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换了马甲, 我还认识你!

不为名不为利, 只为公平和正义. 不愁吃不愁穿, 只愁百姓没衣穿. 文革年代出生, 八十年代末到德国留学, 目前在德国工作. 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评"凌沧洲谈呼吁告别一党制的公开信"

修改完上面文章后, 我看到德国之声采访凌沧洲的报道。 报道看出凌沧洲和德国之声都很温和, 他们似乎在提醒我们: 他们为中国人民好, 他们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他们没有暴力革命。 不管他如何温和, 以资本主义宪政民主作为中国政治改革蓝本是在中国搞颜色革命, 这和零八宪章一曲同工。

凌沧洲:我认为东欧还在经历它转型的"阵痛",但发展后劲更足,更富有秩序。

广龙: 我看东欧是夭折而不是阵痛。 凌沧洲先生最好到东德,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实地考察后, 再下"东欧发展后劲更足"的结论。

凌沧洲:我认为中国最终走向极权主义道路是一种"理想的迷失"。
广龙: 美国的霸权是真实的极权, 美国和西方的民主是真实的谎言。

凌沧洲:比如雪灾、西藏事件、地震、瓮安骚乱、陇南民怨等等。面对一系列的民意涌动,我觉得当局应该坐下来反思,听取民众的呼声。
广龙: 所有中国社会问题根源在资改的错误政策, 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和走社会主义道路。

凌沧洲:有一句话叫做"摸着石头过河",固然是一种探索的途径,但是假如有现成的路标在那里智者,有现成的桥梁在那里摆着,你还要 "摸着石头过河",那摸来摸去,那最后可能摸到的就不是一块金石头,而是一块顽石,甚至是一块"肾结石"了。
广龙: 资本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宪政民主对中国来说不是桥梁而是万仗深渊。

大家评评凌沧洲是卖国精英吗?

德国之声采访凌沧洲是要付采访费的。 德国之声用德国纳税人的钱资助凌沧洲搞颜色革命害人害己, 德国之声却不愿意刊登广龙免费文章利己利人。 德国之声既没有代表德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德国之声也没有为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德国之声为霸权和西方利益集团服务。

2009-02-09
广龙

附件
凌沧洲谈呼吁告别一党制的公开信

 
中国的政协开大会2月9日,中国自由学者凌沧洲发表了一封"呼吁修宪告别一党专制、为宪政民主自由请命"的公开信。信中回顾了中国在100年宪政历史中经历的发展和曲折,东欧各国经历的剧变,并就目前国际上的宪法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肯定中国现行的1982年版宪法与过去各部宪法相比的进步性的同时,凌沧洲呼吁中国进一步修改宪法,实现宪政民主自由。德国之声记者采访了凌沧洲。

德国之声: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呼吁宪政民主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是什么契机促使您在这个时候发表这封公开信呢?

凌沧洲:现在是2009年年初,再过两年就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了。这一百年来,中国人民追求宪政民主的理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我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有某种紧迫感。我觉得出于我的良知,我必须站出来说几句话。

德国之声:您这封公开信洋洋洒洒写了有几千字,其中开篇之后谈到的一点就是东欧剧变。曾经属于苏联阵营的东欧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经历了变革之后,纷纷对宪法进行了修改。那么20年后,比较中国和东欧的发展现状,您做何评价呢?

凌沧洲:我认为东欧还在经历它转型的"阵痛",但发展后劲更足,更富有秩序。而中国却面临着一种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的主流媒体也承认,目前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很多,2009年也会有很多。我们的发展道路可能使更注重经济,而回避了政治改革。对于当时的选择我们也无法评价,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况看,我是希望政治改革能够尽快进行,顺应民众的呼声。

德国之声:您在文章里回顾了中国的百年宪政历程,对从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到1982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发展和其中的进步做出了分析。您认为各个阶段的宪法对中国的民主发展是否起到奠基的作用呢?

凌沧洲:我认为中国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有迂回曲折,甚至还有倒退,当然也有很多经验教训了。我认为中国最终走向极权主义道路是一种"理想的迷失"。我这个文章其实是非常温合的呼声,您可以看到我是肯定了很多进步,肯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的。但是我觉得有些问题,在现在的形势下,当局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比如直选县长的问题,1949年以前的《中华民国宪法》里已经提出来了,当然后来的执行是另一回事,但是就这类问题是不是应该推出一个宪政的时间表来?我现在只是发出这个呼声,当然我也不是人民代表。但是要先有人站出来发言,才有可能最终坐下来讨论。

德国之声:您认为中国目前在宪政方面最需要进行的改革是修改宪法本身,还是完善宪法中所规定条文的落实呢?

凌沧洲:我觉得两者都应该进行。比如说宪法规定的人民权利的落实,我觉得还是需要去做的。比如35条里面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但是单纯从这些条文的技术层面上来讲,我觉得也有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过去的宪法文本中提到过著作、刊行的自由,有的文本中甚至还有讲学的自由。我觉得在公民自由方面,不妨再丰富完善一点。文字保证得更充分,才能落实得更充分。所以我觉得应该双管齐下,都要呼吁。

德国之声: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您认为您自己提出的这种宪政实现的希望有多大呢?

凌沧洲:我觉得前景还是乐观的。我希望体制内外的温和派声音应该更多一些。因为中国从去年以来经历很多困难,比如雪灾、西藏事件、地震、瓮安骚乱、陇南民怨等等。面对一系列的民意涌动,我觉得当局应该坐下来反思,听取民众的呼声。至于修宪,我们首先是尊重、执行这部宪法,才会爱护这部宪法,才会提出一些建议来。我想应该先意识到应该有这种与时俱进的变动,有人站出来发言,然后才能形成公开的讨论。当然目前还是有些困难,但我想在网络上也会有这些讨论。最后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大范围的共识,才能提交到会议桌上来。这是一个比较乐观的前景。当然也有可能被屏蔽到"头脑政策",这就是比较坏的可能了。

德国之声:假如您说的这种思维转变得以实现,那么中国是应该西方国家的宪法作为蓝本来改革宪法,还是应该根据国情摸索出自己的道路?

凌沧洲:西方的很多国家宪法都是可以借鉴的。比如美国的宪法,德国的基本法,还有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宪法都可以拿来借鉴。有一句话叫做"摸着石头过河",固然是一种探索的途径,但是假如有现成的路标在那里智者,有现成的桥梁在那里摆着,你还要 "摸着石头过河",那摸来摸去,那最后可能摸到的就不是一块金石头,而是一块顽石,甚至是一块"肾结石"了。


2009.02.09

德国之声
雨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