态不好:“不要。我就要你。”“你不是可以再做一个妈妈?让那个妈妈陪你吧。”“不要。因为你还没有死。”晕倒!老公听得直皱眉:“你怎么这么对妈妈说话?”淘气不急不忙地解释:“如果你太老了,就会死。等我老了,也会死。”无语。他说的一点没错,也是我告诉他的,只是,这种话被孩子这么直白地说出来,听着真不是味儿。我们没有多说什么,所以,这段对话过去就过去了。淘气一点不象被“死”这个词阴影了的样子,当然也不可能真的明白是怎么回事。我现在怀疑,美国人不对孩子谈论死亡,更多的是为了大人省事。我们的做法对不对,也真没把握。四岁生日以后,才过了两个多月,可确实觉得四岁的淘气“成熟”了很多,会注意思考很多东西,明显地会逻辑推理,问题也多多了。对他的问题,很多时候回答得小心翼翼,可好像还是答不对,导致意料不到的结果。对这类敏感问题,不清楚到底怎么对应最好。对付小家伙,开始有力不从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