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毒奶粉事件和信息不对称及监管问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谈谈毒奶粉事件和信息不对称及监管问题

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令人痛心的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余波未了,近日来蒙牛集团的“特仑苏”OMP事件一波又起。笔者又联想到了前一段时间的安徽劣质奶粉所致的“大头娃娃”事件,以及数年前经方舟子先生的新语丝网站上了解到的“基因皇后”及“营养核酸”丑闻,感觉自己有必要也有责任写下一篇博文,既与大家共同探讨,也想利用自己所知来关注民生,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根据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特仑苏”是蒙牛的一种高级奶,厂家宣称在牛奶中加入了一种称为OMP的活性蛋白质,这种蛋白可以促进骨骼生长,还有其它有益健康的活性,是个好东西;这个东西后来被方舟子等合理推论为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根据是一些蒙牛发表的论文及专利。但是蒙牛的骗人把戏被一个中学生揭穿了,这个中学生根据中学生物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认为几乎所有的蛋白质在经过胃肠道后会被消化成氨基酸,因此会失去其活性,那么在牛奶中添加所谓的OMP等活性蛋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这位学生写信给方舟子先生,随后新语丝网站进行了揭露,最终引起了国内奶企业的又一轮轩然大波。在这场风波中,无论如何蒙牛都会是输家。因为一般来说,任何蛋白经口服都会被破坏,因此不会发挥其活性。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过了半个世纪,花了数十亿美金,世界医药界还没有解决口服胰岛素的有效性问题。即使蒙牛在“特仑苏”中添加的OMP浓度很高,少量通过了胃肠屏障而进入体循环,那么如果这个OMPIGF的话,蒙牛的麻烦就更大了,因为IGF有致癌作用,这就是为什么IGF在美国短期上市(作为胰岛素的替代品治疗糖尿病)后又被撤出了市场。如果不是IGF,蒙牛自己也说不出来到底OMP是什么东西。令笔者不明白的是,作为这么大的一个企业,蒙牛的科学素养竟然还比不上一个中学生?如果它了解真相,竟会如此明目张胆地欺骗老百姓?

结合以前的“大头娃娃”、“基因皇后”及“营养核酸”等事件,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一些商家或个人利用了“信息不对称”的客观事实,为了自己的利益,对民众或普通消费者进行欺骗。我们知道,信息不对称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比如说,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对一个商品的了解与卖方是不同的,这就是信息不对称。记得我们家乡有一句俗话 -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意思是说,卖方对商品信息的了解总是多于买方,因此卖方总不会吃亏的。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任何一笔生意的完成从绝对意义上来讲都是不公平的,所谓公平交易是不存在的。就像水流只有有了高低之分才会流动,正是这种不对称才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一般的商品交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要交易不违法,政府是不过问的,甚至是保护的;但是在关系到普通老百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食品,医疗,药品等问题上,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后果会是非常严重的,政府部门应给予有效监管。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药品或保健品的广告。我们知道,生物医学是专门科学,普通老百姓所知有限,而健康是每个家庭或个人的头等大事,因此在这一点上如果商家在宣传资料或广告中使用了不实之词,老百姓很容易被欺骗。因此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有效的监管。这种监管在美国社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电视或其它媒体上也有众多的药品广告,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广告上的大部分内容讲的是药品的副作用,广告的目的是让你知道该药品的存在,鼓励患者去问医生,你很难看到关于该药品多么有效的描述。大家不要以为厂家愿意这么做,资本家历来都是想多推销产品的,这些都是政府部门监管的结果,任何一则有关药品的广告在播放之前都要经过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批,这样才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限制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危害。另外一点大家应知道的是,FDA对药品与保健品的要求是大大地不同的。对药品的要求是既有效有安全,而对保健品的关注点是与食品一样的,安全是第一的,而对有效性要求不高。大家在购买保健品,维生素之类的产品时请心中有数。

谈到这里笔者想起了美国FDA的诞生历史。FDA的诞生与一部名为“The JUNGLE”的小说是分不开的。这部小说的作者是UPTON SINCLAIR,他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记者,小说家,打假人士(MUCKRAKER) 社会主义的鼓吹者。在这部小说里,SINCLAIR讲述了芝加哥郊区肉制品厂内工人们的悲惨生活,他/她们肮脏的工作及生活环境,特别是一些童工或女工,他的本意是引起人们对这些工人的注意或同情,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但是,当小说出版以后,引起公众最大注意的不是这些工人的境遇,而是人们对肉类等食品安全的担忧,因为SINCLAIR书中提到有些工人的手臂或身体其它部位在作业过程中会被卷入绞肉机中,最后成为牛油的一部分。这本书直接导致了美国肉类制品出口及销售的巨大下降,也直接导致了“PURE FOOD AND DRUG ACT OF 1906”在美国的通过以及随后FDA的建立。有意思的是,尽管这本书的巨大影响,SINCLAIR却依旧心存遗憾,因为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人们的悲惨境遇,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I aimed at the public's heart, and by accident I hit it in the stomach”。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现在在中国的毒牛奶事件不能不让人想起西方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历史上的一系列事件。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读一读FDA发展的历史,上面记载着美国历史上因为食品与药品的安全问题造成的许多惨剧,包括1937年的“ELIXIR SULFANILAMIDE TRAGEDY”及1962年的“THALIDOMIDE TRAGEDY”,在后者中,FDA是立功的,因为它防止了THALIDOMIDE在美国的上市(据说部分原因是FDA的官僚主义,延缓了该药的批准),使得造成欧洲及澳洲一万多名海豹婴儿的惨剧没有在美国大规模上演。毫无疑问,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这类悲剧发生的有效手段是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其中不但要监管,还要有效,有时胡乱监管还会走向事物的反面(见笔者按1)。这就需要真正懂科学,尊重科学的政府监管机构。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牵涉到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体制。美国的政治与经济体制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它有自己纠正自己错误的能力。比如说,BUSH政府及共和党不重视及尊重科学(看看MCCAINPALIN的竞选言论就知道了),而OBAMA上台后就大力投资科技,任命了一些科学界的精英人士进入领导班子(哈佛大学教授JOHN HOLDREN为科学顾问,NOBEL生理及医学奖得主HAROLD VARMUS 麻省理工教授ERIC LANDER,俄乐冈州立大学海洋学家JANE LUBCHENCO三人为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NOBEL物理学奖得主STEVE ZHU为能源部长等)。这种自我纠错的能力才是一个制度,一个社会,或个人能够进步的特征。

笔者写作本文的最大目的在于能在有识之士中引起一些共鸣而联合起来做一些对中国老百姓有利的事情。其中一个最显著的例子是医疗体制的改革。老百姓普遍认为看病贵,医院乱收费。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医疗体制中的“医药一家”,即医院既看病又卖药,这在一切向钱看的大环境中,易催生出看一个感冒之类的小病就花费上千元的不合理现象;因为对于疾病及药物的认识,医院或医生与患者之间有着显著的“信息不对称”,医生给患者开了药,为了治病,患者能不接受么?如果药费给医生的切身利益有关联,医生多半倾向多开药.  对于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医药分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就是医院不能拥有独立的,具有盈利能力的药店,患者可凭医生处方到任何一家独立的药店去取药。美国目前就是实行的这种制度,有效阻止了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不公平收费。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的医疗体制没有问题,它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医疗收费高也是突出的问题之一,但是“医药分家”这一点无疑是对的。另外,在实行医药分家后,一定要完善独立药师制度,即独立的药店应有合格的药师来监控药物的来源及医生的处方。据笔者了解,“医药分家”制度在中国也曾经试行,但没有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有时一大部分来源于医院,医院的收入锐减后对政府没有好处,因此推行此类改革恐怕会不积极。

最后,降低毒奶粉这类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严重后果事件的发生重要的因素是教育及科学精神的普及,如同前文中提及,“特仑苏”事件的发现起源于一位中学生的问题,他接受的科学思想及独立思考的精神防止了更多人的被骗。只有人们的眼睛变亮了,才能识破一些不是特别高明的骗局。但是,普通的老百姓不可能有能力去识别那些需要专业知识才能识别的骗局,良好的制度下的监管体制才是根本。笔者的“领导”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小故事而讲给笔者听,它非常好地阐述了制度的重要性(笔者按2)。但是最终,好的制度来源于受到了优良教育的人才。

BY DOUBLE HELIX

200931

笔者按1:大概由于八十年代中期国外发现了艾滋病,中国禁止进口国外的人体血液制品(如治疗血友病的八因子),到了21世纪,艾滋病早已通过其它途径传入中国,而国外的许多血液制品包括八因子早已可以用基因重组的手段生成,可以讲,国外的血液制品比国内的还安全,此禁令仍不解除;而国内血液制品的生产依然大量依赖人体血浆,直接间接导致了河南省艾滋病惨剧,惨剧发生后,国家 有关部门勒令许多血液制品厂停业整顿,又导致了八因子的缺乏,致使中国十万血友病人无药可医,许多人因此而失去性命,最后许多病人联合起来向温总理写信求援。

笔者按2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几个和尚分粥吃,刚开始时轮流值日,后来发现值日的人总是给自己或自己的好朋友分得多,开始了争吵打架;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应该推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负责分粥,从此没有了争吵打架,但是多出了拍马屁及行贿受贿,还是不行;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轮流来分,但是分完后分粥之人最后拿,于是分粥人就会想方设法分匀,因为否则的话,他可能拿的是最少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