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4年前,我在我们医院的健身房第一次见到美藉越南裔L女士。后来,因为在健身房经常见面的缘故,我们就开始打招呼而相识。闲聊中得知,她是一位单亲母亲,有一个上大学的儿子。L女士不仅温和,友善,而且长得漂亮,很好看。有一段时间,我还琢磨着为她牵线做媒,无奈没有合适人选而作罢。今天下午,我在健身房的更衣室见到她时,她刚锻炼结束,而我更衣正准备开始锻炼。因为最近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她,我关心地问她是否安好。谁知她一听我的问候便泪如雨下,哽咽着告诉我,她已经3个月没有来健身房了,因为3个月前,她那23岁的儿子(唯一的孩子)留下遗书,自杀溺水身亡。听了她的话,我惊呆了,愣在那儿,不知说什么,一切的言语似乎都是苍白无力的。我含着眼泪,上前紧紧地拥抱住她,是一个母亲对另一个母亲深深的同情和无奈。她伏在我的肩膀上哭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我详细的经过。
L女士的儿子去年5月份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机械工程师的工作,并且很快就开始与一位女孩谈恋爱。然而到了去年10月份,那个女孩提出分手。尽管与那位女孩相识时间并不长,感情也尚未深厚到难舍难分,但L女士的儿子想不通,便自杀身亡。L女士告诉我,失恋只是一个诱因而已,因为她的儿子自从高中一年级就被诊断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些年来,一直在看医生和长期服药,病情控制得比较好,基本上像正常人一样完成学业,并且找到了工作。L女士曾经给我看过她的儿子照片,一位英俊潇洒的混血儿,有着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我难以想象这是一位多年来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年轻人。L女士说,这孩子的抑郁症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孩子的父亲是一位美国白人,其家族有多位抑郁症患者,包括孩子的爷爷。自从父母离异后,这位父亲就从孩子和孩子母亲的生活中消失了。从此,孩子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在高中一年级时被诊断患有严重抑郁症。母子二人多年来相依为命。L女士目睹了这些年来儿子如何努力与这个病魔争战。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工作独立,孩子却这样突然撒手离开母亲,离开这个世界。我默默地听着L女士的哭诉。。。然后,我给了她我的电话号码,聆听似乎是当时我唯一想到能为她做的。
L女士离开后,我的心很痛,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没有力气锻炼了,我换回正常衣服后,给先生打电话,倾诉了这悲剧和心痛。他虽然不认识L女士,但作为一位父亲,他深深地同情L女士。他关心地嘱咐我早一点回家休息。回家后,我在网站上查阅了有关抑郁症( depression)的信息,摘要如下:
“。。。Anyone, regardless of age, gender, race, or socioeconomic status, can suffer from depression . It is estimated that 19 million American adults suffer from depression every year. Depression is not a weakness or a character flaw—it is a real medical illness.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may differ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symptoms may include a persistent sad mood, lack of pleasure in activities, change in sleep or eating habits, or a feeling of worthlessness.
The causes of depression are not always clear. It may be triggered by an event or for no apparent reason at all. Genetics may also play a role in not providing your brain with enough serotonin.
Dealing with depression can be challenging. But it is treatable with medicine and therapy. The good news is that with proper treatment, 4 out of 5 patients will improve. ”
由于文化习俗的缘故,我们亚裔通常对像抑郁症这样的精神疾患难以启口,觉得不可告人。有时,患者不及时寻医。有时,即使寻医,但由于想要隐秘,无人知晓,所以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体系来帮助患者。同样由于文化习俗的缘故,我们的社会群体对精神疾患似乎有另类的看法。但愿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有更加宽容,理解,和容纳的态度。也愿我们能给亲人和朋友们多一点的时间,多一点的关爱,相互看顾,同奔人生不平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