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因为它的真实,我不得不隐去了主人公的姓名,以及改变了一些细节。写出来的目的,就是希望这种悲剧尽可能少地再次重演。
今年春节回国,在与家妹交谈中,讲起她一位在江南某古城的朋友。家妹先是“哎”得一声叹了口气,随后给我讲了如下故事:
家妹的朋友我也早就认识,夫妻两人都是公务员,生有一女;女儿的爷爷曾是当地的父母官。
故事的主人公是他们的女儿—苏苏(化名)。苏苏从小乖巧、聪明、听话;性格内向,言语不多;十分能干。
苏苏是个聪明女孩,从中学到大学,后来到毕业后分到一家外贸企业,一直是十分的优秀。苏苏也是个能干女孩,象她们这种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女孩子,能够将家务事都揽下来并做得井井有条,不多见。有一年,家妹一家人去她们城市游玩,苏苏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早晨准备了早餐,临出门苏苏对家妹说:阿姨晚上回来吃饭噢。晚上,家妹一家回来时,头天晚上换下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床上。
这孩子在父母心中真的是无可挑剔,唯一的心病就是工作多年了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
苏苏并非没有喜欢的男孩,也不是没有被男孩所喜欢。在苏苏就读中学时,初中有一位同学就非常喜欢苏苏,虽然没有到那种卿卿我我的地步,但也是有经常喜欢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男孩在高中没有读完时,就辍学到一个商业街去摆了地摊,苏苏就与他断了联系。大学时,在一次偶然的街遇,他们又开始了接触。女儿的变化,父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交谈中,苏苏告诉父母,她喜欢这个男孩。但父母知道这个男孩的背景,认为两人相距太大不合适,没有同意。苏苏是个听话的孩子,也就听从了父母的意见,一心一意地把大学读完了。
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个可心的工作,一切都很顺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托人给苏苏介绍了男朋友,但都不成功。多数是男方不同意,并非是苏苏人品不好,也不是学识和工作,而是因为苏苏的长相。说实话,苏苏是属于那种不漂亮的女孩。这样一拖就是几年,苏苏依然是孓然一身。有一次苏苏特地从那个商业街走过,想看看那个男孩。只见那个男孩依然在那里摆地摊,也是孓然一身。于是两人又走到一起了。这件事不会不让家里知道,可想而知,苏苏的父母是绝不会同意的。一方面是两个人相距太大:一个摆地摊的;一个是大学毕业在大公司里的白领。二是苏苏的父母认为这小伙子不求上进,这许多年过去了,依然在那里摆地摊。
父母的强硬态度使苏苏非常难过。几次回合下来,苏苏放弃了与小伙子的来往,听从了父母的意见,要知道苏苏从小是个听话的孩子。
一天,一个平常的一天。早上,苏苏早早起来,做好了早饭。将换洗的衣服放到洗衣机里。父母吃过早饭,一个一个离开。苏苏将父母一个一个送到门口,返身回到房间。
下午,苏苏的爸爸接到邻居的电话,说是家中有煤气味逸出。爸爸急冲冲地回到家中,打开房门,一股煤气扑鼻而来。苏苏的爸爸跑到厨房,眼前的情形让他一下子惊呆了:只见苏苏弯曲地躺在地上,眼角还露出一丝痛苦的笑意。由于吸入太多的煤气,苏苏被送到了医院时,已经无济于事。夜晚,当疲惫的爸爸妈妈从医院的太平间回到家中时,苏苏的妈妈在餐厅的桌上发现了一封信—那是苏苏留下的遗书。苏苏爸爸双手颤颤抖抖地打开苏苏的遗书:(大意)
“……
女儿走了。对不起,女儿还未能报答你们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就走了。可实在是没有办法,女儿这几年一直生活在极度的痛苦之中。我喜欢的人也喜欢我,你们不同意;而你们喜欢的人,又不喜欢我。
在你们眼中女儿地一直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不想违背你们,不想做一个不听话的女儿。
……
女儿选择了走,以解脱这现世的痛苦。来世苏苏依然做你们的女儿,依然是那样的听话;依然是努力学习;依然是你们生活的帮手;但有一点不一样就是:长得比今世漂亮一点。
女儿走了,对你们没有一点的怨恨,作为你们的女儿我感到高兴,我会带着这一丝笑意离开这个世界。
……”
“我的朋友从此以后,一直是沉默寡言。”家妹叹了一口气,“她的丈夫一夜之间头发都白了。”
听完家妹的故事,心里十分难过。她的那对朋友夫妻,几十年前也有一面之交。只是不认识他们的女儿—苏苏。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也是千百年来一直时不时重演的悲剧。大多数的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总是牵挂着的,也是从心里为子女好。但为什么还是会产生这种悲剧哩?做父母的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千万不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头上。即使子女在婚姻问题上,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而后又走了弯路,那也要让子女自己去纠正。
我们做子女的,也不要因为与父母的意见不合,就采用了苏苏那种极端的举动。可以用各种方式去劝说父母,要知道父母因这种极端的举动而悔恨痛苦一辈子的。
愿天下的父母宽容自己的子女;
愿天下的子女敬爱自己的父母;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牛奶瓶
原创于北美文学城文化走廊论坛
2009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