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与安全:亚洲理财新时尚


在2008年渐进尾声之际,亚洲私人银行家和财富经理显得落魄、有点谦卑和谨慎,尽管他们对于前景并不全是灰心丧气。

瑞士私人银行嘉盛莱宝(Sarasin)首席投资官布克哈德8226;瓦恩霍尔特(Burkhard Varnholt)表示:“接下来的两个月将会非常痛苦。(但是)如果你把精力集中在品质上,在市场上行时,你将会大有斩获。”

过去几个月特别令人沮丧。股票市场一落千丈。一位财富经理表示:“一个客户的资产组合缩水10%,堪称新的盈亏平衡点。”

在累计期权和雷曼(Lehman)迷你债券等结构化产品上亏损的投资者,在香港街头抗议,指银行在风险方面误导了他们。

许多财富经理私下里会告诉你,他们正面临恼怒的客户提起的诉讼,但不知何故,受到诉讼的总是他们的竞争对手,而不是他们自己。大家似乎都在审视业务程序,同时,据说客户现在对阅读详尽条款有了兴趣。

私人银行表示,随着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在今年上半年暴涨,许多客户都在担心通胀。6个月后,通缩成了主要的担心。

当你现在向私人银行家询问他们的热点新投资产品时,他们会显得有点尴尬:他们似乎没有什么新产品。他们给的建议常常集中于债券和黄金,尤其是实物黄金,而不是基于黄金的结构化产品。

JP摩根亚洲私人银行(JPMorgan Private Bank)首席投资策略师Ivan Leung表示:“我不认为,1年之内会出现‘新产品'。”

风险过时了,资本保护成了时尚。债券看上去有点意思。人们重新强调多元化投资。简单又重新流行了起来。安全也是如此。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也许没有私人银行部门,但它在9月份的倒闭,使私人银行家和他们的客户都受到惊吓。

连金融巨擘花旗集团(Citigroup)也需要3000亿美元政府救助和担保才能生存。如果这还不够可怕,美国政府起诉了瑞银(UBS)财富管理的全球主管,作为对美国富人离岸银行活动调查的一部分。

香港JP摩根亚洲私人银行首席执行官保罗8226;希贝塔(Paul Scibetta)表示:“市场将会继续动荡,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需要关注那些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客户想知道的是,我们将随时为他们服务。”

“较之景气好的时候,景气差的时候,客户更容易记住你。每家私人银行都有实现差异化的机会。当你参加越野比赛时,你最能脱颖而出的时候就是上坡时。”

大型全能银行的问题,可能有助于那些更为专业化的较小的私人银行,它们没有投行部门或次贷敞口。

世界金融巨头之一——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亚太区私人银行业务主管马赛尔8226;克赖斯(Marcel Kreis)表示:“我不认为它们(小型私人银行)是威胁,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非常不一样,但我从来不会低估它们。它们主要关注资产管理。而我们在亚洲的侧重点是充分利用投行关系。”他还可以加上一句:支持投资银行家。

瑞士信贷的投行业务在第三季度损失了32亿瑞郎,为了弥补杠杆型融资和结构化产品的损失,它做了24亿瑞郎的资产减记。其私人银行部门的全球税前利润为7.89亿瑞郎。

一个较大型组织内部的私人银行仍然具有吸引力。庞大的零售分行网络和知名品牌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例如,拥有逾1万家分行的中国银行(BoC)正在与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合作扩展私人银行服务。

在亚洲已有近160年历史的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相对较晚才有了专门的私人银行,但它追赶得很快。去年,它在5周时间内开了11间办事处。

渣打私人银行业务主管费乃威(Peter Flavel)表示:“没有私人银行部门,就像说你没有抵押贷款业务一样。我们在2006年年中起步时有3个人,现在我们在全球已经有1500人。”

去年的业绩本来就是很难再现的。在中国,股市的暴涨让许多人觉得自己很富裕。上证综指在9个月内上涨了133%。许多亚洲企业家利用这次机会让企业上市。去年,亚太区首次公开发行(IPO)募资1470亿美元。对于私人银行来说,这是新客户的主要来源。亚洲经济增长的势头似乎不可阻挡。这种观感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嘉盛莱宝银行亚洲业务首席执行官叶英丽(Enid Yip)表示:“财富激增的预期,加剧了亚洲某些私人银行正在面临的问题。我们看见了非理性繁荣,因为亚洲如此吸引人。它是一个容易卖的题材,也是一个容易买的题材,因此,我们看见人们蜂拥挤入市场,而那些老牌机构也进行了扩张。但许多人都不会把市场下滑考虑在成本内,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曾有过可信的长期策略。”

繁荣的破裂着实触目惊心。据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报道,今年IPO的募资总额只比去年创记录的总额的四分之一多一点。自2007年10月达到最高点以来,中国内地的股票市值已经蒸发了近四分之三。在这种环境下,赚钱变得很难。即便是对冲基金——无论市场上涨或下跌,它们理应都有回报——日子也很艰难。

瑞士小型私人银行瑞士宝盛(Julius Baer)北亚区首席执行官安德里亚8226;贝内纳蒂(Andrea Benenati)表示,宝盛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测验,目的是为了看看自己能否给客户提供更好的建议。测试的结果是一个“完美预测”(perfect foresight)资产组合,只有预测技能与上帝相仿的经理才可能推荐出这个组合。回溯测试表明,该组合可以安然度过近年来的所有风暴:高科技泡沫的破裂、美国9/11恐怖袭击后的影响、亚洲非典(Sars)的爆发。它本可以带来约10%的年回报率。但在10月份期间,它还是会产生亏损。

贝内纳蒂表示:“即使有这种知识和后知之明,你也无法设计出今年不会下跌的产品。现在的问题在于:你是想亏损,还是想失去一个机会。人们宁愿失去机会。”

JP摩根的Ivan Leung表示,市场已经开始恢复。“现在比两个月前要简单了许多,当时最坏的设想是‘大萧条'。不过该设想已经被阻止了。将来的情况感觉上会更像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环境。”另一位私人银行家对有些客户是否得到了教训持怀疑态度。他说:“眼下,他们想要的是能保护资本的产品。不久,他们就会想要更好的回报,他们将会再一次忘记以前发生过的事。”

一位老练的富人客户想讨论他的资产组合为何表现得如此糟糕。“他抱怨了1个小时,因此,我们建议他作多样化的投资,并采取非常保守的方法。我们为他设计了一个非常保守的投资策略,接着他说:‘那么,这个组合能让我进行多大比率的杠杆操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