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一直是一件我又喜又恨的事。
生活在现今社会,上网快成了和吃饭睡觉一样生存必须的事情了,除了文盲,除了七老八十的(不过像我老爸那样喜爱网络的老人家也大有人在),可能没有人不上网。
首先,网络这个庞大的服务系统给我们提供太多的方便,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得不依赖它。看新闻要上网,聊天要上网,买东西要上网,付账单要上网。大到找工作、觅伴侣,买房子,作投资,小到看天气预报、查商店地址、找二手旧货,无不第一想到的就是上网。简直是有网走遍天下,无网寸步难行。
网络论坛就像一个巨大的、永不散席的化妆鸡尾酒会。你可以举着一杯酒(或端着一盘甜点,或揣着一块砖头),随心所欲地与各类人畅谈,可高谈阔论、可娓娓道来、可自言自语,可他弹你唱。或应声附和,或直抒己见,或探讨,或求教。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不愁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不愁找不到志同的谈伴。一时兴起,拍上几砖,打上一架,也未尝不可,反正一个面具戴厌了,再换上一个。即使不换,爱谁谁,又怎么样?你也可以化妆成隐身人,四处走走,潜潜水,看看大家都在说些什么,干些什么,顺便偷学点儿艺,瞧点儿热闹。
博客的发明更是绝妙的创意,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空间,像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自己的家一样。在这个家里,你可以倾诉你的所有情感,展示你的所有才华,所不同的是,这个家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你去别人家串门,别人也来你家,只不过有些家车水马龙,有些家门庭落雀,看你的名声大小,经营好坏罢了。
网络也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上了网,你就可以从地摊的小报,到高深的学术专著,一路看下去。国事新闻,明星八卦、生活琐事,文艺小说,专业论述,百科全书,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个图书馆还是自助式的,查什么资料,只要上google一搜索,‘刷’,成千上万条目送到你面前,保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因此,上网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即使工作或家务繁忙,每天也要到喜欢的网站瞄上几眼,哪怕只看看大标题,否则,就像一天的事没完成一样。
但是,也许我是一个过时的人,心里总是觉得上网无法取代读书。
对网络,我有时会产生畏惧感。网络太大了,一进去,便有各种东西诱惑你,东走走,西逛逛,小猫钓鱼似的。结果时间是给打发了,真正有益的东西倒可能漏掉了。搞不好,还可能成为毒品依赖者那样的‘瘾君子’。
网络文字有速度感,简短,信息量大,每一屏都要有赚眼球的东西。但如果想读一些长篇、细腻的东西,网络阅读就有些尴尬。初几次,搜索到一直要读,手头且没有的书,甚为高兴,结果一屏一屏地读下去,没多长时间,便兴趣索然了。
读书讲究回味。好的书,读完一章,读完一节,将书阖上,想像书中的描述和情节,体味那文字中的情绪和感受,让自己的思绪从这一起点飘散开,去思索、去浮想……。回到书中,找到自己停留的那一段,细细地再去品味。这种感觉无法在电脑屏前找到。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读书时的姿态、感觉和环境。春天,喜欢坐在落地窗前的藤椅里,沐浴着暖暖的春日,懒洋洋地窝在那里读书;夏日,最好到野外去,在绿荫下铺上块毯子,边吃着小吃,欣赏着风景,边读书;入秋,绵绵细雨淅淅沥沥,满处都浸着凉意,但也无妨,沏上一杯热茶,边啜边读;而最喜欢的便是在冬夜里,外面寒风朔朔,逆雪飘飘,家里人的人都熟睡了,自己却在暖暖的被子里,倚着枕头,挑灯夜读。深沉沉的夜里,万般籁寂,只有手指翻过纸页沙沙的声音。那个时候,就好像自己的思想完全摆脱了躯体的束缚,融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其中乐趣实在是网上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